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种真实/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定浩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文学与重力

伊壁鸠鲁认为,重力是物质的根本而固有的性质。但牛顿反对这一种说法,“重力比如是由一个按一定规律行事的主宰所造成,但这个主宰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我却留给了读者自己去考虑”。牛顿并不奢望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他看见有这么一种力量的存在,用辛勤的测算找到它的规律,并用它解释大到星辰小到原子的运动。“物体为重力所吸向地球,地球反过来以相等的力被吸向物体……我在此使用吸引一词是广义的,泛指物体相互趋近的一切天然倾向。”事物之间天然有两种关系,一种是相互联系,一种是相互排斥,诺思洛普·弗莱曾把事物相互联系的一面称之为,文学。

这样来看,思考文学就是在思考万有引力(进而,由于主要的文学都是在关心大地上的事务,因此,思考文学就主要是在思考重力)。这是一个比喻。而所有的比喻,都在试图将异质之物牵引到一起,如同万有引力。一个新比喻会令人震惊,久而久之,人们会习惯它,接受它,使用它,未必就理解它。如马赫对牛顿重力理论的指认,“从非同寻常的不可理解性变成了一种寻常的不可理解性”。一旦习以为常,大多数人就不再思考它。很多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也是如此。人可以在不可理解中生活,只要这成为一种常态,人害怕非常态,而不是害怕不可理解。

因此所有好的文学还有一个特质,那就是对不可理解的接受,就像牛顿搁置对重力原因的理解,他推托给上帝,好的文学也把这任务推托给读者。

对于文学,还有一种古老的说法,认为它来自记忆。我认为这和重力的诉求并不矛盾。事实上,重力,也可以看作物质的一种记忆,对于坠落的记忆。这记忆来自旧约,晨曦之子从天空坠落,带来撒旦之恶,也分开了天地。比较一下中国盘古的神话,天地的成形源自一个人的长成,中国的天地是被人的长成分开的,而不是神的坠落。

我们都无法否认记忆的重量。就是那些记‘忆力最好的人最终拿起笔开始写小说。但小说要处理的记忆,往往是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者简称为恶,现代小说尤甚,撒旦总是更富魅力的天使。德里罗的小说《天使埃斯梅拉达》,一群修士在贫民窟的断壁残垣上涂鸦,每死去一个人就画上一个天使,十二岁的少女埃斯梅拉达被人强奸之后从楼顶扔下,变成墙上的天使。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小说《秋》,一头和一家人相依为命的忠贞老马,被父亲和母亲合谋出卖,用诡计骗上驶向屠宰场的卡车。这样悲苦动人的小说可以无限制地举例下去。现代小说,就在面对和挖掘这些恶和难过,讨好它们。我知道这样的小说相当精彩,饱满,富有力量,但我就是难以热爱。这么说,并非要无视所有人世悲苦烦忧,我也深知这些属人的不愉快是人类生活必须接受的重力,但所有活下去的人,不是依靠悲苦活下去的,而是依靠欢乐或者对欢乐的希望。

在2013年撰写的长文《艰难的“重返”》中,梁鸿反思她两部影响深远的“梁庄”之作。她谈到某种有意无意地“塑造”,“通过修辞、拿捏、删加和渲染,我在塑造一种生活形态,一种风景,不管是‘荒凉’还是‘倔强’,都是我的词语,而非它们本来如此,虽然它是什么样子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也隐约看见了我的前辈们对乡村的塑造,在每一句每一词里,都在完成某种形象……我们不自觉地按照闰土、祥林嫂、阿Q的形象去理解并继续塑造乡村生命和精神状态,它已经变为一种知识进入作家的常识之中”。

她谈到真实,文学的真实与社会学的真实,它们之问的错综纠葛,“文学能够溢出文学之外而引起一些重要的社会思考,我想,这并不是文学的羞耻。相反,这一文学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离当代文学越来越远了。同时,文学文体并非有某种固定的模式,一个写作者如果能够用一种新的结构使文学内部被打开,那无疑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多数人仅从社会学方面来理解这两本书,也恰恰说明它们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文学的结构没有在文学性和社会性之间形成一种张力,而让一方遮蔽了另一方,这说明文本在某些层面还不够成熟”。

她也谈到自己,有些时候,她清楚地感知“我是梁庄人”,另一些时刻,她明白,“你不是梁庄人,你已经习惯了明窗净几的、安然的生活,你早已失去了对另一种生活的承受力和真正的理解力”,有些话语仅仅是“作为一个外部人对村庄内部生命的简单化理解”。

