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创立的世界性的文学大奖,它代表着当今社会文学创作的最高峰。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来看,不论就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着其不同凡响的魅力。作家作品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了世界声誉,有的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而诺贝尔文学奖也因这些作家作品提升了权威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微型小说精品集编写组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微型小说精品集》从历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精选了21位作家的50余篇作品,按照获奖时间的顺序呈献给读者,并为读者提供了每位作者的简历、照片、国籍、获奖时间以及获奖理由,以期能使广大读者对作者和其作品能有更深的了解。
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而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但它篇幅短,文字少,情节简短而手法明快,而且灵活多变,反映社会生活敏锐而及时,信息量多而快;它将小说与社会,小说与现实关系拉得很近,这种艺术便产生了一种新的、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因而也最独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微型小说精品集编写组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微型小说精品集》从浩瀚如烟的世界微型小说中,精选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一些最经典,最引人入胜的精品,向广大青少年读者展示了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微型小说宝库。
祝福你
有一回,在光明的夏夜,聪明而伟大的克利须那进入了冥想,又说道:
“我以前想,人是地上最美的创造物,但是我错了。现在我看见那莲花,为晚风所摇荡,它比一切的生物要美多少啊!它的花瓣正向暮月的银光开放——我不能将我的眼睛离开它。”
“是啊,在人类中间没有这样的东西!”他叹息着重复说。
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想:
“我——一个神.为什么不用我的能力创造一个生物,使他在人中正如莲花在花中一样呢?这样使他为人的喜悦吧!莲花,你变形为一个活的处女,立在我的前面!”
水波微微地颤抖,正如为燕子的翼所触摸着;夜色越加明亮;月在天上照得更为强烈;夜画眉叫得更响,但又忽然地沉静了。于是那个法术完成了:在克利须那的前面立着一个人形的莲花。
神自己也惊异了。他说:
“你本是湖中的一枝花,以后你便成为我的思想的花,你说呢?”
那处女低声说起话来,正如莲花的白的花瓣受着夏天微风的接吻的时候,窃窃私语一般。
“主啊,你将我变成生物,但是你吩咐我在哪里居住呢?主啊,你要记得.我还是一枝花的时候。每遇见风的呼吸,我便颤抖,收敛我的花瓣。主啊,我怕淋雨和大风,我怕雷和电,我还怕太阳的灼人的光。你吩咐我为莲花的化身,所以我还保存着原来的性质,现在我怕那地及地上一切的东西。”
克利须那举起他聪明的眼向着空中的星,暂时默想,随即问道:
“你愿意在山顶上生活吗?”
“那里有雪和寒冷,主啊,我怕呢!”
“那么……我将在湖底为你建一所水晶的宫殿。”
“在水的深处有大蛇和别的怪物游行,我怕呢,主啊!”
“你喜欢无边的旷野吗?”
“啊,主啊!旋风和电雷践蹈过旷野,有如野兽的群。”
“那怎么办呢,化身的花?哈!在遏罗拉的洞窟里,住着神圣的隐士们。你愿意远离世界,住在那里的洞窟里吗?”
“那里是黑暗,主啊,我怕呢!”
克利须那坐在石上,用一只手支着他的头。在他的前面立着那处女,颤抖而且害怕。
这时候朝阳的光已经渐渐地照到东方的天空。湖水、棕榈和竹子。都似乎镀了金色。在水上有蔷薇色的鸬鹚,蓝的鹤,白的天鹅,在树林里有孔雀和孟加拉雀,都合唱似的发出鸣声;此外又伴着绷在珍珠贝壳上的弦索的音和人的唱歌声。克利须那从默想中觉醒过来。说道:
“这是诗人伐尔密基在那里礼拜太阳的初升了。”
过了一刻,遮住那些葛蕾的紫花的帐幔已被推开。伐尔密基在湖边出现了。
诗人见到化身的莲花的时候,他止住了奏乐。珍珠贝壳慢慢地从他手里滑下,落在地上;他的两臂挺直地垂在两旁;他无言地立着,仿佛那伟大的克利须那已将他变成一棵水边的树了。
神见诗人对他的创作的这种惊叹,他很喜悦,说道:
“伐尔密基,你觉醒,且说来!”
于是伐尔密基说道:
“……我爱……”
这是他所记得的唯一一句话,也是他所能说的唯一的话了。
克利须那的脸色忽然发出光来。
“可惊异的少女.我现在替你在世界上寻得一个适宜的住所:你住在诗人的心里吧!”伐尔密基又复述道:“……我爱……”全能的克利须那的意志。神性的意志,渐使这少女向着诗人的心。神又使伐尔密基的心透明,如水晶一般。
清明如夏日,平静如恒河的波,少女走向为她预定的圣殿。但是她向着伐尔密基的心里更深深地看的时候,她的颜色忽然变了苍白,恐怖包围了她,有如冬天的冷风。克利须那惊诧了,他问道:
“化身的花.便是诗人的心,你还怕吗?”
“主啊!”少女答道,“你吩咐我在哪里居住呢?在这个心里我看见带雪的山顶,水底的深渊充满着怪异的生物,大野以及旋风和电雷,遏罗拉的黑暗的洞窟,所以我又怕呢。主啊!”
但是和善而且聪明的克利须那答道:
“化身的花,你安心吧。倘若在伐尔密基的心里有孤独的雪,你便为春天温暖的呼吸,将把它们融化;在那里有水底的深渊,你便为这深渊里的珍珠:在那里是大野里的沙漠,你便去播种幸福的花;在那里是遏罗拉的黑暗的洞窟。你便为黑暗里的光……”
这时候伐尔密基才恢复了他说话的力量,接下去说:
“而且愿你有福了!”
P6-8
可以说,小说的鼻祖是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而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但它篇幅短,文字少,情节简短而手法明快,而且灵活多变,反映社会生活敏锐而及时,信息量多而快;它将小说与社会、小说与现实的关系拉得很近,这种艺术便产生了一种新的、旺盛的、持久的生命力,因而也最独立。微型小说的艺术手法很重要,不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想要写出脍炙人口的微型小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一篇好的微型小说要富有哲理性。它要求作家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和洞察能力,不放过任何一种能反映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以及能及时捕捉住自己头脑中稍纵即逝的灵感。
语言是微型小说的第一要素。但凡遣词造句、叙述的角度、字里行间的感情色彩,以及语调、行文的节奏、修辞的手法等.作家都应以自己的习惯去认真对待。这些反映着作家的个性、气质、文学修养、美学趣味,代表着作家的语言风格。
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创立的世界性的文学大奖,它代表着当今社会文学创作的最高峰。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来看,不论就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着其不同凡响的魅力。作家作品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了世界声誉,有的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而诺贝尔文学奖也因这些作家作品提升了权威性。为此,本书从历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精选了21位作家的50余篇作品,按照获奖时间的顺序呈献给读者,并为读者提供了每位作者的简历、照片、国籍、获奖时间以及获奖理由,以期能使广大读者对作者和其作品能有更深的了解。
由于编者的学识和水平有限,本书在编辑过程中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