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晓玲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一书中,才女作者王晓玲轻歌细语,娓娓道来,说的是花城湖近十五年的事。

不知肆虐数千年的风沙吞噬了多少英雄故事,不知漫漫黄沙下埋藏有多少未解之谜。历史与现实穿越,壮志与悲情交织,一路走,一路问,一路讨论,一路感慨。

这部《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是专写花城湖之美丽与不幸的。

这部《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亦是专写花城湖人——酒泉市龙泽实业公司全体成员的,以及为花城湖付出过汗水与心血的社会各界人士。写这群花城湖人与花城湖冥冥注定的情缘,写他们在花城湖的守护史、奋斗史。

内容推荐

王晓玲著的《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是关于花城湖湿地保护的纪实文学,主要反映花城湖人为保护大漠中这一片湿地所作出的奉献、历经的风风雨雨,展现了花城湖人昂扬向上、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作者回顾了花城湖开发过程中团队遇见的挫折和困境,一起见证花城湖逐渐变美的艰辛历程,其中有欢笑、有泪水,更有说不尽的故事。花城湖人创业的点滴细节,团队的互助友谊被作者一一描写出来,既有个人情思的铺展,也有具体人物的刻画。笔触饱含对花城湖景区、对酒泉这篇土地、对共同奋斗的合作伙伴的尊敬和深爱之情。

目录

一场冥冥注定的邂逅

 一、冥冥情缘

 二、触摸花城湖

花城湖系列美文之一

 今生最美丽的相遇

难忘2002

 镜头一 窝棚里看星星

 镜头二 别具特色的晚饭

 镜头三 变色被

 镜头四 燃烧的篝火

 镜头五 花城湖庆生会

一次惊心动魄的抢险

 一、筑堤坝涵养水源

 二、排险情惊心动魄

花城湖东列美文之二

 六月六,晒晒心

那人那事

 一、“老总睡着了!”

 二、鱼腥骆驼教授

 三、转湖

 四、那样一个人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

 一、夜幕下的暴徒

 二、维权与坚守

 三、云开雾散

上下求索

 一、广告效应

 二、神奇沙雕

 三、练内功强素质

 四、华丽登场

花城湖系列美文之三

 邂逅前世之约

一个职业经理的文化情怀

 一、值得记忆的2008年

 二、创作进行时

 三、期待已久的发行会

 四、别具一格文化产业园

自说自话

 一、无法忘却的记忆

 二、你我他的故事

 三、闲话闲人

花城湖系列美文之四

 你还在那里痴痴等候

一回机缘巧合的协作

 一、张渊量其人

 二、张渊量缘定花城湖

 三、全新养生

等待了十二年的春天

 一、春天的脚步声

 二、春天终于来了

春天里的故事

 一、彩虹飘落花城湖

 二、刘萨诃事迹历代传诵

 三、金色笑容灿然绽放

花城湖建设大事补记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场冥冥注定的邂逅

一、冥冥情缘

酒泉,听听这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就让人的心里顿时充满男儿豪气。

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就如同美美地喝了一口美酒,咂着嘴,闲人不由地美美赞叹:美哉!大哉!

花城湖,听听这名字,就让人心驰神往,就让人的心里顿时潮涌一片诗情画意。

第一次见到花城湖,就如同邂逅了一位穿越千年时空,飘然而至的蒹葭女子,小小的,涩涩的,纯纯的……闲人不由地深深赞叹:纯耶!圣耶!

