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多谋善断(房玄龄)/治国良臣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姜正成编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士族门第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的秋天,这一年是北周大象元年,北周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城里有一户世代为官的房姓人家,生下一个男婴,他就是房玄龄。

喜得贵子者名叫房彦谦,是房家七子中最末一个。房彦谦已是三十四岁的中年人,半生为吏,迁来徙往,五年前成的亲,直到今天才有了第一个孩子,一家人格外欢喜。

孩子满月之日,房彦谦怀抱儿子端坐在上房高桌前,诸位兄嫂甥侄都过来问贺。叔父房豹便说:“我们房家一向以诗礼薪传,今天孩子满月了,给他命个什么字为好?”

房彦谦便笑着将怀中孩儿交与夫人,去书案上取过一张纸来。众人见那纸上写了五个字,其中“清渠”与“荫如”已被勾掉,剩下巴掌大的一个“乔”字。原来房彦谦已然想好了,便说:“《说文》上说,乔木‘高而曲也’。《诗经·小雅》有云,‘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就叫乔吧。”

房豹不由点头称许,众人也都说这个“乔”字命得好。

房家是一个世代官宦之家。房玄龄的曾祖和祖父在北魏、北齐为官。其父房彦谦,是一位饱学之士,所交往的知交王邵、李纲、柳或等人,“皆一时知名雅澹之士”。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也十分敬重房彦谦的为人,经常与他书翰往来。每当薛出差外地,只要途经房彦谦处,必然流连数日,洒泪而别。

房彦谦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他虽曾连任北齐和隋朝的中级地方官吏,但对魏、齐、周、隋之间的长期政治动乱,十分厌倦,所以在隋文帝代周以后,曾想“优游乡曲”,再也不出仕做官。被迫接受隋王朝的任命后,也绝不阿谀权贵,对看不顺眼的事大胆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曾经尖锐地向当时权重一时的宰相高颎和负责宫廷建筑的张衡提出:对吏治要严于管理,对“穷极侈丽”的建筑,要立刻叫停,间接地也对隋炀帝的好大喜功、浪费民力提出谏劝。在他出仕几任地方官时,对老百姓厚加慰抚,施行善政,被当地人民“号为慈父”。房彦谦对隋炀帝的必将覆亡,早有预感,曾对他的朋友说:“主上(指炀帝)性多忌刻,不听意见,唯行苛酷之政。别看现在天下尚安,必有危乱。”

房玄龄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颇传其父遗风。他自小爱好文学,广闻博览,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善诗能文,精通儒家经书,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一位全才。房玄龄无论在政治思想方面还是道德品质方面,都是封建时代的楷模。他政治上酷肖其父,也十分敏感。隋炀帝大业年间,隋王朝还正在兴旺时期,表面上“天下宁晏”,大家都以为“国祚方永”(国运长久),而青年的房玄龄却早看出不可克服的弊端和国家覆亡的征兆。

一天,他对父亲说:隋朝本无功德,只不过欺骗百姓,现在又在皇位方面互相倾夺(指隋炀帝与其兄杨勇、弟杨谅之间的皇位之争),贵族们“竞相淫侈”。这样的王朝终归要矛盾百出,“内相诛夷”,其灭亡是跷足可待的。

房彦谦见小小年纪的儿子竟然有这样一番超人的见识,不禁大为惊奇。

房玄龄对于长辈恪守孝道,他的父亲长期卧病不起,他“绵历十旬”(绵延一百天),尽心服侍药膳,没有脱过衣服睡觉。他对继母也颇能尽孝,史称其对继母“恭谨过人”,继母病了,请医生过门,他“必迎拜垂泣”。继母病死,他伤心到不思饮食、骨瘦如柴的程度。

房玄龄的品德和文才受到了当时人的高度赞赏,主管人事的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人评价他说:“我看人看得多了,从来未见到这样的年轻人,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后生可畏

在房玄龄十岁这年,父亲房彦谦成为隋朝中央政府官员,到长安任职。朝廷让他携家眷到长安大兴城里居住。房彦谦欣然从命。这样可以给家人必要的照应,同时更便于玄龄拜师求学。

果然,房彦谦为儿子找了一位名师,他就是当朝名士卢恺。

卢恺是涿郡范阳人,门第显赫。范阳卢氏在魏晋隋唐时期可是大姓,与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齐名。卢恺的卢柔在北魏做过中书监,卢恺在隋朝做过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他气宇不凡,擅长诗文,与薛道衡、陆彦师等名流经常有诗歌往还。

受房彦谦之托,卢恺刻意对房玄龄加以培养。房玄龄本就聪颖过人,除学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之外,还兼学治国之道。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之下,耳濡目染,可谓是近朱者赤,在学业上突飞猛进。虽说他才小小年纪,却已显露出早熟的智慧和见识。P2-4

