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我们又知道儿童的生活,是转变地生长的。因为这一层,所以我们可以放胆供给儿童需要的歌谣故事,不必愁他有什么坏影响,但因此我们又更须细心斟酌,不要使他停滞,脱了正当的轨道。譬如婴儿生了牙齿可以吃饭,脚力强了可以走路了,却还是哺乳提抱,便将使他的胃肠与脚的筋肉反变衰弱了。儿童相信猫狗能说话的时候,我们便同他们讲猫狗说话的故事,不但要使得他们喜悦,也因为知道这过程是跳不过的一一然而又自然地会推移过去的,所以相当地对付了。等到儿童要知道猫狗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到来,我们再可以将生物学的知识供给他们。倘若不问儿童生活的转变如何,只是始终同他们讲猫狗说话的事,那时这些荒唐乖谬的弊害才真要出来了。
据麦克托林克说,儿童的想象如被近压,他将失了一切的兴味,变成枯燥的唯物的人;但如被放纵,又将有变成梦想家,他的心力都不中用了。所以小学校里的正当的文学教育,有这三种作用:①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②培养并指导那些趣味;③唤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这①便是我们所说的供给儿童文学的本意,②与③是利用这机会取得一种效果。但怎样才能恰当地办到呢?依据儿童心理发达的程序与文学批评的标准于教材选择与教授方法上,加以注意,当然可以得到若干效果。教授方法的话可以不必多说了,现在只就教材选择上,略 儿童学上的分期,大约分作四期:一婴儿期(一至三岁);二幼儿期(三至十岁);三少年期(十至十五岁);四青年期(十五至二十岁)。我们现在所说的是学校里一年至六年的儿童,便是幼儿期及少年期的前半,至于七年以上所谓中学程度的儿童,这回不暇说及,当俟另外有机会再讲了。
幼儿期普遍又分作前后两期:三到六岁为前期,又称幼稚园时期;六至十为后期,又称初等小学时期。前期的儿童。心理的发达上最旺盛的是感觉作用,其他感情意志的发动也多以感觉为本,带头冲动的性质,这时期的想象,也只是所动的,就是联想的及模仿的两种,对于现实与虚幻,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到了后期,观察与记忆作用逐渐发达,得了各种现实的经验,想象作用也就受了限制,须与现实不相冲突,才能容纳;若表现上面,也变了主动的,就是所谓构成的想象了,少年期的前半大抵也是这样,不过自我意识更为发达,关于社会道德等的观念,也渐明白了。
约略根据了这个程序,我们将各期的儿童的文学分配起来,大略如下:
1.幼儿前期
(1)诗歌
这时期的诗歌,第一要注意的是声调。最好是用现有的儿歌,如北平的“水牛儿”“小耗子”都可以用,就是那趁韵而成的如“忽听门外人咬狗”,咒语一般的抉择歌如“铁脚斑斑”,只要音节有趣,也是一样可用的,因为幼儿唱歌只不好听,内容意义不甚紧要,但是粗俗的歌词也应该排斥,所以选择诗歌不必积极地罗致名著,只须消极加以别择便好了。古今诗里有适宜的,当然可用;但特别新做的儿歌,我反不大赞成,因为这是极难的,难得成功的。
(2)寓言
寓言实在只是童话的一种,不过略为简短,又多含着教训的意思,普通就称作寓言。在幼儿教育上,它的价值单在故事的内容,教训实是可有可无;倘这意义是自明的,儿童自己能够理会,原也很好,如借此去教修身的大道理,便不免谬了。这不但因为在这时期教了不能了解,且恐要养成曲解的癖,于将来颇有弊病。象征的著作须得在少年期的后期(第六七年学)去读,才有益处。
(3)童话
童话也最好利用原有的材料,但现在的尚未有人收集,古书里的须待修订,没有恰好的童话信箱可用。翻译别国的东西,也是一法,只需稍加审择便好。本来在童话里.保存着原始的野蛮的思想制度,比别处更多。虽然我们说过儿童是小野蛮,喜欢荒唐乖谬的故事,本是当然,但有几种也不能不注意:就是凡过于悲哀、苦痛、残酷的,不宜采用。神怪的事只要不过恐怖地即席,总还无妨;因为将来理智发达,儿童自然会不再相信这些,若是过于悲哀或痛苦,便永远在脑里留下一个印象,不会消灭,于后来思想上很有影响;至于残酷的害,更不用说了。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