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沈从文生活美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沈从文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沈从文不是一位哲学家,也不是一位美学家。作为一位作家,他一生的作品却能给人以哲学深度的启发和美学层次的感受。“作家”二字包含的意义太多。他的作品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文学厚重感的退化,越发在当代文学中凸显地位。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富含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沈从文生活美学》汇编了沈从文对于“生活美学”的认识和态度的优秀作品,通过生花的笔触,唯美和深刻,生动而形象地为读者呈现沈从文眼中的“美”与“爱”。

内容推荐

沈从文先生不是一位美学家,但作为一位作家,他的作品能给人以美学层次的感受。“作家”二字包含的意义太多。他的作品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文学厚重感的退化,越发在当代文学中凸显地位。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语言美而深刻,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话来形容,便是“一步一景”。《沈从文生活美学》即为选取沈老极具代表性的19篇佳作汇集成的书。

《美与爱》中,沈从文先生谈到“美”的遇见与认知,是一种接近抽象的宽容的“爱”与虔诚,一种情感的发展延伸:

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必觉得那个光与色,形与线,即是代表一种德性,使人乐于受它的统治,受它的处置。人类的智慧亦即由其影响而来。然而典雅词令和华美仪表,与之相比,都见得黯然无光,如细碎星点在朗月照耀下同样情形。它或者是一个人,一件物,一种抽象符号的结集排比,令人都只能低首表示虔敬。正若如此一来,虽不会接近上帝,至少已接近上帝造物。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中,又大谈“爱”与“人生”的美好碰撞,却是另一种谦卑的感动和毫不造作的坦荡心境:

望着汤汤的流水,我心中好象忽然彻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上,新得到了一点智慧。的的确确,这河水过去给我的是“知识”,如今给我的却是“智慧”。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都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我的感情早已融入这第二故乡一切光景声色里了。我仿佛很渺小很谦卑,对一切有生无生似乎都在伸手,且微笑的轻轻的说:“我来了,是的,我仍然同从前一样的来了。我们全是原来的样子,真令人高兴。你,充满了牛粪桐油气味的小小河街,虽稍稍不同了一点,我这张脸,大约也不同了一点。可是,很可喜的是我们还互相认识,只因为我们过去实在太熟悉了!”

……

沈从文曾说过:“美是不固定无界限的名词,凡事、凡物对一个人能够激起情绪、引起惊讶、感到舒服,就是美。”他一生的作品都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朴野之美与人性的纯粹之美。选取沈从文对于“生活之美”与“人性之美”的认识和态度的19篇佳作,以及能体现沈老美学观念下的唯美意境的文字,汇成一本《沈从文生活美学》。通过生花的笔触,唯美、深刻的话语,生动而形象地为读者呈现沈从文眼中的“美”与“爱”。

目录

美与爱

绿魇

生命

主妇(《小砦及其他》)

窄而霉斋闲话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抽象的抒情

烛虚

昆明冬景

职业与事业

雪晴

潜渊

给一个中学教员

真俗人和假道学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看虹录——一个人二十四点钟内生命的

一种形式

新摘星录

《看虹摘星录》后记

主妇(《主妇集》)

编后记

试读章节

美与爱

宇宙实在是个复杂的东西,大如太空列宿,小至蜉蝣蝼蚁,一切分裂与分解,一切繁殖与死亡,一切活动与变易,俨然都各有秩序,照固定计划向一个目的进行。然而,这种目的却尚在活人思索观念边际以外,难于说明。人心复杂,似有过之无不及。然而目的却显然明白,即求生命永生。永生意义,或为精子游离而成子嗣延续,或凭不同材料产生文学艺术。似相异,实相同,同源于“爱”。

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必觉得那个光与色、形与线,即是代表一种最高的德性,使人乐于受它的统治,受它的处置。人类的智慧亦即由其影响而来。然而典雅辞令和华美仪表,与之相比都见得黯然无光,如细碎星点在朗月照耀下同样情形。它或者是一个人,一件物,一种抽象符号的结集排比,令人都只能低首表示虔敬。正若如此一来,虽不会接近上帝,至少已接近上帝造物。

这种美或由上帝造物之手所产生,一片铜,一块石头,一把线,一组声音,其物虽小,亦可以见世界之大,并见世界之全。或即造物,最直接简便那个“人”。流星闪电于天空刹那而逝,从此烛示一种无可形容的美丽圣境,人亦相同,一微笑,一皱眉,无不同样可以显出那种圣境。一个人的手足毛发在此一闪即逝更缥缈的印象中,并印象温习中,都无不可以见出造物者之手艺无比精巧。凡知道用各种感觉去捕捉住此美丽神奇光彩的,此光彩在生命中即终生不灭。屈原、曹植、李煜、曹雪芹,便是将这种光影用文字组成篇章,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几个人,这些人写成的作品,虽各不相同,所得启示必古今如一,即被美所照耀,所征服,所教育是也。

美固无所不在,凡属造形,如用泛神情感去接近,即无不可见出其精巧处和完整处。生命之最高意义,即此种“神在生命中”的认识。唯宗教与金钱,或归纳,或消蚀,已令多数人生活下来,逐渐都变成庸俗呆笨,了无趣味。这些人对于一切美物、美事、美行为、美观念,无不漠然处之,毫无反应。于宗教虽若具有虔信,亦无助于宗教美的发展;于金钱虽若具有热情,实不知金钱真正意义。

