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丛书为著名旅德作家程玮为中国孩子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极为自然地糅入了哲学、美学、历史、中外民俗等等元素。本系列书籍设计精美,丰富的真实历史图片和纯美手绘插图相结合,在美的海洋中感受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一本书一个主题,没有说教,娓娓道来,给中国孩子插上遨游世界的翅膀。《会跳舞的小星星(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的主题为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有宽容,还应该有平等。
| 书名 | 会跳舞的小星星/周末与爱丽丝聊天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程玮 |
| 出版社 | 晨光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丛书为著名旅德作家程玮为中国孩子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极为自然地糅入了哲学、美学、历史、中外民俗等等元素。本系列书籍设计精美,丰富的真实历史图片和纯美手绘插图相结合,在美的海洋中感受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一本书一个主题,没有说教,娓娓道来,给中国孩子插上遨游世界的翅膀。《会跳舞的小星星(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的主题为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有宽容,还应该有平等。 内容推荐 程玮编著的《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德国的中国小女孩米兰,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德国老人爱丽丝。这是孩子与老人的对话,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也是东方与西方的对话。 《会跳舞的小星星(周末与爱丽丝聊天)》为该系列丛书之一,讲述了米兰与爱丽丝在周末的对话当中,谈到了东西方的家庭观念。然而,米兰发觉自己父母的感情出现变化,她那温馨美满的家庭开始变得摇摇欲坠。透过爱丽丝的引导,米兰学会了不将自己的需求摆在父母生活中的首要位置,他们没有必要为了孩子而放弃个人的梦想。而子女回报父母的方式,就是把他们的爱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生命与情感便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目录 圣诞老人的先头部队 第一个周末——学会爱和表达爱 冬日的散步 第二个周末——孩子和父母 妈妈的秘密 第三个周末——为什么要有家 那个滚来滚去的鸡蛋 第四个周末——什么是幸福的家庭 不是尾声——有多少星星在闪烁 让我们去攀金字塔(代后记) 试读章节 让米兰有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这个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老人,居然知道自己住在什么地方,而且还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围巾,什么样的手套,什么样的芭比娃娃?总之,米兰的心愿,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这个神奇的圣诞老人全都知道。 而且,这个圣诞老人来得神秘去得也神秘。有的时候,米兰跟着爸爸去到城市森林散一会儿步,回来的时候,包扎得金光闪闪的礼物就已经放在圣诞树下了。也有的时候,妈妈在米兰的房间里给米兰讲一个故事,等米兰再回到客厅,爸爸会很遗憾地告诉她,圣诞老人把礼物送来了,刚刚离开。他请爸爸向米兰转达他的歉意。他其实很愿意跟米兰聊聊天的,可惜他还要赶到别的孩子那里去。圣诞节以前,他的日程安排就像政治家和电影明星一样,是非常非常紧张的。米兰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应该谅解圣诞老人的来去无踪。 米兰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很愿意谅解圣诞老人的。她其实很希望圣诞老人过了圣诞节闲下来以后,哪天能找出时间来跟米兰聊聊天,解答她的问题。不带礼物也没关系。 米兰二年级的那个冬天,在圣诞节的前几天,老师专门用一堂课的时间跟大家讨论这个神秘的圣诞老人。 老师首先问大家喜不喜欢圣诞老人? 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这个乐呵呵的圣诞老人。 老师又问大家:有谁亲眼见过圣诞老人走进自己家门吗? 米兰这才知道,不光她没见过,其他人也没有见过。这个圣诞老人真的是神出鬼没,来去匆匆。 老师再问大家,世界上有那么多孩子,圣诞老人怎么会知道你喜欢什么礼物呢? 每个人的头脑都飞快地转动起来。 真是的,好像以前谁都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在圣诞节以前,德国的孩子都把自己希望得到的礼物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交给爸爸妈妈。 那么,爸爸妈妈是怎么把它转到圣诞老人手里的呢? 当然,可以通过邮局寄,可以发传真,还可以发邮件。现在是一个通讯发达的世界。如果圣诞老人有手机的话,还可以给他发短信。可是,圣诞老人一个人怎么看得过来呢? 有的同学猜想,这个圣诞老人也许就像美国总统一样,有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的办公室。 又有同学提出了疑问,如果有的话,那么,这个办公室里一共有多少工作人员为他工作呢?这些工作人员精通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吗?想一想吧,世界上有成千上万成千上万的孩子,每个孩子的心愿都不一样,住的地方也不一样。可这个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居然一次也没有出过差错,他从来没有让一个孩子两手空空地度过圣诞节,更没有把一个孩子的礼物错送到另外一个孩子的家里。 再说,这个圣诞老人到了夏天干什么呢?去度假吗?还是去做别的工作?