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一脚踏入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里,买菜做饭,上班下班,有了孩子之后接送孩子,这样相夫教子的生活,一眼望得到头。看到有的人依然如风一般滋润,也许当事人偶尔也会觉得乏味,但见周围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活着,大家都差不多,便安慰自己,平淡也有平淡的好。
因为,大多数人都过着差不多的人生。大家每天上着差不多的班,坐着差不多的公交车,穿着差不多的衣服,听着差不多的歌,交着差不多的朋友,熬着差不多的夜,打着差不多的游戏,做着差不多的发达梦,执行的时候打着差不多的哈哈敷衍。
一个正在复习考研的学妹向我讨教经验的时候说了一下自己的感慨:“学姐啊,我有时候在想,我为什么考研呢,考上了要找工作然后结婚生孩子然后再盼着孩子光宗耀祖……考不上也是要找工作然后生孩子……这样一想感觉人生好无聊啊。”
我也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题,顿觉得人生无望,极度无趣,非常厌世,甚至想隐避俗世在深山大庙里了此余生。但是转而一想,我经历了中考和高考,度过了那么多个挑灯夜战的日子,艰辛跋涉,一路奔波,才成为现在的自己,难道就因为要过和别人差不多的生活而胆怯而退缩了吗?
相比较于从前,我已经变好了很多,我也去过很多我同学没有去过的地方,也见识了更厉害的人。我为什么不能,再继续努力,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去争取更大的自由,去过上更好的生活?
打算考研的时候,我也曾经左右摇摆,也曾对一些工作机会蠢蠢欲动,想赶快经济独立和自由。我妈知道了我的想法以后,只对我说了几句话:“不考研的话,找一份工作,几年后结婚生子,就这样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考研的话,得到的绝不是更高的平台那样简单,你的一切,都会改变。”
有人说,不考研我也过得很好啊。我的朋友很年轻就结了婚生了孩子也很幸福啊。
每个人有各自的追求,幸福如同悲伤一样,是无法提取的东西,也是不可测量的虚幻之物。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就像我选择考研,只是想给自己争取一个机会,一个在以后变得更强变得更有自主权的机会。距离考试还有三四天,背了几十遍的专业课依然有不熟悉的地方,而我自己的那个目标,那么高那么远,越往前走,反而看不到光。压力巨大,我躲在宿舍的被子里嚎啕大哭。为什么哭呢。一是觉得自己考不上,配不上那些更美好的事物,二是觉得人生太苦了,我拼尽全力,只是为了当一个这世界里有点不一样的过客。哭得失魂落魄,最后还是爬起来去考了两天试,答题答到手指红肿抽筋。
那些纷飞的不想妥协的眼泪啊。
我都记得。
只是想过上一点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而这一点不一样,不是在身上打孔穿耳钉来标新立异,不是奇装异服博取眼球,也不是作跳梁小丑来获取关注度,而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人生。我必须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去做什么。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我的婚姻,要靠我自己做主,我要自己说了算;我的喜怒哀乐,都和自己有关,不依附也不捆绑在任何人身上。声色犬马和少年意气,我都要。而这肆意人生的前提是自己要非常非常努力,有姿色也有资本,有感性也不缺理智。
你只有见过了更大的世界,才会知道自己在井底看到的那片天空是多么窄小;你只有看过了更美的风景,才会懂得自己本守着的那朵野花有多无奇。
所有的努力都有一个天下大同的答案,那就是:我真的不想要差不多的人生,我要只属于我自己的人生。
25岁再不嫁就嫁不出去啦!
