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身体应该这样养(五脏六腑养生全书)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石晶明主编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心与肺

心主血脉,运行血液;肺主气,司呼吸。“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的运行虽为心之所主,但必须依赖肺气的推动;集聚于肺部的宗气,必须贯通心脉,得到血的运载,才能敷布全身。两者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可见,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血与气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如果心、肺有一方发生了病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气血失和。如心气不足、心脉瘀阻就会导致肺气壅滞,气失宣降,表现为咳嗽气促、胸闷气短等。而肺气不足则会导致血行无力,表现为心悸痛、胸闷气短等。

心与肝

心主血藏神,肝主疏泄藏血,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神志方面。在血液运行方面,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时,血可以滋养肝并存于肝内;当肝藏血的功能正常时,就能够调节血量,防止出血。二者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在神志方面,心藏神,主精神活动;而肝主疏泄,能够调畅情志,二者协调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

当心血不足时,肝血也会出现亏损,会导致心肝血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多梦等;当心火亢盛时,又会殃及肝,导致心肝火旺,出现心烦易怒或狂躁妄动等;当肝失疏泄时,则会出现气滞血瘀,从而导致心脉瘀阻,心神不宁等。

心与脾

心主血脉,推动血行,脾能生血,并且能统摄血液。心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当脾气健运时,血液化生充足,而心有所主。当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正常时,脾才能得到滋养,从而维持运化功能。心气行血,为血行之动力;脾气摄血,为血行之约束。二者相辅相成,使血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维持血行的正常。

如果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或脾不统血、血溢脉外,均可导致心血不足;而心血不足时,则心脉空虚,脾失血养,运化失职,最终导致心脾两虚,出现食少腹胀、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多梦、大便溏薄等。

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火互济和精神互用方面。水火互济,是指心与火相对应,而肾与水相对应,水能克火。所以当心火旺盛时,需要肾水上济来滋润心阴,制约心阳,从而使心火下降。另外,心火热,肾水寒,心火能够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有利于肾的平和。水火互济,维持阴阳合和的状态,也被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精神互用,是指心藏神,神能够控制精气的活动;肾藏精,精气又能化气而产生神。

当精气充足的时候,神的控制功能才能良好地发挥,人就会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当劳神过度,或恣情纵欲时,神没有得到休养,则会导致肾精耗伤,遗精滑泄。

肝与脾

肝主疏泄,藏血;脾主运化,生血、统血。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运化互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就能调畅脏腑气机,促进脾的运化,帮助血液的生成。脾的运化功能良好,才能将精微物质传送至肝,有利于肝的疏泄。另外,只有肝藏血和脾生血、统血的功能正常,二者相互协调,才能维持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脾土壅滞则肝气疏泄不利。如果肝脾不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液生化不足,从而导致血虚。

肝与肺

肺主一身之气,其气主降;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其气主升。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调节气机升降方面。肺气降则全身气机升降协调,有利于肝气上升并防止其生发太过。肝气的升发条达,调畅全身气机,又能促进肺气的宣发,使肺气正常的肃降。两脏气机一升一降,相辅相成,共同维持全身气机的升降运动。

如果肝失疏泄,肝气上升不畅,就会影响到肺气的下降,进而出现咳嗽气促、咳引胁痛等。如果肺气下降受阻,就会导致肝气上逆,出现眩晕头痛,胸胁胀满等。

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资方面。肝藏血,肾藏精,精血都是由水谷精微变化而成,两者又可以相互滋养、相互转化,所以称“精血同源”,又称“肝肾同源”。肾精不足或肝血不足都会导致精血两亏,出现腰酸耳鸣、头晕目眩、男子精少、女子闭经等。

藏泄互用是指肾的封藏功能和肝的疏泄功能有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藏泄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女子月经紊乱或男子遗精、滑精等。阴阳互资是指肝肾阴阳协调平衡,相互制约。如果肾阴不足就会导致肝阴不足,出现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如果肝阴不足又会导致肾阴亏虚,导致体内产生虚火。

P17-18

目录

第一章 养生就是要养好五脏六腑

 第一节 脏腑不调百病生

五脏六腑是人体健康之本

五脏与六腑,谁也离不开谁

脏腑不安,疾病来找

阴阳平衡,脏腑自安康

 第二节 追根溯源,全方位养护脏腑

饮食得当,性味相合脏腑安

疏通经穴,让气血输布脏腑

五脏六腑的七情调养

顺应天时滋养脏腑

第二章 像对待孩子一样呵护我们的五脏六腑

 第一节 心为“君主之官”,“心”好一生平安

心的自我检测

常拍心包经,益心又强身

常按养心穴位

红色食物、苦味食物养心

饮食养心的5个不宜

养心食谱

常见益心中药

惊、喜过度易“伤心”

如何调养情绪养心

午睡片刻益保“心”

特别关注:中老年人如何通过运动来养心

 第二节 肝为“将军之官”,藏血疏泄都靠它

肝的自我检测

推敲肝经,健肝又减肥

常按养肝穴位

青色食物、酸味食物益肝

饮食养肝的5个不宜

养肝食谱

常见益肝中药

怒伤肝,不生气利养肝

如何调养情绪养肝

常梳头可养肝顺气

欲肝好,少饮酒,会解酒

要想肝脏好,不能睡太晚

运动要适量,避免肝损伤

 第三节 脾为后天之本,脾健身体

自安康

脾的自我检测

常推脾经,健脾和胃

常按养脾穴位

黄色食物、甘味食物养脾

饮食养脾的5个不宜

养脾食谱

常见益脾中药

思虑过度易伤脾

巧用“以情移情”调养情绪以养脾

寒凉、生冷食物不宜多吃

运腹提肛利脾胃

 第四节 肺为“相傅之官”,人活一口“气”

