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生活久了,听的、看的、亲身体验的也就多了,尽管有许多现象是身在怪中不知怪,但怪的本身是别的地方所无可比拟的。
强金武编写的《成都十八怪》以幽默的图文组合,讲述成都“十八怪”,既有成都靓妹的众生相,也有成都生活面面观,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民俗读物。
| 书名 | 成都十八怪/成都记忆书系 |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作者 | 强金武 |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成都生活久了,听的、看的、亲身体验的也就多了,尽管有许多现象是身在怪中不知怪,但怪的本身是别的地方所无可比拟的。 强金武编写的《成都十八怪》以幽默的图文组合,讲述成都“十八怪”,既有成都靓妹的众生相,也有成都生活面面观,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民俗读物。 内容推荐 成都是一座有趣的城市,成都的人,有点“怪”:成都人爱吃辣的,成都人爱吃酸的,成都人喜欢摆龙门阵,成都人喜欢喝茶……强金武编写的《成都十八怪》以幽默的图文组合,讲述成都“十八怪”,既有成都靓妹的众生相,也有成都生活面面观,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民俗读物。 目录 成都十八怪 ——成都生活新观察 成都新三十八怪 ——当代成都生活聚焦 成都粉子(靓妹)怪!怪!怪!(之一) 成都粉子(靓姝)怪!怪!怪!(之二) 成都粉子(靓妹)怪!怪!怪!(之三) 试读章节 当今,成都时尚的男人都染黄毛,成都时尚的女人都穿露肚脐眼的褂子,别人看世界用的是两只眼睛,她看世界还多一只眼睛:肚脐眼。 标准的成都粉子头发烫的是直发,穿露脐装,笼乌脚鸡长袜,登厚底鞋,画鬼蛾子眉,埋电线那么粗的眼线,割酒盅盅那么大的假酒窝,把嘴唇整成回锅肉大嘴巴,又打了黑色的唇膏,并且走路要飞叉叉,说话要人来疯,还喜欢在大街上啃兔脑壳,随时抱一只博美犬……这种女孩你见了不要心跳加快,这叫前卫女郎穿概念装,过另类生活。 外地女人也穿露脐装,但外地女人没有成都女人的腰身,没有成都女人的肌肤,没有成都女人靓丽,没有成都女人的粉色,没有成都女人会发嗲,没有成都女人的吃相、睡相和温柔,这是一种综合素质,是泡菜水泡大的,回锅肉养大的,茶水灌出来的;是成都的小吃将息的,是成都的气候抚育的,也是成都的爹妈惯的,因而,是别处的女人学不会、模仿不了的,这不是表演,而是习惯成自然。 三只眼睛看世界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成都女人精灵,她们比别人多长一只眼睛,因而比别人多一个心眼。成都女人爱吃辣椒,性格也火爆,但她们该温柔时不缺少温情,时机掌握得很好。同样,成都女人喜欢打扮,但绝不雷同,也不追求华丽,更注重体现个性。因而,外地人评价说成都粉子精灵而不古怪,这是因为她们用三只眼睛看世界。 成都人喜欢打通宵麻将,城里面夜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到了午夜大家肚子饿了就出门去吃鬼饮食。半夜餐馆大多关门打烊,这时,卖夜食的(成都人叫鬼饮食)就用三轮车把家什推出来摆上街,大声叫卖。有面食、荷包蛋、酸辣粉之类,更多的是麻辣烫。打牌的谁赢了钱谁请客,大家吃得流汗,回去又摆开阵势再战。吃鬼饮食是成都人独特的宵夜方式。 鬼饮食随季节不同内容也不同,夏天吃的是冷啖杯,大多以卤菜为主,佐以冰镇啤酒,食客围着桌子坐在街沿边,打着胴胴,用大蒲扇撵着蚊子,吃得浑身是汗,把汗出透了回家冲个凉,一觉拉抻了睡至天亮,这是成都人崇尚的一种生活享受。冬天的鬼饮食卖的是热食,食客们啖一碗炖蹄花,喝二两烧酒,佐以一盘花生米,这同样是莫大的享受。 光顾鬼饮食摊子的大多是年轻人,中老年人拒绝这种吃法.一来他们半夜都不出门,二来也不过夜生活,更重要的是怕不卫生,也嫌价格贵。