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正民、刘志涛编选译注《中华经典中的寓言(元明卷)》为《中华经典中的寓言》系列之一,从《宋史》、陶宗仪、刘基、宋濂、《燕书》、杂著、苏伯衡、方孝孺等等53种典籍中摘录寓言故事300余篇,每篇寓言包含原文及注释、翻译和解读。可读性较强,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
| 书名 | 中华经典中的寓言(元明卷)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三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孟正民、刘志涛编选译注《中华经典中的寓言(元明卷)》为《中华经典中的寓言》系列之一,从《宋史》、陶宗仪、刘基、宋濂、《燕书》、杂著、苏伯衡、方孝孺等等53种典籍中摘录寓言故事300余篇,每篇寓言包含原文及注释、翻译和解读。可读性较强,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 内容推荐 房日晰、孟正民主编的《中华经典中的寓言》收录了我国历代经典中优秀的寓言,旨在提供一部分量较重的寓言选集。所选寓言以散文体寓言为主,也适当选录了其他体裁的一些寓言。读者既可随便翻翻,开卷有益,犹如在饭桌上捡个巧克力,含在口中提提神;也可从头到尾地仔细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使阅读真正成为悦读,得到丰厚的回报。 孟正民、刘志涛编选译注《中华经典中的寓言(元明卷)》为该系列的元明卷。 目录 《宋史》 宰相办案 陶宗仪 畜犬吠贼 贤母辞拾遗钞 雕传 金锟刺肉 得过且过 刘基 用人 工之侨献琴 荆人尚鬼 芮伯献马 燕王好乌 养马之道 蜀贾 噪虎 洛巫祈雨 象虎 蟾蜍与蚵蚊 群蚁遭火 麝急抉脐 鹳鸟迁巢 陷友于溷 道士救虎 岛人侑蛇 周人好洁 额头小靥 悟丘野人 医缓 饿人 养蜂 觚牛鸣马 晋灵公好狗 瓠里子择舟 忘利忘民 祝鮀论狗 贾人渡河 杀马以活马 宋王偃伐楚 鳖笑夔 狙公 商陵君豢“龙” 蛇雾 食菌成仙 梁王嗜果 “火”、“虎”无别 蛩蛩駏虚与蟨 家有猛狗 郤恶谤楚 中山之猫 螇螗与磬 树怨以为德 如此令尹 荀卿论“祥” 芈叔被黜 若药在礮 种树 秦恶楚而善齐 九头鸟 晋平公作琴 屠龙子之弈 常羊学射 子余之明 若石防虎 窃鸡之狸 蹶叔三悔 诟食者 玄石戒酒 翳藩 姑苏之围 郑人学为盖 郁离子辞穷 割瘿 泛舟彭蠡 尸巫燕鬼 焚人养猴 刺漆止渴 为国不量力 齐宣王游囿 罔与勿 长人和短人 虎逐麋 躁人 避恶名 畏鬼者 鲁人窃糟 玉爵之用 羹藿之味 黄公窃刀 卖柑者言 宋濂 《龙门子凝道记》 闽姝 丐者贱儒 狸狌 晋人好利 剜股藏珠 西域贾售宝 焚鼠毁庐 魏人以博物名 矢人 大驵酈氏 真假汉鼎 书斗鱼 《燕书》 蜀鸡 齐桓公让工师翰 角象龙鸣 阳都之熊 列宗子泓 昭支昷 齐景公惩奢 越人陷鼠 纪侯好狙 西王须 发誓背誓 牛尾狸 郑人爱鱼 楚王索珠 揖让救火 于翏慎妃耦 王鲔 南文子狂易 子旗献珉 密须奋的劝喻 畜豹 韩君择鹑 斗子般 《寓言》 以豕代耕 北宫殖碎珠 杂著 人虎说 琴谕 贝琼 土偶对 观捕鱼记 观鱼说 苏伯衡 东郭氏之猫 方孝孺 蚊对 越车 越巫 指喻 薛瑄 猫说 马中锡 中山狼传 王守仁 格物 观花 吕柟 西邻五子 郎瑛 重金购画 庄元臣 赤水元珠 鸲鹆与蝉 潘埙 烟气难餐 耿定向 假人 八卦精义 季子求师 道学先生 王世贞 七分读 猱说 谢肇淛 钉铰为业者 动手 呆尉 李贽 畏馒头 刘元卿 争雁 盲子坠桥 万字 两瞽 搔痒 猫号 悦谀 十家之邻 高听 求病所忌 病瘿 性嗜脏羹 赵南星 放生 众笑亦笑 隐身草 幸亏有毡帽 泥像叹苦 卜者之子 秀才买柴 责人诬告 岂有此理 张夷令 当门醉呕 江盈科 外科医生 妄心 姜从树生 鼠技虎名 脚痛委邻 做酒 菱生山上 深文 丹青家 雕鸟与猫 嫁祸于鼋 文遭涂抹 假银 虎畏化缘 不卜则生 卜食 珠与蚕 冯梦龙 张鹭鶿 老人妄语 性刚 有钱者生 试荆 好好先生 神仙酒 酸酒 蝙蝠 吏人立誓 下公文 口脚争 罚人吃肉 万物一体 半日闲 心中无妓 壁画《西厢》 点金成铁 彭几剃眉 三人同卧 东方朔 北郭灵鬼 妙处难学 磨平砚眼 李廷彦作诗 势利 钟惺 羲皇燃烛 看 讥 潘游龙 二三钱银子 贫人 王兆云 猴子下棋 张翀 农民与过路人 白氏之富 何孟春 岳飞论马 姚旅 索书 陆灼 预哭 神相 孙儿 健忘症 认真 鬻犬 幼女配老翁 牡羊 木言 郑瑄 芝麻通鉴 食喻 食粥心安 陈耀文 说韩信 钱眼里坐 我的你的我的大兄的 郭子章 蝗 雨惧抽税不肯入城 醉月子 躲债 赏历 破网巾 盗牛 性急 亡锄 送匾 腌鱼 摇树取菱 割股 迁居 吴仕期 三人行贾 佚名 禁蚊子 佚名 只识牛马 江心贼 嘲人不识羞 浮白斋主人《雅谑》 羊裘在念 刳马肝 迂公补屋 矮坐头 宋笺 猫祝鼠寿 红米饭 浮白主人 猫吃素 夹被 囊萤和映雪 靶子 一毛不拔 问孔子 借牛 风水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前,在黄帝、少皞的那个时代,凤凰鸟刚刚来,所以把少唪氏又叫鸟师氏,并以鸟名纪年,命凤凰为百禽长。 