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间辽阔的教室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春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我们的故事

监考时只能呆坐,我常常仔细观察学生,浮想联翩。

这个纤秀的小姑娘坐得端端正正,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她一向温和沉静,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她曾说自己没有什么宏伟抱负,将来就想当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把家人照顾好。我想象她人到中年、牵着孩子散步的模样,那画面一定很美。

这个脾气急躁的男孩被一道题难住了,拿一个笔帽在脑袋上使劲地揉——不疼吗?我知道他特别喜欢化学,说起化学的奇妙,他的眼光明亮而热烈,那种少年才有的热情,真让我感动。他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化学家吗?那已经不重要,探索中的愉快本身已是最大的回报。

这个女孩敏感而富有艺术气质,跳舞和画画都很棒,从作文中可看到她超常的想象力与高雅的审美情趣。父母却希望她能放弃这些爱好,专心学习,特别要在理科上多花时间。我鼓励她珍惜自己的天赋,尝试与父母深谈一次,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此刻,她紧锁眉头,左手紧紧攥住一张纸巾,显然这份试卷对她来说有些难了。她能说服父母,走上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吗?

这个少年很少说话,可是愿意写长长的随笔——他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了吧?那些文字充分展示出生活的美与趣,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有那样的观察与描述。他也常毫不掩饰地描述自己的内心,我觉得他是把自己燃烧在其中了。这一刻,考场上的他表情平静无波,甚至有些呆板,谁能想到他的内心竟是那么丰富而激情涌动!他会将这种写作的热情延续到将来吗?

我一直以为考场上只有我沉迷于此类想象,没想到学生偶尔也会走神。一位学生在随笔中写他在某场考试的间隙,注意到老师靠在教室的门框上,时而看着远处,时而低头凝思,在这样的凝望中,他体会到课文《女歌手》中那位俄罗斯姑娘的神韵,“她等待得如此漫长,而且如此耐心”。阳光弥漫开来,美好明亮,又充满忧伤的气息,他忍不住想象,老师在想些什么,又在等待什么?

在少年的眼里,性格各异的老师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吧。他们会展开想象,所勾勒的故事之丰富与美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曾有一位少女这样想象老师的过去与自己的未来,在其间建立起奇妙的联系:

我开始想象,她像我这样年纪的时候,会不会端端正正地坐在靠窗的桌旁,专注地听着黑板上的嘀嘀嗒嗒;听得高兴的时候,秀气的脸上,会不会也泛上这样一抹淡淡的阳光。

然后,我在我每天的生活里寻找她的曾经。她有没有学唱好听的流行歌曲?有没有逗伤心的室友开心?有没有觉得今天有点不同,因为阳光真好?有没有做数学做到想扔笔,想耍赖,怪题目难?有没有偷偷地盯着喜欢的老师的一双可爱的手套,发了好久的呆?

未来会不会有一个小小的女孩,猜着我的曾经,发着呆?

每次,看见她认认真真地打开书,给我们念的时候,在她专注的眼睛里、嘴角边,就会有一丝稚气轻轻泛上来。

于是我想,她也曾像我一样,是一个小小的女孩。

当年读到这段文字,我忍不住跟着她想象,未来会不会真有一个小小的女孩,猜着她的曾经,发着呆?多年过去,她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小小女孩了吗?她还爱发呆和遐想吗?近日偶然间读到她的一首小诗:

周一的时候看到一树飘摇的樱花。

春天来了。

放风筝,发呆。

暖暖的空气里有过去与未来。

诗意依旧,有俳句的情韵。此处的“过去与未来”里,包含着过去的那些想象吗?