“我这么好,又这么美,还有钱,没人配得上我。”
愿你有一天能用上这句话。(P4-6)
纯真的妙芙姑娘写了纯真的文字,让这个喧嚣的世界多了一些纯真的美丽。我们每个人都要清楚内心所想的,并积蓄足够的勇气去靠近那个想去的世界。
——李菁 代表作《当茉遇见莉》
很多年前,我们纯粹得如一张白纸,为了牵一个人的手,可以走几十里山路,趟数条河。多年以后,世界开始变得条理清晰,而剩下的,只有潮水般泛滥的思念。事实上,不管你在乎过谁,放不下谁,都会尘埃落定,除了回忆我们什么都带不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一直往前——我非常喜欢这种人生状态,它充满了让人奋进的力量,而妙芙的这本书,处处都有这样的力量。
——程沙柳 代表作《我想和你看一看永远》
文字真是很奇特的东西,它让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人变成朋友,让感觉迷惘的人感受到力量,让想要妥协的人重生勇气……妙芙的文字就以这样一股清新脱俗的气质带给大家这些,我想在她的文字里,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那些在的或怀念着的青春奋斗时光。
——咸泡饭 代表作《我知道没有人值得我羡慕》
不管是欲言又止的经历相似、感同身受,抑或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管是愿无岁月可回头,还是且以深情共余生;不管是书写的她的故事,还是记录同龄人的故事,纸上相遇,即是机缘。小妙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和坚持,向同龄人广而告之——不管身处何处,你都可以做你自己,成为想成为的样子。
——韦宇教 代表作《愿无岁月可回头》
她在最好的年龄干了一件最好的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如此。时间还很长,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想清楚,怎么去过一个不差一点的人生。
——沉香红 代表作《苍凉了绿》
第一辑 我要的人生差一点都不行
我不要差不多的人生
你真的会遇见对的人吗
我做过最好的事,就是坚持
毕业后的经历,才是真正的成长
活,该任性
愿你心里随时能炸出一朵花来
那些日子里的自己,是这么多年最棒的我
我才不想要“等着打折”的人生
嘿,少年,走出来打怪吧
第二辑 我要成为自己的太阳
你总得成为自己的太阳
自己撑起的天空,才最晴朗
追风筝的人
我所有的自负,皆来自于我的自卑
上帝喜欢的女孩不像我
你不在安静中沉淀,没人替你成长
成长是神经病逐渐好转的过程
清晨六点钟,布谷鸟未眠
春日落,夏风起,我最怕辜负你
第三辑 所有的得到都是努力之后的水到渠成
哪有什么运气爆棚,只有水到渠成
你真的拼尽全力了吗
愿你早些感受到世界的恶意,然后开启爱谁谁的快意人生
你若咬定了人只活一次,便没有随波逐流的理由
不想被逼婚,就要证明你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不必抱怨,哪样的人生都不容易
能坦然面对孤独的人,生活也一定不会太糟
将青春打磨成一颗钻石
第四辑 我们曾相逢,又都说再会
当夏目遇见猫老师
好的感情,是势均力敌
请像个男人一样,礼貌地对她告别
我不相信爱情,只相信你
再见,二丁目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春风十里不如你
单枪匹马,了无牵挂
第五辑 尽兴此生,赤诚善良
人生,不过是笑中带泪
所有的悲喜,你都得自己消化
年少总无知
阳光下像孩子,风雨里像大人
愿你在以后的每一天里都活得像林志玲
愿你不曾饶过岁月
这一路上的星光
在看清世界本质之后,依然对世界动之以情
第六辑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河东河西不必三十年
相遇不难,难的是重逢
一个人最好的样子
我真情愿你是渣的那个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如今朋友圈里出智障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你自澄澈天自蓝
这世界,有时还真是温柔啊
勇敢走下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已然忘了是什么时候,和小妙芙成为微信好友的。
虽然加了微信,我们之间的联系依然很少,几乎没有交集。
我只知道她是一个喜欢写作的女孩子,在“片刻”首页经常能看到她的文章;她在象牙塔里上学,每天泡在图书管里学习、背英语单词,等待考研的到来;她钟爱蛋糕、甜点,却努力在减肥。
其间,要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时,她询问过我一些关于出版的问题,然后再没做深入交谈。直到有一天,她在微信上问我能为她的书写序吗?说这是我们之前约定好的。
手机屏幕的另一端,我冷汗直流,说来惭愧,对于这个约定,我已经没有了印象。同时也让我发现,记忆力的衰退真的会随着年纪增大,越来越明显。
随后我让她把书稿发我邮箱,我每天在上下班的地铁里,用手机一点点、一字不落地看完。那些欢笑与泪水、失落与忧伤、努力与坚持、成长与收获,真实而真诚、不刻意、不做作,那就是她的青春和成长,那就是她经历过的嬉笑怒骂的人生。