此时,南山里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雕”,雕的特性凶猛而健劲,贪婪而奸猾。粮食的甜香,果实的美味,雕都不屑一顾,它千方百计地谋取众禽的肉作为食物。雕的党徒实在多。其中和雕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有:鹰、鸇、鸢、隼、鹞、鹘、□、鹗,都协助雕干残暴的事。那些与雕不是一类但却同出一脉的有:鸱鸮、鸺鶹、枭、鸩、训狐、鬼车,它们的恶劣行径与雕相同,只是本领有点差别而已。不过,雕有大小之别。小的雕追逐鹪鹩、燕雀,量力而为,能制服时就制服。大的雕即使对付鸿鹄一点也不畏怯。所以,哪里有雕,其他鸟类全都逃得远远的。高枝上不再有鸟巢,灌木丛中不再有栖息的小鸟。 雕没有地方进食,就编造传播中伤的言论,力陈众鸟的所谓恶迹向凤告状说:“大雁背向北而面向南,企图南面称尊,是反叛的家伙;鹦鹉丢弃鸟语而模仿人类说话,是羽类的奸佞;仓庚离开幽谷,迁居树梢,是明显的越轨行为;鷾鸸一到秋冬之季就远逃,是为了逃避劳役;乌鸦以其能预知告凶祸福而迷惑大众,喜鹊塞堵银河供牛女相会而影响了水流;鳲鸠横行霸道夺喜鹊之窝;鸳鸯历来荒淫无度;鸥贪图闲适;鸡喜爱打斗常常相互伤害;凫鹥和鹅鸭经常在水里发动战争;鸬鹚与白鹭扑鱼从来拒不交税;孔雀与您相似应提防其野心;杜鹃催促‘归来’,让戌卒逃之夭夭;提壶鸟整天劝人饮酒,造成很多事端。它们都是有罪的,如果不尽快惩治必将越来越放肆。”凤凰受了迷惑,命令爽鸠氏惩治众鸟。雕与爽鸠内外勾结,搜索了所有的山谷和林麓。只要有鸟出现,即上前拍打它们,追赶它们,用爪抓它们,擒拿它们。啄其肉,扼其喉,撕开皮肉,扯断筋脉,被撕下的羽毛随风飘扬,鲜血染红了地面。凡是遇到雕和爽鸠的鸟没有一个能活的。其余的都仓皇挣扎,谋画可以免祸的良策。它们毁坏鸟窝,打破鸟蛋,把积蓄都拿出来,奉献给爽鸠,而且用它来贿赂雕,使它不要执行凤凰的命令。 于是雕的气焰更嚣张了,而众禽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一天天紧迫。众禽中爪距锐利的羡慕雕的所作所为,开始效法它的作为。众禽中爪距笨钝的,深藏远窜,饿死在草丛中,尸体横七竖八的堆压着。 然而,凤凰开始忧虑了。听说蓬莱山山顶有胎仙鸟。胎仙名叫鹤,号青田翁,廉明正直而洁白,性情和平,喜爱救生。于是惩治爽鸠,派鹤乘坐高级车子去惩治它。鹤就与凤凰商量说:“那个雕呀,它开始只有一个而已。自从你不加训戒,使它蔓延,到如今像雕一样的不知有多少。现在有些本不是雕,但是其恶行都很像雕,这是什么原因?是雕就能得到食物,不是雕的就得不到食物;是雕,就有利而无害,不是雕就利未见到而害常随之,所以不容许它不是雕。如今,众禽产的子都愿意成为雕;小鸟在练习飞翔时,学习成为雕;形状与雕不相同的又冒充为雕。如果不杀它的首领,歼灭它的帮凶,来教育其余的,我恐怕鸾、鷃、鵷、鸑、神雀、大鹏、金翅,都变成雕了。”凤凰说:“你说的对。” 把以上情况报告给天帝。天帝派虞人拿着弓箭,张开网罗,追捕到雕就处死它。雕的党徒也被全部处死。天帝命令天下不要留雕,所以雕的余党都躲藏隐蔽不敢露面。这样,众禽才能安安宁宁的生养,以尽天年。这都是少皞氏的恩德、凤凰和鹤努力的功劳啊。 太史公说:“雕是奸诈的禽鸟。它暴恶被杀本来是应该的。我单惧怕如今的人专力养雕,想有所为,举起雕放走,用众禽的血肉来养肥自己的身躯,一点也不知道少嗥氏的告戒。唉!害物天天增多,刑罚虽然没有处治它们,但天帝决不会放过它们。那些雕难道值得怜悯吗?” P10-11 序言 寓言是一种很精妙的文学样式,形式短小,内容精彩。它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有形象,是五脏俱全的叙事性文学。