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生活(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法)马克·夏加尔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我的生活》是著名画家夏加尔追忆他前半生的自传。马克·夏加尔是世界著名的画家,然而,他的文字同样富有诗意。《我的生活》写于1922年,当时作者仍然年轻,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前半生三十多年的回顾。相比较于他的后半生来,这是生活动荡不安、艺术探索不止的前半生。他的个性十分鲜明,这样的一个人,其生活的经历自然比常人远远地要更丰富,当然,也因为他的艺术才华超越常人,他的生命才更富色彩。作为艺术家的夏加尔,其肆意挥洒、天马行空、无所顾及的性格在书中时有展现。

内容推荐

马克·夏加尔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然而,他的文字同样富有诗意。《我的生活》是夏加尔追忆前半生的自传作品,写于1922年,当时作者仍然年轻,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三十多年成长生涯的回顾。作为艺术家的夏加尔,画作色彩浓郁,提琴手和母牛都在犹太小镇的天空中飞翔;而他的文字同样轻快、洒脱,有如小步舞曲,带着来自底层生活的忧伤和幽默。本书清晰地呈现了他艰难的成长历程,也展示了他绘画灵感的具体来源。夏加尔用爱的颜料,写成了飘在空中的自传。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首先跃入我眼帘中的,是一个澡盆。简简单单,四四方方,半凹陷,半椭圆。一个集市上常见的澡盆。一坐进去,我就把它全填满了。

我已经不记得了——恐怕是我母亲告诉我的吧——恰好在我诞生的那一刻,在维捷布斯克的郊区,一个监狱的后面,靠马路的一个小屋子里,一场大火烧了起来。

城里一片火海,贫苦的犹太人居住区。

人们搬出了床和床垫,把母亲和她刚落地的婴儿转移到安全地带,城里的另一端。

但是,首先的一点是,我生下来就是死婴。

我不想活。请想象一个不想活下去的白色小球。①仿佛它腻烦透了夏加尔的绘画。

他们用别针刺他,他们把他浸到水桶里。最终,他好不容易发出了一记轻微的哭叫声。

从根本上说,我是一个死婴。

但愿心理学家们不要从中得出什么不妥的结论。上帝保佑!

然而,别斯科瓦季卡街边的那栋小房子,却幸免于难,完好无损。不久前,我还看到过它。

我的父亲,刚刚发了财,就把它给卖了。它让我回想起我画过的身穿绿衣服的拉比脑袋上的疙瘩,或者像一个土豆,被扔在了一个鲱鱼桶里,浸透了盐卤。从我当前的“崇高地位”居高临下地凝望这个小房子,我不禁皱紧眉头问自己:

“真的,我确实是诞生在这里吗?这里怎么能透得过气来呢?”

但是,当我的祖父带着他那把又长又黑的大胡子体面地死去后,我的父亲就以几个卢布的价钱,买下了另一处房产。

再也不像在别斯科瓦季卡街那样,与疯人院相依为邻。这里,四周有基督教堂、围墙、店铺、犹太教堂,简单而又永恒,像是在乔托壁画中的房屋。

在我周围,来来往往,劳碌奔波着各色各样的犹太人,男女老幼,雅维奇们,贝丽娜们。一个乞丐跑向他的家,一个富人回到家里。“学校”的男孩子奔往家中,爸爸来到家中。

那时候,还没有电影。

人们回家,或者去商店。这就是我在我那个澡盆之后回想起来的事。

而对我童年时代的天空和星星,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那是我的星星,我的温柔;它们伴随着我上学,又在街上等着我放学回家。可怜的星星啊,请原谅我。我让你们孤独地留在了那么令人眩晕的高天!

我那忧郁而又快乐的城市!