肺的自我检测

常推肺经,补益肺气

常按养肺穴位

白色食物、辛味食物润肺

养肺的饮食禁忌

养肺食谱

常见益肺中药

忧伤肺,养肺宜笑口常开

寅时深睡利养肺

远离烟气污染最利肺

雾霾要当心

多爬山,去森林里洗洗肺

 第五节 肾为先天之本,养肾就是养命

肾的自我检测

常按肾经,益激发肾气,排除毒素

常按养肾穴位

黑色食物、咸味食物补肾

饮食养肾的3个不宜

养肾食谱

常见益肾中药

惊恐伤肾,吓出来的肾病

补肾要辨清阴虚、阳虚

选择补肾药品要慎重

叩齿按足、伸腰掸耳可补肾

睡前泡脚补补肾

 第六节 胃为“能源之官”,胃好才叫真的好

胃的自我检测

常按胃经,充实气血助消化

常按“健胃消食”穴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一日三餐不能少

空腹进食有讲究

常吃山药、小米粥养胃

胃不好应少吃哪些食物

养胃食谱

常见益胃中药

养胃小偏方

 第七节 胆为“中正之官”,胆好才能抵御外邪入侵

胆的自我检测

常敲打胆经,旺气血,促消化

常按养胆穴位

常见益胆中药

按时吃早餐,远离胆疾病

护胆饮食原则

子时大睡利护胆

 第八节 小肠主管营养分配,小肠好身体棒

小肠的自我检测

常按小肠经,促进营养吸收

常见益小肠中药

小肠经当令,未时吃好午餐

 第九节 大肠主管“垃圾运营”,大肠通畅一身轻松

大肠的自我检测

常敲大肠经,肠道清洁人无病

常见益大肠中药

大肠经当令,卯时应大便

不同人群的排便注意

 第十节 膀胱主管“排水”,膀胱好,排得才痛快

膀胱的自我检测

常按膀胱经,为健康排除万难

常见益膀胱中药

欲养膀胱少憋尿

 第十一节 三焦总领五脏六腑,三焦畅通百病除

三焦:元气和水液的通道

三焦各有各的妙用

常敲手少阳三焦经,养耳更养神

第三章 常见病症的脏腑调养法

 感冒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感冒

 咳嗽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咳嗽

 咽炎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治咽炎

 慢性支气管炎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清肺消炎

 哮喘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治哮喘

 牙痛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治牙痛

 头痛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头痛

 失眠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治失眠

 神经衰弱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治神经衰弱

 高血压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降血压

 糖尿病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降血糖

 高脂血症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高脂血症

 心悸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心悸

 冠心病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冠心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消化不良

 便秘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条艾炷灸,调理便秘

 腹泻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治腹泻

 腹胀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治腹胀

 痔疮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治痔疮

 消化性溃疡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治慢性胃炎

 颈椎病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颈椎病

 肩周炎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按摩调理肩周炎

 腰椎间盘突出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腰椎问盘突出

 风湿性关节炎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关节炎

 阳痿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阳痿

 早泄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早泄

 遗精

生活宜忌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遗精

 月经不调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疗月经不调

 痛经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治疗痛经

 更年期综合征

生活宜忌

实用小偏方

药膳调理

艾灸调理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艾灸的注意事项

中医按摩的注意事项

序言

看过中医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明明是牙痛,但中医诊完了可能会说你胃火大、肾虚;或者晚上睡不好、睡不踏实,竟然是因为脾胃不和、心火大……似乎任何疾病都是因为脏腑出问题导致的。而从中医角度来看,也确实如此。

人体好比一部十分精密又高度复杂的“机器”,它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连接目、舌、口、鼻、耳、皮、肉、筋、骨、脉等。五脏六腑一旦出现问题,便是“核心部件”出问题了,动摇了健康的基础,进而影响到与之连接的五官九窍和皮肉筋骨,表现为外在的种种异常反应。

所以,养生首先要呵护好五脏六腑。五脏的功能良好,就能产生充足的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六腑的功能良好,就能将营养物质贮存起来并传导输布到全身。当这些营养物质填充到血脉,我们的精神状态就能够良好:当营养物质填充到肌肉,我们的身体就能够强壮;当营养物质布散到体表,我们的皮肤就能够抵挡外来的邪气。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才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并能拥有较长的寿命。

怎样才能养护好我们的五脏六腑呢?

本书通过对脏腑的自我检测,联系经络穴位、饮食、中药、七情等不同调养方法,让读者朋友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护五脏六腑。

同时,本书还针对常见病症,提供了相对应的药膳疗法和脏腑调养法。旨在选用对身体伤害最小的方式,来调理已经发生的脏腑损伤,达到五脏六腑全面健康的养生目标。

内容推荐

石晶明主编的这本《身体应该这样养(五脏六腑养生全书)》通过对脏腑的自我检测,联系经络穴位、饮食、中药、七情等不同调养方法,让读者朋友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护五脏六腑。

同时,本书还针对常见病症,提供了相对应的药膳疗法和脏腑调养法。旨在选用对身体伤害最小的方式,来调理已经发生的脏腑损伤,达到五脏六腑全面健康的养生目标。

编辑推荐

石晶明主编的这本《身体应该这样养(五脏六腑养生全书)》围绕读者关心的五脏六腑养生方法、常见中药功效以及常见病症和亚健康症状疗法展开论述,直接将读者关注的养生要点呈现于读者面前,而且全书主打实用性,让读者能够参照本书对症用药,从而达到保健祛病的目的。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