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你可能从来没想过,却绝对会碰到!
新楼盘vs二手房,买哪个更划算?
遇到烂尾楼,购房者该怎么办?
订金交了,业主突然涨价毁约,房子还能不能买?
买房买到一半发现没有购房资格,如何拿回首付?
交接手续都办好了,银行的贷款没有批下来,买房的钱去哪儿找?
卖家的房子贷款没还完,拿了你的全款消失了,这种风险你考虑过吗?
业主卖了房却不愿意迁走户口,留在这里占学区名额,这个难题怎么破?
从决定买房到正式入住,在《千万别说你懂买房》中,资深房产律师徐斌手把手教你分辨不同房屋的优缺点,破解常见的交易话术,争取有利条件,提醒你签约、交房的标准流程与重要细节,让你一次搞懂所有流程,轻轻松松买到心仪的好房子!
买房可能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消费,需要考虑的地方自然很多:地理位置、学区、交通、绿化、朝向、景观、增值空间。自己的想法、另一半的需求、长辈的经验、专家的建议,再加上原本就沉重的房价,一切的一切,让买房之路显得尤为漫长而艰辛。当你大笔一挥,赌下未来数十年的贷款生活,只为有一个自己梦想中的家时,是否想过其中的法律风险?毕竟叫我们买房的人很多,教我们如何替自己选对房子的人却太少。
《千万别说你懂买房》作者徐斌是房产领域的知名律师,一般情况下,购房者都是出了事才想起来找律师,想到买房之前要咨询律师的,少之又少。在这本书中,徐斌律师从自己遇到的典型性案例入手,把复杂的买房流程一步步拆分,手把手教你小区怎么选、房子 怎么看、合同怎么签,助你在每个环节精打细算、步步为营,避开买房路上大小坑。
买对房子,你将告别居无定所的日子,拥有自己的温馨小家。买错房子,你将错过本应属于你的美好人生。只有完全符合需求、真正“对”的房子,才能让你无惧房市的起起伏伏,都住得轻松自在!
一场二手房交易的攻防战
黄建华卖房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房价会涨得这么厉害。卖房子的时候,60平方米的房子卖了200万元,转眼间房子就涨到了350万元。本来想添些钱以小换大,现在卖房子的钱还不够把原来的房子买回来,黄建华晚上愁得睡不着觉。
杨萍也没想到,房价涨得这么离谱。之前为了熬到满五唯一,杨萍按照中介小王的建议,推迟了网签的时间。虽然合同签了,定金交了,首付也交了一部分,杨萍还是心里没底,觉得空落落。她听说,单位同一时期买房的同事都被毁约了。坏消息接踵而来,杨萍觉得每天就像有把利剑悬在头顶,时刻不得安宁。
左思右想,黄建华给中介小王发了短信。
“小王,我是你黄姐。我有件事情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黄姐,什么事?”
“我打算买的那个房子,出了一些问题,你黄姐可能没办法买那个房子了。我卖房子的时候就跟你讲过,卖房子是为了换一个大的接我父母过来住,现在换是不可能了,所以你想想办法我能怎么处理一下?”
“黄姐,你是什么意思啊?”
“小王,你看能不能和对方商量一下,就是那个买家,我们上一次谈合同比较仓促,我和她也没有认真地沟通,就被你们忽悠着把合同签了。结果你们给我找的这个买家,一直拖着不办手续,她也有责任。”
“黄姐,您是不打算配合走流程了吗?”
“不是我不配合,实在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黄姐,这我很难办的,毕竟合同都签了。你们都是成年人,不能说谁忽悠谁,白纸黑字你必须遵守啊!”
“我也有我的苦衷,要不你先和买家沟通沟通。万一要是能行,黄姐一定重重感谢你。”
小王在中介门店干了六七年,是门店少有的老员工。这几年房价每年暴涨,同样的桥段小王已经经历过好几轮。虽然他的收入让他感觉自己永远买不到房子,但是这么多年的积累他也不愿意放弃。
小王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才下班,一遇到签合同就有可能熬夜到凌晨,已经很久没放松休息过了。这几年虽然当中介好赚钱,但是到了底层员工这里,收入不高不低。好的时候一两万元,不好的时候几乎没有收入。
从2009年入行开始,为了卖掉一套房子,小王要带十几拔人去看房。有了中意的买家卖家之后,他又担心单子被同行撬走。黄姐要毁约。小王首先想到一定是隔壁中介的人搞的鬼。他骂了两句粗口,诅咒了隔壁门店从店长到店员的每一个人,包括平时没事儿就和他一起抽烟的小胡。说不定就是小胡搞的鬼!小王一边这样想,一边给杨萍打电话。
该来的总会来。
杨萍一直觉得最近做什么都不顺,早上起床孩子打翻了饭菜。自己在上班路上扭到了脚,到了单位发现重要的资料忘在家里,想让老公帮忙回去拿又联系不上人。
小王的电话带来了杨萍一直“期盼”的那个坏消息——业主要毁约了。
杨萍一时没了主意,拼命给老公打电话。
双方通过中介小王,约在了中介总部见面。
不管结果如何,双方都抱着一丝幻想。
黄建华希望买家通情达理,同意自己把定金退回去,合同解除,买家抓紧时间去买别的房子。她就可以把房子卖贵一点儿,勉强按照自己的想法实现换房的计划。
让父母来北京和自己一起住,这件事黄建华说了有五六年了。她希望父母能看到她住大一点儿的房子,至少不被自己在老家的姐姐比下去。姐姐的房子有140平方米,每年回老家黄建华都不肯过去住。她心里不好受。
P15-17
有恒产者有恒心
最近,我去知乎的北京总部录制《职人介绍所》。在化妆的间隙,知乎的朋友跑来找我咨询买房的事情。我看小兄弟一脸的愁容!他跟我说,徐律师,我现在买不到房子该怎么办啊。本来都要跟女朋友结婚了,首付也凑出来了。北京限购,我们眼看就够资格了。可是我看的房子,一天十几拨人去看,转眼间房子就卖掉了。整个小区本来就剩下三套房源,现在一套也没有。就这,房价还在涨,又提高了买房的门槛。您说我怎么办啊,我这个婚都要结不成了!
