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博士金银岛(全译本)》收录了英国十九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与杰出代表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最有代表性的两部小说《化身博士》和《金银岛》。其中,《化身博士》讲述了高大正直的杰基尔博士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一种“分身”药剂,只需吞一点药剂,他就能随心所欲地变成另一个肉身——寻欢作乐、放纵自己的坏人海德——或作恶之后变回为正人君子的杰基尔博士。《金银岛》又译为《宝岛》,中心情节是一个古往今来最著名的海盗故事。
| 书名 | 化身博士金银岛(全译本)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英)史蒂文森 |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化身博士金银岛(全译本)》收录了英国十九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与杰出代表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最有代表性的两部小说《化身博士》和《金银岛》。其中,《化身博士》讲述了高大正直的杰基尔博士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一种“分身”药剂,只需吞一点药剂,他就能随心所欲地变成另一个肉身——寻欢作乐、放纵自己的坏人海德——或作恶之后变回为正人君子的杰基尔博士。《金银岛》又译为《宝岛》,中心情节是一个古往今来最著名的海盗故事。 内容推荐 史蒂文森编著的这本《化身博士金银岛(全译本)》包括如下两部长篇小说: 《化身博士》讲述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杰基尔医生喝了一种试验用的药剂,在晚上化身成邪恶的海德先生四处作恶。他终日徘徊在善恶之间,其内心的内疚和犯罪的快感不断冲突,令他饱受折磨。这种貌似荒诞无稽的故事其实蕴含了最深刻的人性命题:人,到底是简简单单黑白分明一成不变的非善即恶,还是既善亦恶,时善时恶?“变身怪医”也是文学领域中众人皆知的艺术形象。 《金银岛》独树一帜,极富神奇浪漫色彩,其笔下的金银岛就是如今古巴的特别行政区:青年岛。他过去叫金银岛,也叫松树岛。在西班牙漫长的4个世纪殖民统治岁月里,那里是举世闻名的加勒比海盗呼啸聚众的天堂,那些逃犯和海盗在海上到处流窜,追击西班牙运输金银财宝和商货的船只,把抢来的金银财宝和商货运到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藏于神秘的山洞里,慢慢享用。金银岛因此得名。 目录 《化身博士》 关于门的故事 寻找海德 杰基尔博士临阵不乱 卡鲁凶杀案 信件风波 拉尼翁大夫奇怪的死 窗口一幕 最后一夜 拉尼翁医生讲述的事情 亨利·杰基尔的自我表白 《金银岛》 第一部 老海盗 第一章 老航海待在本葆将军客店时 第二章 黑狗的突然出现和失踪 第三章 黑票 第四章 水手的箱子 第五章 瞎子的最终结局 第六章 船长的文件 第二部 船上的厨师 第七章 我到布里斯托尔 第八章 望远镜酒店里 第九章 火药和武器 第十章 旅程 第十一章 我藏在苹果桶里偷听到的 第十二章 军事会议 第三部 上岸后的惊险遭遇 第十三章 我惊险的岸上之旅的开端 第十四章 第一次惊吓 第十五章 岛上居民 第四部 村寨 第十六章 放弃帆船 第十七章 舢舨的最后一次航行 第十八章 第一天的战绩 第十九章 守护寨子的人 第二十章 西尔弗来商谈 第二十一章 强行进攻 第五部 我在海上的险遇 第二十二章 我的海上险遇是如何开始的 第二十三章 潮水急退 第二十四章 小艇巡游 第二十五章 骷髅旗被我扯了下来 第二十六章 伊斯莱尔·汉兹之死 第二十七章 “八个里亚尔!” 第六部 西尔弗船长 第二十八章 身陷敌营 第二十九章 又是黑票 第三十章 君子之言 第三十一章 寻宝记——弗林特的指针 第三十二章 猎宝记——树丛中的人声 第三十三章 首领宝座的倾覆 第三十四章 尾声 试读章节 闲聊了一会儿,律师就把话题引到那个使他心烦的问题上。 “要我说,拉尼翁,”他说,“咱们俩应该算是亨利·杰基尔最老的朋友了吧?” “我倒情愿咱们是年轻点的朋友,”拉尼翁先生嘿嘿一笑,“不过我想应该算是吧。有什么问题吗?这段时间我没怎么见到过他。” “是吗?”厄塔森说,“我还以为你们俩兴趣挺相投的。” “那是从前了。可是自从十年以前,我就觉得亨利·杰基尔简直是荒唐得出了格。他的脑袋里出了毛病。虽然看在从前是朋友的分上。我还是很友善地对待他,可是从那时起就很少见到他了。”说着说着,大夫的脸突然涨得通红,激动地说,“就凭他那通不合乎科学的胡乱理论,就算是生死之交也得分手!” 听了大夫这段小小的发作,厄塔森反倒放下心来。“原来他们的分歧只是在科学的领域中。”他想。他本人对科学(除了有关财产转让那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多大兴趣。他甚至还认为:“不过就是这么回事!”他停顿了一会儿,等他的朋友平静下来之后,就把他专程来询问的那个问题提了出来:“你可曾见到过他挺看重的一个人——那个海德?” “海德?”拉尼翁重复着,“没有,从没有,我自打一生下来就没听说过这么个人。” 律师从大夫那里带回到他的大床上的,就这么点儿情况。他整夜翻来覆去,直到日出东方。整整一夜他那运转了一天的头脑也没有得到一分钟的休息。他的思绪在一片漆黑中痛苦地翻腾,这样那样的问题把他给团团包围了。 教堂临近厄塔森的住处,钟敲七下时,他还在为那个问题辗转反侧。而从前,他只是百思不得其解而已,现在却连他的想象也乱在里面了。如果说得更准确一点,他开始被这个问题折磨了。他躺在床上来回地翻身,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在挂着窗帘的房间里,恩菲尔德的故事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像一组接连不断的画面。他看到了那个深夜的城市,一排排的街灯,还有一个人快步地走过去,一个小女孩刚从医生那里回来,然后两人撞在一起,那个混蛋从孩子身上踩过去,继续往前走,对孩子的惨叫充耳不闻。