小时候,我从家里的门槛上观察着你,幼稚地。在我天真的眼睛中,你显得清晰明白。若是有围墙挡住了我,我就登上一个小小的石桩。假如就连这样我还是看不到你,我便一直爬上屋顶。为什么不呢?我的祖父也爬上去过。

我自由自在地观察着你。

在这里,在波克罗夫斯克街,我第二次诞生了。

在佛罗伦萨画家的作品中,你们是不是看到过这样的一个人物,他长着一把从来不剃的大胡子,眼睛说褐像褐,说灰像灰,脸色像是煅烧过的赭石,上面满是皱纹和褶子?

这就是我的父亲。

或许你们看到过阿加达中的这样一类形象,他们的相貌既和善又显傻呆的。(请原谅,我亲爱的爸爸!)

你还记得吧,我曾给你画过一幅像。你的肖像会产生一种蜡烛那样的效果,它在燃烧的同时也在熄灭。它的气味——睡眠的气味。

一只苍蝇嗡嗡叫着——真该死——我被它叫得昏昏入睡。

必须谈谈我的父亲吗?

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还有谈论他的必要吗?正因为如此,我才很难找到确切的词来形容他。

我的祖父,犹太教学校的教师,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只得让我的父亲——他的大儿子——从小就到一个鲱鱼行里当伙计,让他的小儿子去当理发匠。

不,他不是伙计,但是,整整三十二年,他只是一个普通工人。

他扛起沉重的大桶,而当我看到他扛起那些重负,看到他用冻僵的双手翻动小小的鲱鱼时,我的心揪得很紧很紧,就像土耳其脆饼干那样碎裂。他的胖老板站在一旁,就像一个动物标本纹丝不动。P3-6

序言

“唯一”的夏加尔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Ⅱ,1887—1985)的身份多样:俄罗斯人,法国国籍,出身于犹太人家庭,家乡维捷布斯克现在是白俄罗斯的城市。

夏加尔从事的绘画艺术也有多方面的尝试和成果,他既是油画家,又是素描画家,同时也是雕塑家和版画家,曾经实践过戏剧和芭蕾舞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晚年还制作过教堂的彩绘玻璃画和马赛克画(即瓷砖镶嵌画)。

夏加尔在20世纪世界艺术的发展史上,受到了不同的艺术流派的影响: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却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一个“唯一”的夏加尔。

夏加尔活了九十七岁,见证了家乡社会的几个发展阶段:沙皇统治时期、战争时期、苏维埃时期,曾在巴黎、柏林、纽约等地居留。又在世界各地旅行过。十月革命爆发时,他在彼得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在法国,为躲避排犹风潮,不得不先逃到南方,又逃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后逃亡美国。

夏加尔痛恨沙皇政府,因为这专制政权对犹太人实行了限制和压制的政策。他对苏维埃政权也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各级人民委员会对艺术不重视。他对画商们总是心有余悸,因为他的许多作品都在他们的手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他跟许多艺术大师一方面惺惺相惜,一方面又格格不入,因为他自己的个性实在太强,锋芒实在太尖。

“唯一”的夏加尔这样的一个人,其生活的经历自然比常人远远地要更丰富,当然,也因为他的艺术才华超越常人,他的生命才更富色彩。

你要想了解这一个非凡的夏加尔,你就来读这一本《我的生活》吧。这是他于1922年写成的自传,可以看作是对自己前半生三十多年的回顾。相比较于他的后半生来说,这是生活动荡不安、艺术探索不止的前半生。

关于这前半生,这部自传写得明明白白,几乎无须补充什么。但还是有几个日期似乎应该明确一下:

诞生日:1887年7月6日,马克.夏加尔出生于白俄罗斯城市维捷布斯克。这是一个犹太文化古城。夏加尔曾说过,“我父亲明显有些偏爱我的大弟弟,在我的出生证上把我的年龄多填了两岁”,所以有的研究专家认为,夏加尔的生年应是1889年,但是,夏加尔在自传中说到他出生时的那场火灾,应该发生在1887年。

