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对于法解释学、法律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在对原有领域已经有了充分挖掘之后,在原有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对法学的很多问题无法进行具有说服力的解释的时候,人们自然想到运用更新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分析甚至解决问题。人们也不再满足仅仅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来理解、影响人们的法律行为,还试图从内在的视角研究涉及法律实施的时候,人们的大脑是如何运转的,人们是如何思考的。于是,这本由郭春镇、王凌皞著的《认知神经科学在法学中的应用研究(精)》应运而生。
| 书名 | 认知神经科学在法学中的应用研究(精) |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作者 | 郭春镇//王凌皞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欧美,对于法解释学、法律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在对原有领域已经有了充分挖掘之后,在原有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对法学的很多问题无法进行具有说服力的解释的时候,人们自然想到运用更新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分析甚至解决问题。人们也不再满足仅仅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来理解、影响人们的法律行为,还试图从内在的视角研究涉及法律实施的时候,人们的大脑是如何运转的,人们是如何思考的。于是,这本由郭春镇、王凌皞著的《认知神经科学在法学中的应用研究(精)》应运而生。 内容推荐 郭春镇、王凌皞著的《认知神经科学在法学中的应用研究(精)》是国内第一本关涉法律和认知科学的书。 这本书里有很有意思的小事儿。那些平时对数学略显懵懂的“文科僧”,什么样的动力使他们设计出了复杂的公式来对奖学金进行再分配,这具有什么样的制度意义? 这本书里有很有趣的生活体验。福尔摩斯为什么一眼过后就能判断出一个路边行人是一个海军军官?这对法律直觉有什么意义?这种直觉或法感是否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司法者? 这本书里有对问题进一步的追问。时至今日,程序正义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如何让程序正义看得见?可感知? 这本书里有对通说和定论的反思。确定法律责任要主容观相结合,这一点已经让法律学人耳熟能详,那么如何判断人们的主观心理状态?人们的行为是否已经早早被注定?因而,自有意志是一种存在,抑或只是人们的一种感知? 这本书里有对根本性哲学问题的探究。当面对“缸中之脑”、“母体”或诺齐克的“体验机”之时,我们是坚守密尔的功利主义?还是仰望头上的灿烂星空、内省自心的道德法则?最终,怎样才能过上你我“想要的生活”? 这本书,可能无法找到最终的解决答案.但是,可以让你接近它.感受它、体会它,请带着期待来阅读它…… 目录 前言 法学非主流可以做点什么 上篇 法律与感觉:大众心理学视角中的法学 第一章 自发秩序的制度逻辑与分配正义——对X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再分配事例的深度分析 一、奖学金的再分配与自发的新秩序 二、自发的新秩序为什么会形成 三、自发秩序背后的制度逻辑与分配正义 四、结语 第二章 法律直觉与社科法教义学 一、司法中作为即时判断的直觉 二、直觉在司法适用中的体现 三、“框架”理论下直觉的司法应用 四、初步的结论:经由直觉的社科法教义学 第三章 感知的程序正义——主观程序正义及其建构 一、作为“情”与“义”的主观程序正义 二、主观程序正义的影响因素 三、主观程序正义的建构 四、结语 第四章 双系统决策理论视角下的法律推理 一、发现与证立二元 二、法律推理中的双系统结构 三、困难案件的挑战 四、动机、品格与司法想象力 五、结语 下篇 法律与神经科学:神经科学视角中的法学 第五章 法学研究的新动向——法律与认知神经科学 一、认知神经元法学的现状与缘起 二、认知神经元法学的方法与研究领域 三、认知神经元法学的理论贡献与问题 四、简短的结语 第六章 走向认知科学的法学研究——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切入 一、法学的自我辩护 二、法律与科学交叉研究的两波浪潮 三、认知科学与法律的工具价值 四、认知科学与法律的目的价值 五、结语 第七章 当法律责任理论遭遇认知神经科学 一、问题:性骚扰者的“意志”与“责任” 二、思考:法律责任理论中的自由意志 三、追问: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四、挑战:认知神经科学对法律责任理论提出的问题 五、回应:传统责任理论的反击 六、小结 第八章 神经科学视角中经济理性的完善及其与道义理性的对接 一、经济理性的难题 二、认知神经科学对经济理性难题的回应 三、认知神经科学凸显了经济理性理论的固有问题 四、结语:两种理性的对接 作为起点的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