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格列佛游记(全译本)(精)/名家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斯威夫特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白马编译的《格列佛游记(全译本)(精)/名家译丛》是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在“小人国”中格列佛俨然就是一个巨人,他一只手就能托起几十个小人,撒泡尿就可以将皇后寝宫的大火扑灭,为了运送他,“小人国”竟动用了几千匹马!而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却变成了一个小人,他被人们装在口袋里当做宠物一样饲养,到处卖艺;在生活中则遇到了各种想象不到的麻烦,与老鼠搏斗、从猴子手中逃生……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大特点。

内容推荐

白马编译的《格列佛游记(全译本)(精)/名家译丛》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小说以格列佛医生的四次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通过主人公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看似荒唐的遇险,表达了作者看透社会的腐败,以讽刺的方法抨击了当时腐败的社会。

目录

第一卷 利里普特(小人国)游记

 第一章

作者略述自己及其家庭——出外旅游的最初动机——海上船

只遇难,泅水逃生——在利里普特境内安全踏上陆地——做

了利里普特人的俘虏

 第二章

利里普特国王在几位贵族的陪同下来看望被关押的作者——

国王的仪容和服饰——学者们奉命教授作者当地语言——他

的温和性格博得国王的喜爱——口袋被搜查,刀、手枪被

没收

 第三章

作者给国王和男女贵族们介绍一种极不寻常的游戏——描写

利里普特宫廷的各种娱乐活动——作者答应某些条件获得

自由

 第四章

描绘利里普特京城密尔敦多和王宫——作者与一位大臣谈到

国家大事——作者表示愿意为国王效劳对敌作战

 第五章骝

作者用特殊战略阻止了敌人的入侵——被授予很高的荣

誉——不来夫斯古国王派大使前来求和——王后寝宫意外失

火,作者帮忙抢救了王宫的其余部分

 第六章

介绍利里普特的居民、学术、法律和风俗——他们教育孩子

的方式——作者在利里普特的生活方式——他为一位贵妇人

辩护

 第七章

作者得到消息,有人蓄意指控他犯有严重的叛国罪,只好逃

到不来夫斯古——他在那里受到接待

 第八章

作者侥幸找到了离开不来夫斯古的方法,经历一番周折,安

全回到自己的祖国

第二卷 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

 第一章

一场大风暴的描述——船长派一只长舢板去取淡水,作者也

上了这只船,想看看这地方怎么样——他被遗弃在岸上。当

地人抓住了他,把他送到一个农民家里。这家人接待了他。

就在那里发生了几件大事——描写当地居民

 第二章

描写农民的女儿——作者被带到市镇上,接着又被带到京

城——旅程中的详情

 第三章

作者被带到朝廷里——王后从农民手里把他买下来,献给了

国王——他和国王的大学者辩论——朝廷为作者准备了一个

房间——深得王后的宠幸——为自己祖国的荣誉辩护——和

王后的矮子吵架

 第四章

描写这个国家——修改现代地图的建议——王宫和京城的概

况——作者的旅行方式——主要庙宇的描写

 第五章

作者的几次冒险经历——观看执行死刑——作者表演航海

技术

 第六章

作者讨好国王和王后的几种方法——他展示自己的音乐才

能——国王询问有关英国的情况,作者对他进行了描述——

国王发表意见

 第七章

作者热爱祖国——他提出一项对国王非常有利的建议竞遭到

拒绝——国王对政治一无所知——这个国家的学术很不完

善,而且范围狭窄——该国法律、军事和国内政党的情况

 第八章

国王和王后巡行边境——作者随侍——他详述离开这个国家

的细节——他回到英国

第三卷 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

本游记

 第一章

作者开始第三次航海——为海盗所劫——一个心肠毒辣的荷

兰人——他抵达一座小岛——他被接入勒皮他

 第二章

勒皮他人的怪异习性——他们的学术——国王及其朝廷——

作者在那里受到的接待——当地居民恐惧不安——妇女的

情形

 第三章

在现代哲学和天文学中已经解决了的一种现象——勒皮他人

在天文学上的极大进展——国王镇压动乱的手段

 第四章

作者离开勒皮他——他被送往巴尔尼巴比——到达巴尔尼巴

比首都——关于首都及其近郊的描写——作者受到一位贵族

的殷勤接待——他与贵族的谈话

 第五章

作者得到许可去参观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院概况的叙

述——教授们所研究的学术

 第六章

再叙科学院——作者提出几项改进的意见,都被荣幸地采

纳了

 第七章

作者离开拉格多——到达马尔多纳达——当时没有便船可

坐——作短途航行到达格勒大锥——受到当地行政长官的

接待

 第八章

格勒大锥概况(续)——古今历史订正

 第九章

作者回到马尔多纳达——航行至拉格奈格王国——作者被

抓——被押解到朝廷——他被接见的情形——国王对臣民十

分宽大

 第十章

拉格奈格人受到作者的赞扬——关于“斯特鲁德布鲁格”的

详细描写——作者与一些著名人士谈论这个话题

 第十一章

作者离开拉格奈格,乘船前往日本——又从那儿坐一艘荷兰

船到阿姆斯特丹,再从阿姆斯特丹返回英国

第四卷 “慧驷”国游记

 第一章

作者成了船长,外出航海——他的手下图谋不轨,把他关在

船舱里好久,后来又把他扔在一块不知名的陆地上——他进

入这个国家——描写了一种奇怪的动物“野胡”——作者撞

见了两只“慧骝”

