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萍著的《明代四夷馆研究》围绕明代四夷馆的翻译教学展开,主体内容涉及“学校 教师学生教材”。除了绪论与余论之外,主体内容分为六章。绪论部分回顾了我国古代的涉外机构与翻译人员的发展演变历史,明确了作为明代重要涉外机构之一的四夷馆在我同外语教育史及翻译史上的历史阶段与地位。余论部分通过元代“回回国子学”与明代四夷馆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界定明代四夷馆为我国最早的官办外语教育及翻译机构的缘由。主体部分共有六章,第一章为“明代四夷馆的设立”,论述了四夷馆的设立背景、建置沿革、机构设置与职能以及四夷馆的兴盛与衰落。第二章为“四夷馆的职官”,论述了四夷馆的提督官及各译馆属官的考核与升迁,四夷馆内的译字官、通事的职责与考核。第二==章为“四夷馆的教师”,论述了四夷馆教师的选用与职责,管理与待遇。第四章为“四夷馆的学生”,论述了四夷馆译字生的招募与遴选,培养模式与考核制度,待遇与出路。第五章为“四夷馆的教学”,论述了四夷馆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内容与方法。第六章为“四夷馆的教材”,论述了明代的《华夷译语》以及北图古籍珍木从刊本《华夷译语》的编撰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