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京历史故事(2插图本)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当代北京编辑部编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顾炎武与《昌平山水记》

浮岚子/文

贾丽娜/图

北京宣南古迹众多,文化资源丰富。位于广安门内大街的报国寺秉承北京数百年的历史文脉,是文人墨客的雅游圣地,留下了不少传奇佳话。明末清初,这里曾居住过一位特别的客人——大文豪顾炎武。为了纪念这位爱国的大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翰林院编修何绍基、张穆等人倡议,在报国寺西院修建了顾亭林祠。

顾炎武原名顾绛,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因为敬仰爱国志士王炎武,在明亡之后改名炎武,以表其忠于明朝的决心。他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对于国家典籍、历史掌故、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著就了《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以明道救世为宗旨的鸿篇巨制。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掷地有声,几百年来鼓舞着士气,激励着国人。

顾炎武生活在一个不太平的年月,切身感受了社会的动荡危机、政权的腐朽衰败,以及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他的诗文托物寄兴,吊古伤今,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表现了建功立业、恢复故国的强烈愿望。“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一首《古北口》正道出了顾炎武游历北京雾灵山的感叹。

顾炎武的诗歌堪称清诗冠冕,思想上更是提倡“引古筹今”“经世致用”。他断然弃绝科举之路,发奋研究经世之学。他不仅遍览历代史学群书,更亲身体察民间疾苦,用骡马驮着书籍,漫游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真可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所到之处,辑录各地的山川河流、农田水利、兵备物产、民生赋税等资料,从具体的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中寻求辅国济民之道。

1659年,年近半百的顾炎武来到北京,出德胜门一路向北到昌平州,将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著成两万余字的《昌平山水记》,重点记述了旧时昌平州的自然名胜、地名掌故、府衙建制、关防军备、人物春秋等等,是这一地区不可多得的翔实史料。当时的昌平州不只是如今的昌平辖区,还包括顺义、怀柔、密云等地,如“后汉张堪在狐奴县开稻田八千顷…‘元朝丞相脱脱在白河边屯田种水稻”“顺义许多土地被皇庄强占,小民失业,无所控诉”等内容,记述的都是现今昌平区以外的区域。

顾炎武在北京长年累月旅行考察,把实地情况与史书记载一一参考对照,考证了许多前人著作的正误。晚年,他多次拜谒天寿山前的明十三陵,写作长诗叙述陵区的景物风光,用真情实感表达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北京留下了珍贵的人文财富。

孝庄文皇后辅佐两代幼主

浮岚子/文

贺赫/图  “国母”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称号,用来尊称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皇后。在清代众多的皇后里,孝庄文皇后是当之无愧的“国母”。她身历清初三朝,全心辅佐皇太极、顺治、康熙三帝主政,对调和清官内部矛盾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统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在明末东北各族部落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时年13岁。1643年,正当皇太极踌躇满志,谋划下一步战略时,突发暴病驾崩,诸王兄弟因皇位相争为乱。关键时刻,孝庄(当时的庄妃)凭借着她的聪明才智和宠贵地位,左右周旋,巧妙说服,调停了皇弟多尔衮与皇子豪格的夺位之争,将自己6岁的儿子福临扶上了皇位,并议定八旗军兵由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各掌其半,左右辅政,待福临成年后,立即归政。这一折中的方案避免了清政权因内权纷争而导致分裂,对于入关前夜的清朝来说至关重要。

顺治元年(1644年),3l岁的庄妃被尊为皇太后,史称“孝庄皇太后”。多尔衮战功越来越多,权势也越来越大,他开始明目张胆地独揽大权,结党营私,谋占皇位。为此,孝庄再次施展谋略,对多尔衮软硬兼施,既笼络,又控制。直至顺治七年,多尔衮病逝,顺治帝开始亲政。当时正值清朝开国之初,战乱频繁,国库空虚,兵饷严重不足。顺治不过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孝庄皇太后既是母后,又是导师,更是他强有力的保护者。她经常训导顺治要以民为本,体察民意,并率先垂范,节用爱民,省出后官的部分开支用于赈济兵民,并采取封王晋爵、政治联姻等措施平衡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多方面矛盾,尽力保护顺治的地位不受威胁。

1661年,顺治帝感染天花驾崩。孝庄在极度悲痛中,把全部精力转移到新的皇位继承人康熙身上。那一年康熙不过8岁,49岁的孝庄太皇太后德高望重,老辣干练,完全有驾驭朝政的能力和威望,成为武则天似的女皇帝。但她却毫无谋取个人权力与至高地位的欲望,除了一心辅佐皇孙做个好皇帝外,别无所求,断然拒绝了大臣们请她垂帘听政的建议。

孝庄不仅关心康熙的饮食起居,引导他的一言一行,还传授治国之道,让他直接参与听政、议政、决策大事,逐步培养他独立掌管朝纲的能力。为使康熙自幼接受满族文化教育,她特派亲信侍女苏麻喇姑照料康熙,教他读写满文;又聘请名师讲读儒家经典,使其备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还遵循“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的思想,让侍卫教康熙骑射的本领,为其日后亲政奠定了文韬武略的根基。

康熙年幼继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蘸拜四大臣辅政。面对蘸拜独断专权对皇权的威胁,孝庄再次做起康熙的坚强后盾,支持他在康熙八年(1669年)智擒鳌拜,开始正式亲政。  康熙亲政后,依旧经常向孝庄请教军国大事,如平定三藩叛乱等,孝庄多次参与谋划决策,使局势转危为安。康熙晚年曾深情回忆道:“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孝庄文皇后的一生,既具雄才大略,又母仪天下,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华,不畏艰难,呕心沥血,全力扶持两代幼帝治理朝政,为清初的繁荣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蒙古族女政治家。