年轻的他,虽然不敢说走遍千山万水,但大学刚刚毕业,就已经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却不是虚词。

在这期间,最值得一提的恐怕要数徒步新疆之旅了。

那是1983年,即将大学毕业的他,不顾家人反对,谢过亲友关切,背起简单的行囊,从家乡金城出发,踏上徒步西行之旅。

他一路风餐露宿,孑然而行。

路,在他的脚下不断缩短。

出金城,过乌鞘岭,走武威,穿张掖,他来到了河西走廊的酒泉。领略过酒泉的风土人情之后,又坚毅地迈上西去星星峡之路。

每到一处地方,他都要去自己向往之所参观,往往流连忘返。

去星星峡之路漫长而艰险,他在旅途中搭乘过卡车,挡过四轮车,也坐过新疆特有的大轱辘马车。一切都似乎是率意而为,没有具体翔实的计划,凭着感觉,走到一处地方,天黑了,就住下来。只要有人家,就借住一宿,没有人家时,就搭起帐篷,在野外露宿。天明时,伴随着阳光,继续踏上新的征程。

就这样,他的心变得越来越沉静,越来越清明。

他看到了最皎洁的月亮,看见了星星轻柔灵动的舞蹈,甚至听到了小草生长的声音,听到了露珠在花瓣、在叶尖滚动时快乐的吟唱。

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他穿越星星峡,来到了新疆。

数月的徒步新疆之行,终于结束了。

走过的大西北各城市,各具特色,但最终,他的目光还是被酒泉这座古城吸引,经过慎重考虑,他最终选择了这块热土。

一次邂逅,一种选择,注定了别样的人生。

他来了,来到了酒泉这块神奇的土地。

他并不高大,看起来甚至有点瘦弱,年轻而单薄。

他面容坚毅,神情沉静,步履稳健,与年轻的面孔不大协调。

他这一来,就与酒泉结下了不解之缘。

多年后,谈起到酒泉,他平和地笑着:“到酒泉,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东西在等着我,大概这就是吸引我的最大魅力吧!人总是向往自己一时把握不准的东西嘛。”

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在冥冥之中牵引着他,让他魂牵梦萦,又说不清、道不明呢?

有一天,当他与她不期而遇时,他猛然顿悟,就是这块湿地——花城湖!

那是十年前。

喜好田园、崇尚自然的他,一直在寻求一块梦想中的宝地。

听说月牙泉有地外租,立马奔赴敦煌。

获悉马蹄寺计划招商,即刻赶去张掖。

他踏勘文殊山,深入祁连山,一次又一次……

他如同一个追梦的人,四处追逐,八方寻觅,尽管屡屡碰壁,依然矢志不移。

河西地区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但是,每一次每一处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总让他感觉不如己意,艰难抉择之后,都放弃了。

他有点心灰意冷。

很长一段时间,他除了上班,就在家蜗居,看书,练字,写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端午。

户外的阳光分外灿烂,烦闷的他打算到户外去走走。

可是去哪里呢?

文殊山,虽是他崇敬的圣地,但山秃树少,引不起他此时出行的兴趣。

泉湖公园,虽然景色宜人,但实在太熟了,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嘛。

去田间地头走走吧,可周边的村落,全是毫无二致的平整田地,统一规划、风格一致的民居。没有了鸡鸣,没有了犬吠,没有了杂乱熟悉的乡村气息,没有了自然错落之美,可以说都是半城半乡的现代特殊畸形儿,也无心去游览。

去更远的地方,时间又不允许。

就在此时,一个影子突然从记忆深处慢慢浮出,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放大,最后占满了整个脑海。

初识她,缘于当初他的一个学生数次介绍。这个学生的家乡就在那里,一次踏青游玩时,就随着去了。

当时的感觉就是很好,很幽静,也很荒僻。

记得当初离开时,他不由自主回头,频频注视了她很久,小小的,涩涩的,纯纯的,她就这样植根在了他的心里。

P1-3

序言

第一次见到她,是三十年前的1986年秋天。那时,我师大毕业初任教师,她刚考上酒泉师范学校,十三四岁,安静,清纯,扑闪着一双精灵、聪慧的大眼睛,头发黑亮黑亮。

我上的是《文选与写作》课,讲了哪些篇章,怎么上的课,早模糊了。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上文学赏析课,一是在班上组织写作兴趣小组,蜡版刻印文学小报《祁连山》。

