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有所得(55)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读有所得》,有“读”有“得”,“读”“得”并举,宗旨明确,特色鲜明。读本的较大特色在“所得”:每一篇都有千秋评说和专家解读,真正发现价值认同链条、思想流传群落。读本的另一大特色是编选集合了全国重点高校人文学科带头人的智慧。它将在引导社会阅读风气、培养人们阅读习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以自己的文化品格和编辑质量赢得读者,让阅读此读本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选择、一种习惯。

这本由朱建纲编写的《读有所得(55)》为第55期。

内容推荐

这本由朱建纲编写的《读有所得(55)》为第55期,收录了《柳梢青·春感》、《水月院闻琴》、《今文》、《给母亲的信》、《今人一得:忠孝文化》、《多读一点:三别母亲》、《吃饭》、《令人一得:吃饭这门手艺活》、《多读一点:钱锺书的读书笔记》、《雾中偶记》等作品。

目录

卷首

月(子木)

特别推荐

找北(王博)

无缝时代(王立刚)

胜而不美(骆玉明)

古典

久任(辛弃疾)

千秋评说

令人一得:官不久任,事不责成(田东江)

多读一点:古代如何考核官员

美文推荐

咏风(王勃)

柳梢青·春感(刘辰翁)

水月院闻琴(蔡召华)

今文

给母亲的信(冼星海)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忠孝文化(张殉)

多读一点:三别母亲

吃饭(钱锺书)

千秋评说

令人一得:吃饭这门手艺活(朱晓剑)

多读一点: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雾中偶记(茅盾)

千秋评说

令人一得:民族归属感(奕如寒)

美文推荐

天冬草(吴伯萧)

一个深夜的记忆(鲁藜)

译苑

华沙的回忆(维利·勃兰特)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重温“华沙之跪”(俞可)

多读一点:德国历史的“立此存照”

人类的精神(威廉·福克纳)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我为什么写作(阎连科)

多读一点:一个自己的天地

历史的浪漫气息(托马斯·麦考莱)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一百年前的细节(林达)

贝壳小记(弗朗西斯·蓬热)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小的不朽与大的不朽(任宇波)

美文推荐

蟋蟀之歌(胡安·拉蒙·希门内斯)

松树的树冠(加里·斯奈德)

文史撷英

朱德激情赋诗《出太行》

齐白石三“刺”张大干

司马光的抠门儿饭局

爱哭的科学家

纳粹战犯后代的赎罪人生

书香

《大国方略》

《理性的繁荣》

《中国颜色》

《20世纪的设计》

艺术欣赏

言札之美:人性的自由卷舒

试读章节

编者按:2015年7月13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在毕业典礼上致辞,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了“北大”二字,并寄语学生找对方向,不忘“大”的智慧与德性。

各位同学:

古人在造“北”这个字的时候,取义于二人相背。这是一个方位,但不同于东、西、南,北是一个特别的方位。北极、北斗,传说中天帝之所居,帝廷之所在,古人正是靠着它们来辨别方向。因此,找到北就成为找到方向的代称。从京师大学堂创办的那一天开始,北大就致力于以自己的方式为民族寻找前行的方向。

“北”字最太的好处就在于,它让我们体会寻找方向的复杂。两个相背的人,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我们应该追随哪一个?恰似与北大共存的这个时代,徘徊行走的中国一直在东西方之间进行着这样的思考:我们究竟应该追随哪一个?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这个问题存在;一百年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个问题存在;一百年之后,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历史不断地表明,我们无法简单而轻易地给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答案。总是在辩论和争吵之1中,在左一步右一步、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中,这个答案才会浮现出来。、也许,方向是在对立、冲突和矛盾中呈现出来的。

哲学的学习至少让我们知道一点,辩论和争吵、冲突和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老子和孔子、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朱熹和陆九渊、康德和黑格尔,这些年来,我们接触到的就是冲突的心灵。哲学的训练给我们提供了自信心和平常心,面对着相背的事物,不是掩盖或者粉饰,而是面对和解决。解决的方式也不必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双方或者多方的共存。有东就有西,有南就有北。有东西南北,就有“中”。有“中”就有“不中”。“北”这个字在呈现冲突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智慧,一种相背的事物有张力却充满生机地共存的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北就是大。“大”这个字介乎天和人之伺,成为它们的桥梁。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字,人字是它的基础,却是一个充实和舒展的人;离天比较近,但没有二到把自己当作是天。大是一种德性,一种智慧,一种“充实而有光辉”的德性,一种大而能化的智慧。充实而有光辉,突出的是“实”;大而化之,则可以进入圣人的境界。大而能化,强调的则是“虚”;“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大化而达到真人之世界。实之化重在化人,虚之化重在化己,最后则都归之于对小我和成心的超越。

无论是化人还是化己,融化的都是对立、冲突和矛盾,人己之间的,或者鲲鹏之间的。大是一种在这个复杂的人的世界中获得统一性的力量,是包容、是平等、是自由,是运用理性来分析和思考、借助于对话来沟通和理解的能力。大盈若冲、大成若缺、大智若愚、大白若辱、大方无隅,这一系列“正言若反”的句子赋予了我们思考大和小之间区别的灵感。所谓小,是局限在既成的自我之中,小盈就是盈,小成就是成;大则是融自我和他者于一体,盈冲一体、成缺一体、智愚一体!白黑一体。

同学们,在你们毕业的时候,我送给各位的礼物就是这两个字。,我相信任何时候,你们都不会放弃对方向的思考,也一定会以“大人”期许自己。这个大人无关乎权力和财富,只关乎心灵。P1-4

序言

住在一个院子的三楼,夏夜推窗望去,常常看见满院落月色,晶莹动人。旧书里有“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句子,似乎都不得其趣。略一驻足,但听得淅渐沥沥之声不绝,于是恍然以为月光如雨,从中天飘飘洒洒而下。心境一时空明,尘虑都尽。苏东坡夜游承天寺,喜见树影,朱自清独赏荷塘月,如闻琴音,这些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了,人和天地自然,总要在某个瞬间和解,彼此冥契无间。

然才一寻思,即知譬如流年暗换,月本无声。那渐浙沥沥的,不过是因为整个院子里空调都在运转,滴水声错落如雨而已。空调无休无止地运转,足见月色不寒,人间苦热。乃一门闩闩出了月亮,管它是否寰宇同此凉热,踱进空调制冷的空间,自去灯下读书。一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读得凉气森森,仿佛置身洪荒世界,月亮磅礴而至,令人肌体生风。这算是人间的月亮吧。又一句“月出惊山乌,时鸣春涧中”,读出小小的惊喜、小小的忧虑;小小的眼睛里都是希望,都是欲望;心头有小小的鹿,才跑又止。这就是人间的月亮了吧?可惜都是纸上烟云: “我不见月亮已经很久了。”口唇间漏出这样经典的句子,也不知鲁迅先生当年写下来是何心情,总归是觉得此月非彼月,古今本不同,何来“人皆仰之”的赞叹?

夏夜的阳台空寂无人,月光潇潇。

潇潇的其实是空调滴水的声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