我替他感到非常痛苦,却又无可奈何——我总不能用法律手段,帮他对房价维权吧!
在北京的年轻人,买房子大都是为了结婚。小伙子没有房子,就不敢谈恋爱。姑娘看小伙子没有房子,就只好分手。房价高涨,拆散了一对对鸳鸯。以前是想买,限购没资格,好不容易熬到在北京交了5年的社保,又买不起了。现在我们到处都能看到一句话: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句话出自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翻译过来是说,滕文公问孟子怎么治理国家。孟子说:“不能让老百姓懈怠懒惰。《诗经》上说:‘白天割取茅草,晚上绞成绳索,赶紧修缮房屋,到时播种五谷。’有一定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再加以惩罚,这等于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人执政,却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认真办事、节省费用、有礼貌地对待部下,尤其是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阳虎(即阳货,鲁季氏家臣)曾经说过:‘一心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
要仁爱,便不能聚敛钱财。”
孟子当时说的这段话,放到今天完全适用。贫穷确实容易滋生犯罪。但是,这个“产”说的可不是房产,而是收入。现在房价这么高,要是说在北京买了房的就好人,在北京没买房、买不起房的就是坏蛋,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这真是开了“地图炮”!
2016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2530元,同比增长8.4%。5万多元,在北京能买一平方米房子么?房价高得普通人难以承受,那么在北京的2000万人,岂不大都是“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没房子的人都是坏蛋,有房子的人就是好人吗?房价一涨,房产律师的感受最为直观:每天都有几波购房人来律所咨询,大部分是遇上了业主毁约的问题。这房价逼得多少有房子的人当上了“坏蛋”!
2016年,全国法院共审理了2300万件官司,其中2%是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也就是说,至少有46 万件房屋交易打了官司。具体到北京,2016年北京法院收案65万件,房屋买卖纠纷是14225 件!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2016年北京二手房和新房成交量总共有40万套。也就是说有差不多5%的交易最终走上法庭,还不算私下和解的数字,算上只会更高。在房屋买卖的过程中发生纠纷已经是普遍的现象。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有恒产者有恒心,但是在利益面前,有恒产者也要有打官司的恒心。对买房的人来说,有恒产者也要有对方“放辟邪侈,无不为己”的心理
准备!
作为房产律师的我,写这本书的主要宗旨是让购房者先试着把对方想到最坏,再学着把对方做坏事的路都堵死——可能有些同行、前辈、房地产从业者会略感不适,但是,欲行大善之事, 必谙大恶之道。把别人想到最“坏”,并不是为了抹黑别人,学习这些知识也不是为了坑害别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我有两个儿子,大的叫菠萝,小的叫柚子。每次聊到这个话题,大多数人都是先恭喜,然后替我担忧:你以后得给两个小家伙一人买套房子,这压力可够大的!我不以为然,我想,20年以后,我们今天认为非买不可的房子,可能还是那么贵,可能更贵了,可能便宜了,我不好说,但是我相信人的观念会发生变化。可能我的两个儿子到那个时候就不像我今天一样,纠结有没有北京的房子了。
买得起房子的读者,看看本书,就算是学习;而那些买不起房子的读者,看看本书,也算是预习,增加一种体验。今天我们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现在看上去无比正确的事情,明天转眼就会变化。但是不管我们跨越到了哪个时代,有恒产者有恒心的道理还是行得通!这个“产”说的一定是收入,而不是房子。做一个有收入的人,总比做一个有房子的人更重要,做一个有恒心的人,也一定会比无恒心的人过得好。
祝福读者朋友早日娶到心仪的对象,早日买到舒心的房子,也愿房价能一直坚挺,不要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