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笑着活下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嘉程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笑着活下去》是高嘉程2018年全新作品集,将有多重定制好礼送给热切期盼的读者们。

本书由马东作序,蔡康永、咪蒙、冯唐、蒋方舟、马薇薇、黄执中、柏邦妮、艾力、傅首尔等诚意推荐。马东细数与高嘉程的几次交集,坦言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背后是艰辛但值得的。

文风犀利,有理有据怼你“看着不爽,却又打不过”的各路奇葩,马东都直呼过瘾。80%全新创作,“送你一程”订阅号里看不到的新鲜文字。

内容推荐

高嘉程著的《笑着活下去》是一本文辞犀利、个性鲜明的作品集。

本书集结了27个小故事,从中你或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身边的某个熟人,有儿时记忆中的荒谬,也有世情的善变,更有成长带来的撕裂感。写自己写身边人,视角真诚而不失灵气,吐槽过后还能笑对狗血的生活,读起来畅快淋漓直呼过瘾。

所有这一切都只为告诉你:人生不易,但请笑着活下去。

目录

序言

Part 1 长大之前

 二十年前的我,会想过今天吗?

 为什么我说要离开她,却真的做到了

 康熙走了,我们也成了彼此眼中的“贱货”

 复杂世界里,人有时比鬼可怕得多

 “野鸡公司”求生指南

 不将就,才是这世上最大的美德

 北京租房指南

 搬家记忆

 乐乐

Part 2 这世界跟你想得不太一样

 假如我死了,你们会怪我吗?

 我被传销组织劝退了

 卡在窗户上的小马

 我作弊,我打架,但我是个好女孩

 女孩最后被僵尸杀死了

 你教会我做题,却没教会我做人

 如果讨厌的人可以拉黑,这样的亲戚也一样

 因为我找不到男人和工作,我妈要和我断绝关系

Part 3 来,我给你讲个故事

 大夫们

 薛婶

 吴凯丽

 马丁

 石头

 小贺

 小吴

 小周

 张玮

 立汉三

试读章节

小周

01

小周是我来北京工作后,最开始认识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第一天上班,午休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聚餐。绝大部分员工都是女生,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她们坐满了包间,我和几个毫不相识的男同事被安排坐在包间外面的散桌上。

我人生中有好几种常被别人误认为难相处的情况。大学的时候,由于重度散光却迟迟不肯佩戴眼镜,我被很多同学评价“长得不怎么样,骨子里却很自信嘛。”他们完全不明真相,好像也没什么兴趣了解真相,我无数次在学校里和他们擦身而过,之所以不打招呼,只是因为我真的看不见。

在被评价过无数次清高之后,我开始向散光低头,配了一副眼镜,见到同学也开始主动问好,偶然听见同学讨论,“他以前那么狂,为什么现在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了?有事求我们吗?”

为了不让新同事留下类似的印象,我只能硬着头皮逼自己多和同事交流。在和周围的同学轮番做完自我介绍,即将陷入僵局之际,小周姗姗来迟,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不怎么好。那天他身穿一件皮衣,手上戴着一枚金戒指,笑声洪亮的能引起整家餐馆的人围观,有几秒我甚至觉得,小周这样的人,不去喝茶看报纸,才是真正的屈才。

02

那时我完全没想过,这个在我眼里有点土,有点事故的年轻人,会成为我人生中很重要的朋友。

在新公司遇到的第一次挑战,就是我自己为自己设下的陷阱。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有没有节目经验,我想都没想,立马给出肯定答复,生怕对方对我不够满意。入职没几天后,我就被安排独立做一期五到八分钟的自制节目。所谓独立,就是从节目前期策划,到拍摄执行,和艺人对接及最重要的后期,几乎都要一个人完成。

然而,我根本不会后期。

在上一家公司,我早就习惯了大家各司其职。写稿的人只负责写稿,剪辑的人只剪辑,面试的时候,我谎称我剪辑技术一流,却没想过报应来得如此之快。看着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我脑子里全是自己背起行囊,离开北京的画面。

眼看走投无路,我只好抓住一切可能性。小周正好从我眼前经过,我问他:“能教教我吗?”他诧异了两秒,说,“可以啊。”于是我抱着电脑跟他一起进入机房,那个下午,我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请教他所有关于剪辑的问题。小周知无不言,一天之内,我大概能够粗略的上手了。