她进而谈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她谈到诚挚的写作者面对无力改变的他人苦难生活时都具有的虚无感和负罪感,但她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向前追索,“我们把这种负罪感转化为一种怜悯并投射到他们的生活中,以减轻自己应该承担的重量,同时,也使自己很好地脱责。这是一种更深的不公,在貌似为梁庄人鼓与呼的悲愤中,梁庄再次失去其存在的主体性和真实性”。P19-21

目录

丛书总序

上辑文论

那些来自寒冷的人

——吴亮《朝霞》读记

文学与重力

路内与虚构

今日先锋何处寻

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

张怡微的世情小说

观看生活世界的方式

成心与初心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张悦然的《茧》

文珍

文学与政治

对具体的激情

镜与影的回响

——金克木生平略述

你我的文学

下辑对话

内心的指引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三人谈

不安之影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三人谈

调情者与反抗者是不一样的

——《后会无期》三人谈

在诗歌里看见生活

对生命的诚恳要求

诗是必要时刻的产物

真与美之辩

一切不彻底的事物

诗歌不是桃花源

《北京青年报》人文问卷

写作是把黑暗的东西向爱转化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在巴金先生倡议和一大批著名作家的响应下,于1985年正式成立的国家级文学馆,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学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保管、整理、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籍、期刊以及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著作、手稿、译本、书信、日记、录音、录像、照片、文物等文学档案资料,为文化的薪传和文学史的建构与研究提供服务。建馆二十多年以来,经过一代代文学馆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文学展览馆、文学图书馆、文学档案馆以及文学理论研究、文学交流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学博物馆,并正朝着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料中心、展览中心、交流中心和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

为了加快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中心建设的步伐,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决定从2011年起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客座研究员制度,并希望把客座研究员制度与对青年批评家的培养结合起来。因为,青年批评家的成长问题不仅是批评界内部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对于整个青年作家队伍乃至整个文学的未来都具有方向性的问题。青年评论家成长滞后,特别是代际层面上70后、80后批评家成长的滞后;曾经引起了文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担忧甚至焦虑。因此,客座研究员的招聘主要面向70后、80后批评家,我们希望通过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个学术平台为青年评论家的成长创造条件。经过自主申报、专家推荐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委员会的严格评审,中国现代文学馆已经招聘了三期共30名青年评论家作为客座研究员。第四批客座研究员的招聘工作也已经完成。

四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客座研究员制度行之有效,令人满意。正如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冰同志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二批客座研究员聘任仪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青年评论家在学术上、思想上的成长和进步非常迅速。借助客座研究员这个平台,通过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例会和学术会议,他们以鲜明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姿态快速进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现场,关注最新的文学现象、重视同代际作家的创作,对于网络文学、类型小说、青春文学等最有活力的文学创作进行即时研究,有力地介人和参与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实践,在对青年作家的研究及引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70后、80后批评家的代表,他们的“集体亮相”,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格局和结构,带动了一批同代际优秀青年批评家的成长,标志着70后、80后青年批评家群体的崛起。鉴于客座研究员工作的良好成效和巨大社会反响,李冰书记在第一批客座研究员到期离馆时曾专门做出了“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要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批示。

为了充分展示客座研究员这一青年批评家群体的成就与风采,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决定推出“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评论家丛书”,为每一位客座研究员推出一本代表其风格与水平的评论集,我们希望这套书既能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收获,又能够成为青年批评家们个人成长道路的见证。丛书第一辑8本、第二辑12本分别在2013年6月、2014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现在第三辑11本也即将付梓出版,我们对之同样充满期待。

是为序。

吴义勤

2016年夏于文学馆

内容推荐

张定浩著的《一种真实》共分两辑。上辑文论,涉及十余位当下国内活跃的小说家,及其作品中最具活力和有趣的部分;下辑对话,是近年与友人之间就文学和写作这两件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所作出的砥砺与表达。这些文字的写作动机各不相同,然而似乎最终都隐约诉诸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真实”,落实到文学层面,它只是“一种真实”,却是较为重要的那一种。

编辑推荐

张定浩著的《一种真实》内容包括:那些来自寒冷的人——吴亮《朝霞》读记,文学与重力,路内与虚构,今日先锋何处寻,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张怡微的世情小说,观看生活世界的方式,成心与初心,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张悦然的《茧》,文珍,文学与政治,对具体的激情,镜与影的回响——金克木生平略述,你我的文学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6: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