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学习之窗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重要的是要以这3个学习之窗为基础,知道你的孩子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会经历什么。
第一个学习之窗
出生至12岁:量子学习
大多数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第一个学习之窗是孩子的量子学习时期。他们对任何东西的感知都是崭新和令人激动的学习体验。他们可能不明白“热”这个单词,但他们很快就会知道热的感觉。
在此时期,孩子的大脑就像是一团面糊。起初,他们的大脑只是一个整体。直到4岁时,大脑才开始分为左右两个半脑。
如果一个人被形容为“右脑发达”,那他的生活方式会更倾向于艺术性、创造性和更加自由的流动性。如果一个人被形容为“左脑发达”,那此人的书卷气会比较浓,创造性欠佳,并且比较呆板。据说左脑偏向于讲话、阅读、写作和数学技能。传统学校认为左脑发达的学生聪明。
艺术、音乐和舞蹈学校倾向于吸引右脑发达的学生。
如果孩子是左撇子,那么,他是左脑发达或右脑发达可能就要反过来说。
很多研究人员认为伟大的天才是双侧半脑都占主导的人。一位研究人员研究了像温斯顿·丘吉尔这样的人。还是小伙子的时候,丘吉尔说他大脑中经常会闪现怪异的想法。几分钟后,他才能表达清楚刚刚突然出现的天才想法。用非常简单的话来说,天才想法的突发产生在右脑,这是具有创造性的一侧。但因为语言来自于左脑,思想的闪现必须从右脑移动到左脑,他才能得以讲出自己的新想法。今天,我们可以说“大脑中灵光一闪”。正如你料想的那样,并非所有的研究学者都同意这一说法。
《大富翁》游戏之所以被称为极好的教学工具,原因就在于它能够让左右半脑同时参与,而不只是激活左脑。儿童如此,成人也是这样。换句话说,学习是一个生理和情感的过程,同样它也是一个心理过程。
不管你支持这一争论的哪一方,有一点似乎是真实的,即在从出生至12岁这个第一个学习之窗期间,孩子就是一个学习机器。父母不需要鼓励他们学习,他们会主动学习,从爬行、走路、谈话、吃饭到学骑自行车,不断取得进步。这个“小学习机器”常常让父母筋疲力尽。
然后,孩子开始上学。
第一个学习之窗从孩子学习语言和腔调的时候就开始了。例如,生在亚拉巴马州(Alahama)的孩子说话时会带有南方口音,而生在纽约的孩子则会带有独特的纽约口音。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学习另外一种语言,但在早年养成的口音常常会转移到新的语言中。
在欧洲生长的儿童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的第一个学习之窗时期是在多语言文化中度过的。长大以后,这一经历使得他们很容易就能学会新的语言。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单一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常常会在以后的人生中艰难地学习第二种语言。
第一学习之窗期间,孩子会养成对文化、食物和音乐的偏爱。一个孩子眼中的美食可能在另一个孩子看来令他讨厌。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与偏远农场长大的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可能截然不同。与此类似,穷人家孩子与富人家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发展。受虐待的孩子常常要在以后的生活中面临挑战;而在用爱呵护着养大的孩子看来,这可能是不可思议的。
从出生到12岁期间,孩子大脑的表面是相对光滑的。随着学习的进行,大脑中形成神经通路。简而言之,神经通路就像是大脑中的一条条道路。如同一个搬到新镇子去的人需要找到周围的路,了解从住宅到超市、工作单位和教堂的道路一样。当孩子学习爬行、走路、交谈和骑自行车时,他们的大脑就会形成神经通路。
12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标志,因为过了12岁之后,大脑开始要将还没有形成神经回路的部位修剪掉。换言之,就是“用进废退”。
一旦神经通路形成,而且未被使用的大脑部位被清理,学习新的东西就会变得非常困难。12岁之后再理解学到的新东西就不容易了。现在,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在逐渐发育成熟的大脑脑回及回间沟之间必须搭建起桥梁。
因此,“你教不会一只老狗新把戏”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年纪越大,人们的学习能力就会越差,培育新的神经通路就会变得难上加难。
这些年龄段之所以叫作“窗”,是因为此时它们好比一扇打开的窗,是一个短暂的学习期。例如,有一个学习如何走路的窗口。如果孩子在第一个窗口时失去了学习走路的机会,那就可能会一辈子瘸着走路,因为他的骨骼、肌肉和运动神经的技能就从来没有发育过。学习走路和社交技能同样如此。如果孩子在第一个学习之窗期间未能学习读书和写作,他们的生活就会受到挑战,甚至陷入困境。他们可以在以后的人生中学会这些技能,但会十分艰难。如果错过了学习窗口,那它就会关闭。
我想起一个孩子被父母关在壁橱里的故事。在被发现之前,他已经错过了第一个学习之窗和第二个学习之窗的大部分时间。虽然现在自由了,但他在心理、生理、情感和社交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他从来没有被培育出大部分儿童在成长期间生成的正常神经通路。P74-76
如果你无法给6岁的孩子讲解某些知识的时候,那说明你自己也不明白。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总是问我的老师:“为什么你不教如何赚钱?”