或者是他看到一个装饰得华丽的房间,他的朋友正躺在床上做着美梦,在梦中露出微笑,突然房门打开,帘帐被掀起来,梦中的人被叫醒,一看,眼前正站着一个人,一个拥有特别权力的人,而他此时不得不起床按照他的指令做事。一个人物、两段情节,整夜在律师脑海中交替上演。有一次他昏昏沉沉地好像要睡着,却看到那个家伙更加贼眉鼠眼地在人们熟睡着的房子中来回穿越,走得更快了,更快了,快得使人感到头晕,那家伙穿过城市灯光组成的迷宫,在每个街角拐弯处撞翻一个小姑娘,听任她们躺在地上尖叫。但是这个家伙的脸厄塔森却不能一眼就认出来,甚至有时候梦中的这个人连脸都没有,或者说只能看到一张模糊的,在他眼前越来越淡的脸孔。于是,律师心里对这张脸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心,这种可以说有些过度的好奇心使他不亲眼看看真正的海德先生就不能安心。他想,只要能实实在在地看一眼那张脸,就可以揭晓秘密的一部分,说不定还能完全揭开,就好像所有看上去稀奇古怪的事只要认真检查都会真相大白一样。这样他就可以知道他的朋友到底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者说要承担这样的义务(你怎么说都可以),更进一步还能看出遗嘱上那些令人心头一颤的条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起码,这么一张脸,一个丧尽天良,没有人性的人的脸,一张只要瞅上一眼就让那位很难动情的恩菲尔德长期以来都会感到憎恨的脸,还是有看看的价值的。 P9-10 序言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1850—1894),英国十九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与杰出代表。他出生于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祖父与父亲均为著名的灯塔建筑师。一八六七年,史蒂文森进爱丁堡大学读土木工程,后转学法律,于一八七五年取得苏格兰律师资格。但史蒂文森真正喜欢的是旅游,看书,写诗,早期出版的《内地游记》(一八七八)、《骑驴漫游录》(一八七九)就是这种生活的记录。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史蒂文森创作的黄金时代。他认为“生活是丑陋的,没有清楚的界限,不合逻辑同时又杂乱无章……因此艺术要承担的任务是使作品变得明确、完整、合理”。为了和平庸灰色的当代英国现实保持距离,他经常把小说的背景推向古代,搬到异域他乡。史蒂文森的小说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历史题材和异国情调。十五世纪玫瑰战争中的侠盗复仇故事,十八世纪活跃于苏格兰高地的爱国者的生活斗争纪实在他的作品里色彩斑斓,如火如荼。《新天方夜谭》(一八八二)、《金银岛》(一八八三)、《化身博士》(一八八六)、《诱拐》(一八八六)、《黑箭》(一八八八)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展现了作者不可多得的才华和旺盛的创作能力。 史蒂文森自幼体弱多病,大半辈子在肺结核和神经衰弱的纠缠中度过。一八七六年,史蒂文森在巴黎东南枫丹白露与美国人苏妮·奥斯本一见钟情,两人于一八八。年结为秦晋之好。为了避开困扰他健康的严峻的气候环境,一八八七年,他离开欧洲,举家赴美。一八九○年后,又迁居到南太平洋西萨摩亚的首府阿批亚。一八九四年十二月三日,史蒂文森突然中风,当晚即与世长辞。按照史蒂文森生前的愿望,他被安葬在陡峭的瓦埃亚山上,墓碑上刻着他所作的《安魂曲》中的诗句:“他安卧在自己心向往之地方,好像水手离开大海回故里,又像猎人归心似箭下山冈。” 本书收录了他最有代表性的两部小说《化身博士》和《金银岛》。 《化身博士》在英美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当年刚出版就经常被盗印,据说牧师们讲道也用上此书,后来数次改编为舞台剧或搬上银幕。高大正直的杰基尔博士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一种“分身”药剂,只需吞一点药剂,他就能随心所欲地变成另一个肉身——寻欢作乐、放纵自己的坏人海德——或作恶之后变回为正人君子的杰基尔博士。这真是一件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再加上前面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情节事件,使这部作品有了“科学小说”和“神秘小说”的声誉。 《金银岛》又译为《宝岛》,既是史蒂文森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的中心情节是一个古往今来最著名的海盗故事,作者无意向读者指出两帮人围绕宝藏而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究竟有什么寓意,他要做的是通过脉络清晰、波澜迭起的惊险故事,自始至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教人非一口气读完为止。针对这部成功的惊险小说,史蒂文森后来回忆道:“这是一个给男孩们读的故事,不需要十分讲究心理描写或优美的文体。”这当然是作者自谦之辞,实际上整部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两面三刀、心狠手辣,但又狡猾多端、见风使舵的约翰·西尔弗,又如霍金斯太太的固执与坦率,她数死去的海盗留下的钱币时,“不同意在收回欠她的账之外多拿一个铜板,又顽固地不肯少拿一个子儿。” 二○一五年三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经典作品是人类高尚心灵的印记,我们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所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使童年的阅读成为一生永恒的快乐。” ——金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