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来的?”韦斯特法尔说着两腿下床。
“第1集团军冯·诺拜尔斯道夫特将军!”马迪得立正回答,“请阁下审读电文。”
韦斯特法尔将军伸手接过电文,灯光下一排排文字映人眼帘:
“美国第3集团军巴顿将军,指挥其第80师在摩泽尔河发动攻势,敌人空军给我摩泽尔河阵地带来毁灭性打击。我请求航空兵立刻轰炸美军渡河部队……”
读到这里,韦斯特法尔将军不愿意继续看下去,他将电文“啪”的一下重重扔在床边的桌子上。低头思索半晌,不知为什么,他的脸色突然放晴,他抬头对马迪得说:“守好司令部。”
“将……将军,这……这……”马迪得不得要领地盯着参谋长,“您这是……”
“以你的军衔,你应该明白了。”韦斯特法尔向马迪得挥一下手,转眼盯着一个作战参谋,“备车,快!”
“将军,上哪儿去?”马迪得问。
“歼灭巴顿的机会到了,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我不能坐在司令部等待胜利的电文,我要亲自到战俘营去把伪装成炮手的巴顿给找出来!”韦斯特法尔将军一脸得意,仿佛巴顿已在他的战俘营中。
这位将军一边穿制服,一边还在说:“快,向龙德施泰特元帅报告,说我已经乘车去了前线,到摩泽尔河前沿阵地去了。集团军的特务第2师也跟随我增援摩泽尔河防线,航空军两个大队立即出击!”
“是,立即执行将军的命令!”马迪得受其影响,也精神起来。
一辆德军指挥车向摩泽尔河防线飞驰,车中的人无暇顾及车窗外一闪而过的丛林和房屋。韦斯特法尔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之中,脸上浮现出少有的微笑。他不时抬头对窗外作随意的观看,时而吸烟,时而与随行的作战参谋交谈,一举一动都显示出对于战胜巴顿的十足信心。
早在8月下旬,巴顿将军指挥的第3集团军正向德军腹地全速推进之时,韦斯特法尔就收到作战部长马迪得派人送来的情报:
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限制第3集团军的行军速度,其手段是控制巴顿所部所需汽油。目前巴顿的坦克、装甲车、汽车等以汽油为燃料的动力车辆全部无法开动,第3集团军只能在默兹河以东的洛林地区集结待命……
看着这份情报,韦斯特法尔将军心里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他脚步轻松地走进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指挥部。
龙德施泰特曾是希特勒的爱将,是被称为“西线顶天立地之柱”的人物。然而诺曼底防守失利后,这根“柱子”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他被希特勒打人冷宫,度日如年般待在一幢被希特勒遗忘的山问别墅中打发光阴,等待着东山再起,重返军事指挥舞台。有些将军平日里横行战场成性,突然环境大变,在这样寂静的地方无所事事,便不堪忍受。如果像龙德施泰特那样又遭到希特勒一顿顿的臭骂,有人甚至会精神压抑,拔枪自杀。龙德施泰特想起这些,对比着自己被重用时的威风与失意后的凄凉,心中很不是滋味。他多次上书希特勒,请求给他个战术顾问之类的差事,以尽余生之力。希特勒每每读到龙德施泰特捎去的信,都冷冷地对周围人说:“都听着,不好好干,就会如此!我有的是将军预备队!”
终于,希特勒命令龙德施泰特直飞他的作战指挥部的电文传下来了。这是一封龙德施泰特少见的电文命令,希特勒在电文中首先就写道:“马上来接受作战命令!”
龙德施泰特抵达希特勒官邸后,发现元首脸上肌肉绷得很紧,双眼布满血丝。见到龙德施泰特,希特勒向左右挥了挥手,副官退避开了,房间里只剩龙德施泰特与希特勒。
“报告元首阁下,德意志帝国元帅龙德施泰特奉命赶到!”龙德施泰特打破抑人的寂静。
“哦,知道。”希特勒简洁地回答。
屋里又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见,龙德施泰特笔直地站着,等候着元首开腔。
“你看看,”希特勒终于说话了,他指着巨幅地图,“这里,看这里。”
这时的龙德施泰特真是全神贯注,他看见地图的中间有一块被红线圈住的多边形块,方块的左上角有“洛林”字样。在“洛林”二字的边上又注明了“美第3集团军集结地”。
“这么说巴顿所部已进入默兹河以东地区?”龙德施泰特问。
“不能说进入默兹河地区!”希特勒反驳说,“你应该重新认识、理解这一地名。”
“元首,这一地区改成代号了?”
“元帅阁下,你应该读点历史,特别是世界军事史中有关法兰西战事方面的描写!”希特勒用不耐烦的语气说,“不懂军事史的军人,永远只能当副官!”
龙德施泰特听得心中极其不悦,他决不认为自己只是一介武夫,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确只是这个“奥地利下士”的高级副官,诺曼底一役后,他的军事生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但这并不等于自己一无所知。龙德施泰特心中愤愤不平,可表面上却平静如水,他没有胆量与元首顶嘴。
“你应该知道,法兰西第二帝国是怎样灭亡的!”希特勒不无得意地说,“巴赞元帅为何最终在梅斯投降!”(P4-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