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王子,追寻普鲁斯特,重现译之痕。
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
典雅精装版。
真正的作品不会诞生于明媚的阳光和闲谈,它们应该是夜色和安静的产物。
周克希著的《草色遥看集(精)》是作者最新翻译随笔集,堪为《译边草》的续篇。在本书中,周克希先生回眸三十余载翻译生涯,漫谈翻译观,探讨译者修养,回溯承教史,初心匠心,点滴成行。
| 书名 | 草色遥看集(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周克希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漫谈小王子,追寻普鲁斯特,重现译之痕。 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 典雅精装版。 真正的作品不会诞生于明媚的阳光和闲谈,它们应该是夜色和安静的产物。 周克希著的《草色遥看集(精)》是作者最新翻译随笔集,堪为《译边草》的续篇。在本书中,周克希先生回眸三十余载翻译生涯,漫谈翻译观,探讨译者修养,回溯承教史,初心匠心,点滴成行。 内容推荐 《译边草》出版之后16年,法语翻译家周克希遥看30年文学翻译生涯,结集成这本周克希著的《草色遥看集(精)》。 本书分为“我心目中的翻译”、“不老的小王子”、“说不尽的普鲁斯特”、“草色遥看近却无”四部分,漫谈翻译观,品读小王子和普鲁斯特,回溯承教往事,初心匠心,点滴成行。草色遥看,空灵淡然,兼有生命的绿意;近却无的禅味,留待读者琢磨细品。 目录 一、我心目中的翻译 在自信和存疑中前行 从《译边草》谈起 文采来自透彻的理解 翻译是力行 文学翻译十二题 二、不老的小王子 有的书不会老 《小王子》九问 “大王子”是个败笔 三、说不尽的普鲁斯特 时间在艺术中永存 《去斯万家那边》出版前后 诗意从劳作中萌生 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在意文学——《谈<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 四、草色遥看近却无 我的“承教录” 菌子的气味 为看小说而学法语 生活意味着有你 译之痕 漫忆琐记 试读章节 菌子的气味 有本数学书,我一直有所偏爱: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的《直观几何》。这本出自大师之手的小册子,中译本仅薄薄的上下两册,封面很朴素,但插图极精美。那些立体感很强的几何图形,以粗细变化有致的线条,准确地表现出物体在空间的透视关系,给人以审美的欣喜。“拓扑学”一章M?bius带和Klein瓶的示意图,在我心目中就如印象派名画那般令人神往。 决定翻译贝尔热(Marcel Berger)的《几何》,也和作者“强调视觉印象、图画和几何的‘造型艺术’”有关。这套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俗读物,它是写给数学系学生看的参考书,五卷的书名分别为:群的作用,仿射与射影空间;欧氏空间,三角形,圆及球面;凸集和多胞形,正多面体,面积和体积;二次型,二次超曲面与圆锥曲线;球面、双曲几何与球面几何。作者贝尔热是我在法国进修期间的导师(俗称patron,老板),他对“造型艺术”的热爱,激发了我和两位合作者的翻译热情。 我的人生轨道,后来从数学转到了文学翻译。回想起来,根子是少时埋下的。中学时代爱看杂书,爱看电影。至今珍藏的初版《傲慢与偏见》译本,见证了我少年时代对这本书的痴迷。王科一的译本,宛如田野上吹过的一阵清新的风,我觉得译本中俏皮、机智的语言妙不可言,对王科一这位不相识的译者心向往之。 日后我也没有机会认识他。他在“文革”中用惨烈的方式离开了人世。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他,我现在做的正是他当年做的事情。我翻译小说,往往诉诸直觉,有朋友半开玩笑地说我是“感觉派”。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往高里说,我的翻译是和傅雷、王科一这些前辈同调的。 我喜欢归有光的文章,喜欢其中的“笔墨情趣”。《项脊轩志》当年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老师对这篇看似平淡无奇的散文的激赏,调教了我们的阅读口味。“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姐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寓抒情于叙述之中,冲淡、温润而蕴藉的文字,从此留在了记忆中最柔软的部位。后来又读《寒花葬志》等篇。“目眶冉冉动”之传神,之鲜活,让我赞叹不已。 汪曾祺的散文,我也爱读。他的散文恬淡、潇洒、飘逸,而又处处见真情。他是用心在写文章。用他的话说,“得不断地写,才能扪触到语言,”而“语言艺术有时是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的。”我读书一般比较粗率,对汪曾祺的散文,却读得稍稍仔细些。他的小说,我也是当散文在看,注意的是他所说的“用字”和“神气”。像《桥边小说三篇》那样“经过反复沉淀”的作品,真是可以“从容含玩”的。我有时想,对心仪的作家心慕手追,也许正是避免翻译腔的办法?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读到肖华荣的《华丽家族》,心折之余,又读了他的另一本《簪缨世家》。这两本都是“述说历史”的书,副题分别是“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和“两晋南朝琅邪王氏传奇”。把历史写得这么有情致,真让人钦慕。“王谢并称,自古而然。一样的源远流长,一样的显赫华贵,一样的冠冕相承,一样的风流相尚”,这是《簪缨世家》的开篇,跳荡空灵的文字,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而终篇前的“孝感河边,芦花似雪;秦淮水上,月色如烟”,则以对仗、平仄入散文,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那恬淡的意境。 说来惭愧,读数学、教数学时,读书很勤,而且看的大都是杂书,与文学有关。正儿八经从事了文学翻译工作,书反而读得少了,翻译小说更是看得少而又少。曾经影响过我的作家的作品,现在也很少再看。然而(借用汪曾祺先生引用过的句子): 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 P123-125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