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当家教
“姜禾,你听说了吗?周杰伦要去大连开演唱会了。”
接到李晓炜从上海打来的电话的时候,我正坐在从大连回家的火车上,晃晃悠悠。我一边歪着头夹着手机,看着窗外一格一格掠过的风景,一边急急忙忙地用空出来的手撕开桌上的泡面包装,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哦”。
“你不是很喜欢他吗,不记得了吗?你初中的时候,总是在上课的时候悄悄听他的歌,最后还被老师抓着了。你还因为这件事和老师吵过好多次架呢,你忘记了?”他在电话的另一边越说越激动,可我越听越烦躁,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反差太大,大到我很想失忆,不想回忆。
“行了行了,好汉不提当年勇……”
“现在的姜禾还知道羞啊?”他继续出言取笑我,话里话外都是戏谑。过了一会,他突然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你真的不去看吗?”
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不假思索地回答:“钱难挣屎难吃,算了吧。”
等泡面的过程是如此漫长。
“你可以当家教赚些外快,你当年英语不是很好吗?”
“得了吧。”
我吧咂吧咂嘴,抽出一张纸巾把筷子擦干净,然后搅了搅碗里的泡面,硬度还差一点。
老朋友之间总是这样,彼此的交集越来越少了,当下的事情少有能讨论的,就习惯把酒话当年,说说那些年的傻事,就这样开着玩笑,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挂断了李晓炜的电话,火车里的广播不知道哪根线没搭上,往常都是在快睡觉的时候放摇滚的最没情调的广播站,此时居然适时地播放起周杰伦的那首《回到过去》,我的思绪仿佛也跟着那几个简单的和弦穿梭到过去,仿佛看到了那个戴着耳机拿着MP3喜滋滋听歌的自己。虽然我很想忘记以前种种丢脸的事情,不过喜欢周杰伦这件事还是不会忘的。
“也不知道当初我是为了谁才开始听周杰伦的歌……”
我盯着冒着热气的泡面,嘴里嘟囔着,突然间觉得胃口全无。
是的,我动摇了。
下一秒我把筷子搁在碗边,拨通了妈妈的电话。
“妈,我想当家教赚点外快,你帮我登个广告吧……”
就这样,暑假回家后的第二周,我成功地与我的第一个学生见面了。
她小名叫九月,因为是九月出生的。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默默地在心里表达了对“九月”这个小名的羡慕,想到自己乡土气十足的小名,不禁扼腕叹息,开始责怪自己的爸爸妈妈一点都不浪漫,没有诗意。不过,这个念头在我考虑到自己的出生月份之后很快就打消了。我出生在十二月,如果真的叫这个名字,听着就很喜庆,有种“大红对子高高挂”的感觉。
九月是一个刚上初中的小女生,瘦瘦小小的,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你的时候眼里总是闪烁着星光,十分惹人喜欢。虽然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只是坐在离我很远的沙发上默不作声,全程都是她爸爸在和我交流。这样的情况让我很担心。(P1-4)
从最初在知乎上回答那个关于逆袭的问题,到写出这本书,我开始只把这两件事情的发生看作是一种机缘巧合下的连锁反应。我觉得,这只是因为我那天闲来无事刷知乎,突然看到了这个问题,又顿时觉得内心有千言万语想要一吐为快,于是才有了这篇关于逆袭的回答,然后因为这篇回答而获得了写这本书的机会。
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更多人虽是件好事,但我仍觉得我可能是走了狗屎运了。然而,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我不断追溯自己的学生时代,才发现这不是一次“撞大运”,而是我曾经的经历就像一个传奇,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成长故事。我慢慢发觉,我的故事可能是一笔财富,不仅仅是对我,也是对成千上万会看到这本书的你们。
我今年大四,还在不断努力学习来充实自己,因为我越是长大,见到的人和事越多,我就越是发现,身边有太多比你优秀的同龄人,而你那些小小的成就和确幸根本就渺小到不值一提。我真心地向所有翻开扉页的人、看到这段话的人,推荐这本书。这本书不是鸡汤文学,因为我自始至终都想通过这本书来表达我最真实的感受;我也是想借这本书来怀念我曾经精彩美好的青春,我也希望这本书可以让你早一点认识到:我们都有不足,而这就是我们要不断学习的意义。
想必你们也和我一样是个追求并热爱自由的人,所以最后,我要送一句话给看到这本书的你们:隐忍,是我们抵抗世界的力量;当我们拥有它,我们才有资格拥有自由。
1.第一次当家教
2.那个让所有老师头疼的差生
3.我和他青梅竹马
4.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5.我认识了一群“富二代”
6.我走进一群“富二代”的圈子
7.一个MP3引发的“扶贫”行动
8.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
9.好话不说第二遍
10.校园欺凌,我们曾置身其中
11.破产,留学梦破灭
12.神秘的502号房间
13.圈子不同
14.不必强融
15.初三,人来人往
16.浪子回头,永远不嫌晚
17.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18.这天我踏上了年轻的战场
19.高中生活开始
20.我的小书童
21.高中再见初中恩师
22.李晓炜的离开,以梦想为名的告别
23.和英语老师的第一次冲突
24.疯狂的宿舍生活
25.空降的零食大礼包
26.一次出乎意料的小考
27.突发变故,不能团聚的除夕夜
28.好久不见
29.突然醒悟,学习的意义
30.优等生的“烦恼”
31.高三,最重要的一年
32.特殊的对手
33.认清短板,方能进步
34.我们的高三,多的是他们的牺牲
35.最甜蜜的“负担”
36.梦想,让你感觉到坚持就是幸福
37.既然没有办法选择,就选择爱上
