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视野(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牛先锋//王泰泉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大视野(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由牛先锋、王泰泉著。历史不是“一切皆巧合”的偶然,历史不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历史,更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与把握历史。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将史实与史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历史中发现智慧和力量,这是我们应有的历史观。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现实是结果,历史就是条件。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为了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更好地走向未来,为民族复兴提供更强大的价值支撑、民族自信、磅礴力量。

内容推荐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1921年到2016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5年的辉煌历程。这95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牛先锋、王泰泉著的《大视野(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打破空间界限,以全球化视野,站在21世纪的全新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以党史的重要时间段为历史节点,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党史大事件,通过准确的史实、清晰的主线叙述历史事件,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并与世界格局、中国社会的变迁相关联,用“人心向背定兴亡”的铁律和“于曲折反复中进步”的宏大视角,系统阐述了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目录

第一篇 雄关漫道(1921年至1949年)

 一、马克思主义薪火映红神州

 二、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

 三、摸索前行举旌旗

 四、“唤起工农千百万”

 五、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

 六、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

 七、红旗飘扬井冈山

 八、曲折中前行

 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十、被迫战略大转移

 十一、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十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十三、抗日烽火遍中华

 十四、中国向何处去

 十五、新中国的曙光

第二篇 正道沧桑(1949年至1976年)

 十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十七、百废待兴展新颜

 十八、激情燃烧的岁月

 十九、把握前进中的脉搏

 二十、“道路是曲折的”

 二十一、在崎岖中找准方向

 二十二、沉痛的教训

 二十三、风雷激荡1976

第三篇 长风破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二十四、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十五、春潮涌动

 二十六、“走自己的道路”

 二十七、放眼向洋看世界

 二十八、春天里的故事

 二十九、走进新时代

 三十、拉开全面小康序幕

 三十一、科学发展促和谐

 三十二、中国道路中国梦

 三十三、适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

试读章节

一、马克思主义薪火映红神州

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毛泽东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西行漫记》】

行走在2014年的时间走廊里,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20世纪初,回望100年前波谲云诡的世界风云:

英国夺得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成为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美国经过第二次科技革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逐步取代英国经济霸主地位,世界经济中心移至美国;

德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由于经济实力增长快而殖民地少,加上传统的军国主义思想影响,开始酝酿对外扩张;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而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1911年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世界各国列强纷纷加快了侵华的脚步,民族危机正在日益加深。

“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20世纪20年代后,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让中国的先进分子意识到,要为了国家的命运找寻新的出路。追求进步的中国人纷纷向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学习,但是却屡遭挫折。1917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获得了成功,让中国先进分子意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而马克思主义正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创立的。

1919年5月4日,北京发生了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市民、工商界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五四运动的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中国的先进分子:

——“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现在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学改造世界的新纪元”。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陈独秀的《谈政治》一文,表明他已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湖南学生运动领袖毛泽东在比较各种新思想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世界观的基础;

——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周恩来、赵世炎、陈潭秋、向警予、高君宇、何孟雄、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一批先进青年先后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

——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一些老同盟会会员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这些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和在实践中的比较,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

烈火一经点燃,便孕育着燎原之势。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五四运动期间,中国工人阶级以巨大的声势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虽然工人的罢工是自发的,但工人阶级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和斗争的坚定性,在运动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本身也逐步由经济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这对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强大力量,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到工人群众中去开展宣传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创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因此,它虽然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的发生,引起列宁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重视,并直接促使共产国际派人到中国了解情况。

此时,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成立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暗夜中摸索的中国即将迎来一缕曙光。

放眼看世界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宣告成立。

1919年,《凡尔赛条约》确立了一战后的欧洲秩序。

P2-5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