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有小肆
城南深巷有小肆,烹以灵魂,佐以岁月,凡所愿,无不得。
腊月,天寒地冻。
冬季的日头短,才过午后,那阴冷透骨的寒意便驱散了日光带来的一点点暖意,天空中云层也厚了起来。
衣衫单薄的年轻人搓着手,在冻土路上来来回回地走,试图抵挡住那无处不在的寒风。
走了许久,他猛然一抬头,透过城南破落的建筑物,他看见太阳终于隐去了最后一丝光亮,黄昏用她温柔的色泽笼罩了天地间。
年轻人欣喜地转过头,不出所料,“吱呀”一声,木板门被从里面推开,一个看不出年纪的姑娘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又笑了笑:“先生何所需?”
“一碗茶汤而已。”
“何所求?”
“救人。”
姓孙的姑娘燃起炉火,一壶茶汤,七碗水,小火慢烧。
“先生可知我这儿的规矩?”
“我知。”年轻人搓了搓手,扯出一抹笑意,顿了顿,又补充道,“无妨,只要能救她。”
孙姑娘拨了拨炉火,半晌没有说话。
灵魂小肆,一家只存在于民间传说之中的小肆。
店主姓孙,人称孙姑娘,不知从何而来,只知她与灵魂小肆一道,已经在金陵城南存在了不知多久。
人们口耳相传,在这小肆之中,只要你愿以灵魂做交换,孙姑娘便会为你做上一道吃食,从此,这一世所有的记忆和因果都将随着那一道吃食消弭于世间,你将无知无觉,回归茫茫混沌,在下一个轮回里,成为一个全新的生命。
传说,灵魂小肆,是为滞留凡间的执念而存在。
孙姑娘与年轻男人相对而坐,两相沉默,直至茶汤渐沸,有鱼眼小泡成串浮出。孙姑娘的声音,带着水汽的湿润。
“说出你的故事吧!”
那一年,书生带着一个庄子的乡亲为他凑的盘缠进京赶考,还未进得城门就遭遇了蟊贼。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是一群身强力壮的蟊贼的对手,几个推搡之间,书生就被人狠狠推倒在地上,盘缠被洗劫一空,徒留下一筐被书生拼死护在怀里的诗书。
蟊贼走了,书生没钱住客栈,只得去城外破庙与一群流浪汉同宿。书生蜷在角落里,努力忽略其他流浪汉分食晚餐的香味,肚子饿得咕咕叫。
有一个人扔了半块烧饼过来,道:“喂,书生,吃点东西吧!”
书生抬起头,看了看对方,垂下眼睑,摇了摇头。 他十年寒窗,所学所行皆是君子作风,岂能食这嗟来之食?
众人哄笑,不再搭理他。
一个清亮的女声忽然传过来:“你这书生好不知好歹,都沦落到这般田地了,到底是命重要还是面子重要?”
书生抬头看过去,是一个粗布衣衫的姑娘。
姑娘眉眼含笑,挎着个小小的竹篮,篮子里正是刚才那些流浪汉分食的烧饼。
姑娘见他看过来,含笑带嗔:“看什么看?这烧饼可是我一个个烘出来的,可香了。”
流浪汉们乱糟糟地笑着,书生听了个大概,原来这姑娘是附近山里的乡民,常来庙中送些吃食。
书生站起身来,将衣角的褶皱抹平,认真地施了一礼,却不发一言,而后再次盘膝而坐,闭目养神。
“这书生,还挺倔。”姑娘跺了跺脚,放下竹篮,离开了。(P2-4)
一个有关初心的故事
2015年的某一天,我收到了朋友送的一套厨具,里面还有一张字条,写着“送给我志同道合的灵魂厨娘”几个字。
朋友和我都是烧厨房的一把好手,黑暗料理功力伯仲之间,号称“你给我一份食材,我还你一个末世纪”。
除了烧厨房之外,我还有个爱好,就是写作。
那一天,我盯着那张字条笑了笑,喔,那便写个以灵魂下厨的故事应应景吧!于是有了灵魂厨房的第一篇,书生和狐女的故事。
对了,主角之所以叫孙姑娘,是因为送我厨具的朋友姓孙。
没错,一切的开始就是这么随意,没有什么野心,也没有什么构思筹划。只是想写,便写了。
而当落笔之后。我才想起,我想写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此之前,不如先聊聊我自己。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烈火如歌的青春,也没有什么诗和远方的过往。那些青春小说里的故事跟我一概不搭边,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地上学,日复一日地念书做作业,右手中指第一个指节外侧被笔磨出一个硬硬的茧子。
我人生的前十八年真的是一点也不浪漫,那个时候,我什么也不想,不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活得专一又迷茫。只是,偶尔空闲的傍晚,我会透过教学楼五楼北面的窗户看半个小时的天空,看晚霞一点点地褪去色彩,黯淡下来,灰扑扑地挂在天上。