 第二章

作者被一只“慧驷”领回家——对房屋的描写——作者受到

的招待——“慧驷”的食物——作者想吃肉而备受煎熬——

最终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在这个国家吃饭的方式

 第三章

在“慧驷”主人的帮助和教导下,作者学习它们的语言——

关于这种语言的描写——几个“慧驷”贵族出于好奇前来看

望作者——他向主人简要说明他的航海经历

 第四章

“慧驷”关于真和假的概念——主人不赞成作者的说法——

作者更为详尽地叙述自己的一切以及旅途中的经历

 第五章

作者奉命向主人报告关于英国的情况——欧洲君王之间战争

的原因——作者开始解释英国宪法

 第六章

再谈安妮女王统治下的英国——欧洲宫廷中一位首相大臣的

性格

 第七章

作者强烈热爱祖国——像作者形容的那样,他的主人对英国

宪法和行政的观察,并结合类似案例和参照物——他的主人

对人性的洞察

 第八章

作者关于“野胡”的几种特质的叙述——“慧驷”的伟大品

德——青年“慧驷”的教育和运动——它们的全国代表大会

 第九章

“慧驷”全国代表大会进行大辩论,辩论结果如何——“慧

驷”的学术——它们的建筑——它们的葬礼——它们的语言

缺陷

 第十章

与“慧驷”在一起,作者生活得比较快乐——并且和它们的

交谈也使他的德行倍增——作者接到主人的通知,要求他必

须离开该国——他立刻陷入悲痛之中,但还是顺从了主人的

意思——于是,他在一个仆人的帮助下制造了一艘小船——

他航海冒险

 第十一章

作者危险的航行开始了——他到达了新荷兰,希望能定居在

那儿——被一个土著人的箭射伤——又被葡萄牙人抓了起来

并被强行送上了他们的船——船长对他很热情——作者回到

英国

 第十二章

作者说的都是实话——他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谴责那些

背离事实的旅行家——作者清楚地表明他并不想以写作带来

任何险恶的结果——他将对任何异议提出答辩——开拓殖民

地的方法——他对祖国的赞美——他承认国王凭他的权力可

以去占领他所描述过的国家——他指出征服这些国家的困难

之处——作者向读者做最后的告别,提出他对未来的生活方

式的建议,他向读者提出一些忠告——最后全书结束

试读章节

由于某些原因,把我们在那一带海上经历的细枝末节都告诉读者似乎大可不必,只讲讲下面的情形就足够了:在往东印度群岛去的途中,一阵强风把我们吹到了范迪门兰的西北方。据观测,我们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是南纬三十度零二分。船员中已经有十二个因过度劳累和恶劣的饮食而丧生,其余的身体也极其虚弱。十一月五日,那一带正是初夏,浓雾密布。水手们在离船不到三百英尺的地方发现了礁石;但是风势太猛,我们的船直冲过去,船身立刻触礁裂开。六名船员,连我在内,把救生的小船放下海去,拼尽全力离开大船和礁石。