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龙须糖万岁
分类
作者 姚风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让你忘记归程的地方

每次驱车跨越澳凼大桥,眼前的景物都会擦亮心情:友谊大桥和新建的西湾大桥飞架南北,伸展着优美的曲线,洁白如玉;海天相接,云抚摸着松山灯塔和西望洋山上的教堂;大海轻轻摇荡,翻卷的浪花像一朵朵灯盏;屹立在海面的观音铜像姿态飘逸,在阳光中闪耀着圣洁的光芒。此时,总会涌出在海天之间飞驰的感觉,视野辽阔,面积只有二十七平方公里的澳门好像一下子打开了许多门扉,不再狭小了。

当夜色点燃灯火,就会发现澳门的灯火并不是特别璀璨,那璀璨的霓虹之处,是人们称之为“东方蒙地卡罗”的澳门,在那些没有窗户、也没有黑夜的地方,人总是让跳跃的骰子加速心跳,在戏剧化的狂喜和失落之中,忘掉了去探寻另一个澳门,一个卸去浮华、伫立在灯火阑珊处的澳门。

因此有朋友来到澳门,总是会忘记带他们来老城区(也就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走一走。这里是历史的澳门,可以见到时间未老,但在一砖一石上已留下沧桑的容颜;这是和谐的澳门,中西文化和睦共存,携手孕育出一种特别的魅力,它含蓄、温和而又丰富多彩,令人在不经意之间迷恋其中。或许在中国的版图上,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澳门一样让人感受到如此浓厚的中西合璧的气息。

由于历史的因缘际会,澳门逐渐成为一个不同文化相遇和交融的地方,并且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当人们赞颂澳门的这种文化特性之余,也不该忘记所谓的“文化交融”不过是西方的海外扩张在中国衍生的副产品。实际上,17世纪以来,澳门从来没有在中国的历史上缺席,中华帝国从“世界的中心”到走向夕阳的嬗变完全可以在澳门这面小小的镜子中折射出来。

漫步澳门历史城区,就是在穿越历史的时空。当脚步踏在议事亭前地(前地来自葡文的largo,即小广场之意)上,恍若凌波而行,这些铺成海浪的形状的一块块碎石,凝聚着葡萄牙人对大海的情结,是大海引领他们来到东方,成就光荣和梦想,如今樯橹灰飞烟灭,只有金属的地球仪静止在广场的中央。圣保禄学院原是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聪明特达之士”都是从这里启程前往中国传播基督的,但他们未能把天子的臣民都改造成上帝的羔羊,空留下大三巴牌坊的残墙在石阶的尽头孤独,它的门前是天空,门后还是天空。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郑家大屋气派不凡,其主人郑观应倡导维新变法,写卞对孙中山、毛泽东产生过影响的《盛世危言》,发出“政治不改良,实万难兴盛”的呼吁,但曾御览此书的光绪皇帝却没有能力改变历史。妈阁庙香火鼎盛,上香求福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据说妈阁庙是澳门最早的建筑,当初葡萄牙在这里的海岸登陆,问本地人此地是何处?答曰:妈阁,从此葡萄牙人把澳门叫作“MACAU”。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说,“妈港”(即MACAU)不是澳门的真姓名,确实不是,但澳门还有其他真实的名字,如“濠镜”、“镜海”,“濠江”等,其中“镜海”算是最动听的了,透着几分诗意和平静。

回首历史总是避不开沉重和叹息,还是寻找诗意和平静吧。只要留心,诗意就无处不在。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地方像这里分布着如此众多的教堂,它们体现了古典主义、巴洛克式、哥特式等不同的建筑风格。圣若瑟修院圣堂、圣奥斯汀教堂、圣老楞佐教堂都美轮美奂,宗教的宁静和庄重之中,荡漾着明丽的色彩和温暖的诗意。在众多的教堂之中,最美丽优雅的应该是玫瑰堂了,它保持着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米黄色的粉饰、白色的脚线、绿色的门窗和顶部的三角形山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散发着南欧的风情和浪漫。寻找诗意,也无法错过在西望洋山上看烟波微茫之上,夕阳牵着漫天彤云缓缓西坠,或者沉浸在松山的青翠中谛听风声鸟鸣,遥想当年山崖下惊涛拍岸,南中国海最早的灯塔指引着南北船只乘风破浪。澳门虽小,但有这样的好处,转身就可走进一种风景,数步就可跨入历史。