为了感谢他,我给他买了一瓶红牛。

那时大家都很穷,实习工资一个月不过三千块。在北京,一个月挣三千,交完房租,留下吃饭的钱,对当时的我们来说,买红牛,已经相当是进了一次SKP。

那期节目上线之后,或许有狗屎运的成分在吧,它成为了公司当月点击量前三的一期节目。我要请小周吃饭,生怕他爽快应约,他婉拒,说“等我出了后期吧,总能找到机会”。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是电视行业的人可能不太知道,说出这样的话,基本上等于“他真的不会跟你吃饭”了。(P217-219)

序言

2016年年中,在朋友圈看到别人转的一篇文章,写的是在“野鸡公司”工作是什么体验,文笔清奇,内容险恶,我转了,感慨这是年轻人该有的腔调。后来有人告诉我,作者叫高嘉程,是我们公司的一个选角导演。

高嘉程很敏感,文笔老辣,对世界有自己的固执,关心自己所关心的,讨厌自己所讨厌的,人狠话密,夸人听着像骂人,骂人听着让人想死。有一次公司团建吃烧烤,他坐在一个角落里哭,我单纯地以为是喝大了,后来才知道是他的生活出了点状况,心里没藏住事,酒也没压住事,我才看见他那颗少年的心。后来慢慢看了很多他在公众号里发的文章,惊叹骂人还能这么上瘾。在这本书里他收敛了很多,有兴趣的可以移步他公众号看看。他的公众号现在叫“送你一程”,也不知道他对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的怨念。

更多人知道他是在《奇葩大会》上,他是举着“本届奇葩大会最大黑幕”的牌子出场的。老实说我不知道他会出现,导演组也把我们放在了“黑幕”外边。在场的奇葩们对他实在太熟了,出镜前他的身份是奇葩们的幕后导演。当期节目一播出,他的公众号短期内涨了十多万粉丝,我们和他都没想到。

其实平时我和他的交集并不多,他看起来总是乐呵呵的,看他的公众号文章呢,又好像每天都很焦虑,少年总有自己的烦恼。我不能清楚地知道这几年在公司他都经历了什么,但是他的变化的确很大,从一个北漂普通实习生到正式导演,面试、视频剪辑什么的都做过一些,现在又签约到米未做艺人,快速成长带来的压力必然也很大。他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慢慢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人,或者讨厌的人。坦白说,如果我是他,我也会崩溃,但是只有扛住了才不辜负自己。之前我们在一个节目里也聊过,想写辞职信的时候就写,交不交到HR那里看自己,不管什么结局,这是他必须自己承受的。

从这本书里,你或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身边的某个熟人。他在犀利的文笔背后仍然抱有对美好的向往,这个嘴贱心软的小朋友如果在签售的时候对你谄媚地笑,请一定笑纳他的真诚。

——马东 米未传媒创始人

2018年1月

后记

我上大学的每个暑假,朋友都要问我:“你假期准备干什么?”我回答她:“在家看看书,写写字,学点东西。”连着说了好几个假期,她终于忍不住了,质问我:“你每次都说看书、写字,你看了那么多书,也没发表过一篇稿子啊。”

这句话有点像别人搪塞你“改天一起吃饭”,结果你当街拉住他,劈头盖脸问对方:“改天是哪天?择日不如撞日,现在你就请我!”

我从高中开始给各类杂志投稿,新概念作文大赛也参加过好几次,我把信封塞进邮筒的那一刻,脑子里总忍不住盘算着,到时一个人坐火车硬座去上海参加复赛,晚上睡不好的话,会不会影响我的现场发挥?我真的想太多了,事实证明,那几次,我都只是为国家的邮政事业做出了微不足道的贡献。

那几个暑假,我给很多杂志都投过稿,当时喜欢看严歌苓、毕飞宇的作品,写出来的文章和“青春疼痛”没半毛钱关系,所以无一例外被退稿。到现在我还记得,在我被拒绝了几十次之后,被杂志社定稿的第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的人,杀了自己的伴侣开始逃亡,上了火车,遇到了好几个其他小说里的主角,每个人都跟他短暂地聊过几句,聊了聊自己的人生,最终他决定在火车停靠的最后一站下车自首,结果火车脱轨,所有人都死在了那列列车上。