38.妈妈,不补课我也可以考第一
39.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各自努力
40.高中生中的一模流言
41.“普通班”与“实验班”的正面冲突
42.第二次模拟考试的失误
43.我们终于毕业了
44.我终于踏上这年轻的战场
45.高考放分,苦心人天不负
46.回校探望恩师,我们的青春各自精彩
47.大学生活近在眼前
48.再回“富二代”圈子
49.再见霍莹宇,比起进入社会,学习是一条更幸福的出路
50.追赶,为了不要失去
51.给你的一封信,一切都来得及
52.愿无岁月可回头
后记
当编辑找到我说我的经历可以写成一本书出版的时候,我的心情既紧张又激动,但是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挣扎。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出版一本书,现在这张通往梦想的船票就放在我面前,我却不知道该不该伸手接住。我与朋友讨论,说出了自己的犹豫,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件想都不用想的好事。可是对我来说,这不一样。要不要出这样一本书,仍然是一个选择,是我人生中无数重要的选择中最纠结的一个。我性格外向,爱与人谈天说地,却唯独不爱与别人说起自己的故事,因为不想让别人太了解自己。让我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这就意味着把自己的生活摊开揉碎,讲给大家听,好的、坏的,难看的、精彩的,全部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且我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回忆那段岁月,其中免不了深陷懊悔。
直到有一天,几个高中补习班学生来问我问题,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一些很熟悉的迷茫,那是我曾经也有过的表情。回忆起曾经辛苦奋斗的高三岁月,那时候的我也经常在撑不住的时候上网看许多成功逆袭的真实例子,也看过不少关于成功学的书,可是看过之后觉得索然无味。为什么就不能有一本书,不是通篇都是大道理,而是可以让我在学习之余拿起来翻几页放松一下,然后给我继续做题的正能量呢?
想到那时候的我是多么期待这样一本书,于是我决定出这本书,写给千千万万个挣扎在努力与放弃之间的年轻人。别人问我这书是什么类型的,听了我的描述之后都会说:“哦,鸡汤文吗?”我想了想,会笑着解释说:“不是的,只是小说。”并没有鄙视鸡汤文的意思,相反这本书处处有鸡汤,但这碗鸡汤混杂着青春的味道,油而不腻。
写这本书时,我即将升入大四,走在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分岔路口,究竟是该求职、创业,还是该考研?这个过去我们想都不会想的问题,现在已经摆在我们面前,逼着我们做决定。人生中许多的大道理,都不能给你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但是它们可以给你内心的指引,让你循着这条路找到自己内心最渴望的东西,这也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鸡汤和文学从来都不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与迷茫,犹如饥民手里的鸡腿,可以帮助他们摆脱一时的饥饿,却没办法使他们一生衣食无忧。真正能帮他们做到这一点的,还是他们那双捧着鸡腿的手。
所以,我希望所有正在读着这本书的人,不要妄想励志文学可以彻底改变你的生活,让你从全班倒数一举逆袭成为第一名,如果真的这样的话,岂不是对第一名太不公平了?读完这本书,你调整好心态,然后去拼搏。你要相信:真正可以改变你生活的,还是你的那双正捧着这本书的手。
这本书适合处于人生中每一个阶段的读者,既可以用来展望未来,也可以用来追忆青春。无论你是叛逆期的学生,还是处于人生最紧要关头的高三学生,甚至是辅导学生的父母与老师,抑或是对自己的生活有些迷茫的大学生或者上班族,都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诸多体会。这本书可以让你在迷茫的时候静下心来,安静地思考人生的意义,然后重整旗鼓,面对生活中的大风大浪。
本书由姜成媛组织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张昆、张友、赵桂芹、晁楠、高彩琴、郭现杰、刘琳、王凯迪、王晓燕、吴金艳、尹继平、张宏霞、张晶晶、陈冠军、姚志娟、魏春、张燕、马翠翠、范陈琼、孟春燕。
姜成媛著的《努力的理由(校园中的理想试卷里的青春)》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曾经是“富二代”却家道中落的高中生的成长之路。在女主人公姜禾的青春里,有为了播音梦想而奋斗的青梅竹马李晓炜,也有一路勤勤恳恳学习最终考取清华大学的同桌周安静,也有中途辍学早早走上社会的昔日好友霍莹宇,还有把青春埋没在试卷中平凡却又独特的自己。
人生中的许多东西,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比如姜成媛著的《努力的理由(校园中的理想试卷里的青春)》中的女主角姜禾,从小是一个富二代,不能体会到钱的重要性,更不能理解学习的价值,直到人生中最紧要关头父亲公司破产,身边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才让她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作者写这本书是希望所有正值人生中紧要关头的高考生可以明白,作为学生自己所能做的、所应该做的,以及这个世界里你应该舍弃的、没有必要的东西;希望大家不要在花样年华留下人生中最痛最深刻的遗憾;希望高中三年可以成为你日后回忆起来让你感觉到满足与幸福的三年。面对这个诱惑很多的花花世界,我们要和别人比坚持,不要和别人比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