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好制度,强于几名管理者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一个团队,有了规范的制度程序,才能保证执行的高效、到位。一套好的规章制度,甚至强于几名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不是直接去管人,而是制定让人各尽其职的制度。
说的直白一些,管理者与下属毕竟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对立关系,你单在嘴上说服管理,部分人便会对此置若罔闻。但你把规矩定下来,你把规矩摆在那里,你告诉他们什么是规矩,破坏了规矩又该怎么处理,这样,他们的心里便有了一个谱,知道底线在哪里。然后,你只要按规矩办事,就不会有人觉得你滥用权力、厚此薄彼,你的管理行为会更有说服力,管理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退一步说,即便你定下的这个规矩还不够成熟,但也比没有规矩要好的多。一个团队若是没有规矩,团队成员心中便少了一杆秤。是的,他们知道你是他们的上司,但并不知道什么是你所允许的、什么是你所不允许的。今天张三犯了这样一个错,你没有察觉,你没有纠正,别人看在眼里;明天李四犯了同样的错误,你发现了,你去批评,大家就迷茫了——这是怎么个情况?张三是领导家亲戚?李四跟领导有仇?猜测各异,众口不一,你并没有弄清是怎么个状况,但你的威严很可能已经就此扫地了。但如果你把规矩摆在那里,无论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五赵六,哪个敢轻易以身试法?就算你没有发觉,张三躲过了,那别人也是替他暗自庆幸,李四被抓了个现行,那大家也会替他叫晦气,无关乎你行事的公平性。
当然,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比这可要大的多,我们做管理者的拿着制度对下属说话,永远比依靠个人权利发号施令底气要硬、力度要大,也更具效率性。
18世纪末,英国人来到澳洲,随即宣布澳洲为他们的领地。但是,怎么开发这个辽阔的大陆呢?当时英国没有人愿意到荒凉的澳洲去。英国政府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犯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了运送犯人的工作。最初,政府以上船的人数支付船主费用,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多装人,却把生活标准降到最低,所以犯人的死亡率很高。英国政府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损失。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一位议员想到了制度。那些私人船主利用了制度的漏洞,因为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付给船主的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假如倒过来,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来计算报酬呢?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不论你在英国装多少人上船,到澳洲上岸时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一段时间以后,英国政府又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犯人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有些运送几百人的船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亡。
犯人还是同样的犯人,船主还是那些船主,不同的是船主们得到了制度的约束,于是,所有的问题解决了,这就是制度的力。在现代管理中,制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们做管理者的都知道,如今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复杂多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质,就要求我们必须营造出有利于共同理念和精神价值观形成的制度和文件环境,并约束、规范、整合人的行为,使整个团队达成目的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团队的共同利益。因为人的本性就是懒惰自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你不用制度约束他,他就不给你好好做事,所以,不管你只是一个小企业的领导,还是大企业的舵手,都不能忽视制度的重要性。而且,我们不能只是心里有这么一个概念,随便拿出那么一个方案,这不够,这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你如果不是只为了摆摆样子,吓吓你的下属,你如果真希望自己的制度能够推动团队的发展,那么在以下几个方面,你都要有所关注:
1、制度的可行性。制度是用来规范团队成员的标准,它必须符合团队的实际情况并能够解决团队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团队有个准确的评估,你得多查查、多看看,对现实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按轻重缓急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采取先重要后主要再次要的处理方式。同时,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你必须与团队主要成员做好充分沟通,明确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目的,预设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否则,就是你的文采再好,那也不过是冠冕堂皇的条文,与现实情形背道而驰,无异于一纸空文。
2、制度的文件化。你不能当着下属的面做一次口头传达,就觉得那是团队制度了,更不能朝令夕改。严肃的制度必须以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并确保制度的稳定性。你别小瞧这文件化的重要性,你要知道,在法律上,口头承诺永远没有契约具备法律效应。是的,你的团队制度或许涉及不到这么严重的问题,但意义上其实大同小异。你把它做成文件,把它放在每个下属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那就形成了一种威慑性,它会每天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行为,这样,效果就出来了。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只发布个口头命令,那别人记不记得住暂且两说,日子久了,大家头脑中的概念肯定会模糊,那么制度的威慑性也就模糊了。
3、制度的执行性。有了制度而无法贯彻执行,那便与没有无异。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你要让手下的人知道,制度不仅仅是规范他们的行为,同时也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利益和安全,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以确保大家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样,你的下属才能认可制度,而不是抵触。同时,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你不能搞特权主义,不能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受任何约束,你应该给下属一种“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印象,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你能做得到,制度才会发挥更大的效用,团队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但其实也很容易做到,即,你所制定的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凌驾于国家的法规之上。这一点若是出了问题,那你可真要面临大问题了。
