总报告
优势重组,内容创新——上海电影产业年度发展总报告 饶曙光 刘海波 高晓红 张晓鸥 谈洁 高凯
产业动态
1、2017中国电影后期制作产业研究报告 刘藩
2、2017年度上海电影制片与创作发展报告 王艳云
3、上影集团:新时代下影视企业的发展 .尚英 汪天云 王玥
产业热点
4、散点透视,重点突进——2017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报告 李建强
5、中国电影产业进入法治轨道——《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解读及其对产业的影响 范玉吉、杨宇璇、李文志
6、“主旋律”电影的当代格局及其未来 孙佳山
7、弹幕背后的青年亚文化和当下电影产业的“主流”观众探究——以BiliBili网站为例 颜世敏
年度电影
8、2017国产类型电影年度观察 余佳丽
9、华语古装玄幻影片的当代文化指向 杨俊蕾
10、当下中国犯罪电影研究:类型和风格的多元化 崔辰
11、大数据视域下的主旋律电影建构 辛勤 胡一钦
聚焦上海. 上海国际电影节20周年回顾专辑
12、合作·互通·共赢——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研究 鞠薇
13、关注前端产业链 扶持亚洲电影新人——上海国际影视节有限公司电影中心电影部访谈 王成悦 解剑峰
14、包容多元,和而不同——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电影部访谈 王剑
15、实现观点交锋 搭建交流平台——上海国际影视节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乐乐访谈 刘春
2017年是中国电影产业从扩大规模到提升质量、从集聚资源到谋求质的突破的一年,也是上海电影产业借上海“文创五十条”出台的东风寻求跨越式发展的一年,这一年电影产业热点频现,电影票房不断打破纪录,涌现出《战狼2》等全民性的话题电影。不过,在电影产业高速发展之余,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依然有待提高,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全产业链技术型、商业型和管理型人才缺乏。影片质量方面也需要有更多具有高行业水准与艺术水准、体现中国文化自信、反映当下中国现实、富有民族文化内涵和形式的精品影片。就市场定位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内容分层,吸引更多不同类别的观众走进影院。本报告就此结合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动态、热点、代表性影片以及上海国际电影节二十年回顾专题等案例分析,围绕“以内容促发展,提升电影产业国际影响力”的主题,策划、组稿了《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全书由总报告和四个内容版块组成。
“总报告”邀请学界著名专家整体性地讨论中国和上海电影产业年度发展态势,侧重中国经验的电影表达,指出在当下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电影的传统和中国电影的文化经验,以及中国电影如何与本土观众建立更加良好的互动关系,更好地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最终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发展道路。“产业动态”版块,主要在产业链意义上对2017中国电影后期制作产业展开研究,并且对上海电影制片与创作与2017年度上海电影集团产业发展展开分析。“产业热点”版块,首先在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与中国电影产业法规两个维度展开研究,并分别讨论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阶段和文化意义与以BiliBiu网站为代表的电影产业中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年度电影”版块,整体性地讨论了2017国产类型电影,并就华语古装玄幻影片、当下中国犯罪影片展开分析,最后借助大数据分析主旋律电影。第四个版块,聚焦于迎来20周年回顾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分别就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电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电影节的佳作扶持新人推出、策展特色与电影节论坛定位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力等维度展开研究。
全报告结合学界、业界研究力量,梳理和研究2017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和上海电影产业的最新动态和突出现象,把握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分析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以内容促发展提升电影产业国际影响力)/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由荣跃明主编。
由荣跃明主编的《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以内容促发展提升电影产业国际影响力)/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上海市电影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全书以专题论文的形式,从总览整个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角度,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和分析,对于年度上海电影生产状况与制片企业的发展做了统计和数据分析,同时对上海的电影院线、发行与票房市场做了调查和研究。此外,报告还对上海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电影产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储备等情况做了具体的论述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