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姑娘
我爬一样地冲上了舞台,拿着吉它唱着蹩脚的歌曲,
台下的人喊着,这是哪来的勺子,又矮又丑还胖得没边,
快滚下来!很快我的歌声淹没在嘘声中。没调的旋律。
没谱的歌词,但是它们就那样地出现在我脑海中,我一
字一字地把它们唱了出来。
有一种感情在离开好多年后回忆起来,才明白错过
了其实就是一辈子。
有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好像加个微信那么简单,诀
别的时候又好像取消关注那样容易。但总有一份感情是
会埋藏在心里好多年。
马蛋蛋是我第七十二个表白的女孩,她小巧玲珑,说话轻声轻语。我对她的表白算是比较理直气壮,因为之前遇到过很多看起来温柔的女孩,一旦表白,都能送来非常犀利的回答:“你照过镜子么?”咋了,镜子没有美白功能,要不我也很帅气。还有一次,和女孩吃羊腿,表白完以后,那刀子插在羊腿上哗哗地割下来,女孩直勾勾地看着我,看得我毛骨悚然。
但是马蛋蛋却不是这样,她温柔地递来一句:“你是个好人,但我们不合适。”我听过很多种拒绝,什么扁豆面旗子想进宴会厅、蛤蟆想吃天鹅肉,什么馕上放烤肉,你以为你是打卤馕呀。但是这旬最温馨,我回了句:“别怕,其实我不是什么好人。”
我真的不是什么好人,马史对我说:“你要坚持,表白一百个,我就不信没有瞎眼的。”每次表白遇到不拒绝也不答应的人,我都问马史,这是备胎的节奏么。马史说:“别想了,你就是千斤顶——换备胎用的。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拉黑处理,要不钱包保不住,人财两空。”
但马蛋蛋是我唯一愿意当千斤顶的人,并不是因为她可爱的脸蛋和明秀的眼眸,更不是她翘翘的屁股,而是她愿意陪着我看电影、爬红山、去水磨沟公园,她愿意陪我走遍乌鲁木齐,并且每次都抢着付钱,抢到我害羞抬不起头,抢到我每次都说:“要不你把钱先给我,男人都是要点面子的。”
当然我也有很多的付出,毕竟我是男人。比如有一次我和马蛋蛋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卖水果的人高喊着:“五块一公斤,不甜不要钱!”我问马蛋蛋:“想吃苹果吗?”
“想是想,可是我们把钱都花完了,就剩打车钱了。”
“没关系。”
我就走在水果摊位上仔细地端详着每一个苹果,然后认真地问卖水果的:“有不甜的吗?”
后来我真的拿了一个大苹果放在马蛋蛋手上,背面的一半都已经烂掉了。我认真地对她说:“生活多么像这个苹果,越是早熟,越是烂得快。”
那段时间我天天跟着这个女孩,马史问我:“你是她的跟屁虫吗?”“不是,我是她的守护神。”白天我都是小心翼翼地和她交往,怕被别人知道。她问我:“为什么?”
“我不想影响你找男朋友。”
“那你会一辈子跟在我屁股后面吗?”
“我跟在你屁股后面是为了挡住马史的目光,他总是盯着你的屁股不放。”
路灯洒下似纱似雨的光芒,我跟在马蛋蛋的后面,看着马蛋蛋兔子般的步伐,风吹乱了她的头发。我的心瞬间被感染,有一丝的抽痛,我把这种感情告诉了马史,马史说:“你能无所顾忌地爱上很多女孩,但是你确定会有一个女孩爱上你吗?”