它反映的思想能切情入理,贴近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它以譬喻见长,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它以特别的魔力,撬开读者心灵的门窗,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中国寓言,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早在春秋时代,寓言就开始萌生了。迨至战国,出现了寓言的辉煌。《战国策》《孟子》《庄子》《韩非子》中都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寓言,它以不同的艺术风貌,展现着各自的特色。然它却是零散地存在于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之中,充当说理的一种手段或叙事的一部分。虽有相当的独立品性,却没有从这些散文中独立出来。即使如此,它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地影响,许多寓言都流传后世,且形成内涵丰富的成语,如揠苗助长、讳疾忌医、自相矛盾、庄周梦蝶、庖丁解牛等,都成为人们喜用的词语。汉魏时期,寓言仍寓于诸子之中,汉代的《说苑》《新序》中,都有许多精彩的寓言,汉末魏初的邯郸淳,其《笑林》中有许多诙谐的寓言。这时期的寓言如《塞翁失马》《叶公好龙》《胶柱鼓瑟》《截竿入城》等都广泛流传。唐宋时期,我国寓言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开始以独立的姿态面世。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韩愈、苏轼,都是写寓言的高手,他们都写了许多单篇寓言,使寓言摆脱典籍附庸的困境而走上独立的岗位。柳宗元的“三戒”《蝜蝂传》、韩愈的《毛颖传》,都是独立成篇的。苏轼除写单篇寓言外,还有寓言专集《艾子杂说》传世,白居易、刘禹锡,则写了许多精警的寓言诗。明清时期的寓言,也有了新的发展。明初的宋濂、刘基都写了许多寓言。刘基有著名的《郁离子》寓言集传世。明中叶马中锡的《中山狼传》轰动一时,晚明的赵南星、江盈科等,都写了较多颇有影响的诙谐寓言。清朝的唐甄、彭端淑都写过寓言,近代著名的谴责小说家吴趼人的《俏皮话》也曾风行一时。 综上所述,寓言如一条红线贯串于中国文学史的始终,并且相当繁荣。然相对于诗歌、小说、戏剧的研究与整理,寓言则是很滞后的。至今还没有一部经典的寓言总集,也无贯通古今的大型寓言选集。历代丰富的寓言创作,仍如一盘散沙。中国寓言研究整理的这种落后状态,亟待改变。《中华经典中的寓言》的编写,就是试图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次尝试。它收录了我国历代经典中优秀的寓言,旨在提供一部分量较重的寓言选集。所选寓言以散文体寓言为主,也适当选录了其他体裁的一些寓言。读者诸君,既可随便翻翻,开卷有益,犹如在饭桌上捡个巧克力,含在口中提提神;也可从头到尾地仔细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使阅读真正成为悦读,得到丰厚的回报。本书的编者诸君任事以来,兢兢业业,黾勉从事,不敢有丝毫懈怠。然限于水平,全书通盘考虑或有不足,搜讨与选取或有不当,诚望批评指正,也希望有更好更优秀的寓言选集早日面世。 是为序。 房日晰 2016年12月8日于西北大学桃园寓所 后记 早在1993年,三秦出版社李郁同志策划了一部《中华经典中的寓言》,著名作家王改明同学邀约我们几人分头编纂,后由孟正民、李永杰统稿。孰料原定投资者意外退出,书稿付梓遂成泡影。所幸得李郁同志及三秦出版社的妥善保管,时经二十余年,几经搬家,书稿尚完好如初。今蒙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将此书列入重大项目,李郁、高宝荣及三秦出版社诸同志鼎力相助,本书终于面世,不胜感激。 本书涉及面极广,我们参考的书目不胜枚举,很难一一列出,非常抱歉,谨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错误肯定不少,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我们的好友王改明同学英年早逝,令人伤悲。今谨以此书告慰王改明同学在天之灵。 编者 2016年12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