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带着问题和思考回归自然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个渐进句,有很强进的逻辑性。它是人遵循的道理,这些道理都是师从于天或是宇宙的运行规律,是自然存在和自然发生的。从右向左看:一级隶属于一级,逐步聚焦;由左向右看,又一级比一级宏大,涵盖整个大自然。
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与自然息息相通。在这里“法”是效法、学习的意思。人要效法大地,大地则依法于天(指有形的自然物理的天);天则要效法道,以道为其运行的依归;道法自然的“道”是“自然”,“自然”便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实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法则,如何修道,如何行道。
一、悟道
据说跟随某位富豪20多年的秘书要辞职了,为了表达他兢兢业业的功绩,富豪给他200万元支票作为奖励。秘书说:不用了,一两千万元我还是拿得出来的。富豪很诧异:你每个月只有六七千元的收入,怎么会积攒这么多钱?秘书说:“我每次跟着您参加会议,您说哪块地皮可以投资、哪只股票可以买进,我就按照自己的能力私下投资一点,慢慢地就积攒了这么多。”
感与悟:这个故事说明你跟着百万富翁赚十万,跟着千万富翁赚百万,现实生活中跟谁在一起很重要:
与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
与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
与高人为伍你定能登上巅峰。
我们生活在自然中,为什么人有时会感觉特别累?面对人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处理,比如某件事大家都在做,别人想到了我们没想到的解决捷径或窍门,使得别人比我们强,从此自己开始郁闷;有时会有些好高骛远、自不量力,甚至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轨迹”,需要更大力量去补偏救弊,这样又觉得非常辛苦。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未雨绸缪、先知先觉,就会很省心。在此,我建议人们向大自然学习,体会自然规律,从中汲取智慧,让自己多长个“心眼”,让生活、工作更加愉悦。
人会变老直至消失,作为一个企业家,当把事业这辆车推到“半坡”上时,也是最需要毅力之时,重要的是不忘初心,更不能半途而废,坚定不移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只要心中的梦还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想想大自然为什么生生不息、自然运转?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类智慧发展的根源在于一直吸吮着大自然的营养,不知不觉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很多。实际上生活中到处是课堂,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快乐时周围一片春光明媚,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自然界中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都能给人以启迪,我们的希望隐藏其中,我们消除困惑的智慧隐藏其中,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也隐藏其中……
抬头看那挺拔的参天大树,心中涌现一股暖流:只要方向明确,坚定不移地伸向天空,拿出冲破蓝天的气势,事业怎能不成!大树不怕风吹雨打,不畏严寒,在往上长的同时,根部又专注往地下扎,上下一起长才有了参天大树的雄伟。站在树下能感受到大树气势磅礴的正能量,学到的是专心致志的意志力,体验到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进发出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只要勇往直前,就能冲出重围,尽显英雄本色。
再看那辛勤劳作的蜜蜂。每到春暖花开时节便四处采蜜,它惜时如金的精神使我们懂得了时光的珍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失去的光阴找不回。你见过飞蛾扑火的壮烈吗?在一次篝火晚会上,看着飞蛾义无反顾地冲向烈火。当我嘲笑飞蛾愚蠢的时候,突然领悟到:它向往的是光明,.面对熊熊烈火,即使化为灰烬也要奋力作最后的拼搏!
创业阶段的人们如此之多,害怕失败就会趁早逃跑,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不离不弃,虽败犹荣,不正像飞蛾一样吗!