目录

第一章 生逢乱世

 士族门第

 后生可畏

 杨广夺宫

 婚配隰城

 剜目示忠贞

 邂逅杜如晦

 烽烟四起

 杨玄感造反

 李渊起兵

 渭北投军

 灭隋兴唐

第二章 秦王智囊

 秦王破阵乐

 勇胜刘武周

 初战王世充

 围攻洛阳城

 大战虎牢关

 进驻洛阳城

 剿灭刘黑闼

第三章   玄武门风云

 刘文静被诛

 英才招妒

 兄弟争权

 智退突厥

 兄弟翻脸

 谋定夺权

 玄武兵变

第四章 开国功臣

 李世民继位

 安抚百姓

 以仁取信

 发展经济

 举贤任能

第五章 实干宰相

 直言敢谏

 整肃吏治

 房谋杜断

 修订唐律

 制礼作乐

 盛世修史

 位高勋重

第六章 高风亮节

 严于律己

 谦恭待人

 太子风波

 废立太子

 督导子女

 身后悲剧

附录

 房玄龄年谱

序言

房玄龄是初唐良相、杰出谋臣,“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房玄龄生于北周大宗元年(579年),出身士族门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广闻博览,善诗能文,精通儒家经典,可以称得上当时的全才。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军。这时正担任隋隰城(今山西汾阳)尉的房玄龄,看准了时机,毅然脱离了隋王朝,“杖策谒于军门”,与李世民一见如故,从此成为秦王府中的重要幕僚,为李世民扫平群雄、取得帝位、开创贞观之治立下大功。

贞观四年(630年),即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任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此后将近二十年,房玄龄一直连任相职,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故。

房玄龄长期担任相职,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办事认真,虽一物一事也不疏忽。

唐太宗对房玄龄十分信任,把用人大权完全交付给他。房玄龄根据唐太宗“量才授职”“任官唯贤”“务省官员”的原则,对所有中央官员重新进行了审核优选,最后只留下精干人员共六百四十名;房玄龄善于发挥别人的长处,“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他和杜如晦配合得最好,杜如晦的长处是善于判断,而房玄龄善于预先谋划,时人称为“房谋杜断”。

房玄龄在唐太宗左右,虽不像魏徵那样成为刚直不阿的诤臣,但觉得有不当处,也经常向唐太宗当面提出意见。例如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问周围的大臣:“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房玄龄在一旁答道:“那是因为幼主生长于深宫,少居富贵,未识人间情伪和理国安危的缘故。”以此来警诫唐太宗不要过于宠爱子孙。

正由于房玄龄对唐太宗忠心耿耿,当时君臣上下对他都十分尊重,唐太宗遇有什么大事或难以解决的事都要随时询问他。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将任命一名关内道的黜陟使(代表朝廷去地方检察不法的官吏),就亲自向房玄龄请教。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要任命李纬为尚书,也派人去征求房玄龄的意见,房玄龄没有表示肯定意见,“但云李纬好髭须”,唐太宗便因此作罢。可见房玄龄在贞观一朝所受尊敬的程度。群臣对房玄龄评价亦很高,贞观时与魏徵同时号为谏臣的王珪,曾对唐太宗评价房玄龄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

房玄龄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大唐文化事业的主持者。他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后,儒家经典在大唐盛世重新获得尊崇地位,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他还主持了《晋书》《北齐书》《北周书》《梁书》《陈书》《隋书》的编写,又主持了唐朝国史的编纂。

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贞观政要》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要想看一看修的国史,对房玄龄说:“为什么自古来当代国史,皆不令帝王亲见之?”房玄龄答道:“国史既善恶必书,可能书写到人主的非法之处,理当不让皇帝亲见。”唐太宗解释说,他想看国史别无他意,只是为了鉴戒自己,房玄龄和魏徵才同意让他看了。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一病不起。病势沉重时,唐太宗和他见了一面,“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足见君臣二人感情之深厚。卧床期间,唐太宗不断派人探望,临死前,太宗又亲临与之握手叙别。

在治家方面,房玄龄一向教子甚严。他告诫儿子们不要盛气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承袭爵位,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次子房遗爱娶了太宗之女高阳公主,高阳公主骄恣成性,丑闻迭出,后来被查出谋反的罪名,房遗爱因此受到株连。房遗直也被削爵,成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所累,令人叹惜。

本书讲述了房玄龄波澜壮阔的一生,介绍了他的为官智慧和历史功绩,同时也反映了隋唐之际的历史风云,希望能得到读者的肯定。

内容推荐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姜正成编著的《多谋善断(房玄龄)/治国良臣系列》讲述了房玄龄波澜壮阔的一生,介绍了他的为官智慧和历史功绩,同时也反映了隋唐之际的历史风云。

编辑推荐

《治国良臣系列》为名人传记类,选取中华历史十位贤臣,从他们生平奋斗和成功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独立创新的精神;感受他们渴望变革、勇于突破、善于发现机会的品质;每一位有志于走向成功的人都会受到启发。

姜正成编著的《多谋善断(房玄龄)》为国内较为全面记述房玄龄这位大唐明相的传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