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波编著的《陶瓷收藏入门百科(精)》中所列大部分器物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其独有性和权威性可以代表中国古代陶瓷器的主流,其出版对于专业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具有重要价值。在选择图例时,尽量突出典型性,同时兼顾年代、器型、窑口的多样性。行文风格简练朴实,以常识性、趣味性为主,兼顾学术性。
| 书名 | 陶瓷收藏入门百科(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姚江波编著的《陶瓷收藏入门百科(精)》中所列大部分器物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其独有性和权威性可以代表中国古代陶瓷器的主流,其出版对于专业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具有重要价值。在选择图例时,尽量突出典型性,同时兼顾年代、器型、窑口的多样性。行文风格简练朴实,以常识性、趣味性为主,兼顾学术性。 内容推荐 姚江波编著的《陶瓷收藏入门百科(精)》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白陶、汉代釉陶、唐代的“南青北白”,到宋代的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元、明的青花瓷、清代古瓷都进行了全面讲述。书中具体而细微地指导藏友由一件古陶瓷的细部(选料/造型/纹饰/胎质)去鉴别瓷器之真假、评估古陶瓷之价值,力求做到使藏友读后由外行变成内行,强调实战性、指导性、工具性。全书以直述鉴定要点为主,文字简练,一语中的,洞穿真伪;一幅幅细部图,纤毫毕现。 每类陶瓷先作总的概述,简明扼要地陈述定义、产地、流变等,建立起基本概念和框架,选择图例时,尽量突出典型性,也要兼顾年代、器型、窑口的多样性。强调实用性与唯美性的结合,注重美感与品位,以及存世量评估、收藏到真品的可能性分析等。从纷繁复杂的器物特征中打开鉴定的法门——断时代、辨真伪、评价值、为收藏,使读者真正领悟收藏,从收藏中受益。 目录 第一章 红陶鉴定 第一节 胎质 1·泥料 2·淘洗 3·胎色 4·精细胎 5·较粗胎 6·粗胎 7·夹砂胎 8·薄胎 9·略厚胎 10·手感 11·烧结程度 12·气孔 13·杂质 14·艺术品特质 15·规整 第二节 完残 1·完好 2·残缺 3·复原 4·缺失 5·土蚀 6·磕伤 7·失亮 第三节 造型 1·口部 2·唇部 3·沿部 4·腹部 5·底部 6·足部 第二章 彩陶鉴定 第一节 胎质 1·细泥料 2·淘洗 3·胎色 4·精细胎 5·较薄胎 6·烧结程度 7·气孔 8·杂质 9·艺术品特质 10·规整 第二节 完残 1·完好 2·残缺 3·复原 4·缺失 5·土蚀 6·磕伤 7·失亮 第三节 造型 1·口部 2·唇部 3·沿部 4·腹部 5·底部 6·足部 第四节 仰韶文化彩陶钵 1·造型 2·纹饰 3·厚薄 4·做工 5·完残 6·数量 7·渊源 8·功能 9·伪器 10·复制品 11·价值 第三章 灰陶鉴定 第一节 胎质 1·泥料 2·淘洗 3·粗胎 4·夹砂胎 5·较厚胎 6·手感 7·烧结程度 8·气孔 9·杂质 10·规整 第二节 完残 1·完好 2·残缺 3·复原 4·土蚀 5·磕伤 第三节 造型 1·口部 2·唇部 3·沿部 4·腹部 5·底部 6·足部 第四章 釉陶鉴定 第一节 胎质 1·原料 2·淘洗 3·较粗胎 4·较厚胎 5·手感 6·烧结程度 7·气孔 8·杂质 9·规整 第二节 釉色 1·黄釉 2·黄褐釉 3·棕黄釉 4·红釉 5·酱釉 6·绿釉 第三节 完残 1·完好 2·残缺 3·土蚀 4·磕伤 第四节 造型 1·口部 2·唇部 3·沿部 4·腹部 5·底部 6·足部 第五章 唐三彩 1·绿色 2·黄色 3·黄褐色 4·黄色与绞胎 5·蓝色 6·组合色彩 第六章 青瓷鉴定 1·胎质 2·完残 3·釉色 4·釉质 5·纹饰 第七章 白瓷鉴定 1·胎质 2·完残 3·釉色 4·釉质 5·纹饰 第八章 青花瓷鉴定 1·胎质 2·青料 3·纹饰 第九章 白釉画花瓷鉴定 1·胎质 2·胎色 3·完残 4·釉色 5·釉质特征 6·纹饰 第十章 名瓷鉴定 第一节 汝瓷鉴定 1·胎质 2·完残 3·釉色 4·釉质 5·纹饰 第二节 官窑瓷器鉴定 1·北宋官窑 2·南宋官窑 第三节 哥窑瓷器鉴定 第四节 钧瓷鉴定 1·胎质 2·完残 3·釉色 4·钧红釉 5·釉质 第五节 珍珠地划花瓷鉴定 第六节 粉彩瓷器鉴定 1·胎色 2·窑口 3·胎质 4·地色 5·纹饰 第七节 色釉瓷鉴定 1·冬青釉 2·孔雀绿釉 3·矾红釉 4·茄皮紫釉 5·郎窑红釉 6·豇豆红釉 7·粉青釉 第八节 彩瓷鉴定 1·红绿彩 2·釉里红 3·青花釉里红 4·斗彩 5·五彩 6·珐琅彩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