艺术家生涯的开端:1906年,夏加尔开始跟随耶胡达.培恩学习绘画。这应该被看作是他艺术生涯的开始。1907年年初到达彼得堡,先后进入几家学校学习绘画,跟随巴克斯特等人。1910年8月,前往巴黎,谋求艺术上的发展。

命运的转折点:1914年5月9日,夏加尔在柏林举办个人画展,这是他生平第一个个人展,但也是他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展览后,他返回了维捷布斯克,一方面是参加妹妹的婚礼,一方面也是为了去见他的未婚妻蓓拉。他本想之后再返回法国,但因战争爆发而被迫留在故乡。而且一留就是八年。

至于1922年之后夏加尔的生活,我们可以在这里描绘一条粗略的传记之线,让有兴趣的读者了解一下夏加尔的“下半生”:

1922年,在一些当权者(如卢那察尔斯基)的帮助下,夏加尔经立陶宛前往柏林,年底妻子和女儿也到达柏林,一家团聚。他于八年前寄存在画商瓦尔德那里的一百五十多幅绘画作品都没有了,只索回了几幅油画和水粉画。

1923年9月,夏加尔一家返回巴黎。在卡西雷的请求下,为制作自传《我的生活》中的版画插图而跟斯特拉克学习版画技艺。开……罗德斯基(人称“瓦瓦”),是他女儿伊达的好朋友。1952年,他们结婚,婚后的生活十分安定。

关于夏加尔的自传《我的生活》,还得稍稍哕唆几句。

这部自传经历了不少的曲折才得以问世。据说,从还居住在俄国的大战期间起,夏加尔就开始撰写自传,但一般认为这部自传开始写于1921年,断断续续地一直写到1922年终告完成,即他准备离开俄罗斯时。

1922年夏加尔移居到柏林时,一位名叫保罗·卡希拉的画商兼出版商,曾委托夏加尔绘制这本自传所需的插图,决定出版这部自传。为了完成自传中的插图,夏加尔特地学习了蚀刻版画的技艺,这也使他在日后制作插图时,大大地派上了用场。

需要指出的是,夏加尔的自传是用东欧犹太人通常操用的意第绪语写的。因为这部自传中的文字措辞过于独特,它在德国翻译出版的计划遭挫,并最终流产。不过,夏加尔为自传而专门制作的版画插图,还是在1923年以《我的生活》为书名付梓出版。

此后不久,自传以未经翻译的意第绪语原文刊载于杂志上。

直到1928年,夏加尔的妻子蓓拉·罗森菲尔德在法国亲自把《我的生活》翻译成了法语。不久后的1931年,法译本在巴黎出版,使得自传终于以单行本的形式问世。当时,诗人兼艺术评论家安德烈‘萨尔蒙还专门为这部自传作了序。萨尔蒙本人也是夏加尔很好的朋友。

后来,法语的修订版于1957年出版,又出了新版本。

我们的这个译本,便是按照夏加尔的第一个妻子蓓拉的法语译本(Stock出版社2003年版)翻译的。夏加尔的原文句子简短,用词简练,文笔流畅,如诗歌一般富有丰富的节奏感,读起来如同散文诗一样朗朗上口。相信蓓拉的法译本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必要指出,所依据的法文原文可能有些错译,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现有的中译本校对过。译者参考的中文译本是陈训明编译的《我的生活——夏加尔传》(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由于本人对绘画、对犹太教习俗方面的知识有限,翻译中肯定存在谬误,诚恳地希望读者朋友指正。

2005年7月29日

于北京蒲黄榆寓中

书评(媒体评论)

你要想了解这一个非凡的夏加尔,你就来读这一本《我的生活》吧。这是他于1922年写成的自传,可以看做是对自己三十多年的前半生的回顾。相比较于他的后半生来,这是生活动荡不安、艺术探索不止的前半生。因为他的艺术才华超出常人,他的生命才更富色彩。

——余中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