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琉璃世琉璃塔(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姞文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姞文著的《琉璃世琉璃塔(上下)》是一本关于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建成故事的历史小说。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大报恩寺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大报恩寺琉璃塔则被赞誉为“东方建筑艺术最豪华最完美无缺的杰作”。本书围绕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的前后因缘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而又荡气回肠的故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她是佛家弟子。为国仇家恨,捧琉璃宝塔,踏雪涉江,万里而来。他们本是叔侄,一个保疆守土九死一生,一个宽政爱民九死不悔。

成虚话,骨肉共饮;空许约,爱侣同游。枉凝眉,手足反目;长嗟叹,同胞相煎。

红尘变幻,如琉璃流光;烽烟四起,迫宝塔渡劫。她终如莲花安然,不着五色不见五蕴,不枝不蔓无挂无碍;而他展霸业宏图,成孤家寡人,建大报恩寺,造琉璃塔。问佛陀:被时光阻隔的爱人,今生可得再见?

请看由姞文著的长篇小说《琉璃世琉璃塔(上下)》。

目录

上册

楔子

第一章 惊闻仨凶耗

第二章 慧解九重焦

第三章 痴心诉琼瑶

第四章 宝塔闪光耀

第五章 此情原皎皎

第六章 前路正迢迢

第七章 深林遭强盗

第八章 大漠遇故交

第九章 两小忆旧桥

第十章 双骑奔飞逃

第十一章 亡命思如潮

第十二章 寻敌疑似绦

第十三章 挥洒试牛刀

第十四章 艰难脱沙暴

第十五章 何处宝塔遥

第十六章 谁家玉人姣

第十七章 人淡香袅袅

第十八章 马鸣风萧萧

第十九章 素心待晨晓

第二十章 边陲随主遨

第二十一章 深山伏老鸮

第二十二章 陋寺隐天道

第二十三章 塞北意正豪

第二十四章 江南秋尚早

第二十五章 千里奔波劳

第二十六章 几杯愁酒聊

第二十七章 舐犊清风陶

第二十八章 昆仲明月皓

第二十九章 桂花香可嚼

第三十章 霜露寒似绡

第三十一章 枫红盛世饶

第三十二章 雁过草木凋

第三十三章 书生意气高

第三十四章 手足情谊牢

第三十五章 武将看谁骁

第三十六章 忠仆凭吾傲

第三十七章 佛光天禧照

第三十八章 青瓷景德烧

第三十九章 灵谷谈征徭

第四十章 拥雪论至宝

第四十一章 庸人常自扰

第四十二章 典籍永浩渺

第四十三章 卅载僧已老

第四十四章 廿年情却飘

第四十五章 骨肉祸始肇

第四十六章 伉俪隙已消

第四十七章 识浅夸神妙

第四十八章 情深掩寂寥

第四十九章 东瀛至今嚣

第五十章 北地从此抛

第五十一章 古刹白雪香

第五十二章 御道朔风扬

第五十三章 奉天嘉友邦

第五十四章 观雨困情网

第五十五章 龙凤喜呈祥

下册

第五十六章 金枝怒未央

第五十七章 舍利入宫藏

第五十八章 乐府笑寇猖

第五十九章 天谴明君惶

第六十章 横祸高僧丧

第六十一章 一世铸辉煌

第六十二章 半途啸悲怆

第六十三章 正当梅子黄

第六十四章 又值夜风凉

第六十五章 英雄郁满腔

第六十六章 伊人幸无恙

第六十七章 功德歌谣彰

第六十八章 思忆尺素偿

第六十九章 广威赴边疆

第七十章 地藏消业障

第七十一章 鸣冤惊朝堂

第七十二章 谒陵论边防

第七十三章 思亲慨以慷

第七十四章 忆昔怅且惘

第七十五章 醉酒闹轻狂

第七十六章 失心埋重创

第七十七章 赠塔黯神伤

第七十八章 思君更断肠

第七十九章 激愤群情昂

第八十章 重责独力当

第八十一章 奋起方隅抗

第八十二章 昭宣国势张

第八十三章 轻信成祸殃

第八十四章 固守若金汤

第八十五章 朔漠夜凝霜

第八十六章 青史郑留芳

第八十七章 霹雳晴天响

第八十八章 阑珊灯火漾

第八十九章 转战路茫茫

第九十章 败归穹苍苍

第九十一章 继统定国纲

第九十二章 携手赞石墙

第九十三章 西征豪情壮

第九十四章 东陲厚谊长

第九十五章 扶桑称臣忙

第九十六章 讹言惑众慌

第九十七章 直驱险难量

第九十八章 痛斥忠莫忘

第九十九章 比翼银月翔

第一百章 洪鳞金川降

第一百零一章 此恩至洪荒

试读章节

莲花却站起身,走到国王面前盈盈拜倒。李成桂挥挥手,温言道:“侄女不必多礼,有事但说无妨。”