马蛋蛋是一个回族女孩,我给别人解释她拒绝我的理由时,会义正辞严地说我是个汉人,我们真的不合适,我不能伤害马蛋蛋。
这样看起来我很大义凛然。
马蛋蛋拥有一个非常传统的回族家庭,她的爷爷去麦加朝觐过两次。也就是说,就算我长得再帅,就算我把肠子洗得再干净,我们都不可能在一起,她都必须嫁给一个回族男孩,就算他是收皮子的,或者卖牛肉面。
我曾经和马蛋蛋无数次讨论过这个问题,马蛋蛋问我:“谈谈你们的人生吧!”(P001-003)
后记
一直都觉得写作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就如同在孤岛上生活,与世隔绝,自给自足。而写作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写作是不需要资本的市场,一支笔一张纸。写出内心的东西,就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有人说,写作的人是忧郁的。而我觉得,写作人的快乐,是不为外人所知的。
曾经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说,出书。那人说,那不是一件不难的事情吗?他不知道,曾经我父亲的梦想就是出书,写一写阿勒泰的生活,他突然离去以后,这也变成了我的梦想,我带着这个梦想一路走了十六年。
母亲对我说,你父亲如果不离去,今年也要过六十岁生日了。我总是记得新疆自治区成立了六十周年,却忘记了父亲出生在1955年,如果父亲还在,他一定是阿勒泰地区最好的笔杆子,用笔写出这六十年的巨变,从荒漠到良田,从平房到楼房。好在我是他的儿子,我是新疆的孩子。
高三那年所有人都沉浸考题之中,只有我在课桌上写着文字,那一年新概念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家,我梦想去上海参加征文比赛。只是寄出的作品石沉大海,我想比这个更幼稚的是,我复读了一年是为了第二次参加新概念大赛。当然,还是杳无音信。
曾经在天涯网站上一无所有的呐喊,把自己所有的苦闷都倾泻于网络,尽管很多网友觉得我的文笔不错,但是那些文章很少见诸报刊,没有稿费。尽管如此,我还是勤奋地写东西。宣泄内心的悲凉,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五年。
这个过程很漫长,漫长到我生活的孤岛荒无人烟,偶然有人对我说句话都是:好好找一份工作,考个公务员,别写作了。重新回到新疆这三年我很少再去天涯上写文章,我想他们说的对,这是一条不归路。只是我不甘心。
我把用了五年的网名北漠小冰从天涯上注销了,沉淀下来,开了一个网店,不亦乐乎地卖一些新疆特产,还有一些收入,偶尔读读别人的文章,也不会再去想能不能写出像样的文章。
年前的时候,回了一次青河,儿时的伙伴、童年的记忆一下子全部涌上了心头。曾经觉得生活无比昏暗,站在青河的河边上突然全部释然了。生活是给了我们很多苦难,但是还有那么多人心存阳光与感恩,我为什么要沉寂在自己内心悲伤的一面中十年,不能自拔?
再给父亲上坟的时候,我并没有哭,而是和他梳理了童年的日子还有走向社会接触的人与故事。
劈千棘斩万荆,行高山渡深水,最后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这路途中。
回到乌鲁木齐,我又把用了三年的网名盛世小草注销了,之前起这个名字内心的想法是:贵国贱民。我想它太不阳光了,走了那么远,走了那么久,行者杨奋或许更适合我。
从那以后,我将这些年的故事与人都列了一个表,一个一个开始写。
以前在内地的时候总是归心似箭,想家的时候去吃拌面与馕。这些年才明白,拌面与馕并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而是寄托了一种情绪在里面。
以前总是把文字当作内心宣泄的最好方式,现在才明白,其实文字是我们怀念过去最好的载体,失去的才是最美好的。
以前的生活太自我,现在才明白,站在另一个角度,新疆也有故事,这些故事会让你忘记新疆的沙漠、草原与戈壁滩。
这个过程很漫长,漫长到就算每一个写字人都是孤岛,也会有深海拥抱。
这深海是灵魂,是理想,是一直坚忍不拔的性格。
这深海是共鸣,是认可,是一路艰难困苦的信仰。
你看这篇铅字的时候,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尽管用十年之久,我以前常说,你看得见我在键盘上打出的字,却看不见我落在键盘上的泪。现在我想说:所有的眼泪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梦想不曾丢,只要你心向大海。
斑驳不堪的记忆
点滴倾诉
在枯寂的人生中
得以慰藉
思念的文字
化成生命蝴蝶
在我们的世界里
飘飞
人的祭灶
人的絮叨
不过一线之间
动情的旋律
扬起的帆船
去寻找生命的港湾
每一座孤岛
都有深海拥抱
记忆是我最大的行李,我把它卸到这里,继续下一个旅途。心存感恩与阳光,就会在旅途中看到最美的风景。
我爱的新疆与你爱的新疆是一样的,因为打动人的,最终还是故事,是情怀。
序3
杨奋的新疆故事,能触动每一个新疆人的内心。我们总是言爱,因为有爱的故事更让人亲近。杨奋做到了这一点。润物细无声,就好像在某个下午温热的阳光中,安静地喝一杯咖啡,听一位老朋友讲起那熟悉的土地上不一样的故事。
是书,是故事,更是情怀。离开新疆这么多年,割舍不了的新疆情怀,读完这本书,更浓。
尼格买提
十年沉淀。由杨奋所著的《一个勺子》一书包含的二十四篇作品,二十四个发生在新疆的温情故事。网络阅读过亿。这是新一代的新疆人,“疆三代”们的生活。他们热爱这片土地,他们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得到。他们记录着新疆的昨天,期望和建设着新疆的未来。作品文字质朴,饱含深情。以新的情怀,新的笔触,展示了当代新疆的风土人情,民俗民态,读来别有趣味,抑或常被感动。
由杨奋所著的《一个勺子》一书讲述了二十四个新疆故事,大部分的新疆的书籍都是介绍新疆的民俗与民生,这本书的亮点在于第一次真正的讲述了新疆年轻人,疆三代的故事。通过细腻幽默的笔风反映出当代新疆年轻人的状态。
整部作品从内容到文字,都是质朴而真诚的,甚至是不加修饰的。作者试图用一种最本真的态度,去讲述和记录他的小伙伴们的生活。恰是这样,使这些故事,如宝石一样,散发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