一小碗荷包蛋就要卖几元钱,老年人用筷子点了半天,发现只有一个蛋,觉得划不着。而年轻人则不同,他们认为马不吃夜革不肥,人不吃鬼饮食不壮,何况他们都是夜不收,不到半夜三更不睡觉,第二天更要睡大懒觉,所以不补充能量不行。更重要的是鬼饮食卖的都是快餐,吃完了嘴巴一抹走人,而且摊子都摆在大街上,买起来方便,吃起来随意。但打扫卫生的人就要叫苦连天,因为满街扔的废弃物,给他们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成都人说话爱带把子,张嘴就是“老子”,而且国骂、省骂、市骂随口带。成都人同外省人吵架幸亏别人听不懂,否则,就要惹大祸。外地人同成都人吵架肯定不是成都人的对手,成都人不仅嘴巴翻动的频率快,而且语言富有表现力,其中脏话随口带出来。往往外地人气得跺脚,却不知怎样应付。有少数成都的姆姆以吵架为快事,为了一点小事就跟人对骂,骂得越毒她感到越有成就感。姆姆吵架声音之大,想象力之丰富,语言之生动,把子之多,听者闻所未闻,难怪成都人一听见哪里有人吵架就要围得水泄不通,是被那些语言所吸引。 成都人说话带把子大多是出于无意,说者不觉得,闻者也不在乎,他们平常这么说惯了,大家也不计较,但外地人就很生气,认为这是恶意的中伤。特别是那些成都妙龄女郎一个个楚楚动人、如花似玉、文质彬彬,但只要一张嘴竟令人大吃一惊,她们居然满口脏话.而且说得那么自然,那么顺畅。 总括起来,成都人说的带把子的话中最多的是占人欺头的,第二类是指桑骂槐的,再一类就是省骂、市骂,每一个区县又有当地的俗语,甚至每一条街道也有街骂,有些连本地人也不大听得懂。当长辈的往往要提醒晚辈们不要说话带把子,晚辈就试图改掉这种毛病,然而受环境影响,要改掉这一陋习非常不易。 成都人说话不仅骂人带把子,连夸奖人也带把子,痛苦了带把子,高兴了也带把子,所以对这种带把子话还不好做出评判,苦的是翻译,要想把成都人的口语准确地翻译成外语是非常考手艺的。P4-8 序言 话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派宰相张仪在古蜀国都城旧址修建坚固的城池,以巩固对蜀地的统治。张仪于是招兵买马,大兴土木。但修建多日,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城墙是修了倒,倒了修,张仪是寝食难安。忽一日,张仪梦见一只大乌龟,从张仪的住处向东南方向游去。梦醒,张仪不知何故,即请来一巫师解梦,巫师道: “神龟爬过的痕迹,即是建立城墙的地基。”张仪信之.城池建成。所以,成都最早的别名就叫龟化(画)城。 说起成都真的有点怪:成都人爱吃辣的,且是麻辣的;成都人爱吃酸的,且是越酸越好;成都人爱吹牛,且吹得越大越好;成都人说的是川方言,且语系不在中国七大方言之列;成都人爱说脏话,但又感到生动有趣;成都人男女比例失调,但女性多于男性;成都人要发迹得先出川,且走得越远发得越凶;成都人嘴甜,且说的比唱的好听,谓之假打……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成都生活久了,听的、看的、亲身体验的也就多了,尽管有许多现象是身在怪中不知怪,但怪的本身是别的地方所无可比拟的。经过对成都生活的新观察,把广大人民群众口头广为流传的,经加工、综合、归纳成18种现象,每一种现象即为一怪;把成都粉子(靓妹)现实生活中的面面观,用幽默、夸张、形象化比喻、杂谈等手法勾画出《成都粉子怪!怪!怪!》的76个小故事;把成都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场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生活方面能让人捧腹一笑的现象,编成38个小故事。 我们旨在用这些杂谈,再配以漫画,让人们在笑声中,对现实生活有所思考,在欢乐中,对现实生活有所褒贬,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一五年四月于成都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