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泉编写的《文化生态学(上下)》构建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是一本真正的哲学著作。但新生的东西总不免有“新”的不完善之处。在该著中,有以下几点似可商榷:一是“文化生态学”应更接近实证性研究,而思辨性、抽象性不应这样强。如“文化生态就是生存智慧”,“筑造既是福堂庙宇,又是一条福堂庙宇的回归之路”等,这些词语就比较难以理解。二是“文化生态”在著述当中似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一切文化现象都被纳入了文化生态之中,使用时是否存在过于泛化倾向,值得斟酌。三是过于理想化,文化生态发展很难按书中提出的理想图景进行,也就是说这个理想图景很难实现,在目前难免是一种空想。说实话,这是一本非常难以读懂的书。
文化生态学不是诗情画意而是安生立命。文化生态是人与文化以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生存—转换人创造文化,转换—生存文化造就人为底线,创造与造就即“A是A”的关系,从关系中构建出文化生态学体系。黄正泉编写的《文化生态学(上下)》为上、下册。上册研究文化生态学发展过程。文化存在着重要的生态意义,文化生态是社会存在的历史文化基础。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人由自然性、历史性、社会性、自由性四因素构成。文化由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构成,两种关系诗意的契合构成文化生态。东西方文化生态经历了不同的道路,文化生态与反文化生态的内在矛盾推动文化生态的发展。下册讨论生存家园构建。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精神家园,人—社会—文化生态的三位一体。文化生态运行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遵循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关系耦合、本土发展途径,文化生态缘构途径构建起精神家园。现代文化生态缘构发生了危机。文化生态学重在建设,应建设强势的文化生态系统与理想图景,实现文化生态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