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是夏末商初之际重要的政治家,曾经左右了商初的国家朝政。有关他的传说(如出生、求仕、灭桀、辅汤、流放太甲等),非常丰富。关于他的出生,就很有传奇色彩。伊尹的妈妈住在伊水的边上,她怀了身孕。一天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天神告诉她,如果看到地上舂米的石臼子出了水,就一直往东走,可千万不要回头。石窝子怎么出水呢?她心里半信半疑。第二天,果然见到石臼往外冒水,她丢了家里的所有东西,没命似的一直向东跑。一口气跑了十多里,她不禁好奇地回头看一看,她住的村庄已变成一片汪洋,而洪水却汹涌澎湃地向自己冲来。她不禁大叫一声,霎时间自己变成了一颗枯死的老桑树,大水也就退去了。住在东边的有莘氏(今山东曹县)的姑娘们在这一带采桑养蚕,意外地在干枯的老桑树的树干中发现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婴儿。采桑的女子们觉得这件事儿很奇怪,就把这个可爱的孩子献给了国君。这就是伊尹。
伊尹在宫廷里一天天长大,当了个小奴隶。他起先做厨师,学会了一手烹调的好手艺。因为他生活在宫中,有机会接触文籍。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它们,没有几年,便通晓天下之事。君主知道他很有才能,就让他给自己的女儿做教师。商汤听说伊尹是个大贤才,就想得到他。他想,如果以求贤的名义向有莘氏乞求,肯定得不到。于是他想了主意,派人向有莘氏求婚。有莘国君早已仰慕成汤的名声,愿意结下这门亲事。成汤要求把伊尹作为厨师一起陪嫁,有莘氏也同意了。伊尹来到以后,汤想考验他一番,并没有立即委任官职。伊尹借给汤做饭的机会,同他接近,成汤同伊尹谈起天下大事,伊尹说得头头是道,深得成汤的赞许。于是成汤便委任他为相。
成汤得到伊尹,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国家迅速发展起来了。成汤认为。如果夏朝天子夏桀也能够像自己一样任用伊尹,改变暴政,总比灭掉夏朝要好得多。因为夏朝立国已经四百多年,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臣下是反对不得的。于是成汤主动把伊尹推荐给夏桀,希望能用他在治国方面发挥作用。伊尹见夏桀只图荒淫享乐,积习已深,不可救药,自己劝谏多次,不见奏效,便又回到成汤那里去了。据说伊尹在成汤和夏桀之间往返多次,都没有得到夏桀重用,汤才决心除暴安民。这就是《孟子·告子上》中记载的“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
为了消灭夏朝,伊尹积极为汤出谋划策。首先他用珍宝、美女收买了夏桀的一批佞臣。接着消灭了一个个夏朝的附属国,剪除了羽翼,进一步扩大了势力。在国内,他训练了服牛、乘马,研制了兵器,用这些新的设备武装了军队。成汤率领精良战车七十乘,敢死队六千人,在鸣条(今山西运城)与夏桀军队展开大战。夏桀大败而逃,一直从今山西逃到现在安徽巢县,又被汤追上,当了俘虏。桀被囚禁三年而死。 伊尹为相期间,兴建了很多的大型的骨干工程,比如治水、修建城郭、建筑宫室等。伊尹执政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善于发挥广大民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你看他领导修筑宫室:腿劲大的人专门让他们去挖土,这样就能挖得又多又快。筋骨强健脊背有力的人,就让他们去背土,这样他们背得又多,速度又快。身体有残疾的人,也让他们去干力所能及的工作。一只眼睛的人视力特别好,就让他们瞄准划线。驼背的人不能负重,就让他们去涂抹粉刷。能力大小,各尽其能;各个工种,密切配合。这样,一个个工程很快就完成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商朝开国贤相伊尹高超的领导和指挥艺术。
P43-44
一九八〇年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有幸来到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山川景物之美,文化典籍之盛,曾经陶冶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我来的目的,不是研讨经学和儒学,而是在这里的曲阜师院进修我国传统的“小学”,即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和古典文献。我的指导老师李毅夫先生,是个慈祥而博学的老人。他当时是全国音韵学会理事,年逾花甲,满头银丝,高度近视,不分昼夜地伏在书山下奋笔疾书。他在指导我学习上古音的过程中,要我读一读《淮南子》,因为其中许多地方都是用韵的。我便囫囵吞枣地浏览了一遍,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淮南子》。作为淮南王刘安两千余年后的同乡,我对这部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遽的哲理,洗练的语言,丰富的内容,使我惊叹不已。在李先生指导下,一方面博览群书,同时又专攻堡垒,开始了对这部书的探讨。经过数年切磨,在汗水的滋润下,理想之花喜结硕果。
