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乐仲著的《印度精神的召唤--作为政治理想主义者的泰戈尔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作为诗人、作家之外的泰戈尔不为多数国人所熟知的另一面,也就是作为政治活动家的泰戈尔在印度民族运动期间所写的很多政论文章和所参与的政治活动,以及泰戈尔在印度民族觉醒进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书是以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叶孟加拉的文艺复兴运动为历史背景,以泰戈尔的民族国家观、自由观、普适性民族主义思想为重点,以泰戈尔对民族运动的参与、对民族主义的批判、对心灵自由与多元和谐的呼吁和追求为主线,致力于从思想和行动纵横两个方向勾画泰戈尔的政治理想和相关实践。
1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2 学术史和研究现状
1.3 本书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 英国人——既“强割”又“松土”的殖民者
2.1 英国殖民入侵之前印度社会的特点
2.2 合与分.英国殖民统治的双重影响
2.3 同化与疏远.英语教育的双重影响
3 孟加拉的文艺复兴——民族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交响曲
3.1 在理性与情感之间 夹缝中的印度近代知识分子
3.2 孟加拉的文艺复兴:从文化焦虑到自治诉求
3.3 德瓦尔卡纳特·泰戈尔:民族觉醒的先行者
3.4 德本德拉纳特-泰戈尔:理性主义的倡导者
3.5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文学启蒙的推动者
4 自由来自和谐——泰戈尔的自由观
4.1 梵我如 :泰戈尔的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
4.2 人的宗教:从人性到神性的和谐之路
4.3 如何理解自由
4.4 如何获得自由
5 印度如何自由——泰戈尔与民族主义运动
5.1 印度民族运动的历程
5.2 民族运动中的泰戈尔
5.5 泰戈尔的民族国家观
5.4 泰戈尔对民族主义的质疑和批判
5.5 心灵的斯瓦拉吉:印度自治的钥匙
6 和而不同的多彩世界——泰戈尔的政治理想
6.1 泰戈尔的普适性民族主义
6.2 泰戈尔普适性民族主义的实质
6.5 对泰戈尔普适性民族主义的各种评析
6.4 印度精神.泰戈尔的“救世良药”
7 国际大学——泰戈尔政治理想的试验场
7.1 为了自由的教育:通往和谐之路
7.2 泰戈尔对印度教育的诊断
7.3 圣蒂尼克坦:人的全面发展
7.4 维斯瓦·巴拉蒂:世界在这里相遇
8 不受待见的使者——“印度精神”在中国的窘境
8.1 中国:播种政治理想的“沃土”
8.2 冷热参半:始料不及的遭遇
8.3 从“忽视”到“误解”:众说纷纭的解释
结语 作为精神标杆的理想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