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间借贷纠纷法律规范与诉讼指引(案例应用版)/生活必备法律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薛晓雪//俞能强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一方将金钱出借给另一方,另一方到期返还本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的行为。民间借贷与银行贷款一样是以金钱为内容的社会融资形态,但两者之间也有区别,民间借贷是民间当事人之间的借贷,而银行贷款是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

薛晓雪、俞能强著的《民间借贷纠纷法律规范与诉讼指引(案例应用版)》是关于研究借贷的专著。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民间借贷的概念

 一、民间借贷的概念和特点

 二、民间借贷的主体

 三、企业借贷

 四、民间借贷的效力

 五、小额贷款借贷

 六、民间借贷的关联人

 七、民间借贷的界限

 八、解决民间借贷纠纷的方法

第二章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

 一、民间借贷逐渐呈上升趋势

 二、民间借贷多产生在市县地区

 三、民间借贷参与主体非常广泛

 四、民间借贷利用渠道非常之多

 五、民间借贷的形式比较灵活快捷

第三章 我国民间借贷的相关风险

 一、集资诈骗与民间借贷的关系和区别

 二、易引发非法集资类犯罪

 三、民间借贷易引发高利贷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我国民间借贷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

 二、我国民间借贷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三、企业间借贷的规定

 四、关于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几点思考

第五章 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过程中注意要点

 一、民间借贷管辖问题

 二、当事人提起诉讼

 三、起诉时需提交的材料

 四、当事人的确定

 五、案件受理费的交纳

 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七、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

 八、诉讼时效的审查

 九、举证责任分配

 十、举证期限

 十一、财产保全

 十二、证据保全

 十三、提起上诉

 十四、对上诉的审查

 十五、二审程序法律文书的效力

 十六、审判监督程序

 十七、执行程序

第六章 民间借贷相关犯罪

 1 借条是否要符合特定的形式

 2 仅有借条的民间借贷能否得到支持

 3 只有口头约定的借款,如何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

 4 借条的原因性行为涉及刑事犯罪,借条是否有效

 5 因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而发生的借贷关系是否受法律保护

 6 仅凭欠条能否证明大额借款关系成立

 7 借款是否应当返还

 8 原告持有借条而借条上所记出借人姓名与原告同音不同字,能否认定原告是实际出借人

 9 个人给公司出具“借款单”能否认定为借贷关系

 10 公司法定代表人出具借条时未明确其身份,是个人借款还是公司借款

 11 非金融机构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合同是否有效

 12 企业间借款以个人名义出具借条的,合同是否有效

 13 如何对无书面借据的案件是否存在借贷关系进行审查

 14 视听资料能否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15 短信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一)

 16 短信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二)

 17 支付宝等在线交易记录能否作为证据来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

 18 名为合伙实为借贷的合伙协议的法律效力

 19 贷款人依照约定将借款付给第三人的,借款人是否应当还款

 20 借款人借款被他人诈骗取得的,借条上的借款人是否承担还款责任

 21 在他人借条上签名的性质如何认定

 22 借条真实性及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23 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缔约能力的认定

 24 借款人一次性还款时应注意的事项

 25 婚内夫妻间的借款行为是否属于民间借贷

 26 夫妻一方单独对外举债是否均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7 债权人就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向夫妻双方主张权利应如何处理

 28 闪婚闪离中夫妻一方对外举债的性质判断

 29 同居期间共同债务的认定

 30 离婚判决对夫妻共同债务中利息部分的影响

 31 借款人死后,其债务由继承人在借款人遗产范围内承担

 32 贷款人死后,借款人是否要履行还款义务

 33 公民生前以个人名义出具的欠条,死后其配偶和儿子是否有义务偿还

 34 民间借贷纠纷中保证人与见证人的区别

 35 担保人应承担的担保债务是否及于其配偶

 36 保证担保与无效抵押担保并存时的责任承担

 37 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是否承担责任

 38 保证期间过后,担保人是否还需承担担保责任

 39 在主合同履行期限变更的情况下担保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40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的区别

 41 民间借贷计算复利是否合法

 42 高额回报的保底条款约定是否有效

 43 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明确约定,借款人是否应支付利息

 44 民间借贷可同时约定逾期利息和违约金,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5 借款利息是否可以在借款本金中预先扣除

 46 借款人提前归还借款及利息的计算

 47 民间借贷合同逾期利息的多种计算方法(一)

 48 民间借贷合同逾期利息的多种计算方法(二)

 49 案外人胜诉转让协议判决能否替代案外人异议之诉产生阻却对标的物执行的法律效力

 50 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客体范围及对次债务人直接清偿效力的判断

 51 曾经的银行转账行为能否作为偿还借款的依据

 52 连带债务中,债权人能否只起诉部分债务人

 53 债权转让效力及相应保证责任如何承担

 54 如何认定保证期间是否超过

 55 撤诉的诉讼时效中断效力

 56 唯一的住房是否可以执行拍卖、变卖

 57 民间借贷涉嫌或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是否影响借贷合同及其担保合同的效力

 58 因“婚外情”引发的债务纠纷案件的认定

 59 需通过司法鉴定判断笔迹真假的,应由哪方当事人申请鉴定

 60 未约定还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起算点的区分

 61 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从何时起算诉讼时效

 62 诉讼时效中断期间届满的举证责任的承担

 63 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举证责任之分配

 64 诉讼时效起算时间不明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65 借款人在二审期间才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应如何处理

 66 未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的公司担保行为是否必然无效

 67 出借人免除部分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其他连带保证人如何承担责任

 68 夫妻分别财产制下,如何认定夫妻债务的性质

 69 婚前个人债务是否可以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

 70 夫妻一方担保之债能否认定为共同债务

 71 夫妻单方举债,直接起诉夫妻作为共同被告,主体是否适格

 72 夫妻共同债务诉讼中是否有必要追加另一方为共同被告

 73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产生的共同债务能否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

 74 公司法人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75 村干部对外借款的,借款人是个人还是村委会(一)

 76 村干部对外借款的,借款人是个人还是村委会(二)

 77 项目经理以项目公司名义借款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78 共同借款人中一个债务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的,是否对其他债务人发生效力

 79 借款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是否能对保证人发生效力

下篇:相关法律法规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解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节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选)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节选)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节选)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节选)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节选)

 11 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节选)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节选)

 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节选)

 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法院错判导致债权利息损失扩大保证人应否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

 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节选)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节选)

 18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

 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2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

 23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

 2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25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2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

 2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

 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导意见》

附录:

 1 个人借款合同

 2 借款合同

 3 公司向个人借款协议书范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