这部《淮南子故事选编》,是一本通俗读物。它适合青少年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阅读。其中选取的七十余则故事,不管是神话故事,还是历史故事,都有一点一滴的教育意义。在编写时尽量注意到科学性和故事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所叙故事,一般都做到持之有据,不像小说或文学故事,可以完全杜撰。由于《淮南子》一书时代久远,史料残缺不全,所选故事涉猎广泛,加之本人学识浅陋,虽竭尽愚钝,但错误、不当之处仍不可避免。恳请学人和读者不吝赐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曾得到同仁们的热诚帮助。在黄山书社编辑同志精心斧斫之下,方才眉目清楚。在此一并致谢。
陈广忠
1984年7月1日
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它就是中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分界线的淮河。淮河流域四季分明,土地肥沃,交通便捷,文化发达。西汉前期,位于淮河中游的淮南国,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而他的倡导者,就是为王42年的淮南王刘安(前179年一前122年)。这位蒙冤自杀的诸侯王,南宋史学家高似孙《子略》中称之为“天下奇才”。
淮南王刘安之“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其一,文化创新。西汉初期,那是一个文化兴盛的时代。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百花绽放。在东汉班固(32-92)所著的《汉书》中,就记载了署名刘安的15篇(部)著作。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其他还有:“初,安入朝,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中收有上书《谏伐南越书》。《汉书·楚元王传》中有《枕中鸿宝苑秘书》。记载在《汉书。艺文志》中的著述有:“《淮南道训》二篇,《琴颂》,《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淮南歌诗》四篇,《淮南王兵法》,《淮南王杂子星》十九卷。”除了《汉书》所载,历代史志中记载刘安则有40多篇(部)著作。当然有的可能出于伪托。
可以知道,这些著作,涉及《易》学、哲学、政治、军事、文学、音乐、化学(炼丹术)、天文、养生等众多门类,简直就是一部西汉初期的百科全书。而其中的许多篇章,都是文化创新的产物。
其二,思想创新。汉初七十年间,黄老道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但是儒家、兵家、法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竞相争鸣。探讨学术方技,寻求治世良方。而被当代学者胡适(1891-1962)称为“绝代奇书”的《淮南子》,便在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
《淮南子》诞生以后,引起了朝野的极大关注。两汉426年,阅读、评价、参考、研究、记载《淮南子》的有:汉武帝、刘向、刘歆、扬雄、王充、许慎、马融、延笃、卢植、高诱、应劭等人。当然,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对《淮南子》也是相当熟悉的。在《史记》三家注中.引用《淮南子》作注,就有70多条。
《淮南子》博大的体系和精深的内涵,集先秦和汉初道家思想之大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论,直接开启了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和王弼的本体论思想;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宇宙生成论及其范式,并且影响中国学术史达两千年之久;它吸取了先秦人本主义思潮的精华,总结了秦汉黄老“无为而治”的历史经验,构建了一种倡扬主体意识、肯定主体地位和作用,与董仲舒的君主集权专制理论不同的政治哲学;它尊重人格独立,阐述了一种兼容豁达、既务实而又超脱的人生哲学;它克服了《老子》对直觉的偏执,重视理性思辨与感性直观的统一的思维模式;它以唯物的发展的眼光考察历史,得出了许多接近于唯物史观的朴素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经济之策。总之,《淮南子》比《老子》更系统,比《论语》《孟子》更深刻,比《墨子》更全面,比《庄子》更现实。有鉴于此,近代学者梁启超(1873-1929)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感慨地说:“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其三,科技创新。《淮南子·要略》中说:“若刘氏之书,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权事而立事,度形而施宜。”在“刘氏之书”建立的“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中,把研究“天地”:万事万物的规律,作为重要的内容。书中专门设立了《天文训》和《地形训》,谈“天”说“地”,并且涉及众多的科学领域,代表了当时的最高科技水平,有的流行二千余年,仍然熠熠生辉。