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大家才慢慢弄明白,原来这个神秘的、可爱的、大方的、无所不知的圣诞老人就是他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啊。 所有的孩子都被这个发现大大惊吓了一下,一时说不出话来。大家合唱一样地说:“噢,啊!” 老师说:“很遗憾我说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但是,我想,你们已经到了和事实面对面的年龄。” P6-9 后记 让我们去攀金字塔(代后记) 我的儿子果同学六岁的时候第一次在德国经历圣诞节。12月6日那天早晨,他出门去上学,看到门口他的鞋子里放了一大块巧克力和一个小乐高玩具。这天是尼古拉斯节,如果孩子在隔夜睡觉以前把鞋子放在门口,长得像圣诞老人一样的尼古拉斯就会往他的鞋子里放一个小礼物。有点像圣诞大礼之前的预热。 果同学问我是谁送的。做妈妈的装模作样地想了想,说是尼古拉斯送的吧?果同学眼明心亮地说,我跟尼古拉斯不认识,他怎么会知道我住在这里?当妈的没辙了,就反问,那你说是谁送的呢?这个在国内上了三年幼儿园的孩子想了想,认真地说,是国家送的。这句话成了果同学的经典语录。像他这个年纪的德国孩子会把七大姑八大姨一个一个猜过去,但绝不会有一个孩子猜想是国家送的。尽管每个生活在德国的孩子每个月都能得到一笔联邦政府发的儿童费。但在他们的概念里,国家就像空气一样,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德国的学校从来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注重的是对孩子进行爱家、爱父母的教育。 小米兰和爱丽丝在《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的第二本书里,就是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家庭的功能和意义作为聊天的话题。这一老一少在对话中把东西方的亲子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从诺亚的方舟,讲到中国古人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幸福家庭勾画出的那个美丽的金字塔。 我们不妨对自己做一个测验。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选择自己的父母,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呢?你也许会说,我还是选择我现在的父母。这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孩子,说了一个和你一样善良可爱的谎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明白,我们其实并没有选择的权利。 可是,假设我们真的获得了这样的权利。那我们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我这样猜测。 …… 我们的父母其实都是些普通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梦想希望。他们选择了家庭和孩子,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此就彻底失去了自己,也并不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对自己孩子一生一世的幸福负责。即使当了父母亲,他们也还应该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而我们的孩子也并不属于我们,他们只是通过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道路。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他们更是独立的人。他们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用自己的奋斗去实现父母亲的理想。 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有宽容,还应该有平等。 马斯洛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是由很多个层次堆积起来的,物质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实现了这样的需求,才能算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为人类设计了一座很高很美的金字塔,需要我们共同去攀登。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在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故事中,极为自然地糅八了哲学、美学、历史、中外民俗等元素。大小读者阕赏作品的过程,实际也是潜移默化接受知识教育及道德、伦理等现代文明人必备的修养素质的熏陶。 ——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樊发稼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谈论的是中国孩子走向世界应有的与世界相融的文化装备,给走向世界的中国孩子以“翅膀”,帮助他们在广阔的天空里顺利而美好地飞翔……程玮的作品所表现的“胜境”让我们恢复了对儿童书籍应有的敬意和信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谈凤霞 作品细微地探索灵魂的最深处,从容不迫地用一种美丽、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充满诗意的场景。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出版的好书,适合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它的最可贵之处在于:教育,但没有一丝说教的意味。 ——瑞士著名文学批评家 凯特琳·施密特 爱丽丝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在我像米兰那么大的时候,我经常希望能有这样一个美丽智慧的女性,她不是妈妈,不是老师,也不是姐姐,但她是这三者的合一。每一个成长中的人,都需要这样一个爱丽丝。 ——程玮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