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吴力强编著的《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围绕“责任”这一主题,秉持“为企业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这一思想,从个人潜力开发、职业忠诚、工作绩效等多个方面,为员工提升责任与能力,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告诉员工有责任才能激发潜能鼓足干劲,有责任才能全力以赴不遗余力,有责任才能真抓实干执行到位,有责任才能不断超越,有责任才能让潜能激发,让成就卓越。
仔细阅读本书,必能激发起你对自己、对公司强烈负责的欲望,让你的能力变得更强,成绩更优秀,最终让你成为公司最需要、最有价值的员工。
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会得到公司与领导的认可,才会受到赏识与重用,为别人所接纳与尊敬。
责任感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一旦失去责任感,即使是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也有可能完成不好,甚至一塌糊涂。
由吴力强编著的《责任比能力更重要》通过深刻阐释“工作就是责任”、“责任胜于能力”等世界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观念,指导员工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就更卓越的自我。
西方人是这样调侃企业的兴衰的:企业就像一棵树,树上攀满了猴子,每层的枝丫上都有,还有更多的正往上爬。如有果子,总是顶层的猴子先吃。当树上的果子快吃没时,上面的猴子就会用枝条打下面的猴子,以便赶走一些。在挥打中,猴子们纷纷往下一层掉,你挤我,我压他,一片混乱。树木的枝条弄断不少,树干也几乎被折断,最后大都纷纷掉在地上。至于它们的赔偿,就是摇落在树下的一些果子。猴子掉下去后,树的负担轻了,生活又开始恢复正常。
这个故事写尽了企业中的世态炎凉。显然,故事中的这些猴子无论是“上面的”,还是“下面的”,都各怀私心,都只想到让自己吃到果子,而没有考虑怎样使树多长果子。这样的猴子,理所当然要掉到树下去,被树抛弃。
那些只想自己吃到果子,不能与公司同舟共济的员工,心中普遍存在两个错误认识:一是认为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是对立的;二是认为个人前途与组织前途没有关系。事实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是统一的。在一个企业里,利益分配是这样的:一部分以税收形式上缴国家,一部分以公益支出形式给了社会,一部分以分红的形式给了股东,一部分以薪金福利等形式给了员工,一部分留在企业里作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所需的公积金。
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难免存在着你多我少,或者你少我多的情况,从某一个时间点上看,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是冲突的。但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绝对是统一的。这是为什么呢?你看看那些效益好的企业,员工的收入不是很高吗?反之,那些效益差的企业,员工的收入不是很微薄吗?不要太计较一时的你多我少。如果每一个员工都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今天少索取一点,让企业发展更快,明天获取的就不会是这一点了,而是许多倍。
作为员工,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工作中绝对来不得半点得过且过和任何偷奸耍滑的行为。
“公司兴我荣,公司衰我耻”,公司发展了,员工才能获得施展才华的土壤,才能有用武之地,才会获得发展的机遇。
作为员工,我们要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要牢固树立“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的工作思想,全身心地为公司奉献自己的忠诚。忠诚于公司,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自己的岗位。
公司不能没有员工,员工也离不开公司,公司与员工,二者是利益的共同体。我们要以主人翁的积极心态去做事,事事尽心尽责,倾力而为。这样做,无论是对公司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处在什么岗位,作为公司的一员,都应该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任何一位员工,只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主人,才会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只有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才能够主动维护公司利益,才能够顾全大局。
一个没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不会成为一个好员工。不管你到哪里工作,都不要把自己当成员工,而应该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公司。作为公司的一员,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有些员工以“这不是我分内的事”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他头上时,当顾客、同事或上司交给他某个难题时,他通常采取推诿的态度,能不干的尽量不干。这种员工缺乏主人翁精神,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一家大型餐饮机构招聘厨房行政总监,应聘的地点是公司的厨房。面试当天,一下子来了二百多人,厨房里挤满了准备要面试的人。面试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从头到尾,厨房的洗碗间有一个水龙头一直在“哗哗”地流水,但没有一个人去主动关一下。
最后,公司宣布,这次前来面试的人没有一个人合格,所以一个也没有被录取。事后,这家餐饮机构的负责人说:我们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对后厨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对很多人来说,公司不是自己的,工作就没有必要做得很详细、很彻底。但凡是公司的事,他们认为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这是一种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有人说:“我怎么把公司当作家啊?公司的大事小事又不是我说了算。”这样说的人,就没有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没有“公司属于自己”的心态。
缺乏主人翁意识的员工就不是好员工。真正把公司当作自己家的人会认真地工作,并把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
老板掌握的是公司的大的方向,不可能去关注每一个工作细节。但员工是直接执行任务的人,他们知道怎样去高效工作。他们有时问、有条件也最容易看清如何改进工作,如何在工作流程中节省费用。
作为一名员工,有责任让公司的产品更好,有责任让公司更成熟、更完善。当你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做事情的时候,你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
任何一名员工,只要愿意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就能持续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到位。
高报酬的薪水意味着更高的责任,想要在工作上有一番成就,就必须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要只想着从公司获取什么,要想想能为公司做什么。
成就和梦想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你如何去把握。公司就是员工的第二个“家”,每一个员工都把公司里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去重视,那么这个公司将无人可敌,而员工自己也必将在公司的不断发展中得到机遇,实现自己的梦想。
P2-4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比赛中,来自坦桑尼亚的马拉松选手约翰·亚卡威是最后一个完成比赛的。约翰在赛跑中不慎跌倒了,拖着摔伤且流血的腿,一拐一拐地跑着。所有选手都跑完全程后很久了,直到当晚7:30,约翰才最后一个人跑到终点。这时看台上只剩下不到1000名观众,全体观众起立为他鼓掌欢呼。
之后有人问他:“为何你不放弃比赛呢?”约翰回答说:“国家派我从非洲绕行三千公里来参加比赛,不是仅为起跑,而是要完成整个赛程。”约翰虽然知道自己拿不到名次了,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不允许自己当逃兵,约翰的精神让他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一位伟人曾说过:“人生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在责任的内在力量的驱使下,我们常常产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归属感,这会促使我们克服一切困难。
对于工作,我们也要采取负责的态度。“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滥造的衣服更有价值”。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你的工作是做什么,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正做好了我们的工作。
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责任能够让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在日本松下公司的标语牌上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智慧,请你贡献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你贡献汗水;如果你两样都不贡献,请你离开公司。”
对于企业而言,责任与能力并存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会得到公司与老板的认可,才会受到上司的赏识与重用,才会为同事所接纳与尊敬。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工作视作取得面包、时装和房子的一种“需要”,或者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而应该把工作当作一个锻炼能力的手段,一个训练和建造品格的学校。优秀的员工应切实履行责任,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完美展现自身的能力与价值。
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告诉员工有责任才能激发潜能鼓足干劲,有责任才能全力以赴不遗余力,有责任才能真抓实干执行到位,有责任才能不断超越,有责任才能让潜能激发,让成就卓越。
仔细阅读本书,必能激发起你对自己、对公司强烈负责的欲望,让你的能力变得更强,成绩更优秀,最终让你成为公司最需要、最有价值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