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编著的《旧梦录》内容包括:海的梦、波秀、树的眼睛、孔明灯、富春山居图、影子、冲山之夜、池塘、布谷、太湖跑步:春天、阮籍、清微淡远《忆故人》、吴门琴家裴金宝、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关于韩东、李冯、关于杜涯、杨键,去除了暴戾和哀怨之气的诗歌、和马原聊他的小说、文学乌托邦意义的诗潮、《他们》旧事等。
| 书名 | 旧梦录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小海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海编著的《旧梦录》内容包括:海的梦、波秀、树的眼睛、孔明灯、富春山居图、影子、冲山之夜、池塘、布谷、太湖跑步:春天、阮籍、清微淡远《忆故人》、吴门琴家裴金宝、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关于韩东、李冯、关于杜涯、杨键,去除了暴戾和哀怨之气的诗歌、和马原聊他的小说、文学乌托邦意义的诗潮、《他们》旧事等。 内容推荐 小海编著的《旧梦录》结集的内容大多选编于小海的个人博客和专栏文章,有抒情性散文,有应景即兴之作,也有对话录,构成了一部丰富的随笔杂谈集。小海的文字如他的诗一样,朴素、亲切、温厚而深沉,但又呈现出诗人的复杂心灵图集。他将抽象之思渗透在肉身和俗世的情态中,让人在阅读中体味和审视人与现实的各种关系。这些举重若轻的文本,从语言中复活,与生命交织,是诗意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在这些篇章中,小海以东方诗人的思维方式,展现了文化的自我回归,同时将个人的精神阅历、生活经历相互融合,提供了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哲学思考,以及来自个体的抒情经验和启示。 目录 旧梦录 海的梦 波秀 树的眼睛 孔明灯 富春山居图 影子 冲山之夜 池塘 布谷 太湖跑步:春天 阮籍 忆故人 清微淡远《忆故人》 吴门琴家裴金宝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关于韩东 李冯 关于杜涯 杨键,去除了暴戾和哀怨之气的诗歌 和马原聊他的小说 文学乌托邦意义的诗潮 《他们》旧事 乱弹集 从选择的迷惘到终点的澄澈 博尔赫斯 禅诗别解 奇迹也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徽州往事》:黄梅戏的当代经典 起来,反对影像霸权 一次有趣的越界艺术实验 我们如何诗意地栖居 苏州当代艺术的可能性 后记 试读章节 波秀 3月的最后一天,我伯母去世了。 我是当天下午接到我爸电话的:“波秀今晨过世了。” 他没用你伯母,或者我嫂子这样的称呼,因为我妈和我家人都叫她波秀,我从小就听习惯了。她终年83岁。而我伯父是75岁过世的,她比我伯父要小一两岁吧,她在我伯父过世后又活了很多年。 我伯父比我父亲要大十来岁。他是爷爷的长房长子,他母亲生下他没几年就病故了,我奶奶是爷爷的填房。我爷爷从他父亲手上接了食品作坊和店铺,算小有家业,至少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全家不少吃的,这可了不得了。我伯父最受宠又任性,十六七岁时跑出去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几年后这支地方武装被打散了,他才回来了。爷爷怕他心野了到处胡混,赶紧给他娶了个老实人家的姑娘,这就是波秀。 在我伯父之后,我爷爷又有了四个子女。 后来我伯父爱上了玩纸牌和骨牌。有一天他被扣在镇上一个有武装护卫的大户人家,有人通知爷爷限时限刻拿钱赎命,爷爷喝毒药自杀未成,亲戚乡邻们广泛发动,请了保人从中调解并凑齐了赎金。伯父捡了条命,也从此和爷爷分家另过了。 波秀为我伯父先后生了六个孩子,两男四女。