朋友,一个人一生能够做件轰轰烈烈的事,足矣!任何奇迹都需要领袖般的人物先知先觉,潜心研究,扎实做事,“没有哪座山比人高,没有哪条路比脚长”。我们在前无古人的创业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要解决很多矛盾,找不到答案怎么办?该向谁请教?向大自然学习,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书中所列举的例子来自于日常工作中那些“烦心事”,有人说“人活着就是解决问题来的,没有问题人活着就没有意义”,因此,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回过头来想一想:人来到世上就是解决问题的,没有问题人活着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但是,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才能一了百了。
大道至简!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很重要的道理其实是很平常的,这是一种境界,就像读一本书,初读是从简单到复杂,再读就是从复杂到简单,读熟就只剩一个“纲领”了,这就是简。大道至简也是一种哲学,在层层叠叠的大千世界中,我们要学会把复杂变成简单,以智慧创造“简单”。
大自然深远而悠久的历史,比人类的生命不知长了多少倍,本书的意义不在于向朋友们传授多少知识或思想,而是想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个启迪:企业家在创业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和破解不了的难题,建议大家向大自然学习,感悟出管理的智慧。今天的变革是幸运的,它不是外部的,而是以内部为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你若不想做了总会有借口;你若想做好它总会有办法。
P1-3
看了孟总所著的《向大自然学管理》,感到这是中国洗染业内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件事,它是一本浅显易读、发人深省,值得一读的好书。
——中国商业联合会洗染委创会主任 王淑嫒
《向大自然学管理》是孟少凯先生多年经营企业的心得,点点滴滴,出自亲身的体验和感悟,将自己几十年的心得告诉给还未体验到的人,殊为难得。相信无论是对于企业的经营者还是管理者,都会有所裨益。
——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会长 花涛
《向大自然学管理》值得业界同人及中小企业领导一读,激发、感悟提升,领会其精神,吸取其精髓,像作者所追求的那样:企业管理“入道不随道”,希望本书能从企业管理角度给大家一些启示,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道法自然”管理模式,并灵活运用。
——陕西省洗染行业协会会长 王保红
依赖依靠都行不通,找回尊严唯有自己强大
献出亲身感悟换得志同道合
——我的思维来自于大自然
抱着对上天的敬仰和对自然界的眷恋,我们回归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取经。在过往的历程中,坚持拾起“碎片”,点点滴滴汇成此书,它像工作日记记录下“感悟”时刻,在大自然面前又像是小学生的“作业”。我明白这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因为学无止境。
书中的所有题材均来自于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和坎坷。坦白地讲,很多“感悟”直接来自于日常管理中的“难受”,在此我要感谢给我“难受”的人,是他们让我边走边悟,边悟边学,让写作伴我同行,感受颇深:
(1)放下。我是一个普通的管理者、行业中的一个“臭皮匠”,也想赛过诸葛亮,向高人靠拢,我需要智慧,什么是智慧?是我们必须亲身感受到、悟到的,远大于学到的东西。能像宇宙一样自由地运转,人就有了“天地智慧”,即大自然智慧。
我们以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主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梦想照亮现实。通过工作经历的长期磨炼,我认识到一个企业的总经理(或老板),实际上就是我们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的“后勤总管”。当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明确以后,首要任务就是满足各个部门所需要的资源并给予合理的配置;其次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工作。
职业总经理的首要职责是谋划经营战略,之后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做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总裁判”;二是做企业运营中的“后勤总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明确定位,也许这就是职业经理人。当团队各自按照预定目标往前冲的时候,做后勤总管的我,感到无比欣慰:望着一个个飞向蓝天的“风筝”,我的心随他们一起升腾。
(2)忘我。古人讲“舍得”,意思是先舍后得。如果颠倒了顺序,意思就完全相反。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资产,晚上睡觉只需一张床;不管有多么富裕,一天最多三顿饭。一辈子揽再多的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剩余的都是为了社会,为了大众。
无论是放下还是忘我,都是一种心态。当我们伸手要的时候,甚至使出浑身力气从外向回抓的时候,伸开巴掌一看:一个巴掌大,你能抓回多少?然而,当我们伸开手掌,展开手臂向外托起的时候,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竟然托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美好世界!人生价值突然显现。
