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现场(2015-2016)》是批评家王春林2015年和2016年两年来文学批评创作的合集。这些评论文章着力于对当代文学现场的勾勒和梳理,品评的对象不只是小说,还有散文及非虚构作品。这些文章呈现给读者的既有尖锐的思想批判,又有生动的趣味欣赏,现场感强,充分见证了中国长篇小说两年来的创作实绩。作为鲁奖和茅奖的双奖评委,作为全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作者的此次著书出版,具有珍贵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 书名 | 中国当代文学现场(2015-2016)/新世纪文学观察 |
| 分类 | |
| 作者 | 王春林 |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现场(2015-2016)》是批评家王春林2015年和2016年两年来文学批评创作的合集。这些评论文章着力于对当代文学现场的勾勒和梳理,品评的对象不只是小说,还有散文及非虚构作品。这些文章呈现给读者的既有尖锐的思想批判,又有生动的趣味欣赏,现场感强,充分见证了中国长篇小说两年来的创作实绩。作为鲁奖和茅奖的双奖评委,作为全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作者的此次著书出版,具有珍贵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目录 第一章 阶层对立与历史的深度反思 雪漠《野狐岭》——孙惠芬《后上塘书》——范稳《吾血吾土》 ——郝炜《雪崩》——滕肖澜《又见雷雨》——王十月《人罪》 第二章 “罪与罚”以及生命记忆 迟子建《群山之巅》——艾伟《南方》——东黎《黑白照片》 ——李洁非《文学史微观察》——鲁敏《三人二足》——娜彧 《刺杀希特勒》——盛可以《小生命》 第三章 “文化守夜”、乡村“疼痛”与“野蛮生长” 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王华《花村》——盛可以《野蛮 生长》——韩羽《读信札记》——刘建东《阅读与欣赏》——双 雪涛《平原上的摩西》——曹寇《在县城》 第四章 政治人格、英雄情结与民俗风情 周大新《曲终人在》——严歌苓《护士万红》——刘仁前《香河》 三部曲——刘春龙《垛上》——石一枫《地球之眼》——阿来《蘑 菇圈》——残雪《尘埃》 第五章 社会现实批判与精神 东西《篡改的命》——须一瓜《别人》——韩东《欢乐或隐秘》——张翎《流年 物语》——尹学芸《士别十年》——祁媛《我准备不发疯》——温燕霞《磷火》 第六章 小说艺术的沉重与轻逸 张好好《禾木》——李燕蓉《出口》——陈应松《还魂记》——何顿《黄埔四 期》——王璞《再见胡美丽》——弋舟《平行》——夜子《R》与《化妆师》 第七章 文明的参照与历史、现实的双重批判 袁劲梅《疯狂的榛子》——贾平凹《极花》——弋舟《我们的踟蹰》——秦巴子 《跟踪记》——尹学芸《李海叔叔》——陈希我《父》——徐则臣《狗叫了一天》 第八章 “土改”“”及其他 方方《软埋》——吕新《下弦月》——叶炜《福地》——李师江《非比寻常》 ——石头《献给鹅屋大山上的月亮》——朱辉《要你好看》——董立勃《米椒》 第九章 七○后长篇小说与非虚构 付秀莹《陌上》——李凤群《大风》——浦歌《一嘴泥土》——鲁顺民《天下农 人》——尹学芸《铁雀子》——孙频《我看过草叶葳蕤》——季栋梁《行行重行 行》 第十章 域外、历史以及乡村现实的透视 薛忆沩《希拉里、密和、我》——张炜《独药师》——格非《望春风》——何玉 茹《前街后街》——尹学芸《阵亡》——旧海棠《橙红银白》——吕新《雨下了 七八天》 第十一章 西方性、戏剧性、情欲战争及其他 吴亮《朝霞》——徐则臣《王城如海》——唐颖《上东城晚宴》——海飞《麻 雀》——杨遥《流年》——祁媛《眩晕》——弋舟《随园》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