莲花跪着不动,缓缓说道:“莲花斗胆,求主上殿下以莲花为秀女,上贡朝廷。”

李成桂一震,尚未答言,曹夫人大惊,霍然而起指着女儿:“莲花你!”语声颤抖。

莲花侧头望向曹夫人,目光坚决:“孩儿心意已决,乞母亲恕孩儿不孝。”

曹夫人跌坐在地,半晌才含泪说道:“好!不愧是我曹家的女儿,为娘不拦你。”郑尚宫在一侧轻轻扶住曹夫人,众人皆望向国王。

李成桂俯视着长跪不起的莲花,沉吟半晌,才开口道:“侄女品貌素来是吾国翘楚,本是秀女的最佳人选。只是你可知此行艰难?”

莲花垂首不动:“莲花明白。”

汉城距京师应天府何止千里,一路干山险阻危难重重。即使一路平安到京师进了宫,要想面圣并说服皇帝和朝廷发兵,又谈何容易?

李成桂望着莲花,一时心潮起伏踌躇难决。曹蒙乙一向与自己交好,朝鲜立国后,更是对自己忠心耿耿。此次曹家三位男丁皆亡,莲花虽是女儿,又如何忍心让这最后一点血脉也牺牲?

要知道,天朝的皇帝已经七十岁了!而且天朝的后宫据说三宫六院复杂险恶,她一个异邦女子如何能够立足?到时候不要说搬救兵,小命送在里面也大有可能。

可是如果成功……

莲花抬起头,坚定的目光望向国王:“莲花只恨自己是一介弱女子,不能随父兄上阵杀敌。此去京师,定当与朝廷斡旋,救吾百姓于水火,解主上殿下之忧。”莲花顿了顿,语声悲伤:“亦是全父兄小弟之义。”

李成桂看向跪得笔直的莲花,与她目光交集,半晌终于沉声说道:“好!寡人成全你!寡人认你为义女,赐号宜宁,自今日起,你就是我李旦的女儿李莲花,是我朝鲜国的宜宁公主!”

莲花一怔,微一凝神已明白,这是为了提高此次贡秀女的级别,引起朝廷的重视。莲花上前半步,再次盈盈拜倒:“父王!母妃!”

国王和王妃走下前来,齐齐扶起莲花,此时和此后的朝鲜国宜宁公主。李成桂侧身吩咐:“传世子和大君。”

李成桂共有五子,长子李芳硕被封为世子,其次依序是李芳果,李芳毅,李芳干和李芳远。李曹两家素来交好,两家孩童自幼便在一起嬉闹玩耍;李芳远是李家幼子,与莲花青梅竹马自幼常在一起,更加与众不同。若不是秋天曹蒙乙仓促离京出征,二人怕是已经论及婚嫁了。

少顷,五个王子匆匆进殿。行礼见过国王王妃,看到恭坐在一旁的曹夫人和莲花,心里明白,都有些恻然。

世子李芳硕,清秀斯文,穿大红色锦袍;中间三个弟弟尚武,或琥珀绸或秋香缎的戎装,尽皆英姿勃勃。

李芳远一身石青色长袍,白玉腰带,青缎朝靴,身形挺拔轩昂,在五个王子中最为突出。远远望着莲花,黝黑双眼中满是抚慰。莲花一低头,避开了李芳远目光。

李成桂待五子落座,不紧不慢地说道:“寡人已经认了莲花为义女,封宜宁公主。将上表朝廷,贡宜宁公主进京师入宫。特唤尔等过来见过王妹。”

五位王子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李芳远“呼”地站起,双手握拳急急道:“父王!您不能!”说着已奔到国王面前噗通跪倒,大声道:“孩儿请为将军,前去全罗道杀尽倭寇!”

“孩儿愿去!”

“孩儿愿去!”

“孩儿愿去!”

李芳果、李芳毅、李芳干愣了一下,连续扑倒在前,大声请战。

李芳硕略微迟疑,也和弟弟们跪在一起道:“孩儿愿去!”