文学赏析课每周一次,是完全抛开教材的。给她们讲鲁迅、沈从文、汪曾祺,讲契诃夫、马尔克斯,讲北岛、舒婷、海子,等等。

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很是受她们的欢迎。师范生个个是品学兼优的学习尖子,大多是农家子弟,他们初中毕业不走上高中将来上大学这看来更为康庄的路而选择报考师范学校,心底里其实藏了早早跳出农门改变人生命运的愿望。《人生》描写一个农村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写他的理想,写他的奋斗,这恐怕是引起学生热烈欢迎与强烈感情共鸣的根本原因。当然,对十几岁的青春少年,引起他们心灵颤动的还有作品主人公的爱情。我学电影里人物的口吻呼喊女主人公:先拉起长调子高喊“哎——”,长得不能再长的时刻,突然急促说出主人公的名字“巧珍”,多次引起同学们的会心大笑。

写作兴趣小组的文学小报《祁连山》是蜡版油印的。把半透明的蜡纸放在带有网纹的钢板上,用一头装有钢尖的刻写铁笔在蜡纸上誊写刻字,刻好后把蜡版固定在油印网版底下,用滚轴蘸油墨调和均匀,在油印机刻板上面推动油墨滚轴,便能在下面的白纸上印刷出一张张的小报来。写作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是多面手,撰稿、刻板、油印、发行(分送老师办公室和各班同学)全是自己干,我只是审稿和指导。她是写作兴趣小组的骨干。

2009年,我应邀参加她们班师范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谈起当年往事,与我有关的,同学们记得的也只有三件事:一是文学赏析课尤其是对《人生》的赏析,二是写作兴趣小组蜡版刻印文学小报《祁连山》,三则是我那天马行空的板书。回忆起她们恰同学少年我则初出茅庐的那段时光,师生笑语不断。

这即是我与她的师生初缘,恐怕也是她与文学结缘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老师!”

1993年暑假刚完的开学季,我正在教室负责新生报到注册,一个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女声在耳畔响起,抬起头,竟然是她!黑亮黑亮的齐耳短发,一袭白色长裙,笑盈盈望着我。

她师范毕业做了几年老师,这次是脱产到教育学院进修来的。于是乎,我与她二度成了师生。教与学之余,师生间谈天说地,论文参道,她的好学、她的勤奋、她的认真负责一天天表现出来,她的灵慧、她的悟性、她的文才一次次展露出来,师生问也越来越契合、越来越亲近。

她由开门弟子而渐渐登堂入室。

我在敦煌举办一个学习班,她和另一名学生做助教。

在瓜州的学习班,则是委派她独立主持,招生宣传、租借场地、教学辅导、打扫卫生,所有事宜,都是她亲力亲为,学员满意,社会反响很好。

一年年过去,她写的散文、随笔、小说也一篇篇多了起来,不时见诸《北方作家》《飞天》《甘肃日报》等报纸杂志:《女儿浴》《锁阳城》《聆听桥湾城的心跳》《佛陀跌落红尘的微笑》《凝固瓜州大地的壮美边塞诗》《风起时,你别走开》《不惑》《一片碎了的红枫叶》……

她的作品有多篇在瓜州、酒泉获奖,《风起时,你别走开》参加《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获得全国短篇小说类一等奖。

她写的书也一本本出版了:《女性与美》《走近瓜州》《悲情李陵》《瓜州记忆》《说唱瓜州》……

《悲情李陵》的写作源于花城湖有处李陵碑遗址,是李陵驻军时的纪功碑。傍晚,与她在湖边漫步,走走停停,坐在夕阳下的遗址旁,谈到李陵率部驻军花城湖的渊源,谈到李陵的抗击匈奴又投降匈奴,谈到李陵与苏武的诗酒唱和,谈到李陵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写一部关于李陵的书的念头萌芽了。