可他们从来没有回答过我这个简单的问题。
今天的金融危机在多大的程度上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危机?或者说它是因缺乏财商教育而导致的危机?今天,父母在家中如何给孩子提前进行财商教育呢?
本书是写给想为孩子进入现实的金钱世界做准备,而学校并没有做这件事的父母看的。
——罗伯特·清崎
每当我要写本新书时,我就会问自己: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
在我看来,答案很简单,也总是如出一辙。我始终想知道为什么“赚钱”没有成为学校的必修课。日复一日,老师不断地向我们脑子里灌输的是这样的东西:
“上学才能找到工作。如果你不上学,你就别想找到好工作。” 为什么要上学 这让我忍不住要问老师:“找到工作的动机难道不是为了赚钱吗?既然找到工作的目的是赚钱,那为什么不开门见山,直接教我们如何赚钱呢?”
从来没有人回答过我这个问题。
皇帝没穿衣服
1837年,丹麦人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发表了童话《皇帝的新衣》。
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从前,有一个皇帝,他只关心自己的衣服,并穿着它们到处炫耀。一天,城里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够用最漂亮的布为他制作最精美的服装。不过,据他们说,这种布非常特殊,那就是愚蠢的人或出身低微的人是看不到的。
皇帝对于自己能否看到布略感紧张,于是先派了两个他信任的宰相去看看这种特殊的布料。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布。但是,他俩都不承认自己看不见,反而满口夸赞。
随着有关这种特殊布的消息越传越远,城里所有的人都对获知他们的邻居有多么愚蠢产生了兴趣。
之后,皇帝同意两个骗子用这种特殊的布为他制作衣服,他还要穿上新衣游行穿越整个城市。尽管他知道自己赤身露体,却从来不敢承认,担心自己愚蠢,以至于看不到自己身上穿的衣服。
他也害怕城里的人认为他是愚蠢的。
当然,城里所有的人都狂赞皇帝的新衣是何等的华丽,因为他们也不敢承认看不到衣服。直到有一个小孩说道:“他确实什么也没穿啊!”
小孩的父母吓得喘不过气来,试图堵住他的嘴,却无法让小孩沉默。他扭动着身子,推开父母捂他嘴的手,继续说道:“皇帝光着身7%!”很快,他的几个同班同学也一起咯咯地笑着说起来。
过了一会儿,大人也加入了孩子们的行列,开始交头接耳:“孩子是对的!这老家伙的确没穿衣服。他是个傻瓜,希望我们受
他的愚弄。”
美国人到底在想什么
弗兰克·伦茨(博士是一位受尊重的民意测验者,是号脉美国民意的人。2009年,他在自己出版的著作《美国人到底在想什么》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调查问题:
如果你必须选择,你是喜欢当一名企业老板还是财富500强公 司的首席执行官?
