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拍案(上海滩建国以来十五宗重案揭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动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守株待兔

8月9日,周指导员携带部队的公函,来到新泾公安分局,将此事通报给了分局长,请求协助缉拿三人。分局长听说解放军连长携枪出逃,即刻布置了专门力量全力追捕。市局刑警处欧阳股长看协查时,发现与施连长一起逃跑者中,有个叫王金荣的,他的突然出逃,更加引起了欧阳股长的怀疑。

侦查员细致排查三人在上海的社会关系,但解放初期,社会秩序还比较乱,基层组织尚没有健全,茫茫人海,犹如大海捞针。市局动员了全局上下的侦查员顾不得盛夏的炎炎烈日,四处寻找,却难觅其踪。

无巧不成书。一个月后的9月3日,新泾分局破获一起虹桥俱乐部柴油盗窃案,拔出萝卜带出泥,先后抓捕了10名涉案者。审讯嫌疑人时,其中有个叫金龙弟的主动交代说:“6月3日,那起杀害德国侨民的案件,估计与王金荣有关系。因为我们过去是老搭档,经常一起去偷鸡摸狗,但自希尔被害后,他一反常态,故意躲避我们。我们再邀他去偷东西,他找各种借口回绝。”

金龙弟提供的线索,增加了侦查员破案的信心。欧阳股长与部下讨论后决定,改变无头苍蝇式的四面出击,而是根据王金荣和潘金文都是本地人,且都有家属和田产,以及身上没有足够的盘缠等特点,估计他们深夜会潜回家中,于是,在两人家门口的必经之地埋伏了便衣,日夜守候。

果然不出所料,10月16日暮云四合之际,潘金文一脸憔悴、疲惫不堪地溜回家中,被门口的“鞋匠”及时发现。欧阳股长接到报告后,没有轻易出击,他想通过潘金文带出大鱼王金荣。于是,侦查员布置潘家的邻居王大妈上门探探虚实。

王大妈是个积极分子,她接受任务后,马上来到潘家,见潘金文已换t2T1~布衣服,正坐在家里狼吞虎咽地扒饭。王大妈笑着问:“金文,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了,到什么地方去发财了?”金文苦笑着说:“发什么财,出去混口饭吃。',

潘金文的妈妈在一边数落了起来:“一出去就是几个月,也没个音讯,让我担惊受怕的。这次他拿了家里的金条坚持要出去做生意,说明天到华漕与王金荣去碰头。”潘金文阻止母亲道:“你不要瞎讲了,我不会闯祸的,你放心好了。"

王大妈听着潘母唠叨了一番,劝了几下,借故告辞了。欧阳股长听到汇报后,感到机不可失,立即布置几路侦查员在华漕必经之地的陆家巷守株待兔。

时值深秋,郊外的农作物已然成熟。农田里,尤其是十字路口,布满了坚固的碉堡,侦查员分头躲藏在附近的几个碉堡里守候伏击,密切地注视着来往的行人。

侦查员眼不错珠地注视着垄上的小径,白天行人稀少,夜晚更是人迹罕至。农田里传来阵阵蟋蟀的呜叫声,空旷的田野显得更加恬静。  晨曦微露,小路上出现了零散的行人,突然闪现出两个匆匆赶路的身影,引起了侦查员的警惕,果然是潘金文瘦弱的身材和王金荣敦实的身影。两人只听到一阵风声,还没反应过来,已被牢牢地扭住了双臂,闪电般地被戴上了手铐。

当面对质

审讯王金荣时,欧阳股长单刀直人地问:“那个德国人被害的案件你知道吗?”王金荣听罢,明显露出了慌乱的神色,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摇头否认道:“不清楚!”欧阳股长逼视着王金荣:“真的不清楚?”王金荣拍着胸脯坚决否认道:“肯定不清楚!”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要想突破王金荣这个老奸巨滑的混混比较难,欧阳股长又加紧审讯同伙潘金文,开导他说:“拉拢施连长下水,主犯是王金荣,只要你有立功表现,我们可以对你从宽处理。”潘金文频频点头:“是,明白。”欧阳股长开门见山地问:“你知道希尔夫妇一案,是谁干的?”潘金文吐露心声道:“我们都怀疑与王金荣有关,那天我们三人出逃,住在八仙旅馆喝酒时,施连长趁着酒兴突然问王金荣,但他却说可能是房客叶金标干的。”