我有时会忍不住把这些美好的故事告诉后来的学生。有意思的是,一个女孩这样批评我:“我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也会这样站着,对着一脸稚气的学生,说我,念我写过的文字,用简短的‘后来’说尽我的一生,底下的同学们或是唏嘘或是惊愕,而你只是莞尔一笑,说,毕业后,你就再没见过那个同学。我是一个被别人聆听的故事,我感受到在远方正被一群少年聆听,而我在另一个远方继续着你还不知道的我的故事。”

我的确没再见过这个女生,对她如今的生活也一无所知。但正如她所说,她在继续着我所不知道的故事,体验自己热烈而鲜活的生命存在,这些体验是不能用“后来”浓缩甚至省略的——这才是最重要的。而我所知道的是,我的故事里将始终有他们:如此丰富的、具有无限可能的他们,构成了我的丰富的、具有无限可能的故事——我们的故事,为此,我感激命运。P2-4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曾经在课上说了多少话啊。那些话,或许不深,或许不广,但如同潺潺流淌的溪水,流过他们成长的岁月,温柔地浸润他们的心灵。多年以后,或许上课的内容早已遗忘,但老师低头时的微笑,生气时涨红的脸庞,或清脆或沉着甚至略带口音的声音,却宛在眼前,宛在耳边。念及此,我真切地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上天赐给我们这样的幸运,可以陪伴一群又一群的孩子,走过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见证他们的成长,也和他们一起追求心灵的成长、完整,一同追寻永恒的青春与梦想。我们不断成熟,却又永远年轻。——周春梅

目录

序·在辽阔的教室(吴非)

辑一 温暖的橙色

 1. 我们的故事

 2.传递

 3.一束火苗

 4.温暖的橙色

 5.成长的美丽

 6.一个电话

 7.给孩子一只倾听的耳朵

 8.最好的礼物

 9.孩子,谢谢你!

 10.雪花飞……

 11.只有你们知道

 12.记不记得我,一点也不重要

 13.“金黄的微笑”

 14.手表的故事

 15.美好星期六

 16.最幸福的事

 17.从心底笑起来

 18.说再见,仍怀念

 19.浸润在诗歌里

 20.诗,是不能被打断的

 21.一本诗集

 22.因为有诗

辑二 红色的蛇在飞翔

 1.红色的蛇在飞翔

 2.天空中飞过一群大雁

 3.天使没有标签

 4.真的有圣诞老人吗

 5.一只蝴蝶飞过

 6.“这条蝌蚪在乎”

 7.一棵树

 8.“哎呀!”

 9.“老师,雪!”

 10.让孩子们的眼睛明亮起来

 11.为什么是“菩萨兵”

 12.希望他能一直坚持下去

 13.从美国的学童语言说起

 14.给童年留一点做梦的空间

辑三 教室,应当是辽阔的

 1.教育是一种“点燃”

 2.教室,应当是辽阔的

 3.与学生一起“讲理”

 4.哪怕只是徒劳

 5.不必做民国教育的“凡是派”

 6.从菲尔兹奖说起

 7.发言是学生的义务吗

 8.让孩子们睡会儿吧!

 9.让学生“跑动”起来

 10.你们教了我们什么

 11.他没听讲,但他在阅读

 12.让种子长在田野上

 13.高考后的阅读

辑四 敬畏之心是如何失去的

 1.“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2.“育人”还是“驭人”

 3.被“战争”毁掉的一代

 4.“无命运”的悲剧

 5.敬畏之心是如何失去的

 6.我们何时才有“小鲁的池塘”

 7.人生的底色

 8.别把铁杵磨成针

 9.单位名称在哪里

 10.苦恼

 11.读小说有什么用

 12.扭曲的骨骼

 13.为什么“做梦也想当名师”

 14.“得尺进寸”

 15.什么是“语文味”

辑五 读着读着,天就亮了……

 1.找到教育的原点

 2.路虽远,但就在脚下

 3.“走在孩子后面”的人

 4.小学时代的烙印

 5.读着读着,天就亮了……

 6.让历史照进现实

 7.可有人愿意倾听

 8.一本需要哭着看的个人百年史

 9.当话语成为“肉体”

 10.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

 11.“她给我一本书,然后……”

 12.黑泽明的起点

 13.多给孩子一点柔性空间

 14.教育的代价

辑六 因为阅读,我感激并热爱自己的命运

 1.“我就是一首诗” ——现代诗教学手记

 2.“生命绚烂在树上” ——树人文学社活动手记

 3.“手里拿着锤子” ——我的阅读和教学

 4.因为阅读,我感激并热爱自己的命运

序言

在辽阔的教室

有一回,无意中看到周春梅老师的笔记,她写道:“光能照进来,风能吹进来,我在一间辽阔的教室……”我觉得是诗,长期在高中教学,还有梦,真好。周老师说过,教室虽然有些拥挤,然而立在讲台边,上着上着,就舒展了,从学生的眼光中,仿佛能看到辽阔的地平线。现在,周老师用“一间辽阔的教室”为书名,我得以读到她的教室,也了解了她一些思想言论的来龙去脉。