调查结果如下:
80% 雇用100人或以上的企业老板。
14% 雇用超过1万人的财富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6% 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换句话说,今天的美国人想当企业家。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系统正在训练我们的孩子当雇员。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师和家长会不断地说“上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个高工资的好工作”。很少有父母或教师说“上学就是为了将来为社会创造N多高工资的就业机会”。
雇员所需的技能和企业家所需的技能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大多数学校不讲授成为企业家所要掌握的技能。
伦茨博士发现:全职的公司员工中,有超过70%的人正在考虑或已经考虑过要创办自己的企业。许多人梦想成为创业家,但很少有人能自信地跨出这一步。财商教育的缺失是大多数人仍然为别人打工的主要原因。因为没有接受过财商教育,大多数雇员害怕失去工作,害怕失去稳定的工资,说白了就是害怕失败。
财商教育及其所带来的转变是创业家所必需的。
别再提MBA了
伦茨博士继续指出:
“那么,如何让一代美国人为创业成功做好准备呢?别再提什么MBA了。大多数商学院只教你如何在一个大公司中取得成功,而不教你如何创办自己的公司。但是,从零开始创立企业,并且随其生长不断地培育,从而使得我们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
扼杀美国人的梦想
美国人总是想当企业家。
移民美国的人都是被美国梦带给他们的希望所吸引,有些人为此忍受了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无数逃离欧洲国王和王后及其他专制政权独裁者统治的人只是为了寻求美国梦——他们的美国梦。
……
令人可叹的是,当小强尼或小苏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受雇于一家财富500强公司,26岁时收入达到了6位数,并开始攀爬管理阶梯时,多数父母会因为他们的孩子已经被培训成了“职业经理人”而自豪,而对自己的孩子未被培训成像史蒂夫·乔布斯或托马斯·爱迪生那样的真正资本家漠不关心。如今,我们面临着一个全球性危机,因为:
·学校更加关注贪婪而不是慷慨。
·学校讲授“我能赚多少钱”,而不是“通过向别人提供服务我能赚多少钱”。
·学校讲授“如何找到一个高薪工作”,而不是讲授“如何创造众多的高薪工作岗位”。 ·学校讲授“如何在公司中出人头地”,而不是讲授“如何创立公司并设定其管理阶梯”。
·学校讲授“工作保障”,而不是“财务自由”,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雇员生活在对“失去工作”的恐惧之中。
·学校很少或不讲授金钱,所以,现在很多美国人相信应得权益计划,如社会保障和联邦医疗保险等。无数的人选择在政府工作或在军队服役,他们的目的不是为国家服务,而是退休金和医疗福利。
新的经济大萧条
2007年,世界又领教了新的经济大萧条。产生这种现代经济萧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如下所述:
1.政府超印钞票。
2.个人借款和政府借款高达数万亿美元。
3.美国应得权益计划(如社会保障和联邦医疗保险)的资金不足,但应得权益心态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强。
4.较高的年轻人失业率和学生助学贷款降低了学生的诚信度。
5.经济全球化(由于新兴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低,造成劳务输出)导致本国工资降低。
你的孩子将要面临的就是这些问题。
皇帝没穿衣服
因此,父母应当问的问题是:学校让我的孩子做好进入现实世界的准备了吗?
答案是“NO”。
那么,情节就复杂了……因为安徒生在其1837年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中警告过我们:
很快,“皇帝没穿衣服”的说法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在人群中散播开来。每一个人都在喊:“皇帝没穿衣服!”
当然,皇帝听得一清二楚,虽然他也知道他们是正确的,自己的确是一丝不挂地走在全体镇民面前,但他还是昂着头完成了巡游。在我看来,教育体系不可能承认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做好迎接现实世界的准备,那就等于是承认失败。而我们都知道,失败对于教育体系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学校认为你的孩子不够聪明,但它确实只能意味着你的孩子没有按学校的要求去做。
缺乏财商教育,你的孩子犹如光着屁股离开学校。他或她可能是一位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但他们就会像那位皇帝一样度过一生。童话在继续:“虽然皇帝知道自己赤身露体,但从来不敢承认这一点。因为一旦承认,就说明他太过愚蠢且不适合当皇帝。他害怕城里的人认为他愚蠢。”
我们的学校永远不会承认他们没有让你的孩子为进入现实世界做好准备。那就该由父母负责给他们的孩子传授进入现实世界所需的财商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家长们要让孩子们知道:现实世界是靠金钱来运转的。
罗伯特·清崎著的这本《富爸爸为什么A等生为C等生工作而B等生为政府工作》是一本成功心理的书本书是罗伯特清崎专门写给那些想提前为自己的孩子进入现实世界做好财商教育准备的父母们看的。这些准备恰好是学校应该做反而没有做的事情。父母们应该改变以往单纯的只看成绩单的观念,提前让孩子接受那些A等生都不曾学习的理财教育,以此帮孩子确定压倒性的竞争性优势,成为成功创业的企业家。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创之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罗伯特·清崎著的这本《富爸爸为什么A等生为C等生工作而B等生为政府工作》将结合财商教育培训,为读者带来应对危机的具体办法,以及在中国具体环境下的创富实践理论。本书的出版公司和财商教育培训机构将从图书、财商游戏、财商培训、财商俱乐部等多角度多方面,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富爸爸”,不仅要从财商理念上引导中国读者,更要在实践中帮助中国读者真正实现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