估计只划出去九海里远,我们就实在划不动了,因为在大船上体力已基本耗尽,我们只好听凭海浪的摆布。大约半小时后,刮来一阵北风,突然将小船打翻了。小船上的同伴怎么样了,以及逃到礁石上的或者留在船上的人们的情况,我都不得而知,估计是全完了。至于我自己,只是靠着命运的指引和风浪的推动向前游着,不时把腿伸下去,却总也探不到底。就在我几乎绝望,就要完蛋的时候,忽然发觉水深已经不能没顶了,这时风暴也渐渐弱了。海底的坡度很小,我走了差不多一英里才到了岸上,我想那时大约是晚上八点多钟。又继续向前走了半英里,没发现半点儿房屋或居民的迹象,至少当时没有看见,因为那时我太虚弱了。极度的疲惫,炎热的天气,加上离开大船时喝的半品脱白兰地,使我昏昏欲睡。我在草地上躺下来,草很短,软绵绵的,一觉睡去,真是从未有过的酣畅香甜。估计这一觉睡了起码有九个小时,因为醒来时,正好天已经亮了。我想起来,却动弹不得,我仰天躺着,发现自己的胳膊和腿都被紧紧地缚在地上;我的头发又密又长,也被绑在地上;从腋下到大腿,我能觉出身上也横搁着细细的带子。我只能向上看。太阳渐渐热起来,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我听到周围嘈杂的声音,可我那样躺着,除了天空什么也看不到。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有个什么活的东西在我的左腿上蠕动,它轻轻向前,移过我的胸脯,几乎到了我的下巴前。我尽量将眼睛向下看,竞发现一个身高不到六英寸、手拿弓箭、身背箭袋的人!与此同时,我感觉至少还有四十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跟在他的后面。我太吃惊了,大吼一声,吓得他们转身就跑。后来有人告诉我,他们中有几个因为从我身上往下跳,竟跌伤了。但是他们很快又回来了,其中一个竟敢走到能看清我整个面孔的地方,举起双手,抬眼仰视,一副吃惊的样子,嘴里发出尖厉而清晰的声音:“海奇那·得古尔!”其他人又把这句话重复了几遍。但是那时我还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读者可以想象,我一直这么躺着非常难受。最后,我想努力挣脱,侥幸挣断了绳子,拔出了把我的左臂钉在地上的木钉。我把左臂伸到眼前,才发现他们捆我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使劲侧了一下头,虽然很疼,但左边捆着头发的那些带子松动了一些,这样能够把头转动两英寸左右。但是我还没来得及抓住他们,他们就又跑掉了。于是听到他们齐声高喊,声音非常尖锐。喊声过后,我听见其中一个大叫道:“陶尔哥·奉纳克!”一眨眼工夫,上百枝箭射中了我的左手,像针扎一样地疼;他们又向空中射箭,像我们欧洲人丢炸弹一样,我猜想有很多箭掉在我身上(尽管我感觉不到),有些则落在了我的脸上,我赶紧用左手去挡。这一阵箭雨过后,我不胜疼痛地呻吟起来,又开始挣脱。他们比刚才更猛烈地放箭,有人竞用矛刺我的腰部;幸亏我穿着一件牛皮背心,才没有被刺穿。