所谓高人,也许是他的境界与众不同,他会跳圈、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很多人把眼光放在线上,可是线下实体一点不了解,没有实体的支撑,互联网再热闹也将一事无成。因此,没有实体支撑的虚拟经济是很难成功的,而此时的实体更需要学习互联网思维,协助线上共同创业。
高人悟境,普通人学术。干事业不能没有境界,境界需要战术的支撑,也许,这就是战略经营的核心。
至少在四年前,我有了编写这本书的想法,可是想法很多,提笔却很艰难,向大自然学管理的素材众多,不知从哪里开始下手。我渴望能够静下心来,感悟自然、向大自然感悟管理智慧;另外,浩瀚的自然界智慧万千,悟不够,更写不完,经过自我修正,直到今天仍然感觉到越写越多,其实,这本来就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
《向大自然学管理》到此不得不暂且搁笔,因为生命不止,因此感慨永恒。当要暂且搁笔之时,多年来的收集、编写经历不时又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
当现实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一个人漫步在河边,或山问小路上,突然间的灵感让我兴奋不已。亲近大自然、感悟大自然,从中得到力量和智慧,借此化解了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当在工作过程中有了心得或体会时,大自然的神奇点燃了我的智慧,立即停下、赶紧把它记录下来,生怕错过机会而忘记。
半夜,灵感的“鸡”时常把我唤醒,突然爬起来用笔记下思维的灵感,否则,天亮之后可能会忘记一切。从此,床边就总有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随时恭候……
对问题的不同意见发生争论、与朋友之间的友好往来产生了感情、看到自然万物生成的过程……这些题材都在我心中发挥着作用,帮我进步和成长。也许,这一点点感悟凤毛麟角,九牛一毫,但意在“抛砖引玉”。
大自然千奇百态,万物争艳,构筑了一个神奇的大世界。万物生命不止,生生不息的精神是我们人类智慧的源泉,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们在感悟管理智慧的同时,不要忘记:大自然是我们智慧的源泉。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更是大师。我是学生,我同时也是我师。只有继续敬仰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让天、地、人“三合”,相信在我们身上奇迹会不断发生。
(3)向往。移动互联网是与对手角逐的主战场,只有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联合在一起的高手才是最后的赢家。互联网把所有的竞争对手放在了一个起跑线上,未来企业主要以研发优质产品与市场营销为两大任务。互联网的产生不问竞争对手在哪,主要是自己与自己的竞争,因为未来的制造业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的机器会讲话,未来的机器会交流,未来的机器会想象,未来是人与机器的结合,共同迈向工业4.0时代。
有人选择眼前的路,有人留恋身后的事,人生中产生的一切问题都源于错误的认知,我们只有不断地调整、更正认知,发光的生命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精彩绽放。其实,最上乘的事业只要在自己的愿景中快乐播种,我培养我自己,激励自己不断成长。
爱和梦想是人生中最好的养料,像一股喷发的清泉,哺育我们茁壮成长。企业老板带领自己的团队维系着企业的生命,企业的价值在于优质的产品和善于创新的团队,如何让产品会说话?如何帮助团队实现梦想?面对未来,谁也不知道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但只要我们心中还有梦,那就用心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用行动支撑梦想:做个明智的企业家,做个有智慧的领导,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相信,只要方向明确,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任何人间奇迹都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
(4)聚焦。我们向大自然学管理,一是感悟,二是行动,三是转换、再生。企业管理从宏观考虑:对内充分利用智能化、自动化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对外利用互联网思维设法改变行业现状。最终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智慧:
面对大家的提问,能否用“一句话”快刀斩乱麻说清问题的根源!
面对共同的梦想,能否用“一张图”把梦想勾画、表达清楚!
面对不解的困惑,能否用自然界中一个简单例子从侧面解释清楚!
朋友,别为难自己非要去刻苦学习,学习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而是各人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事。人如果失去好奇心,心不在,人已死。学习不是为了给别人证明什么、炫耀什么,而是为了成就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
最后,我最欣赏鹰的智慧:
·鹰是天空的霸主。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家必须具备鹰的强者心态,才能从高手云集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鹰的眼光十分锐利。雄鹰懂得“追两兔而不得其一”的道理,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
·鹰执行力极强。一旦瞅准机会,它会迅速出击,绝不含糊。
·鹰有其他动物没有的耐性,获得了其他动物所无法得到的美食。一个作家说过:“在任何力量与耐心的比赛中,把宝押在耐心上。”
机会中隐藏着风险,风险中含着高利润,要克服安于现状心态、及时抓住机会,让我们做天上翱翔的那只鹰吧!
不要像月亮,靠别人的光亮来照自己;而要像太阳,自己发光去照亮别人。
拥抱大自然,你将改变世界;掌握自然智慧,世界将为你让路。
追随“大自然”这个智慧导师,让梦想照亮现实!
