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穆里尼奥的职业经理人
一切从2015年5月就初现端倪,那是切尔西轻松夺取英超冠军的时候。
说是轻松,可是1比0战胜水晶宫的比赛,一点都不轻松。切尔西在3月几乎就确立起了难以动摇的领先优势,英超对手们很难在联赛中追赶,然而随后两个月的时间,切尔西显得疲惫迟缓,甚至有些心不在焉。
这是穆里尼奥重归英超之后夺取的第一个联赛冠军,在英格兰,联赛冠军往往要比欧冠冠军还重要,这可能是中国球迷乃至欧陆许多地区的球迷都难以理解的,然而孤悬海外的英国就是如此。自己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最好的。
人们见到的是一支疲惫的切尔西,人们都没想到,这其实是一支已经不堪重负的切尔西。穆里尼奥在赛后的表现,很难发现夺冠的喜悦和轻松,反倒是他又一次攻击对手的机会。
足球世界里,穆里尼奥有太多敌人,不过他时时不忘的就是两个人:一个他很难战胜的瓜迪奥拉,一个他至今保持不败的温格。
夺冠之后的新闻发布会,内容往往类似,无非是夺冠感言,最重要的球员是谁,最重要的关键战役是什么。而穆里尼奥从来都不会为媒体提问所操控,他要说的是,就是他想说的。
“我不是那种善于选择联赛国家和俱乐部的最聪明的人,”他说道,看不到太多喜悦,“我完全可以选另外一个国家的另外一个俱乐部,轻松夺冠。我选择了冒险,所以我非常高兴,在我第一次执教英超之后10年,我再次夺冠。我在我执教过的每个俱乐部都夺取过联赛冠军,国际米兰、皇马和切尔西。在西甲联赛积分100分,打败史上最强的巴萨,是多么伟大的成就,我十分享受。也许未来我应该聪明一点,选择另外一个国家联赛另外一个俱乐部,谁带队都能夺冠的俱乐部。也许我应该去一个更衣室管理员带队都能夺冠的俱乐部……但我珍惜这些艰难和挑战。我想我做出了正确选择,我会坚守于此,直到阿布拉莫维奇让我走人。”
即便以穆里尼奥的标准,这也是够离奇的夺冠感言。老板听了会觉得膈应,球迷听了也会觉得怪异,媒体听到了,觉得他得多么小肚鸡肠,才会在自己夺冠的大喜之时,惦记的更是攻击对手——穆里尼奥的感言里,没有半个字眼提到2013年去执教拜仁的瓜迪奥拉,可是一个聋子,都能听明白这话里话外的嘲讽。
最后那一句,“直到阿布拉莫维奇让我走人。”2013年回归斯坦福桥时,穆里尼奥说自己是“快乐的那一个”,是要来建立一个王朝的。他没能做到,他也无心去做。他要夺取所有的荣誉,但荣誉和奖杯的堆砌,并不是弗格森式的曼联王朝。
这种对瓜迪奥拉的攻击,以及他不间断地攻击和嘲弄温格,成了穆里尼奥的习惯动作。他和瓜迪奥拉一样,都是成长于巴萨+阿贾克斯体系,只是巴萨最终选择了瓜迪奥拉作为传人,穆里尼奥被抛弃。他不是球员出身,作为翻译入行,在博比·罗布森爵士带领下来到巴萨。他的执教思路成形,得益于罗布森和范加尔两位名帅的指点,以及给与的机会,但最终巴萨在2008年选帅时,在毫无执教履历的瓜迪奥拉以及已经名满欧洲的穆里尼奥之间,选择了瓜迪奥拉。
那次选帅的决定者,就是现在曼城两位高管索里亚诺和贝基斯坦,以及巴萨教父克鲁伊夫。他们放弃穆里尼奥的原因,还不仅仅是他的足球略功利保守,更因为他性格乖张中的不确定性。索里亚诺后来回忆说:“我们和穆里尼奥谈了三个小时,90%的时间,他在说自己。”
没有巴萨,他一样成功,一样名满天下。只是这种被拒绝、被抛弃的感觉,是穆里尼奥最不能承受的。
他出身在足球家庭,祖父曾经是塞塔巴尔维多利亚俱乐部主席,父亲是职业守门员,后来当过教练。青少年,穆里尼奥受到的职业足球最深打击,恐怕就是父亲辗转于多家中小俱乐部,不断被解雇、不断寻找工作,在圣诞节当天,都有过被解雇的惨遇。父亲的失败,是他心灵上的阴影,也是驱动他成功的动力。他始终无法成为一名职业球员,24岁时彻底放弃这个梦想,通过念大学、带青训,他逐渐走上职业教练道路,最重要的突破,来自于为博比·罗布森当翻译的机会。
他在巴塞罗那完成了自己职业教练的各种积累,但同样的巴萨+阿贾克斯足球哲学,结出的果实各不相同。从克鲁伊夫以降,巴萨都追求控球、主动进攻,基于个人技术优势完成的渗透来求胜。这样的传承有过惨痛的失败,但最终在瓜迪奥拉时代集大成。穆里尼奥战术思路大不相同,为了获胜,他愿意放弃控球,放弃对场面华美的追求,重视力量和不犯错。他驾驭这样的战术,在2010年带领国际米兰完成了对巴萨完美复仇,哪怕第二回合比赛,国米控球只有19%。巴尔达诺称之为反足球,而最厌恶穆里尼奥的,则是巴萨+阿贾克斯哲学的教父,克鲁伊夫。
他和巴萨越走越远,他的个性乖张和侵略性,体现得越来越多。越是在压力环境下,他越会缩回到保护壳中,用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压力。2015年元旦日,本来进攻行云流水的切尔西,联赛客场在对攻中,3比5惨败给热刺,敲响了穆里尼奥心中警钟。他的战术思维更为保守,切尔西观赏性大降。而在球队管理、人员使用上,他更集中于15人、16人的核心阵容使用,几乎不给年轻人机会。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