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皇帝的痞子风度
汉朝流行游侠,也流行流氓。因为汉朝的创建者刘邦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流氓皇帝。
这样说并不是故意调侃,吸引读者的眼球,刘邦的“流氓痞子”称号是后来历朝历代的人们通过对无数皇帝的光辉事迹的综合评定之后,认真选举出来的。
真正的流氓,也是需要成长过程的。
出生在丰县中阳里的乡下孩子刘邦,从小就不是乖宝宝。老爸一辈子没出息,就把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勒紧裤腰带供刘邦到私塾先生马老师那里去读书。刘邦同学无师自通首先学会了逃学。对这个经常逃学旷课的学生,马老师除了批评教育,偶尔也使用一些体罚之类的现代教育不允许的招数,但是均以失败告终。刘邦同学用顽强的意志把逃学这件事坚持不懈地进行了下去。直到大家达成了共识,认定这个孩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刘邦同学才算从学校正式胜利大逃亡。
不上学了,唯一的出路就是下地劳动。但是刘邦对这件事也不感兴趣,他就喜欢游手好闲,玩些非主流,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小混}昆。
刘邦的老爸刘大叔也不是勤劳持家的良民,至少不是老实巴交种地的农民,他的主业是什么,他靠什么养家糊口说不好,反正和他结交的基本上没有正儿八经的人。他周围的朋友都是些屠贩少年,这些人沽酒卖饼,斗鸡蹴鞠,整天也是不务正业。所以,刘邦的游手好闲是有遗传基因的。但是刘大叔不希望儿子也像自己一样混一辈子,就教育他要热爱劳动,勤劳致富,向二哥学习。刘邦的二哥相对来讲做事比他靠谱一些。
刘邦对老爸的话置若罔闻,也许他觉得,老爸根本就没有管教他的资格,爷俩半斤八两,你凭什么管我啊?
没有理想,没有志向,不会经商,也不会干农活,穷得叮当响,却我行我素自我感觉良好,混迹在狐朋狗友之间,今朝有酒今朝醉。少年刘邦浑浑噩噩地混生活,他自己还感觉很幸福。
有人说,也许长大了就懂事了。
刘邦玩着玩着就长大了,因为没有任何学历,找工作很不容易。仰仗着狐朋狗友帮忙,刘邦}昆了个泗水的亭长来当。不过,别看只是一个亭长,好歹也管着好多人呢。作为基层干部,他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用到了极致,吃拿卡要兼偷鸡摸狗、吃喝嫖赌,利‘里基本没人敢招惹他。另外,他还有一帮类似黑社会的土流氓小弟,所以他的工作也好做,向农户收捐收税的时候,没人敢抗拒不交,因为惹不起他啊。
刘邦充分发挥自己善于结交的特长,和县里的领导干部们混得很熟,慢慢名气就开始大起来,成为当地知名人士,甚至还通过县长的介绍,娶到了山东落难大户家的大小姐吕雉。 刘邦在娶老婆这个问题上,更是把流氓伎俩用了个十足。
吕雉的老爸吕公因为官司缠身,从山东老家来投奔自己的好朋友沛县县长。因为吕公和县长的关系不一般,人们都想巴结他,为的是他能和县长说上话,可以搭个桥办点事什么的。刘邦对这一套很在行,当然也不甘落后。来送礼的人太多了,吕家就设了个账桌,规定贺礼不到一千钱的人,只能到堂下坐小板凳。刘邦手头根本没钱,他攥着两个空拳也去了,越过账桌对门口保安大声宣布:“我出贺钱一万!”声音很大,连坐在厅堂的吕公都听见了。吕公赶紧对这个出手阔绰的客人远接高迎,请到上座,酒宴伺候,外带答应把女儿许配给他。(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