这是深圳市正章干洗有限公司继《合约化管理模式》之后,向中国洗染行业贡献的又一部管理作品:《向大自然学管理》。
企业无论大小,内部的管理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企业都沉淀了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管理模式。总的来讲,遇到问题该怎么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问题或许让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怎么办?在哪里寻找答案呢?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记得从有想法到夸下海口“我要给大家写一本能够点燃智慧的书”大约过去了四年多,从提笔到出版又用了至少三年的时间,我想把自己心中的这点东西分享给中国的洗染行业管理者,让我们的企业管理得到改观,内部运营减少内耗,提高生产效率,这的确是我人生的一大快乐。本人从事管理工作几十年,从经历中“拾起”一些经验“杂碎”,把它汇总成《向大自然学管理》,愿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运行之“道”,因为道的特性由“阴、阳”两种自然属性构成,“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如果把它用在人事管理方面,则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在企业管理上,引出出版本书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照照镜子”,首先通过“照镜子”发现自己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做起改变自己,彻底消除“回避担当、不愿付出”的本位主义思想。
二是“指南针”,书中也列举了一些日常小故事,有一定的趣味性,但要强调的是:不是要给读者什么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尽可能地启发大家学会换位思考,建立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维方式。
三是“催化剂”,在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以后,尽可能让团队创造多点“不可能”成为“可能”,将日常中的“抱怨”变成“我愿意”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在被欣赏和信任中成长、努力工作。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借用一些图片让读者体会一些用文字很难表达的含义,意在让领导者将“权力领导力”转化为“非权力领导力”,把管理控制权还给下属,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实现企业“自转”,这才是一个领导者应具备的高尚情操和智慧。
由于本人知识浅薄,毕竟写作这档子事我不专业、也不擅长,只能边走边悟,边悟边写。我深知人上有人,山外有山,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下定决心抛出这块“砖”,无论错与对,都想引出读者心中对管理的那块“玉”。书中每个小段落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意义上的“自由体”,供读者闲时翻阅、静时回味,希望工作中需要时能够给出启示,派上一点点用场。
首先,非常感谢好友张杰先生最后能够推我一把,他鼓励我尽快出版,并为书中插图做了大量的修正和补充。
感谢为《合约化管理模式》润笔的罗益民先生再次出手相助,对本书目录大纲和“命脉”以及文字编排做了很多修正。
感谢培育我的平台——深圳市正章干洗有限公司。我的经营团队听说本书要出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鼓励我为“正章干洗”争光,期盼本书早日出版,共同为中国洗染行业提升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我还要感谢点点滴滴为我默默奉献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他们给予了很多无私帮助!
与我同行者,终生为我师。一个人一生为社会所有的担当和付出,都是为所从事的事业献出多点爱。我一心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中国的洗染行业做点什么,想来想去,便让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解决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企业再次走向成功。
由于本人是一个非专业作者,书中一定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希望广大读者能及时给予指出,本人一定虚心接受,并深表谢意。
深圳市正章干洗有限公司总经理 孟少凯
人作为聪明的动物,为什么还要向大自然学习呢?尽管我们很多事情通过科技手段已经做得很好,甚至趋于尽善尽美,然而,我们还不能像大自然中的万物那样完美、自如、生生不息,自然界的造物及发展规律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很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我们今天遇到很多迷惑不解,甚至袖手无策的事情,老子的《道德经》为我们提供了思路,翻阅《向大自然学管理》一书,让我们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吸吮营养和智慧吧!
本书由孟少凯著。
企业家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奋斗,为什么有时感觉特别累?
面对人生,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处理,比如:某件事大家都在做,别人想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捷径或窍门,使得别人比我们强,于是自己开始郁闷;也许会自不量力好高骛远,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脱了轨”,必然需要更大的力量去矫枉过正,补偏救弊,也会感觉非常地累。
为什么要向大自然学习管理?
面对复杂的提问,你能否用“一句话”回答清楚?
面对共同的梦想,你能否用“一张图”把它画出来?
面对团队的难题,你能否用一个自然界的“简单例子”解释清楚?
如何能够达到先知先觉、未雨绸缪、自如运转?
孟少凯著的《向大自然学管理》提示人们:大师就在身边,向大自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