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虹编著的《全彩图说二战全史(超值全彩珍藏版)》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囊括“上篇二战战史”和“下篇二战风云”两部分。上篇采用将地区战场与时间线索混合穿插的传统写法,逐一叙述各个战场的全景进程,分为“序幕:战争阴云”“开场:远东硝烟”“爆发:欧洲沦陷”“激战:苏德大战”“蔓延:血染太平洋”“转折:决战斯大林格勒”“拉锯:逐鹿北非”“反攻:光复欧洲”和“尾声:日本投降”。其中波兰闪击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偷袭珍珠港和抢占瓜岛等著名战役均有详细描述。下篇包括“谍光秘影”“风云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逸闻趣事”和“难解谜团”,对情报战、历史谜团和二战趣闻等均作了详细介绍。本书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不仅从宏观上讲述战争,而且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全史。
二战是人类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战争,是人类命运的大较量。回顾战争,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仅可以丰富历史知识,还能够以史为鉴,吸取教训,继而深入探讨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
关于二战,仅介绍战争的进程必然显得片面,本书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按不同类型分为“二战战史”和“二战风云”上下两篇,既讲述了二战的进程,又不乏历史谜团、战争趣闻、内幕真相等历史细节,采用全新的视角、生动的文字及精美的图片加以全方位解读,让原本厚重的历史多了几分情趣。
白虹编著的《全彩图说二战全史(超值全彩珍藏版)》力争完整重现二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不仅从宏观上讲述战争,还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全史。
决斗,用剑术击败政敌
秉性骄野的墨索里尼为了夺取政权,发展法西斯的队伍,他用欺骗宣传的伎俩得心应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中,就如他曾对其心腹们所说:“我们的政策就是左右逢源,既讨好贵族,又讨好平民,既反动,又革命。”
受尽战后挫伤的意大利充满了喋喋不休的不满与愤怒,墨索里尼除趁此机会利用《意大利人民报》大造舆论,宣扬法西斯主义的种种好处,拉拢广大劳苦大众之外,他对金融财团、工业资本家等资产阶级亦是信誓旦旦地宣称,“法西斯保护私有财产,实行自由经济,反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然而这样的两面政策并没有给墨索里尼带来多少惊喜,1919年9月,狂热的民族主义者邓南遮为了扩张意大利的领土,率领一批支持者进军阜姆。墨索里尼热情高涨,给予大力支持,但还是以失败告终。随后11月16日的大选中,法西斯的选票惨不忍睹。墨索里尼故作镇定地安抚法西斯党徒们,为了转移人民对于法西斯的注意力,他把矛头指向了当局的尼蒂政府,且大肆宣扬民族沙文主义。
意大利的上空飘起了群众的怒吼、法西斯党徒们的仇恨,暴力成为了人们得以宣泄的途径,就像墨索里尼所说“法西斯所需要的是暴力、流血与牺牲”。
墨索里尼不仅仅宣扬暴力,组织暴力活动,他自身对于暴力手段亦是身体力行,这在他从小的残暴行为中便能看出些端倪,就连他的妻子拉凯莱都是通过暴力的途径得到的。
1904年,墨索里尼认识了小他9岁的拉凯莱,后因常年在外奔波谋生,两人很少见面,随着时间的流逝,拉凯莱越发貌美脱俗。1908年,墨索里尼返乡,看到受人喜爱的拉凯莱,他顿感受到威胁,便用手枪威胁自己的父亲和继母(即拉凯莱的母亲)同意他与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结婚。
残忍成性的墨索里尼在生活中习惯使用暴力,甚至在同别人进行政治辩论时,也总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1914年11月墨索里尼被开除出社会党之后,继续利用《意大利人民报》鼓吹参战。一位名叫麦里诺的律师,在《前进报》上同墨索里尼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墨索里尼觉得在报刊上的辩论过于憋屈,于是向麦里诺提出了挑战进行决斗。决斗按传统的方式进行,双方都邀请了证人,1915年2月5日,墨索里尼拿着利剑,杀气腾腾地出现在这个带着政治气息的决斗现场,经过几个激烈的来回,并没有分出谁胜谁负,最终也只是以一个平局落幕。
虽然这次决斗并没有为墨索里尼带来荣誉,但后来他又以类似的方式先后与政敌西科蒂·斯克日斯和巴斯吉奥等对阵厮杀,在这些决斗过程中,墨索里尼利用其擅长的剑术狠狠地将对方击败。为了鼓舞决斗的精神能够在法西斯党徒中盛行起来,墨索里尼不惜将奥格斯塔的坟场变为罗马的音乐会场,借以发扬武士精神,并以“决战决胜,视死如归”来要求党徒们。
伤痕累累的意大利再加上法西斯分子们狂暴的破坏、搅拌,其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全国陷人了一个难以维继的境况,人们面面相觑,纷纷议论,不知前面是更为深重的灾难还是猛然的觉醒。1922年1月,墨索里尼作为《意大利人民报》总编辑出席了正在法国戛纳召开的国际联盟会议。会上,他对于意大利货币的比值少于法国的一半这一事实感到极为耻辱,认为这是对战胜国的打击,这是意大利帝国危亡的征兆。随后他在《戛纳会议以后》一文中声称:“在目前精神与经济恐慌的情形之下,必须往前进,否则就要沉沦下去了。”
