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剪纸绝艺/图说中华传统绝艺丛书
分类
作者 矫友田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剪纸艺术的雏形

纷飞的雪花,裹挟着新春的歌吟,越来越清晰了。一声声清脆的鞭炮声,炸开了一张张欢悦的童颜。

那些火红的剪纸,悄然跃上了千家万户的窗户、墙壁、门楣,以及每个令人遐想的地方。它们就像一朵朵怒放的蜡梅,静静地散发着生命的幽香,令人为之着迷,也为之感动。图1

被剪纸装扮过的记忆,瞬间变得生动起来,处处散发着吉祥与喜悦的气息。美丽的剪纸,将年节喜庆的气氛越聚越浓。图2

它们就像一个个祈福的小精灵,洒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那些历经千百年风风雨雨的剪纸,一直都是中国民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剪纸,又称窗花、剪花、刻纸。它,是中国最古老、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在中国民间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它的流传面之广、式样之繁多,令人叹为观止。图3

剪纸由于材料易得,成本低廉,而且剪出的作品既可以作为实用物,又可以装饰和美化生活,因此在民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剪纸,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根据专家考古发现,剪纸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最初,人们把剪纸作为祭祀祖先、神灵及宗教仪式所用供品的装饰物。后来,随着剪纸技艺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剪纸艺术喜爱的加深,它逐渐开始用于点缀门窗、墙壁、房柱、镜子、灯笼等,甚至直接作为礼品相互馈送。此时,剪纸的主要功能,虽然仍作为装饰之用,但它已经摆脱了最初那种过于肃穆的姿态,变得活泼与亲切起来,并成为中国民间艺术殿堂里一道不可缺失的风景。图4

1967年,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了5幅团花剪纸,分别是“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忍冬纹团花”“菊花团花”和“八角形团花”,这些剪纸均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图5

这5幅团花剪纸,全部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与现在民间团花剪纸已经极其相似了。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剪纸实物。但是,剪纸艺术的出现,肯定要早于南北朝时期。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发现,并运用以影像作为形象标记的艺术手法。继而,他们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表现方式。这种艺术手法,在诸多原始社会的彩陶、岩画和商周的青铜器艺术中体现出来。图6

从商代开始,就已经有人开始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来制作装饰品。

2001年,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一张太阳神鸟金箔,属于商代晚期作品。整件饰物呈圆环形状,其上有“四鸟绕日”,镂空刻花而成,线条简练流畅,充满强烈的动感。

这件用金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认为是纯粹意义上的剪纸,但是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无疑已经具备了剪纸艺术的特征。图7

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里面,记载着一个“剪桐封弟”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西周时期,周成王用梧桐树叶剪成“圭”(古代君主赐给臣下的玉制礼器),赐其弟姬虞到唐国(今山西翼城县境内)去当诸侯的事儿。

不管后世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多少质疑和争论,但它确实被收入史书,并永久流传下来。据考证,这也是中国剪纸艺术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图8

相传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不幸早逝。汉武帝悲痛欲绝,日夜思念。后来,有个名叫少翁的术士,用麻纸剪出李妃的影像为其招魂。这或可认为是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参照图9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做原料,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可以让中华文明的发展得以久远和广阔。而纸的轻、润、滑、薄的质地,也使得中国剪纸艺术的发展,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加随意的创作空间。