与书稿一同发来的,还有她的个人简介。直到这一刻,我才第一次知道她的真名。原来她叫“曾诚”,一个很男孩子的名字,而且还与国足现役门将同名,更显阳刚和男子汉气概,但我还是习惯了叫她“小妙芙”。
“爱美少年也爱读书。写点不入流的文章,以自省,以记录成长、沿途听来的故事以及滚滚红尘中的感动和澄澈……愿你在我的文字里获得陪伴和与这个冷冰冰的世界对抗的勇气和善良,若有几句话能产生共鸣,祝你发现另一个自己。”她的介绍与我想象中的她完全符合——个性独特,敢爱敢恨,独立思考,敢写敢言,有思想内涵。
而她笔下的文字,也是她性格最直观的印证。她书写得更多的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关于友情和爱情,关于成长和成熟,与她的经历和身边人的经历相关。还有一些书评和影评,关于社会现实的洞察和人性的审视。
看完电子书稿,收起手机,走出地铁的那一刻,我仿佛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书里的场景、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人物的对白、每个人内心的想法,这一切都似曾相识,好似发生在昨天。原来,各自的青春里,都下过一场叫“涉世未深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雨。
小妙芙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爱情,她直言不讳:“我就是喜欢好看阳光有趣又善良的男孩子啊,我应该得到。如果遇不着,那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已经有了强大的内心,我自己足够有趣,无须他人陪伴。”
对于友情,她更是珍视:“经历了那么多后,才发觉,爱情不过是鸡肋,而真正的友情才是生命。春林初盛,春水初生。即使远在天涯,依然相知在心,春风十里,不如你。”
安妮宝贝在《眠空》里曾说过:“一个写作者对自己的第一本书,总有矛盾心理。不想回头看望它,也无心把它拿出示人。别人偶尔提起心里有羞愧之意。一段百味杂陈的过往,如同并不值得赞颂的初恋。过程很肤浅,很多细节都已忘却,不是理所应当的那种深刻。但它是个印记。很多第一次都不是那么完美或荣耀,但却是出发和实践的象征。”
从一个喜欢在各个平台写作的小女孩,到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小妙芙已经稳健地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和坚持,向同龄人广而告之——不管身处何地,你都可以做你自己,成为想成为的样子。
文字是作者与读者内心交流的最直接桥梁,也是作者内心情感最直白的流露。一如七堇年所说:“文字成为某种呐喊,由此,我才能沉默地生活。”对此,小妙芙的理解是:“读者像过客,来来往往,获得一二知音,三四赞同,便深感知足和惜福”。
很欣喜和欣赏她的这种心态,就像她跟我坦言:“以后会跳开鸡汤文和励志文,写出更有深度的东西。”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不管是欲言又止的相似经历、感同身受,抑或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管是愿无岁月可回头,还是且以深情共余生;不管是书写的她的故事,还是记录同龄人的故事,纸上相遇,即是机缘。
考上人大的小妙芙,往后还有很多的文字要写,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还会遇见爱情,结识新朋友,也会经历磨难,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来回抉择,祈愿并祝福她和看到她书里文字的每一个你们——“愿孤单的人不必永远逞强,愿逞强的人身边永远有个肩膀,愿肩膀可以接住你的欢喜哀伤,愿有情人永生执手相望”。
韦宇教
2017年4月17日于北京
妙芙著的《我才不要差不多的人生》告诉你,越长大就越懂得生活的沉重与艰辛。有些事情,即使喝完一场大酒,哭完全部眼泪,还是无法释怀。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你得知道,这个世界啊,对每个人都不太温情,我们不愿认输,一路努力,就是为了不向这个世界妥协。你只有见过了更大的世界,才会知道自己在井底看到的一片天空是多么窄小;你只有看过了更美的风景,才会懂得自己本守着的一朵野花有多无奇。所有的努力都有一个天下大同的答案,那就是:我真的不想要差不多的人生,我要只属于我自己的人生。
世界有时或许对你冰冷,但希望你足够坚强,热气腾腾,能够融化这个世界的坚冰,能够为了爱与被爱,一路生猛的驰骋下去。希望很多年以后,你还能不忘初心,热气腾腾,诚挚天真,走过的每一途都平安畅快,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善良纯真,累了的时候偶尔一抬头,还能感受到温柔月光。
妙芙著的《我才不要差不多的人生》告诉你,不管身处何处,你都可以做你自己,成为想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