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我相信有这样一种邂逅,一经遇见,生命从此改变。不单单是恋人之间,和朋友、同事的相遇相识,有时也是这样。
直到现在,对于那些关系亲密的朋友,或者是长期合作的同事。我依然会记得与他们初识的情景。比如,那个时候我是多大年纪,因为什么事情,在哪里见的面。虽然谈话的内容早已忘得一千二净,但当时见面的场景,以及对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始终记忆犹新。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后来与他们相熟相知、友情深厚,还是因为初次见面的印象太过深刻,我还真说不清楚。总之,就是让我一下子感觉,这样的邂逅,像是冥冥之中早有了安排。
这样的经历与年龄无关,十岁时会有,二十五岁、四十岁时会有,甚至六十岁时也会有。就拿我来说,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但是每当新结识一个志趣相投、值得深交的朋友,也总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似乎总觉得有些遗憾,我们为什么没能早些遇见呢?要是能够早十年,在我三十岁时认识他,我们就又多了十年的相处时光,那该多好啊。但其实我知道,要是真让我早十年与他相识,一定不会有这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如果没有三十岁之后这十年的经验和磨砺,面前这个人的品质、性格有多么的好,脾气秉性又与我多么合得来,我是无法察觉到的。
昨天的一件事情让我深刻认识到,不只是在人际交往中,在我们与各种食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也会有这样的邂逅。那是在一家加贺料理店举行的聚会,饭桌上的刺身、烧烤,一道接着一道。其间,店家端上了一盘特色菜,名叫“加贺三珍”,是用酒糠腌鱼、海参卵巢,还有河豚卵巢做成的一个拼盘,都是我从没见过的东西。
原料都是稀罕物,样子还多少有些怪异,吃起来是需要点儿勇气的。同桌的一位老者一个劲儿地对我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不品尝一下真是太可惜了。”在他的再三劝说下,我犹犹豫豫地伸出筷子夹了一块儿。
是的,没错,我找到了“邂逅”的感觉。酒糠腌鱼、海参卵巢,还有河豚卵巢,恰到好处的咸度正合口味,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道菜。要说在此之前,对“加贺料理”,我可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但估计从此以后,一听到“加贺料理”这四个字,我就会想起酒糠腌鱼、海参卵巢、河豚卵巢,忍不住要流出口水来。说不定为了品尝正宗的味道,我还要来趟“加贺之行”呢。
我抿着店家烫好的清酒,小口就着酒糠腌鱼和海参卵巢,不禁感叹起来,这样的美味我怎么现在才吃到呢。但我相信,如果是在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年纪吃到这道菜,是绝对品不出“加贺三珍”的妙处的。
由此我想到,像这样相见恨晚的邂逅,要做的就是在今后的人生中,真心地相处,慢慢地品味,珍重感情,珍惜美味。
■咦,真的是咖喱吗
面对已婚或者正在恋爱中的男人,我经常爱问他们最喜欢自己的妻子或者女友做哪些食物。如果碰巧他的妻子或者女友在场,她们一定会饶有兴味地望着他,期待他的回答。我能体会她们此刻的心情,因为也曾有人当面问过我先生同样的问题。其实,我比任何人都更想知道答案。
聊天中,我听到过各种各样的回答。有人不假思索、大大咧咧地告诉我,喜欢吃意大利面。碰到这样的男人,我就会忍不住多问他几句:“意大利面的口味可多了,你到底喜欢吃哪一种口味的呢?比如是喜欢吃番茄口味的,还是奶油口味的?”这时候他就答不上来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意大利面。当然,也有人能说出一些具体的食物,比如饺子、烧牛肉、煮南瓜等。这时,不仅作为提问者的我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旁边的那个她也会连连点头,而且脸上还会带着点儿陶醉的意味。
在各种回答中,有一个答案最让我和旁听的她感到失望,那就是咖喱。
当然,咖喱也分很多种,有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纯味咖喱,也有加了可可或者果酱的创新口味的咖喱,有尼泊尔风味的咖喱,也有印度风味的咖喱,不一而足,备有所长。但无论如何,当对方给出“咖喱”的回答时,还是会让你大失所望。
就在前不久,我约一对新婚夫妇吃饭,并且在酒桌上问了这个问题。妻子满脸期待地等着丈夫的回答,不料她丈夫回答说是“咖喱”。
“咦,你是说最喜欢吃咖喱?”略带惊讶的她,语气中已经有了些不满。
“你生什么气呀,你做的咖喱确实很好吃呀!”面对妻子的反应,丈夫有些不明就里。
“话虽这样说,但你最喜欢吃的真是咖喱吗?”妻子皱起了眉头。
我很能理解她此时的心情。作为厨房里掌勺做饭的人,她一直在努力搭配各种原料、采取更复杂的方法,尽可能地做出备式美味,以丰富家庭的餐桌。比如,萝卜炖牛腩、油炸土豆、馅饼、什锦焖饭、春卷……这些食物,光听名字,就能感受到烹饪者的用心。至于咖喱,虽然也是用好多种香辛料混合配制而成,甚至做法可能更为繁复,但咖喱就是咖喱,听起来不过就是一种调料而已,说出来显得那么平庸,而且没有情调。比起咖喱,女人更希望听到类似“俄式斯托罗加诺夫牛肉生姜烧”这样的回答,听上去多么有水平,多么有个性。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