课堂能引发无尽的想象,思绪会飞往遥远的未来,当学生回望童年、少年和青春的教室,辽阔的空间尽是梦和诗。做教师的确累,如果没有梦,会更累。教室里站着个无梦的老师,有梦的学生就会觉得教室局促狭小,久之便会走出去一群无梦的学生。在小学和中学,学生如果能遇上几位学养高、有境界的启蒙之师,则非常幸运,因为此后未必再能遇到。周春梅是受学生敬重的教师,很多学生毕业后仍然怀念她那“有光”的课堂,把师从于她作为美好的青春记忆。

认识周春梅的老师,会从她简朴的生活中发现她的“考究”。她很在意教学品质,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始终保持初心,追求最好的教学状态。我常劝慰同事,课堂永远会有遗憾,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这节没上好,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周老师不太认同我的观点。她认为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时过境迁则难以弥补,故而她在意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她要让每一节课都不留遗憾。她的教学有精神高度,取法乎上,同时,细微之处,都深思熟虑,唯恐学生理解错误。

曾有人感慨,周春梅像是天生要来做教师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对种种诱惑,教师要保持职业精神,往往会付出代价,至少要经受些苦痛。周老师认为“淡泊”不难,保持平常心也不难,放弃一些东西,就能开拓无限的空间;只要有书读,只要学生愿意多读书,作为教师就该知足了。周老师安静地读书、思考,有一个辽阔的心境,置身于讲台边,学生也就通过她的姿态,发现教室上方有灿烂的星空,四壁消失,辽阔的世界出现在面前。

同事多年,有时我觉得不是很了解她,因为她不停地读书,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她读的书,远远超出专业需要,视野与经验,逐步渗透于教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也许正是她的教学优势,作为带领学生的读书人,能在更广阔的层面带领学生追求为精神生命的阅读。我听闻一些毕业生对她的评价,深感“课堂”对学生一生影响之深远。

周老师认为,对学生的爱,在于让他们正确认识“教育”,‘懂得“自立”;同样,她主张和谐、理性的师生关系,使“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成为理想境界。她对学生的爱比较理性,这样的表达固然有性格因素,她的出发点可能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未来,引导学生在发现生命价值、感受美的同时,成为思想者。

在一间辽阔的教室里,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学习,他们沉浸于想象和探索中,徜徉于惊奇和思考中,不把学习看成一段距离的“赛跑”,当然也就无所谓“起跑线”,学习也就没有“终点”。教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学校之外还有更大的学校,走出教室之后处处都有课堂,学习仍在继续,人生不会下课,是谓教育境界。

教师的工作平凡,对这一职业的价值、意义,从业者会有各种各样的表达,自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态度。在未来,人们可能会从社会的进步中,想到在一个追逐浮名和金钱的时代,曾有一批教师以深沉、朴素的姿态站立在讲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灿烂的星空。

读周春梅老师的书,我感到自己仍然在教室里。

吴非

2016年4月南京

内容推荐

《一间辽阔的教室》是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周春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以阅读、思考、教书育人为乐,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她的课朴素又富有激情,渗透了浓郁的人文情怀,深受学生喜欢。书中文章多为个人教学实践和故事,更是对教育教学和教师职业的深刻反思。大部分文章篇幅短小,一事一文,情透纸背,凝结教育智慧和人性之美,值得中小学教师品读。著名特级教师、杂文家吴非作序。

编辑推荐

周春梅编著的《一间辽阔的教室》包含了,温暖的橙色、红色的蛇在飞翔、教室,应当是辽阔的、敬畏之心是如何失去的、读着读着,天就亮了……、因为阅读,我感激并热爱自己的命运等六辑内容。其中包含了《成长的美丽》、《给孩子一只倾听的耳朵》、《让孩子们的眼睛明亮起来》、《不必做民国教育的“凡是派”》等作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7: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