P2-5
第一章 流企业制度管人,三流企业以人管人
一套好制度,强于几名管理者
先有制度化,才能规范化
好制度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基础
看看你的企业有没有这些制度病
让制度落地,企业才有生命力
制度朝令夕改,员工晕头转向
制度需量体裁衣,不能拿来就用
用人机制是企业凝聚力量的核心
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才能吸引人才
管理需要人性化,制度必须严格化
第二章 文化和战略,是企业做强做大的绝对前提
组织结构优良,团队战斗力才强
领导者战略眼光决定团队生死存亡
团队文化并不是管理者自己的文化
管理者要扮演好精神牧师的角色
借共同目标之力统一团队整体步调
让每个人对企业愿景都有一分真心期待
把绩效目标和战略目标紧紧绑在一起
科学决策缺一不可的7个关键环节
第三章 管理最重要的不是权力,而是影响力
你什么样子,员工都看在眼里
滥用权力是最不得人心的行为
争取人心是管理上的头等大事
让反对者成为支持者才是王者风范
用行动语言教会员工怎样做事
别开空头支票,答应的就要做到
给员工们一种被公正对待的感觉
抹杀下属功劳,就好比在他身上捅一刀
第四章 协调与沟通,是管理者必须要有的生存技能
管理是否顺畅取决于沟通是否到位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
沟而不通,是因为你不懂倾听
让员工把心中的不满都说出来
劝架是管理者必须熟练的一门技术
愚蠢的调节者才会各打五十大板
恰到好处的指责能避免情绪反弹
先褒后贬,给员工一个心理缓冲
第五章 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用好人才才是最终赢家
拥有“美丽风光”,才能吸引人才
关于选才,你必须要有些手段
客观了解下属,不要傲慢与偏见
熟知下属长短板,取其长避其短
用对人,就是知道什么人适合做什么事
眼睛不要一直盯在别人的缺点上
会用人,就是能让缺点也为我所用
用好刺头身上的那根“刺”
因事设人,才能让人才各尽所长
人才合理搭配,效用就会翻倍
用人需要疑,疑人也要用
第六章 靠奖罚取代牢骚,靠激励创造活力
赏罚的难点在于“恰到好处”
激励不当,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特殊的胸怀会产生特殊的激励效应
给有真本事的人非同一般的待遇
赞美是既省钱又有效的奖励
缺乏竞争的团队往往如死水一潭
在你的“沙丁团队”里扔一条鲶鱼
把良性竞争引进来,把恶性竞争赶出去
第七章 卓越的领导不仅是会授权,更要能控权
别做替下属“背猴子”的傻瓜
把权利下放给最合适的那个人
大度升职,将权利与责任分散
授权后及时跟进,适当监控
权利的收与放必须恰到好处
时刻防止被下属架成空架子
团队中的小圈子务必要打散
借助外力扫除心怀不轨之人
第八章 该有的恩典和绝对的权威,一样都不能少
感情投资是最赚人心的管理技巧
归属感,就是家一样的感觉
在小事情上做一个“有心人”
利用报恩心理让管理变得更容易
雪中送炭,制造自己的英雄形象
给好员工一个吃回头草的机会
别“养虎”,养虎只会成祸患
如有害群之马,一定要带上缰绳
对冥顽不灵的人,不妨杀鸡给猴看
团队管理,这是一个很常见、非常简单直接但又让许多人充满困惑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决定团队效益的无非三个条件:自主性、协作性和创造性。只要你的团队具备了这三大要素,一个一流团队的雏形就打造出来了,它会随着你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但让众多管理者困惑的是,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他们遇到了诸多现实而又无奈的阻碍,人性中的种种缺陷,往往令团队的管理和发展陷入纷乱无序、寸步难行的境地。这随口就能说出来的三个因素,事实上真要操作起来,还的确不是一般人都能够做到的。实际上,不论是中小型团队,还是国企乃至世界500强企业,他们的中高层领导者都有这种苦恼:自己竭力而为,却感受不到身后团队给予的强而有力的支撑,经常是披肝沥胆孤身奋战,陷入苦斗举步维艰,实际的付出远远多于少之可怜的回报。
虽然每个管理者都能列举出一大堆原因:社会大环境影响、个体的性格差异、人力物力的匮乏、权利受限等,但归根结底,真正影响团队面貌的根本原因是你的领导水平有限。
借用杰克·韦尔奇的话给大家一个忠告:别再沉溺于管理了,赶紧领导吧!
也许有的人会一头雾水——管理和领导不是一回事吗?是,也不是。其实这句话是要告诉大家,团队领袖所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合理的“导”,而不是单纯的“管”。领导是一个集体进程,它是我们与下属在动机和目标上从冲突到和谐的产物。管理者不能像霸王一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下属,用权力去“管教”和“修理”,这种做法在现代团队里是断然行不通的。当然,员工也不会逆来顺受地无条件执行。
真正卓越的管理者应该这样: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理顺团队内部的各种障碍,让大家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的脚步走。
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普遍存在于各个团队中的“管理之惑”。书中的内容针对性很强,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笔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详实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总结,尖锐深刻地挖掘出了管理的真相,一针见血地告诉你,一流的团队建设和管理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本书,非常适合中国管理者们参考和学习。
如何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如何对团队文化量身定制?如何打造统一的团队精神?如何有效设定团队目标?如何合理规划团队工作?如何有效激励团队成员?如何进行团队内部沟通?如何将日常工作进度量化?如何建立完整的执行体系?如何识别每位成员的特征优劣?如何提升团队个人的专业能力?
孙浩著的这本《团队打天下管理定全局》将为你解决团队管理中百分之九十的问题,所有团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都有解决方案!
企业要做强做牢,不但要靠团队打天下,还要靠团队掌控天下。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理顺团队内部的各种障碍,让大家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的脚步走。孙浩著的这本《团队打天下管理定全局》通过建立团队机制,将管理标准加以复制,让管理者抽身细节之外,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内容落地务实,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操作性极强,从根本上解决亿万管理者亟待解决的管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