有了这条重要的线索,欧阳股长连夜继续审讯王金荣。王金荣辩解说:“德国人被杀害一事,我真的不知道。”欧阳股长直接点他穴位:“希尔夫妇被害那天,你家来过客人吗?”王金荣还是摇头否认。

欧阳股长扭头示意侦查员叫潘金文进来对质。潘金文低着头将那天在八仙旅馆喝酒时,施连长问王金荣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王金荣被逼至绝路,无奈只得吞吞吐吐地交代。

6月3日晚10点左右,王金荣回家见房客叶金标和四人正在房间喝酒,两个熟悉,两个陌生,他们都讲南通话,王金荣一句也听不懂。王金荣睡下后,听到他们还在喝酒。第二天起床后,叶金标还在,那四人却不见了。几天后,叶金标告辞,说回南通老家养病,便一去未返。

欧阳股长仔细地询问了四人的面貌特征,熟悉的一个叫老严,名字叫不出,瘦长条;另一个熟人是老严的侄子,尖下巴,脸上有粉刺,但两人的具体地址不清楚;另两个不熟悉,一个是矮个子,留着寸寸头,身体结实;另一个陌生人长脸,留着分头。王金荣所反映的四人长相特征,与希尔夫人所描述的基本吻合,至此,参与作案的四人,已基本确定。 王金荣虽然描述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的面貌特征,但他却说对四人的具体住址不清楚,他似乎在与侦查员玩迷藏。欧阳股长与部下分析后认为,王金荣在耍滑头,他故意把事情都往房客叶金标身上推,却不说出具体住址,让侦查员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经过反复审讯,步步紧逼,王金荣挤牙膏似的吐露了一些零碎信息。案发后,王金荣与叶金标被市公安局刑警处传讯后的返家途中,叶金标曾到白克路祥康里的一家成衣铺去找过一个人,王金荣在弄堂口等候,叶金标找的人就是案发那天晚上与其喝酒的人;另外,案发的第二天,叶金标还送给王金荣一些棉布和肥皂。经过希尔夫人辨认,棉布和肥皂就是她家被劫的。

……

P7-9

目录

第一章 德国侨民希尔之死

第二章 康平路一号凶案

第三章 三擒贼王

第四章 追踪印钞厂幽灵

第五章 法院女科长横死之谜

第六章 全国首起持枪抢劫银行案

第七章 惊天盗案

第八章 梦断钻石

第九章 神秘的蒙面大盗

第十章 夜半哭声

第十一章 米泽由纪子

第十二章 女大学生梦断“烧机”

第十三章 银行存款去哪儿了

第十四章 丈夫强奸妻子有罪吗

第十五章 三十一年追踪无悔

第十六章 万里缉捕美女高管

序言

警察生涯因文学而美丽

我开始尝试写作,是从写信开始。当新兵时,把书信当散文写,甚至以诗歌的形式来写信,亲朋好友看后赞不绝口,有位女同学更是佩服不已,写来了热情洋溢的回信,还寄来了许多书。

六年的军旅生涯,可谓是寒窗苦读的六年,灵魂升华的六年,更是凤凰涅磐的六年。20世纪80年代第一春,我将北方穿戴的棉帽子和大头皮鞋都送了战友,托运了一箱书籍复员了。

复员后,我原本是去一家化工研究所谋差的。哥哥动员我说,你不是喜欢文学吗?那你应该到公安局去,写中国的福尔摩斯。我想想有道理,再说心里也有英雄主义情结,便决定去公安局。故此,我脱下军装又穿上了警服。

先是来到长宁公安分局遵义路派出所实习当户籍警,每周值班一次,一起值班的民警晚上都去上课或复习,准备自学考初中或高中文凭,因为我们这代五。后和六。后的高中文凭都不算,每个民警必须补考出高中文凭。因在部队读了许多文学和历史书籍,有了更高的志向和文化底蕴,所以我在家里悄悄复习,不是去考初中或高中文凭,而是想一步到位去报考大学。

三个月后,我悄悄地报考了电视大学,不久,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手里捏着那张小小的白纸,欣喜若狂,差点成了《儒林外史》里所描写的范进式人物。好在我没有发疯,电大改变了我的命运。  