一次走进花城湖九曲峡谷,说着说着,当年战场的情景也似乎隐隐浮现于眼前了。

为更好地感知西汉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为更深刻体察李陵内心的情感波澜,我们决定做一番实地考察。十一之后,从花城湖驾车出发,经金塔县,过东风航天城,到额济纳旗居延海,一路追寻李陵当年出塞征战匈奴之路而行,追思李陵出征时刻的豪情万丈、浚稽山被单于数万骑兵围困后奋勇杀敌的慨当以慷、于汗山峡谷兵败被迫投降的无奈与悲怆,走走停停,临弱水,巡额济纳河,露营胡杨林,驻车茫茫戈壁,徜徉居延海畔,凭吊汉长城、肩水金关、橐他塞、广地塞、殄北塞遗址,孤城遗址,断壁残垣默默诉说着历史风云。

不知肆虐数千年的风沙吞噬了多少英雄故事,不知漫漫黄沙下埋藏有多少未解之谜。历史与现实穿越,壮志与悲情交织,一路走,一路问,一路讨论,一路感慨。走一路,感慨一路,讨论一路。

李陵的形象一天天清晰起来,呼之欲出。

终于,40余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悲情李陵》脱稿了,反复修改、润色,数易其稿,终于,2010年1月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是专写花城湖之美丽与不幸的。

花城湖位于酒泉市城北30公里外,南枕祁连,北通大漠,集大漠戈壁、草原、山峰、湖泊、沙丘、长城烽燧为一身,汇大西北典型风景为一处,生态模式丰富多样,自然景观美丽奇特,造化之化,自然而然,属于天成钟灵的一处荒漠湿地,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更是上苍对酒泉的庇护。

但是,人们却没有好好珍惜她。酒泉地区干旱少雨,风沙肆虐,人们却在这片难得的湿地里肆意放牧、乱挖滥采,等等,致使湖水越来越少,草木越来越稀疏,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人们却浑然不觉,漫不经心,年复一年,一辈又一辈,只知道索取而不知感恩与反哺,将她的恩泽与惠润视作理所当然,对她的日渐贫瘠、荒芜视而不见,似乎也当成了理所当然。

由于爱其美丽,由于哀其不幸,由于担心被习惯性遗忘和糟践的她终将不复存在,2002年7月,一群人走进花城湖,变成了花城湖人,担负起了守护与建设花城湖的重任。

这部《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是专写花城湖人——酒泉市龙泽实业公司全体成员的,以及为花城湖付出过汗水与心血的社会各界人士。写这群花城湖人与花城湖冥冥注定的情缘,写他们在花城湖的守护史、奋斗史。

《诗经》云:“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她在书中写了这群花城湖人亲近自然融人自然的情怀,写了他们经历的万千艰辛与付出的百般努力,柔情百转而又慷慨激昂,是大谢小谢辈用“谢公屐”对山山水水爱的践履,是法显玄奘们的万里求法九死不悔,是秦皇魏武东临碣石之壮游,是太史公司马迁的纵观山川形势、考察风光、访问古迹、采集传说,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是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是王维的山水,是陶渊明的田园,是杜甫的现实关注,是李白的飘逸浪漫,是老庄对自然的崇尚,是藏传佛教徒对圣山圣湖朝拜、礼敬、守护的纯真情怀。

她写花城湖,缘于她与花城湖注定的缘分,缘于她与生俱来对自然的亲近、敬畏之情。

花城湖保护开发至今,从最初起,她就是个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宣传者,是花城湖人。花城湖对她而言就是家。花城湖的芦苇沙丘一花一草,花城湖的老少男女,花城湖的大事小情,点点滴滴,她都了然于胸。爱之深深,体之切切,终于发而成文、成书。

作者的天性由几件小事可证:

花城湖沙滩上,夜色月光中,和着芦苇深处偶尔传来的鸟的呜叫,轻声吟唱着什么。忽然,她动了起来,似打拳,似舞似蹈,动作舒展优美,忘我,陶醉,尽情舞动着……

祁连山深处,断崖,裂隙赫然。她从地上捡起几根枯树枝,一根,一根,将小木棍支撑在裂隙处……

南寺路上,她突然下车,冲着寺庙方向,匍匐在地,五体投地磕下头去……

我相信,读她的这部书,在了解、熟悉、理解花城湖及花城湖人的同时,读者会有更多更深刻的感受、领悟。

一次作家创作研修班上,主持篝火晚会的她朗诵了一首诗《为了记忆或者等候》。我知道,她声情并茂的朗诵,绝不仅仅因为诗是我写的,而是因为诗歌写的是玛尼旗幡,是写虔诚的人们堆放玛尼石、敬献哈达并且绕行玛尼堆祈福。

我知道,《仓央嘉措诗传》将由她手传世。

脑海中总是闪现一个场景:下午,刚穿过一片沙漠,坐下来歇歇脚,舒展舒展筋骨,脱下靴子磕倒沙土,无意问抬头,看见阳光下的草坡上,穿蓝色蒙古长袍的女子,静静地站在那里。

距离够远的了,但分明看得清她的眼神。

这眼神,让我想起,那个伏在阿妈肩头扑闪着大眼睛的藏族小女孩!

《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即将付梓,她央我作序,便写了这些。

晓玲,本书作者,我称她小玲、灵儿。

梁成堂

2017年3月17日于花城湖

后记

2017年元月中旬,一个午后,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天地之间不染一丝杂尘,如梦似幻的透明、纯净。微风轻拂,金色的阳光在枯黄的芦苇尖上腾挪跳跃,仿佛满湖都泛着金色的波浪,一波一波推动着,追逐着,嬉闹着,顽皮地扭动着身姿,你推我搡,在阳光下恣情舞蹈。与之对应的则是随意散落在花城湖的各色石子,它们不拘形态,在低洼处,在半山腰,在平顶峰,自由舒展着,在充足阳光的沐浴下闪耀着柔和光泽,惬意,自适,而又略带一点忧郁。

花城湖的石头形状各异,色泽润洁,大小不一,有很多是很好的玉石材质,稍经打磨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很多人一样,我每次到花城湖,都会随意捡拾一些中意的石头,大大小小,不一而足,把它们捧放在玛尼堆上,也把自己的一份心意,一份祝愿,一次次地倾撒,不断地沉淀在花城湖,这次也不例外。

我和闲人来到花城湖的山坡上,在阳光下漫步闲谈,见到喜欢的玲珑石子,就捡拾起来,放进手提袋,我打算用这些石子为文化园铺出一条甬道,和以往一样,闲谈中很容易就说到了花城湖的点点滴滴,很自然地又说到了《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一书。

闲人说书稿确实把有关花城湖的好多记忆都激活了,真实记录下来了。提起当初入湖之后的好多细节,他说其实由于经历的太多,很多都已经想不起来了,一看书里的内容,仿佛时光逆转,最初花城湖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景象似乎又重新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说到花城湖十五年的发展轨迹,闲人感慨万端,他又提起了好几个人,说这些人也都是为花城湖做过好多工作的人,问我书中是否写进去,得到我的肯定答复之后,他再次强调,不能漏掉任何一个为花城湖建设努力过、付出过的人,这是花城湖最宝贵的财富。

提着半袋子玲珑石,爬上一个更高的山峰,我捡到一颗奇美的石头,想给闲人鉴赏时,突然发现他看着远方,目光迷离,似乎在追思,在追思很久远很久远的记忆,一丝说不清的表情在他的脸上浮现回旋。我们迎着阳光坐在一块光洁的大石块上,沉默了一会的他突然轻轻叹息一声。我诧异于他为何情绪忽然跌落时,他缓缓开口:经过十五年的磕磕绊绊,花城湖发展到今天,的确让人欣慰,但和我最初的打算和创办公司的初衷还有很大差距啊!

