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生主编的《大散文(试刊第1期)》集中发表中国当代精美散文和随笔,囊括最优秀的作家,使此书成为国内散文界的风向标。在继承和发展对传统散文的延续,创作风格力求新,打破观念,成为一本人们喜爱的书,从中有文章精短而富有哲理,有文笔温润且易懂;只要你静下心来细读他的文字,你就能被他文章中的内容吸引。
| 书名 | 大散文(试刊第1期)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高维生主编的《大散文(试刊第1期)》集中发表中国当代精美散文和随笔,囊括最优秀的作家,使此书成为国内散文界的风向标。在继承和发展对传统散文的延续,创作风格力求新,打破观念,成为一本人们喜爱的书,从中有文章精短而富有哲理,有文笔温润且易懂;只要你静下心来细读他的文字,你就能被他文章中的内容吸引。 内容推荐 高维生主编的《大散文(试刊第1期)》收录了近期国内当代精美散文,涉及多个主题,包括名家、人文、谈艺、美文等内容,可供广大读者交流学习之用。 目录 名家 今天的文学土地(外二篇)张炜 马关,一个写进中国历史课本的日本城市祝勇 人文 红拂夜奔的情与义蒋蓝 厮杀的鹿婚高梦龄 海怪二种盛文强 被时光冷却的老宅刘丽华 书味 有关韦尔乔的记忆片段马永波 病人、装死与自保阿贝尔 梭罗素描李光荣 谈艺 画廊笔记远人 永远活跃动荡的心灵高维生 周昌谷:愿凭千尺悲鸣水薛原 去艺术馆寻找遗失的精神高淳海 美文 死是死的证明耿立 乡亲们赵宏兴 1970:一个人的词典李皓 乡村风物王保忠 醉在身体里的江南梁雪波 黄榆笔记葛筱强 秘密在记忆中生长李静思 试读章节 事实上,写作者每时每刻都立足于一片新的文学土地。 就我自己的写作来说,我讲述的仍然是自己感受到的生活故事。它来源于我的世界。从具体的地理范围而言,是山东半岛的东端,即胶东半岛。这个半岛基本上是构成我个人创作的地理背景,也就是我的狭义的“文学土地”。 我常写到的一些故事可以称之为“半岛传奇”,内容上包括了过去和现在。那里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是现实生活给我触动最深的一个地方,也是人生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时段。那里有漫长的海岸线,有无边的沼泽和丛林,有迷茫的海雾和无数的岛屿。从地理环境上看,这里很容易发生一些古怪的故事。 特殊的地域将培育出自己非比寻常的独特文化。胶东半岛在两千年前属于齐国,长期以来都是战国时代七个国家中最强盛最繁荣的国家。齐国的文化显然与其他国家差异极大。与齐国就近的是鲁国,那里产生了对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重大影响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它不讲“怪力乱神”。而齐国文化更富于海洋、边地丛林和商业的特征,相对自由和开放,特别能够包容“怪力乱神”。 齐国的历史有八百年,其文化影响力是巨大的,绵绵无尽,直到今天也无法消失。讲到文学,它的地盘上后来诞生了一位集中体现民间文学意趣的大作家,就是写了《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这是一本尽写鬼怪妖狐的短篇小说集,在外地人看来想象力大得不得了,简直荒诞不经,但在胶东半岛人看来却只是收集了一些普遍流传的民间传说而已,它一直在这个地区口耳相传,甚至已经化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因为我出生在古齐国所属的半岛地区,必然受到这种文化传统的熏陶培育。我出生的时候这片土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就自然环境沦,无边的丛林已大大缩小,沼泽地一片片消失;伴随这些的,是各种神奇传说的减少,它起码不再像前几代人那样总是挂在嘴边了。不过作为一种传统不可能一下断绝,它还会延续一个阶段。从我置身的这个环境来看,它仍然是极大地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这一切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写作的内容,或者说我个人的文学品质。 古齐国之于我算是一片文学的土壤吗?我想一定是的。对于古代东夷人来说,这里是他们的母国;对于我来说,也必会具备一个狭义的语言和文化意义上的类似性质。屈指算来,我不知不觉地写了四十多年,回头看连自己都有些惊讶的是,这些文字的地域特征竟然如此显豁和浓烈。显然,这绝非是一种刻意所为,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是一个人的文化胎记。 我不知道在遥远的异地,我的读者是否将这些传奇故事视为“怪力乱神”,但我自己十分清楚的是,它们在那个半岛曾经只是普通的日常生活,是它的组成部分。我这样讲主要是指记忆中的生活和土地,是它的“余脉”或者“余音”,因为在今天,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可是一片土地产生的文化力量,。却不会那么快地丧失净尽。我和半岛上的许多人一样,直到今天仍旧有讲述“怪力乱神”的冲动。特别对我这样一个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人而言,我亲身经历的那种文化氛围,对我的影响之大,简直是无法忘记的。 这种讲述对于当下的意义,讲述者是足够清醒的吗? 显然,我们每一个写作者对于这个时代,都会在写作中以不同的方式给予回应。就我自己来讲,我既不想停止,也无法停止那个半岛的讲述。齐国及东夷族的那些故事既遥远又切近,这其中有的是回忆,有的却是即时记述,不过所有这一切全都源于一个现代的我了。这可能是不同于其他人的部分,也是我写作的意义。 我现在如果回到那个半岛,要找到一片令人迷路的林子是不容易的,因为工业化把林子毁掉了十之八九。可是它不能毁掉的是记忆,现实中的林子被破坏得越是厉害,它越是在心灵的一角生长得生机盎然。这种强烈的对比,虚与实的不同存在,会构成我文学写作迥然不同的、另一种地理文化以及精神的风貌。 古齐国东部半岛自然景观形成的神秘性,正在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消散。交通与通讯手段的发达便捷,更让那些荒凉迷茫中的岛屿、海雾远处的世界变得清晰和切近。我们都知道那里面没有居住神仙和其他长生不老的异人,并且早在五十年代初就给它们重新作了行政区划,让其从属于某个具体的县市或乡镇。可见现代社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多么有条理,同时又是多么单调和无趣。 P4-P5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