上电视大学中文系第一节写作课时,石老师请学生们先写一篇作文,题目是随意写一个人物。我在部队写过一篇散文《我的外婆》,便凭记忆默写下来交了差。

不料,下一次上写作课时,石老师感慨万千地赞叹道:“我们班里确实有写作人才!”说罢,他拿起了一篇作文用上海话朗读了起来,我仔细一听是我的那篇《我的外婆》,心里很是激动。他读罢评论道:“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散文,作者是用感情的丝线串起珍珠般闪光的细节,写外婆的肖像,只写了蓝粗布头巾和开襟棉袄,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人物的穿着特点;写外婆的语言,也是当地的老太太的个性语言;写她的三次笑也各有不同,一次是见到久违的外孙高兴的笑,一次是满意的笑得合不拢嘴,一次却是苦涩的笑。”石老师按照文学理论,分析得头头是道。我既受宠若惊,又心里暗自发笑,因为我那时尚不懂高深的写作技法,唯一的技法是感情真挚,言为心声。

后来,我还写过几篇命题作文,都得到了石老师的热情褒奖,为此,深得他的厚爱。石老师喜欢写作,我们以轰动上海滩的长宁分局团委书记杀人案为素材,合作写了一篇中篇小说,被《小说与故事》作为头条发表,得到了360元稿费。我高兴得一夜失眠,因为1986年,我的工资才36元,这笔稿费是我工资的十倍。  我为此受到鼓舞,开始四处采访,热衷写作,给上海和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刊投稿,且频频发表。报刊特别青睐上海的纪实新闻,加上我喜欢文学,写得也具体生动,那些纪实报刊的编辑三天两头找我约稿,也有了一点辛苦钱,聊以弥补写作的艰苦。同时,我也像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一般奔走于各地报刊举办的笔会。多年来,已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甚至涉足国外,真可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交了诸多文友。

为了提高文化素养,我自费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那些诗经楚辞、诸子散文、汉赋骈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经教授们的诠释后,异常精彩。中国古代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辛辛苦苦读了两年,考出了十多门课程,没想到最后取得的是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因为没有考出英语六级而拿不到硕士文凭。心里有点郁闷,只能自我安慰,写作不需要文凭,需要的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两年读研期间,尤其是三年电大,经老师点拨,我认真读了一点中外名著,为写作打下了文学基础。

写作是一件熬心血和耗时间的活儿,且需要勤奋和灵气,这活不好干,尽管有点稿酬,但是比起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时间来,实在是得不偿失。之所以能写出一些作品,都是坚持熬夜或放弃节假日休息换来的,是从充满荆棘的文学小道上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来的。但写作也是一件苦中作乐的事儿,文学是心灵世界,也是精神家园。

30多年来,我已发表了300万字的作品,获得过《中国作家》报告文学作品一等奖,《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等几十个奖项。先后出版了散文集《枫叶,漂向何方》《大上海小弄堂》《三十年后一杯酒》和《往事如烟也动情》;纪实作品集《刑警的潇洒与无奈》《上海大案》《神探》,以及长篇报告文学集《上海首任公安局长》《画像》等11部作品。  

如今,又出版了这部非虚构大案集《拍案》,是我20多年来采访无数具体办案人,在掌握了大量材料,尤其是生动的细节基础上写就的,有的案件影响很大,可谓轰动一时,譬如《康平路一号凶案》,陈毅市长批示从速破案;还有《全国首起持枪抢劫银行案》,当年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大多数案件却鲜为人知,不过其中情节的惊险曲折,细节的精彩生动,侦破的艰难曲折,案件的社会内涵,实在是不亚于轰动一时的大案,读者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在被精彩故事吸引的同时,人性的复杂幽微亦会给你醒悟和启迪。

内容推荐

这部非虚构大案集《拍案(上海滩建国以来十五宗重案揭秘)》,是作者李动20多年来采访无数具体办案人,在掌握了大量材料,尤其是生动的细节基础上写就的,有的案件影响很大,可谓轰动一时,譬如《康平路一号凶案》,陈毅市长批示从速破案;还有《全国首起持枪抢劫银行案》,当年可谓家喻户晓。但大多数案件却鲜为人知,不过其中情节的惊险曲折,细节的精彩生动,侦破的艰难曲折,案件的社会内涵,实在是不亚于轰动一时的大案,读者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在被精彩故事吸引的同时,人性的复杂幽微亦会给你醒悟和启迪。

编辑推荐

李动著的《拍案(上海滩建国以来十五宗重案揭秘)》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内容为发生在上海的一些大案侦破过程,讴歌和弘扬人民警察的英勇无畏和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英雄行为。本书精选的案件奇特、诡异、扑朔迷离,公安战线的干警们忠诚、英勇、智勇双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