我侧头看看他变得沉默凝重的脸孑L,试探着问:您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吧?闲人点点头,语气格外沉重地说,是啊,如今,我们的人最初那份如同一家人的亲密团结之气淡了,最初那种为花城湖舍弃一切的担当之心淡了,最初的那份纯净之心淡了。说到这里,闲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这一点是最让我痛心的!我们不能丢弃那份最珍贵的东西,要不然这是违背我创业初衷的,也不会有长远发展前景的,这也是我感到疲惫,有时想撒手不做的原因。

其实,我明白,旅游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项目,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具体业务事项和政府许多部门关系密切,花城湖湿地在运行过程中得到了诸多部门领导的理解与鼎力支持,但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与困境,这也是让他倍感无奈、心力交瘁的原因之一。

我也沉默了,因为我想起了一个月夜,那是2011年11月11日,文化创作中心落成庆典的晚上,那晚在澄明皎洁的月光下,闲人的情绪和今天很相似,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我在本书中这样写:“也许他今天的流露,是因为他太累了,为了花城湖,为了这一切,他付出太多太多,应该是百感交集吧。”看来,我还是太有点想当然,他的累不是常规意义的疲累,而是过高的期望从高处跌落后仍然想要把大家的精气神提起来,但又不能有让人满意的理想状态之后的复杂深刻的心理体验,是杂糅了伤感的坚持,是融合了不弃的失落。

不知不觉,脚步已到禅修院,说起即将举办的首届禅修班,闲人的脸上舒展许多,他兴致勃勃地说起了花城湖发展的总体思路,他提到的“把握花城湖之魂,打好四张王牌”让我倍觉新奇、振奋,喋喋不休地细究不已。

要把握花城湖之魂,首先要准确定位花城湖的主题形象,湿地胜景、户外天堂、文化圣地就是花城湖的三大主题形象,文化为核,三位一体,要充分针对融合湿地景观、户外运动、历史文化、文艺创作等主要元素,充分利用和发挥花城湖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集湿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风景区。闲人掰着指头继续说,四张牌就是打湿地牌、打文化牌、打户外牌、打活动赛事节会牌。

说到打户外牌,闲人兴致更高了,他说这是花城湖景区2017年的主要工作,这也是响应酒泉市打造“户外运动之都”战略,充分利用和发挥花城湖独特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各项户外运动项目,努力促进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实际行动。

户外项目主要依托花城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紧盯本地区群众健身和户外运动需求,着眼国内探险、徒步、越野、赛车等户外运动相对发达地区,瞄准国际户外市场及户外运动发展趋势,与各类协会、俱乐部深度合作,结合走、跑、飞、驾、攀、骑、滑、蹦为核心理念的八大系列户外休闲运动方式,打造十个功能分区:水上运动区、沙滩运动区、宿营营地区、车辆运动赛事区、冰上运动区、户外拓展训练区、徒步运动区、户外大本营区、飞翔体验区、青少年户外体育运动基地区……

归去时,提在手的石子沉甸甸的,我的心也沉甸甸的。

乍然抬头,太阳西斜,东边山顶上已有月亮爬了上来,日月同辉,整个花城湖笼罩在一片辉煌光芒之中,瑰丽壮观。

本沉甸甸的心头突又涌起阵阵欢喜,振奋不已。

回室静坐,突然想到,何不以今天的事为《湿地记忆》作篇后记,或许可使之更加丰腴,盈润。

闲人一直说想借这本书把大家的气提一提、聚一聚,《湿地记忆——花城湖十五年》能够有这样的效果吗?闲人对花城湖人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意能够借此实现吗?闲人对花城湖这方毓灵之地的眷眷深情和绵绵呵护能够借此体现万一吗?

作者

2017年1月11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