后来因为我当时花两干块购买的笔记本电脑损坏,那篇小说彻底消失在了硬盘里。可它对于我意义深重,因为我终于可以向质问我的同学说:“你看,我也不只是说说,我真的在写东西。”

一个多月以后,那家杂志社只出版了第一期杂志就倒闭了,我那篇被定稿的小说,编辑告诉我,他们把它放在了第二期。

后来我就不写了。

有一次和我姑在火车站,那天我刚从电影学院考试出来,考试的剧本写作一共三道题目,我只写完了两道,其中一道我把那篇未发表的小说改编了一下写了上去。其实我内心无比绝望,如果没去考试,我不知道原来自己那么差。

火车站有很多小型书店,我们站在门口等待进入候车厅,我姑突然问了我一句:“什么时候,我才能在这儿看见你写的书啊?”我叹气,跟她说:“谁知道啊。”

几个月后查询成绩,我那两篇巨作居然得了一百三十分,虽然我最后也没通过复试,可那个打分的陌生人,让我明白了“那篇稿子,也没我想象中那么差劲吧”。

工作以后,我没再写过什么东西,但是没改掉买书的习惯,这也间接导致了每次搬家都让我很想死。

一年多以前,我无意做了微信公众号,那时真没觉得能有什么影响力。我上的那期节目播出以后,我的暗爽只持续不到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我就开始焦虑,那么多人盯着我看,我好像失去了“随心所欲”的权利。然而,成为想成为的人,谁不要付出点代价呢?

有次录节目,康永哥问马东老师:“你怎么评价这个小朋友?”马老师说:“我觉得他有观点,可最大的问题是他对很多东西都不感兴趣。”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原来我焦虑这么多年的根本,真的就在于只看到自己眼前的那点世界。

所以在写这本书的几个月里,有时候很痛苦,只想逃避,经常一大早坐在书桌前,直到下午三四点,才慢慢在键盘上打出三五行字。写出喜欢的稿子,忍不住发给朋友和编辑看,等他们回复“不错”,我才觉得心安,于是为了奖励自己,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就再没写出任何新的稿子,好在这本书终于还是在2017年写完了。

我曾经给自己立过一个目标:二十五岁前能在杂志上发表一篇稿子。抱歉,至今我也没能实现这个目标。可是最终在我二十六岁的时候,我出书了。我看书有个奇怪的习惯,翻开书第一时间喜欢先看“后记”,我总觉得,每个作者在写后记的时候,是想告诉全世界的人:我的这本书,向这个世界掏出了真心。

所以我写了后记,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

谢谢马东老师,谢谢康永哥,谢谢咪蒙姐,谢谢邦妮,以及谢谢米未的全部师哥师姐。

关于这本书,希望它只是我写作生涯的开始,因为在未来无比漫长的人生里,想和大家分享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高嘉程

2017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不狗血、不做作、不矫情,但透着一股张力,这是高嘉程的作品给我的印象。我很欣赏这份张力,因为这是很难得的一种力量。

——咪蒙

这是一个相当欠揍的作者,这是一本非常欠抽的书,这也是你绝望世界里的安慰港湾。

——马薇薇

人有不满,才会“怼”人……而人之所以会“不满”,恰恰是因为,他理解了什么才值得“满足”。有一个人始终很用心地思考他身边那些值得满足的事物。而这个人,叫高嘉程。

——黄执中

犀利里见妩媚,戏谑后有真诚,新鲜人新鲜骂新鲜痒新鲜痛,一起疑问一起振动一起躁。

——柏邦妮

打动人的不是世人皆知的道理,而是世人未闻的故事。如果这本书里的任何一个故事将来被改编成电影,我都不会意外。

——艾力

我的笑点比较高,高嘉程总有办法让我笑;比我年轻的作者的文章我很少能看完,高嘉程的我能看完;他很真诚,很犀利,也很可爱,我觉得这三个特质很重要,写作的本质是“揭露”,高嘉程非常擅长。

——傅首尔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8: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