P5-6

序言

名著《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年)。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是遗腹子,从小由叔父抚养长大。15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他的学业并不特别的顺利,据说他曾因“迟钝和智力不足被终止攻读学位”。但看来他很快摆脱了困境,并于1692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到了1701年,他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斯威夫特在大学里的主业是哲学和神学,但他个人更偏爱文学和历史。1688年,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做了穆尔庄园主人威廉。邓波尔爵士的私人秘书,直到1699年邓波尔去世。他在担任秘书期间,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斯威夫特跟随邓波尔的这10年,不但让他通晓了人情世故,还磨炼了他的文笔。“他写了烧,烧了写,几乎写遍所有题目,用尽所有风格”。1699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附近的一个教区担任牧师,但因为教会中的事务常去伦敦,后来卷人了伦敦的辉格党与托利党之争。斯威夫特在爱尔兰的生活既没有耗尽他的精力,也未能满足他的雄心。他由于经常跑到伦敦,频繁出入咖啡馆,所以结识了爱迪生、斯蒂尔、蒲柏和康格里夫等著名文人。跟他们一样,他的同情心在辉格党一边,但他同时却也受到托利党首领的器重,担任过该党《考察报》主编。1714年托利党失势,他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圣帕特里克教堂的主持牧师,同时着手研究爱尔兰现状。斯威夫特平素不以爱尔兰人自居,总把自己当成一个“被扔到爱尔兰的英格兰人”,但作为一名“人类自由斗士”,他对英格兰人的非法统治的后果极为不满,所以他积极支持并投入争取爱尔兰独立自由的斗争中,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最后都破灭了。晚年的斯威夫特内心十分孤独,只限于和屈指可数的几个朋友交往。他将自己积蓄的三分之一用于各种慈善事业,用另三分之一的收入为弱智者盖了一所圣帕特里克医院。然而,斯威夫特本人也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许多人甚至认为他已完全疯了。他希望死时“尽可能秘密地在午夜12点”将他埋人斯特拉安葬在圣帕特里克教堂的同一尊棺材里;他要求其黑色大理石墓碑上的拉丁文碑铭“字体要大,雕刻要深,镀金要浓”,以铭记他已从“凶猛的义愤”中解脱出来,不再让它“撕碎自己的心”。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辞世而去,终年78岁,葬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格列佛游记》无疑是斯威夫特的呕心沥血之作。在这本书中,斯威夫特的叙事技巧和讽刺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作品的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在远洋船上任随船医生,后来担任过船长;他受过良好教育,为祖国而自豪,在职业和政治两方面似乎都颇有见识,格列佛是个典型的18世纪英国人,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他信任理性,相信后天经验是知识的源泉。格列佛只是一个普通人,反映了当时一般的观念,格列佛对这个世界的反应是理性和科学的。诚如《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指出的,我们必须把格列佛与斯威夫特分开看待,“把格列佛与斯威夫特混淆起来将有损于后者作为作家、讽刺文学家和自由战士的形象”。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正好相反,他认为这种当时典型的价值观对于人类来说是危险的,如果像具有科学头脑的格列佛那样把自己的信念完全寄托于这个崇拜物质的世界,那将是愚蠢的。学者马洛指出,斯威夫特设置这一个角色是为了证明潜藏于“启蒙时代”的价值观中的巨大缺陷。格列佛固然是一个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局限达到了最充分的讽刺效果。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在百万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活动,结果《格列佛游记》名列第11名。英国小说家毛姆说:“《格列佛游记》有机智和讽刺,有巧妙的构思,洒脱的幽默,泼辣的讥嘲,痛快淋漓。它的文体精彩绝伦。至今没有人用我们这艰难的文字写得比斯威夫特更简洁、更明快、更自然的。。大批评家威尔逊把斯威夫特称为六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排名仅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过《格列佛游记》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本书是《格列佛游记》的节译本,但由于原书也并不长,所以只删了原书篇幅的六分之一左右,由于是均匀地删除一些不太重要的段落,所以全书的骨骼完好如初,而且书中最有趣、最犀利的部分也都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留。让我们沉浸在斯威夫特的天才的讽刺艺术中,尽情地享受这种读书的快乐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