如果行至白鸽巢公园,还能和一位诗人相遇。葡萄牙最伟大的诗人贾梅士的半身铜像就坐落在公园的一个山洞前,传说这位被放逐澳门,担任“死亡检验官”的诗人虽然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穷困潦倒,却在简陋的山洞里写下不朽史诗《葡国魂》;在写作之余,他还爱上了一个中国姑娘。没有人可以证实诗人的浪漫经历,但葡萄牙人所到之处;确实很少为保持自己血统的纯洁而忧虑,他们不拒绝和异族女子通婚,生儿育女,因此,澳门存在着一个葡亚混血的族群——土生葡人。

在绿树红花的公园里,随处可见老人们或悠闲地对弈或倾听着鸟笼里的画眉歌唱;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耍,发出阵阵清脆的笑声;坐在公园门口的算命先生一脸先知的神情,为青年男女们指点着命运的迷津。但生的缤纷和死的寂寥竟是一步之遥,基督教坟场中青草萋萋,看守着死者的长眠,而一墙之隔就是弥漫着生活气息的住宅楼、餐馆和车水马龙的街道。

P11-13

目录

第一辑 镜海

 镜海中的碎浪与折光

 让你忘记归程的地方

 黑夜恋曲

 澳门之门

 从“融和门”所想到的

 诗人之城

 筹码上的祖国

 “中国城”和“基督城

 诗人之恋

 从目光开始

 寻找适合翅膀的地方

 抓住生活的闪电

 在没有夜莺的夜晚吟唱

 让诗歌带来惊讶的效果

第二辑 你我

 站在卑微者一边

 埃萨的《达官》

 思想比生存更好

 远处的花艇

 皮莱资的北京之旅

 诗歌的秘密学徒——罗萨

 神州在望

 是醒悟还是创伤?

 他爱着,却不拥有

 让诗比陈词滥调更长寿

 以茶之名

 诗人少少

 以最合适方式走近洛尔迦

——《梦游人谣》中译本对比评析

 让骆驼拥有沙漠

 从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出发

 杜拉斯与中国情人

 那一年,这一年

 秋天在我们心中开始

 比遗忘更长

 诗人柯添文

 巴西当代小说概述

 巴西作家特雷维桑

 这粮食喂不饱的饥饿

 有的飞机永远不会飞

 烟雾中的远方

 让艺术体现本我的精神

第三辑 读诗

 更小的鱼

 醒目的坐标

 隐秘的激情

 黑鸟与乌鸦

 青山绿水的人质

 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一只手的重量

 星空下的安慰

 黑暗中,急需爱恋

 拍打着翅膀的心

 让诗意飞起来

 雾的脸,脸的雾

 墓床中的家园

 为保持事物完整而“移动”

 让风琴演奏风的悲伤和愤怒

 作为事件的一块石头

 勇敢地向前飞

 圆月之缺

 爱是什么东西?

 当绝望说出陌生的地址

 在时代的黑暗处砸出光亮

 给爱加点“毒”

 乡音接通的是恐惧

 谁的手指缝合了泼溅的悲痛

 失去梦想的生存是一种厌倦

 每一个盆景都是一盆血

 在捉迷藏中捕捉开阔

 驴子与自由

 在桥上看风景

 爱是加法,也是减法

 孔雀合屏之后

 扩大阳光的明亮

 龙须糖万岁!