一个男孩儿在十岁左右时,夏天从百岁桥上往河里面扎猛子,半天没冒上来。后来几批人下水把他拉上来,放到牛背上颠了一个时辰,他肚子里的水吐干了人也没气了。 我堂兄,也就是伯父后来唯一的儿子,读完小学后辍学务农,比同辈人晚了五六年才娶了老婆,膝下有一个女儿。 我堂兄结婚后,他们老两口就另过了。总共三间房,所谓另过,就是老两口住一间房,我堂兄多一间堂屋,在老两口那间房子后面多开了扇门,搭间篷立个灶台分灶吃饭。 “你伯父啊,嘿,临死还念叨要建个三开间的小瓦房,苦了一辈子连一块砖头也没攒下。还是儿子苦出来三间大洋瓦房,虽说没小瓦的冬暖夏凉,他也欢欢喜喜地住上了几年。”我伯母去年春节见到我还在笑话伯父。 印象中,我伯父一年中有三个季节都是赤脚的,我爸送他的鞋子他只有到女婿家吃饭或者冬天才穿上。 我堂兄今年正好六十岁,算了一下,除了溺亡的,他后面的几个是每隔一两年生一个,都活下来了。我伯父是个火爆性子,因为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么,喜欢跟人讲理,没少吃亏,跟我堂兄他们有时也会加大嗓门吵起来。但没听说他和我伯母吵过。 “波秀嘛,好脾气呀,什么日子都能过。”我妈说的。但这什么日子里面包括好日子吗?我问过我妈,我妈想了想,笑着摇头。 “她前一天还笑哈哈地跟你妈拉呱,晚上回去说有点头晕,自己跑到长贵(原来村里面的赤脚医生)家打了一针就回来睡了,早上没见起来烧早饭,说过世了。”爸电话里说。 “打的什么针呢?会不会青霉素过敏或者用了过期药了?查一查嘛。” “查什么嘛?庄上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半夜叫人家长贵到,还不扰一顿饭的。一觉起不来过去了是福气。以为是你们城里人都得医院送终哪?孝子往往被上辈人的病拖得一贫如洗还倒欠一屁股债,多数的人家没二话,赶紧着把病号领回家准备后事。波秀走得都这么干干净净的,还有什么说的,你说是吧?”P9-11 序言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还乡是喜悦的,是恳切的,但也仅仅是一种愿力。 我们捡拾的是内心。如何写?写什么?在此都顺应了内心,那也是精神还乡唯一的去处。 还乡是一个梦,是乡愁,是永无止境的抵达。我们寄望于怀旧、后退,甚至是保守的;我们寄生于乡土、故里,甚至是故步自封的。 不是我们流离失所,而是我们还乡之乡已经沦陷。灵魂向何处安顿,没有精神的还乡,就永远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德国哲学家阿多诺说:“对于一个不再有故乡的人来说,写作成为居住之地。” 还乡者在路上,在返程的途中;还乡者是过客、旅人,是不合流俗的边缘人和问津者。在漂泊不定的异乡,还乡是我们的忧伤艺术。对于过去难以释怀,对于现在彷徨四顾,对未来又充满希冀。但是故乡在远方,于我们而言,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还乡文丛”是立意,是重塑,而非局限;是敞开的,融合的,也是繁殖的。哪怕仅仅是文字上的还乡,虽然它无法抵达,但或许能安放我们的心灵。 一方故土,是源头,是离散的地方……却又在等候着还乡者的归来。 2013年10月22日 后记 写诗几十年,对自己的文字比较信任的是诗歌,所以相对好编辑一点,虽说我的第一本诗集出得也很仓促。一直觉得自己可能不会出随笔杂谈之类的书,几年前有朋友在文丛中欲添加我一本,翻检许久,感觉文字粗陋,难以见人,最终还是谢绝了。 这次眼看约稿的期限又到了,为了省事,决定就从个人博客和专栏文章中选取这些篇什,又因了多年来的这些文字太杂乱了,有的无法归类,有的属于应景应酬之作,也有的对话录收在自己的集子中未必妥当,况且错谬之处一定不少,编辑这样的文字于我是一件难堪的事,只能恳请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 谢谢余丛兄美意,是他的诚恳邀约促成了这本书的出版。 2014年9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