前进的方式便是反抗,狂躁不安的法西斯党徒们夺权的欲望在这种前进声中愈加浓厚,为了壮大反革命武装力量,全面夺权,墨索里尼专门组织了一个广招军官和旧军人的军事参议会,主要采取武装训练,并对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团体进行残酷镇压,制造恐怖气氛。
这群信奉法西斯的人们对其领袖实行无条件的服从,他们以颇具古罗马帝国军人的姿态招摇于意大利街头,就如脱缰的野马,肆意张狂着。1922年,墨索里尼以威胁的口吻对当局的法克达政府说道:“现在法西斯党要自行其是了,或者做一个执政党,或者做一个乱党,何去何从,要看局势的发展了!”
蠢蠢欲动的法西斯党徒们要行动了!夺权的声响开始从四面八方涌入阴云密布的意大利。
P11-12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最大战舰“密苏里”号上,隆重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投降的受降仪式。至此,人类进行的规模最大、破坏最严重、影响最深的全球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回首6年战争的日日夜夜: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随即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军装甲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法国战败投降。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两国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开始实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之后德国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轰炸。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下午,美国对日宣战,随后2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正式对日宣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胜利,成为二战转折点。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军全面溃败。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势力。1945年5月7日,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和长崎。接着苏联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最激烈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战线遍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约9000余万人死亡;钱财损失约4万亿美元;大量房屋被破坏,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则难以估计。
战争不只是战场上的搏杀。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硝烟背后,政治巨头的决断主宰着战争,各种力量的演化扭曲着战争,无处不在的谍影影响着战争……二战的意义早已超出一场战争,它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标识,也是人类文明的转折点,其影响延续至今。
本书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囊括“上篇二战战史”和“下篇二战风云”两部分。上篇采用将地区战场与时间线索混合穿插的传统写法,逐一叙述各个战场的全景进程,分为“序幕:战争阴云”“开场:远东硝烟”“爆发:欧洲沦陷”“激战:苏德大战”“蔓延:血染太平洋”“转折:决战斯大林格勒”“拉锯:逐鹿北非”“反攻:光复欧洲”和“尾声:日本投降”。其中波兰闪击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偷袭珍珠港和抢占瓜岛等著名战役均有详细描述。下篇包括“谍光秘影”“风云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逸闻趣事”和“难解谜团”,对情报战、历史谜团和二战趣闻等均作了详细介绍。本书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不仅从宏观上讲述战争,而且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全史。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相对于战争结束来说,我们更希望所有的战争本就没有爆发。”唯愿人们在回眸二战时,多一些沉思和省悟,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