李成桂俯视着面前的五个儿子,不由虎目含泪,心潮汹涌。半晌说道:“都起来。明年开春,倭寇定然来犯,到时有你们打仗的时候。”

王子们依言站起,只有李芳远还是直挺挺地跪着,动也不动。

李成桂心知肚明,叹口气说道:“远儿你战过倭寇,应知倭寇凶残嗜血如阿修罗。我朝鲜兵少将寡,尤水军赢弱。要想根绝倭寇,非请朝廷援军不可。”

李芳远不动,跪得如旗杆一样笔直。棱角分明的面孔上一片冷峻,寒气逼人。

李成桂看了王妃一眼,王妃起身来到李芳远身前,温言抚慰。李芳远还是一动不动。

莲花缓缓站起,走到李芳远的身旁,也跪倒在地,轻声道:“王兄!这是莲花自己的主意,莲花心意已决,请王兄成全。”

李芳远握拳转头,凝望着莲花,脸色铁青:“你难道不知,这一去,今生再不可能回朝鲜,再不能见到?我,我……”说到这里说不下去,黑宝石似的双眸,简直要喷出火来。

莲花垂首不语,半晌轻声道:“我都明白。”

都明白?

都明白章竟然还如此这般!

P6-7

序言

古都南京秦淮河畔长千里的大报恩寺,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院。

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三世纪东吴时期的建初寺。东吴赤乌十年即公元247年,东吴大帝孙权为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修建建初寺并在寺内建造阿育王塔,成为江南塔寺之始。

古寺在之后的千余年问历经沧桑,多有兴废。明洪武、建文两朝称“天禧寺”,永乐年毁于大火。明永乐十年即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下旨在被烧毁的天禧寺上大规模重建,赐名“大报恩寺”,并同时修建九层五色琉璃宝塔,赐名“第一塔”。

大报恩寺琉璃塔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与万里长城、意大利的罗马大斗兽场、比萨斜塔,英格兰的巨石阵、埃及的亚历山大地下陵墓、土耳其的索菲亚大教堂并列。

1656年,荷兰人约翰·尼霍夫(Johan Nieuhof)随使团拜会大清帝国的顺治皇帝,回国后著书《东印度公司荷使晋谒鞑靼大汗》(An embassy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 of the United Provinces to the Grand Tartar Cham,emperor of China),俗称《尼霍夫游记》,是十八世纪初欧洲东方热潮中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书中配有大报恩寺的插图,尼霍夫这样描绘:“那些异教的和尚们为我们打开庙门,并让我们参观了一个约有一万尊佛像的大殿,寺庙的正中央建有一座瓷塔,是在鞑靼人到来七百多年以前建造的,经历多次战乱,迄今安然无恙。它的光辉业绩完美证明了那句关于‘不朽’的古谚,站在塔的最高层可以俯瞰全部城区和市郊,一直看到长江对岸。我要以诗将它凝固,将这座宝塔与世界七大奇迹并置。我,一名基督徒,竟然会对一座异教的庙宇如此折服。”

随着这本游记的出版和各种译本大量发行,大报恩寺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琉璃塔(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被赞誉为“东方建筑艺术最豪华最完美无缺的杰作”。作为中国和东方的象征,在之后的欧洲绘画和文学中被广泛采用。例如安徒生《天国花园》中少年东风吹嘘:“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琉璃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风铃都弄得叮叮当当响起来!”

大报恩寺琉璃塔共九层大约高八十米。塔身八面,贴满五色琉璃瓦,并镶嵌有上万个金箔裹身的佛像,晶莹剔透灿烂闪烁。塔顶和每层飞檐下垂有风铃,每当江南的微风拂过,风铃声阵阵清脆悦耳,仿佛少女在轻吟低唱。

明成祖修建大报恩寺,并依照大内图示造琉璃塔,正史均记载是为了报高皇后马氏之恩。《御制大报恩寺左碑》上确有“皇妣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字样。但对此不少历史学家表示质疑,野史里亦素有明成祖朱棣是为纪念生母碛妃而建大报恩寺之说,而其生母究竟是太祖龙兴前的定远李妃还是朝鲜贡女又争论不休,各有考据。

六百多年过去,历史的真相早已随古都金陵的数度风雨而湮灭,无论后人如何考据揣度,真正的原因除了明成祖朱棣本人,终究无人能知吧。

公元1856年,大报恩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琉璃宝塔从此再不能见,成为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痛。

公元2015年12月17日,在大报恩寺的原址上新建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开放。公园巍峨广大气势宏伟,新式的宝塔轩峻壮丽,高耸入云。无论是缓步行走在金陵古都古意盎然的小街,还是驾车奔驰在南京新城崭新鲜亮的大道,宝塔都时常出现在眼前,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南京城南的标志性建筑。或遥望,或登临,宝塔的美轮美奂都令人惊叹不已。

惊叹之余,又油然而生怀古之情:六百多年前,是什么成就了奇迹?明成祖朱棣和琉璃塔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

让我们翻开书页,一探究竟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