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但在我贫瘠的高中生活里,只有落霞,没有孤鹜;只有长天,没有秋水;只有一个在上课时间望着窗外偷偷发呆的姑娘,没有荡气回肠光怪陆离的故事。
后来有一天,我拿起了笔,于是,开始有了故事。一些羞于见人的、拙劣的故事。
我的第一个故事是一篇很短的武侠(没错,我曾经是个沉迷武侠的姑娘)。时隔多年,我已经记不起当时写了些什么了,但是我能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候,我只是努力地想把我脑海里的故事讲出来。
这或许就是我写故事的初心。
说回灵魂厨房。
其实一切都没有变,我依然只是当初那个努力想把脑海里的故事讲出来的姑娘。
但一切又都变了。
从前的我,喜欢看那些家国天下侠骨柔情的故事,喜欢那些英雄美人,喜欢他们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故事里的英雄,当如萧峰郭靖,为国为家,一生壮烈,哪怕百战身死,也当有美人扶棺,有壮士执剑,有千人长街相送,有万人长歌当哭。而故事里的美人,必然个个至情至性,或似阿朱姑娘的柔情似水,或似风四娘的性烈如火,一生追逐挚爱,每一个笑容、每一滴眼泪都惊天动地,仿佛永远也不会累、不会老。
但其实现实不是这样的。
我开始慢慢接受现实中平凡的自己,也开始接受平凡的自己所拥有的平凡的人生。我开始学着收回仰望的目光,把目光更多地投在那些平凡人细微的喜怒哀乐之中。
喜,是情窦初开的少女脉脉含情,揣度心上人那一点似是而非的心意。
怒,是匹夫拍案而起,面对苍茫的世道奋力发出那一点微弱的呼喊。
哀,是盼子归来的老母亲日日伫立在篱笆门前,望眼欲穿。
乐,是饱经战火的百姓在老街上重新燃起炉火,用氤氲的食物香气暖了行人的心扉。
所以,其实灵魂厨房是一群普通人的故事。这里有普通人的懦弱,普通人的自私,普通人的狭隘。
但普通人总有不普通的时候,他们在善与恶的漩涡中挣扎取舍,在生命和大义之间徘徊两难,在忠诚和背叛之间飘摇不定,在信任和猜疑之间辗转反侧……
人心、人性、人情。这才是我想讲给你们听的故事。
但这还不够,回到最开始,我想讲的其实是一个关于初心的故事。
如果说普通人是现实,那我在故事中给普通人安排的命运应该是我的理想。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等待都有意义,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所有的念念不忘,都必然会有回响。于是有了孙姑娘和秋胡.有了茵陈和不周,有了狐女和书生,有了康回和水妖,以及更多在命运中苦苦等待的人……
不管历经多久,我总是希望,命运从不亏欠任何人,也不偏爱任何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依靠运气的事情,因果轮回,一切总是最公平的模样。
但生命有限,岁月无限。命运有时候总是太懒,对普通人的人生懒得投以过高的关注,总有人抱憾终身,总有人死不瞑目,总有人在长夜里嚎啕大哭问天无门。
最大的悲伤,是对时间的无能为力。
所以我想,有没有那样一个地方,能把那些遗憾补全,能把许多不应该被时间带走的东西留下,能够告慰那些在长夜里不得安眠的灵魂?
于是有了灵魂厨房。
城南深巷有小肆,烹以灵魂,佐以岁月,凡所愿,无不得。
请问客官.何所需?
石佳著的《灵魂厨房》中灵魂小肆,一家只存在于民间传说之中的小肆。
店主姓孙,人称孙姑娘,不知从何而来,只知她与灵魂小肆一道,已经在金陵城南存在了不知多久。人们口耳相传,在这小肆之中,只要你愿以灵魂做交换,孙姑娘便会为你做上一道吃食。从此,这一世所有的记忆和因果都将随着那一道吃食消弭于世间,你将无知无觉,回归茫茫混沌,在下一个轮回里,成为一个全新的生命。
传说,灵魂小肆,是为滞留凡间的执念而存在。
以故事烹酒,换以灵魂,佐以岁月,忘却前尘旧事。
石佳著的《灵魂厨房》中二十个催人泪下、深入灵魂的睡前故事,知乎、微博网站百万粉丝疯狂转载微博博主英国报姐、唐梓严、温酒、房昊……数百家知名大V联袂推荐!
平凡的深夜酒肆,不平凡的百味人生。
城南深巷有小肆,开于黄昏之际,烹以灵魂,佐以岁月,凡所愿,无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