 活着本身也是一种快乐

 身体的颂歌

 大海与鱼缸

 醒来之后会更黑吗

 在糖果店,以梦为马

 在不确定中确定美感

 我们何时可以真正变得文明起来

 醒来,以小草或露珠的形式

 自宇宙中挤奶

 当醉生梦死成为一种逃离

 德鲁蒙德:爱即自然

 我们的保姆

 他使用的是孤独

 无法进入的风景

 把谎言重复成誓言

 蜗牛与祖国

 盛世流亡中的逼近

 大海越深,天堂越高

 淡忘中的丰盈记忆

 用音响的花环为苦痛加冕

 人生若只如初见

 每一个词语都在发出叫声

 必要或不必要之必要

 祭祀内心情感的仪式

 不仅仅只有爱情

 热爱没有边界

 在爱情的矛盾中倾心相爱

 大海总是对的

 夜歌:骸骨的回声

 一首爱情诗的翻译

 春天来了,石头病了

 一沙一世界

 琐碎中的力量

 无法锁住的“从前”

 用歌唱提升一门技术

 我是瓶中的水,你是天上的云

 如果我是一条狗

 保留鸟儿的飞翔

 灼伤的翅膀仍想扑向火焰

 手所接通的世界

序言

值此“澳门文学丛书”出版之际,我不由想起1997年3月至2013年4月之间,对澳门的几次造访。在这几次访问中,从街边散步到社团座谈,从文化广场到大学讲堂,我遇见的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我置身于其中的文学气氛越来越浓,我被问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于澳门文学的建设上来。这让我强烈地感觉到:澳门文学正在走向自觉,一个澳门人自己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事实确乎如此。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在内的“澳门文学丛书”,经过广泛征集、精心筛选,目前收纳了多达四十八部著作,暂分两批出版。这一批数量可观的文本,是文学对当代澳门的真情观照,是老中青三代写作人奋力开拓并自我证明的丰硕成果。由此,我们欣喜地发现,一块与澳门人语言、生命和精神紧密结合的文学高地,正一步一步地隆起。

在澳门,有一群为数不少的写作人,他们不慕荣利,不怕寂寞,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心甘情愿地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学书写。这种纯业余的写作方式,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趣,一种热爱,一种诗意追求的精神需要。惟其如此,他们的笔触是自由的,体现着一种充分的主体性;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于社会人生和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是恳切的,流淌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澳门众多的写作人,就这样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这情形呼应着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在物欲喧嚣、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在视听信息量极大的网络、多媒体面前,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并没有被取代,即便是在博彩业特别兴旺发达的澳门小城。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一个民族的精神史;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品位和素质,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和胸襟。我们写作人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碎片化、一味搞笑、肆意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在我们的心目中,应该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陆游、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蒲松龄;应该有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马尔克斯、艾略特、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他们才是我们写作人努力学习,并奋力追赶和超越的标杆。澳门文学成长的过程中,正不断地透露出这种勇气和追求,这让我对她的健康发展,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毋庸讳言,澳门文学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或许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正如鲁迅所说,幼稚并不可怕,不腐败就好。澳门的朋友——尤其年轻的朋友要沉得住气,静下心来,默默耕耘,日将月就,在持续的辛劳付出中,去实现走向世界的过程。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真应该感谢“澳门文学丛书”的策划者、编辑者和出版者,他们为澳门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建设,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是为序。

2014.6.6

内容推荐

《龙须糖万岁》为“澳门文学丛书”之一。作者姚风以诗名世,以翻译为人所欣赏,同时还写有大量的散文和诗歌评论,本书即是此类篇目的结集。书中遴选的一百余篇作品以“镜海”、“你我”、“读诗”分立辑目,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澳门的赤诚、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诗的热爱;有思想,文笔亦好。

编辑推荐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

《龙须糖万岁》为丛书之一,作者姚风以诗名世,以翻译为人所欣赏,同时还写有大量的散文和诗歌评论,《龙须糖万岁》即是此类篇目的结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