这种人既填满地面各处,必然即堕落了宗教的神圣庄严性,凝滞了金钱的活动变化性。这种人大都富于常识,会打小算盘,知从“实在”上讨生活,或从“意义”“名分”上讨生活,捕蚊捉蚤,玩牌下棋,在小小得失上注意关心,引起哀乐。生活安适,即已满足。活到末了,倒下完事。这些人所需要的既只是“生活”,并非对于“生命”具有何等特殊理解,故亦从不追寻生命如伺使用,方更有意义。因此若有人超越习惯的心与眼,对于美特具敏感,自然即将被这个多数人目为“痴汉”。若与多数人庸俗利害观念相冲突,且成为疯狂,为恶徒,为叛逆。换言之,即一切不吉名词,无不可加诸其身。对此符号,消极为“沾惹不得”,积极为“与共弃之”。然一切文学美术以及多数思想组织上巨大成就,却常常唯痴汉有分与多数无涉,则显而易见。

世界上缝衣的、理发的、做高跟皮鞋的、制造胭脂水粉的,共同把女人的灵魂压扁扭曲,失去了原有的本性,亦恰恰如宗教、金钱,到近代再加上个官场得失世故哲学,将多数男子灵魂压扁扭曲所形成的变态一样。两者且有一共同点,即由于本性日渐消失,“护短”情感因之亦与日俱增。和尚、道士、会员、社员……人人都俨然为一切名分而生存得十分庄严,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却从不曾仔细思索过这些名词的本来意义。许多“场面上”人物,只不过如花园中盆景,被所谓思想观念强制曲折成为各种小巧而丑恶的形式罢了。一切所为、所成就,无不表示对于自然之违反,见出社会的拙象和人的愚心。然而近代所有各种人生学说,却大多数起源于承认这种种,重新给以说明与界限。这也就正是一股名为“思想家”的人物,日渐变成政治八股交际公文注疏家的原因!更无怪乎许多“政策”“纲要”“设计”“报告”,都找不出一点依据,可证明它是出于这个民族最优秀头脑与真实情感的产物,只看到它完全建筑在少数人的霸道无知和多数人的迁就虚伪上面,政治、哲学、美术,背面都给一个“市侩”人生观在推行。换言之,即“神的解体”!

“神”既经解体,因此世上多斗方名士,多假道学,多蜻蜒点水的生活法,多情感被阉割的人生观,多轻微妒嫉,多无根传说。大多数人的生命如一堆牛粪,在无热无光中慢慢燃烧,且都安于这种燃烧形式,不以为异。本来是懒惰麻木,却号称为“老成持重”;本来是自私小气,却被赞为“有分寸不苟且”。他的架子虽大,灵魂却异常小。他目前的地位虽高,却用过去的卑屈佞谀奠基而成。这也就是社会中还有圆光、算命、求神、许愿种种老玩意儿存在的理由。因为这些人若无从在贿赂阿谀交换中支持他的地位,发展他的事业,即必然要将生命交给不可知的运与数的。

然而人是能够重新创造“神”的,且能用这个抽象的“神”,阻止退化现象的扩大,给新的生命一种刺激启迪的。

后记

所有不起眼的平常时刻,都是永恒的美好!

“美是不固定无界限的名词,凡事、凡物对一个人能够激起情绪、引起惊讶、感到舒服,就是美。”

沈从文先生不是美学家,但作为一位作家存于世的他,一生的作品都能给人以哲学深度的启发和美学层次的感受。“作家”二字包含的意义太多。他的作品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文学厚重感的退化,越发在当代文学中凸显地位。

当今人们,需要认识,或者说重新认识,承载了人类存在与发展所必见的从文生活“美学”,亲情、友情、爱情、男人、女人、儿女,每一重身份便是一场“爱”与“美”的,或朴素或充斥着矛盾与挣扎的人生邂逅。沈从文先生谈到“美”的遇见与认知,是一种接近抽象的宽容的“爱”与虔诚,一种情感的发展延伸,无不体现于生活抽象的毫厘之间,即或一虫、一叶、一场景、一故事、一瞬间、一个十年甚至更为持久的沉默挣扎,都可见出“美”的人生感悟。

人生需要的是一种谦卑的感动和毫不造作的坦荡心境,以及不改初衷的善的赤裸表达,“因为不管别的如何,美应当是善的一种形式”。

本书选取能表现沈从文先生对于“生活美学”的认识和态度的19篇优秀篇目,配以与文字相衬的素雅的插图,并经沈从文家属亲自审定篇目及图文版式,字里行间是沈老美学观念下的发人深省的唯美文字。由于年代关系,书中个别语言表达和现在的语言习惯有些差异,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编者在尊重作者、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尽量保留作品的原貌,但为照顾到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对个别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不同的地方进行了处理,如“年青”和“年轻”,“那”和“哪”,“的”“地”“得”等均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做出了修改。

希望本书的编辑工作能使读者进入沈老内心美的世界,获得一场真正的美的享受,并把这种充满诗意的“美”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本书编辑

2017年7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4: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