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勋著的《新常态新金融新未来》叙述了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以“去产能、上库存、上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礼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建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的“四梁八柱”。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正在开展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伟大奋斗。
石建勋著的《新常态新金融新未来》系统地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战略和新趋势,以及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内容是研究分析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历史背景、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第二部分是“金融改革发展新趋势”,主要内容是研究分析新常态、新开放格局下,互联网金融、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监管改革等金融发展新热点、新问题和新趋势;第三部分是“新未来: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新作为”,主要内容是研究分析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新格局、新特点和新动向,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担当和作为;第四部分是“新未来: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主要内容是学习和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以及如何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本书是作者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基础上,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多个角度思想的结晶,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习近平系列讲话重要思想内涵,更好地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可作为“两学一做”活动参考读物,也可作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拓展经济和金融知识的参考读物,还可供相关领域的企业和政府决策管理人员参考。
第一部分 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演变逻辑分析及展望
金砖国家货币金融合作对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和展望
当前新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风险及对策建议
中国经济需要三个“新”
新常态下锻造新优势
7%增速:有益中国,有益世界
新常态新亮点新举措
新常态下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国经济:韧性正在增强
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惠及世界
中国经济新常态趋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唱衰、做空中国?笑话!
经济增长目标6.5%~7%,如何看?
“区间调控的新方式”新在哪儿
两会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
达沃斯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
“1+6”圆桌会释放哪些信号
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有底气
正确理解中国经济的L型走势
把握稳中求进的新内涵、新举措
第二部分 金融改革发展新趋势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改革的战略取向
防范金融风险须审慎推进注册制改革
着力构建资本市场六大平衡
“钱荒”:“荒”的到底是什么
当前境外“热钱”中国流向
互联网金融创新理论及其对传统金融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需要创新监管方式
有关互联网金融三个争论的再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要循序渐进
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需要改变
人民币不会形成长期性贬值趋势
世界有理由对人民币有信心
人民币“入篮”惠及世界
上海自贸区布局新一轮金融开放创新
中国金融改革如何知难而进
稳妥构建金融综合混业监管体系
金融合作可以走在中英合作前面
上海争取设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试验区的思考建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几点建议
积极推动上海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思考建议
维护金融安全给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第三部分 新未来: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新作为
欧元区十年:回顾与展望
影响欧债危机三大事件解读
如何应对欧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量化宽松无助经济复苏
“通胀大竞赛”损害世界经济复苏
货币贬值全球没有赢家
中国降息因应国际货币“宽松潮”
世界为什么需要金砖银行
亚投行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力
金砖银行为世界带来正能量
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担当
为亚投行启动点个赞
勿对亚投行抱成见
世界需要亚投行亚投行需要世界
亚投行任重道远
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新平台
二十国集团应成为行动队
G20杭州峰会:为何值得世界期待
G20杭州峰会的三大意义
中国正走近国际治理舞台中央
金砖机制为世界打造解决方案
“杭州共识”彰显中国议程之世界贡献
新年首访传递中国信心
中国为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全球性制度危机及中国改革探索对世界的贡献
第四部分 新未来: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践行新理念 引领新发展——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
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新飞跃
如何深入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善把大势、善谋大局
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探析
德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借鉴
中国制造需要创造新优势
“海淘爆款”突显中国制造短板
推进中国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理性看待中美贸易不平衡
共同搭建合作共赢新平台
以新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努力推进“一带一路”机制化、制度化建设
推进“一带一路”机制化、制度化的基础条件
迈向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
构建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国方案”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做大、做强新经济要出好“八招”
三步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如何实现历史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