P2-5

目录

第—章 寻觅剪纸的古老印记

 剪纸艺术的雏形

 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

 步入鼎盛的剪纸艺术

第二章 民间剪纸的吉祥暗语

 岁令时节中的剪纸

 礼俗仪式中的剪纸

 日常生活中的剪纸

第三章 丰富多彩的剪纸题材

 人物题材剪纸

 动物题材剪纸

 植物题材剪纸

 吉祥字符剪纸

 自然风光剪纸

第四章 剪出一片玲珑的愿景

 剪纸的工具

 剪纸的构图

 剪纸的造型

 剪纸的色彩

 剪刻的技法

 剪纸的流派

第五章 华美大气的蔚县剪纸

 三分刀工七分染

 一代宗师王老赏

 绚丽窗花映古城

第六章 融汇南北的山东剪纸

 烟台剪纸的浅唱低吟

 高密剪纸的轻歌曼舞

 胶州剪纸的淳朴召唤

第七章 粗犷奔放的陇东剪纸

 一把剪刀铰到老

 “鬓髻娃娃”的神秘色彩

 黄土高原上的剪纸大师

第八章 淳朴凝练的安塞剪纸

 陕北剪纸在安塞

 安塞民俗里的“花朵”

 黄土地上的“剪花娘娘”

第九章 清秀典雅的扬州剪纸

 扬州文化育“神剪”

 “剪纸世家”的风雨传奇

 源自心灵的呼唤

第十章 精美华丽的广东剪纸

 一剪一刻总关情

 一剪之巧夺天工

第十一章 剪纸里面的戏曲故事

 铡美案

 火焰驹

 捉放曹

 彩楼汜

 拾玉镯

 劈山救母

 狸猫换太子

 春秋配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任,我们理当积极作为,把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留传后世。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按五行学说,青州地处海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自两汉时期至明朝初年,青州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素有“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之称,在两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担负着传承古代青州文化的历史重任。

今天的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8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93万,有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近3万人。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五千年的文明塑造了青州古文化的文脉传承。青州古文化是齐鲁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共生的多元文化:儒释道文化、清官名士文化、教育科举文化,从而使古代青州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悠久的历史更是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献典籍、名胜古迹和馆藏、民藏文物数不胜数。

历史的使命,现实的重任,促使我们应尽快将青州历史文化介绍给已经关注和正在关注青州发展的朋友们。鉴于此,我们编辑了“青州历史文化丛书”,首批出版6册,《东夷之都》系统总结青州作为东夷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历史地位,展示青州东夷文化成果,揭示青州地区是东夷文化的中心地位;《青社拾遗》涉猎广泛,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小百科,书中记载着令人难忘的过去,又连接着现在,有些内容尚属前人从未涉及过的空白领域,因此,资料价值尤为珍贵;《范仲淹知青州》一书从范仲淹任职青州的所作所为来研究他的晚年思想,对于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丰富范仲淹的研究成果,激励人们保持晚节、一生为国利民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佳山堂诗集》为清初青州历史文化名人冯溥撰写的《佳山堂诗集》十九卷校勘本,书中收录冯溥的诗一千四百余首,此次校勘,以《四库存目丛书》版为底本,以青州市东十里冯曾祥老先生收藏的台湾台北大学图书馆的复印本及其他四个版本相对校,除“诗集”外,另附录了冯溥为孙廷铨撰写的墓志铭,为杨捷撰写的功德碑文;《房可壮与偕园》综述了房可壮生平事迹、诗文著作和他的花园——偕园的有关内容,兼具资料性和可读性;《青州龙兴寺》以青州龙兴寺为主线,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特别是沿着中国佛教发展史的轨迹,解析青州龙兴寺的沿革、发展和兴衰,展现了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精神思想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青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把文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全力打造“东方花都·文化青州”品牌。每一个青州人都应担负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向公众推介优秀的文化成果,把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建设美丽青州、幸福青州增砖添瓦,共创美好的明天。

内容推荐

矫友田著的《中华剪纸绝艺/图说中华传统绝艺丛书》以生动趣味的文字,与精美的作品图片相结合,讲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历史、传承与流派。使读者在领略到中国民间艺术博大精深的同时,获得一些技术上的指导。

编辑推荐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两汉时期至明朝初年,青州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素有“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之称,在两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担负着传承古代青州文化的历史重任。

矫友田著的《中华剪纸绝艺/图说中华传统绝艺丛书》讲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历史、传承与流派。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