比如:对天文学的研究中,就涉及二十四节气与北斗,二十八宿与分野,五星与岁星纪年,干支纪年与闰年,十六段计时法,黑子、彗星与地震,宇宙模式与盖天说,宇宙起源论,五形与阴阳学说等。其中二十四节气的第一次科学完整的记载,就出自《天文训》:“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斗]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淮南子》中用北斗斗柄旋转的方向和度数,确立了纪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的立法体系,两“分”、两“至”、四“立”、“清明”等,流行两千多年,仍然发挥很大的作用。
淮南王和门客对太阳能的研究利用,堪称一绝。《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把坚冰打磨成凸透镜的形状,对着太阳,能够聚焦成影;把艾叶放在后面,就能使它燃烧。水、火不相容。制成冰透镜后,却能得到火而冰不融化。这真是巧夺天工的创造。
中国豆腐,名扬天下。而它的发明者,就是淮南王刘安。刘安研发豆腐的最早记载,出自南北朝时梁代谢绰的《宋拾遗录》:“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清)李兆洛撰《凤台县志》卷二、(清)陈元龙撰《格致镜原》卷二十四等,都引述了《宋拾遗录》的记载。此后明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等40多种文献,记述了刘安发明“豆腐”,以及食疗、养生等内容。大浪淘沙,沧海桑田。而华夏民族对于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英才们,铭刻丹青,永志不忘。
本书《<淮南子>故事》,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传颂已久的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显示了古代人民对天象的奇异变化的探索;有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炎帝创业以及五帝中的尧、舜禅让的传说;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夏禹;有古代名相和摄政者伊尹、管子、孙叔敖、晏婴和周公旦;有春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的称霸事迹;有古代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惠施、公孙龙的逸事;有令人憎恶的古代暴君夏桀、商纣;有极为狡诈的佞人和权臣费无忌、司城子罕;有铮铮谏臣师旷、 “海、大、鱼”;有充满智慧、善于雄辩的子贡、宰折睢;有骄横异常的智伯、夫差;有民间相马高手伯乐、木匠轮扁;有爱国志士泣血的申包胥、贩牛的弦高;有善于律己的官员公仪休、将军子发;有治政典范宓子贱、西门豹;有寓意深刻的成语故事“辅车相依”“塞翁失马”“螳臂当车”;有愚昧不堪的高阳魑、秦牛缺……凡此总总,皆显示了被称为“绝代奇书”的《淮南子》的无穷魅力。
本书的内容,摘取《淮南子》中具有故事性的内容,并参考古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演绎而成。全书分成“原文”“注释”“故事”三个部分。“原文”阅读,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注释”部分,对原文晦涩难懂的地方,加以疏通和解释,便于对原文的理解;“故事”部分,则扩展和丰富了原文的内容,更适合当代广大社会群体的读书需要。
《(淮南子)故事》一书,初版于1985年4月,由黄山书社出版.书名为《淮南子故事选编》,第1版印数38000册。当时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欧远方先生作序。转瞬之间,30余年的宝贵岁月,匆匆流过。令人尊敬、奖掖后学的革命老前辈欧先生,已经作古。侪辈铭记先生嘱托,平生专心研究《淮南子》,已经有27部(独著22部,合著5部)有关著作问世。其中中华书局已经出版《全本全注全译淮南子》等3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北宋本《淮南子》点校等2部。感谢家乡淮南市父老乡亲的关心和支持,同时祈请喜爱中国传统文化2部3种的读者指正。
《淮南子》是西汉初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至今已两千多年。陈广忠编著的《淮南子故事(增订本)》30多万字。是一本既能对学习研究者提供参考的学术著作,也是一本大众读者能轻松阅读的《淮南子》演绎的故事。
陈广忠编著的《淮南子故事(增订本)》的内容,摘取《淮南子》中具有故事性的内容,并参考古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演绎而成。全书分成“原文”“注释”“故事”三个部分。“原文”阅读,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注释”部分,对原文晦涩难懂的地方,加以疏通和解释,便于对原文的理解;“故事”部分,则扩展和丰富了原文的内容,更适合当代广大社会群体的读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