……

P5-6

后记

《北京历史故事》由当代北京编辑部主持,北京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编写、绘画工作。该课题先后进行了初稿、修改稿以及审核稿的编写校核,数易其稿。参与编写的人员有:陶然、薛谦、路远、浮岚子、耿剑、许洵、刘屏、石胜利、张晓、郜晓荣、何桂东、贺赫、刘彦朋。参与绘画的人员有:陶然、何桂东、贺赫、贾丽娜、左力民、赵盼、张晓。

当代北京编辑部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邀请唐合俭同志进行统稿、审定。参加的同志还有:陶一凡、陶信成、许方、关丽娟。

当代北京编辑部

2015年2月

目录

清朝定鼎北京

顾炎武与《昌平山水记》

孝庄文皇后辅佐两代幼主

乾隆皇帝与国子监辟雍

最厚重的儒家经典——乾隆石经

五世达赖进京

少年康熙除鳌拜

康熙开博学鸿词科

集文化大成的《康熙字典》

洪昇与传奇巨著《长生殿》

孔尚任罢官疑案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从雍王府到雍和宫

雍正皇帝继位之谜

《大义觉迷录》风波

八旗特种部队——京西健锐营

《四库全书》编纂始末

三希堂的稀世墨宝

阅微草堂出奇书

大贪官和坤

官修志书——《钦定日下旧闻考》

郎世宁

蒋友仁与圆明园西洋水法

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

汤若望与中西历法之争

追踪斗转星移的古观象台

曹雪芹在北京

三庆徽班晋京

《同光十三绝》

清宫演戏逸事

同仁堂药德

商贾云集的大栅栏

京师美馔——全聚德烤鸭

巴夏礼事件与张家湾之战

八里桥阻击战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辛酉政变

慈禧垂帘听政

恭亲王与洋务“新政”

京师同文馆之争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皇家专线——西苑铁路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慈禧重修颐和园

松筠庵公车上书

变法维新派设立的京师强学会

保国会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瀛台遗恨与光绪死因之谜

抗击外国侵略的义和团运动

克林德事件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民国

辛亥滦州起义

辛亥通州起义

辛亥东华门爆炸案

彭家珍刺杀良弼

清帝逊位

国民党在湖广会馆成立

章太炎大闹总统府

蔡锷巧计离京

短命的洪宪帝制

宣统复辟

《新青年》在北京

胡适、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开山——李大钊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

五四爱国运动

北大的亢慕义斋与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北大图书馆成立

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

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高君字和石评梅

“三一八”惨案

李大钊就义

北京在民国时期几度易名

鲁迅在北京

裴文中发现北京人化石

中西合璧的民国服饰

东来顺的涮羊肉

荣宝斋与木版水印

长城抗战

“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怀仁堂上“鸿门宴”

“七七”卢沟桥事变

以抗日将领名字命名的北京街道

平西抗日烈火

冀东大暴动

英勇抗日的燕山儿女

白乙化为国捐躯

王家山惨案

六壮士血染老帽山

焦庄户地道战

霞云岭上的红色歌声

梅兰芳德艺双馨

程砚秋躬耕田园

李苦禅为抗日宁死不屈

蒋兆和与《流民图》

齐白石门贴拒汉奸

老舍与小说《骆驼祥子》

徐悲鸿改良中国画

太和殿见证日军投降仪式

北平城内的一盏明灯

古北口保卫战

北平学生的反美抗暴运动

北平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

北平的地下红色电台

北平和平解放

毛泽东在香山

毛泽东西苑阅兵

序言

北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八百余年的建都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此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创造了属于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宝贵物质财富,同时也形成了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我们遵循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示精神,组织编辑了这套插图本《北京历史故事》,以供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阅读。

本书故事所发生的时间,上起燕蓟邦国的确立,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其中的故事并非虚构,史料真实,有籍可查。故事中人物活动的年代距今或远或近,其中的英雄贤达和人民群众坚定而热烈的爱国情怀,尽职尽责、追求至善的敬业精神和诚信、友善等高尚品德历久弥新,光彩照人。先贤的这些厚德是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营养,他们立功、立言的修为为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借鉴。

本书并不是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著。北京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如:北京作为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中原王国与少数民族政权接壤之地而频发的各类战争,北京地区行政建制的兴废沿革,北京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地位的变迁,重大建构物等实物文化的营建毁修过程等,对北京独特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又为北京人和关心北京的人喜闻乐道乐见的故事,在本书中也占有一定篇幅。

本书以史料为据,参考了部分北京史专著,以“讲故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基础之上做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力求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插图为手绘,线描技法,每题均配图,以适应“读图时代”读者的需求。这种编法,在我们来说还是一种尝试,我们期待广大读者和专家们的批评指导。

当代北京编辑部

2015年2月

内容推荐

当代北京编辑部编写的《北京历史故事(2插图本)》是一套以图文形式,生动讲述北京三千年历史的普及读物,书中故事内容涵盖古代、近代、现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编辑出版这个读物,有利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书起于清朝建立,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编辑推荐

当代北京编辑部编写的《北京历史故事(2插图本)》参考了诸多北京史专著,采用目前史学界主流观点,以史料为依据,加以必要的艺术渲染,力求生动形象地“讲故事”。故事的选材,经过了北京史专家的悉心研究和严格论证。全书图文并茂,每题均配插图;插图采取线描技法,全部为手绘。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