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切莫声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掩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小人物”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契科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伟大的作家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对“小人物”悲剧性的根源也挖掘得非常到位。在中国当代年轻作家王掩的小说中,他对“小人物”形象的塑造尚且处于摸索的阶段。《切莫声张》中人物均来自农村。作者在刻画这些“小人物”形象时带着一种中国式的幽默,同时又表现了“小人物”对自我的追寻、对自由的追求,带着一种存在主义式的荒谬色彩,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农村人的生活面貌及心理状态,主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切莫声张》收录了作者王掩的六篇中篇小说,分别是《房东太太》、《惆怅》、《逍遥游》、《切莫声张》、《跋山涉水》、《庄生蝴蝶》。

房东太太:

多年以后,一个年轻人因机缘巧合来租“我”的房子,“我”得知他是房东太太的儿子,便向他转述了他母亲大半生的故事。房东太太的第一任丈夫是个混账赌徒,不得已而离婚;第二任丈夫又遭遇了车祸(这个年轻人便是她和第二任丈夫的孩子),从此,房东太太便背上了克夫的名声。后来房东太太遇到了第三任丈夫,不料其女儿又对她百般刁难……

惆怅:

高中生牛鹏,因为志趣相投而喜欢上同届的一个女生,却因为家族遗传秃顶而羞于向女生表达情愫。后来,母亲为他购置的一顶假发,假发可以使他扮演“正常人”的角色,却阴差阳错地使他认识到了真实的自我。

逍遥游:

长寿村里的老杨对“长命百岁”产生了疑惑,于是决定背井离乡,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老杨遇到三个年轻的骑行者,并和他们结伴去往西藏。不料途中老杨受了伤,旅行就此终止。可是没过多久,老杨又不安分了。这次,他决定带领更多的老人冲出“长寿村”……

切莫声张:

秀的丈夫刘放在赌博中欠下一笔债款,结果竟用秀的身体来抵债。秀在经历沉重的打击之后伤心欲绝。然而刘放却在许嫂的挑拨下,将泄露此事的罪责指向了秀。无奈之下,秀只好拿起凶器,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跋山涉水:

王小哼中考失利后,遭到了父亲的冷眼,因此选择了离家出走。后来她进入到另一个荒谬的世界里,她和善良的工友邱阿姨互相鼓励,从彼此身上获得勇气。最终,她决定回到故乡,去接受属于她自己的命运。

庄生蝴蝶:

于凤被同村人高春雨强奸后,其子龚文打算去找高春雨理论。而龚文的初恋女友高雪,在幼年时曾遭亲生父亲猥亵。龚文最终得知,高春雨即为高雪之父时,两种愤恨交织在一起,龚文彻底失去理智,最终杀死了高春雨。结果,他也被判处了死刑。此时,于凤绝望地期盼着小儿子的归来,希望自己能够从疯癫的状态中被解救出来。

目录

房东太太

惆怅

逍遥游

切莫声张

跋山涉水

庄生蝴蝶

后记

试读章节

房东太太

两年以后,命运跟我开了个玩笑,让我遇到了房东太太唯一的孩子富水。当时我已成家立业,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谁知,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再一次将我的回忆硬生生拉回两年前。

我和富水是怎样相识的呢?这一点说来凑巧。然而要想了解富水,就必须先讲讲我妻子的情况。我的妻子叫叶丽,南方人,比我小两岁,两年前大学毕业,来我们单位实习,被我一眼相中了。经过单位老同志的轮番撮合,叶丽终于答应和我交往。半年后,我们领了结婚证,于次年一月份举行了婚礼。婚后不久,我俩在济沧市买了一所精装修的房子。一直住到今天。期间,叶丽怀上了我的孩子。叶丽的父母都是经商的,就她一个女儿,想必叶丽从小就娇生惯养。如今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七个月大了,她的父母更加心疼女儿,便打算让她回南方养胎。为了迁就叶丽,我只好把现在的工作辞了,随她去南方待一阵子。

去她家之前,叶丽提议把房子租出去,我便在小区周围粘贴了房屋出租的信息。恰巧,富水打算来济沧市上班,正为房子的事发愁。有一日,他给我打了电话,说要看房子。我便约他下班之后带他去看房子。

富水一米七左右的个头,皮肤黝黑,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穿一身牛仔服,十分老旧那种,有点像20世纪90年代的青年。他的头发柔顺地贴在额头上,两只耳朵精神地支棱在两边。他嘴角和下巴上的胡须浓密而且粗犷,兴许昨天才刮过,如今倒算干净。

刚一进家门,富水就相中了这个房子,口中不断夸赞着。只是一谈到房租价格时,他就有些心灰意冷了。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叫“魏富水”。我又让他出示了身份证,地址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济沧市济沧县魏家村”。

我拿着身份证,仔细打量他,说:“冒昧问一句,你的父亲是不是在你小的时候出车祸去世了?”

“是啊,你怎么知道?”他答。

“你在这儿住吧,房租我只收你一半。”我说。

“你认识我家里人?”富水将信将疑地问我。

“我认识你的母亲,曾经在她那里租过房子。”我将事实和盘托出。

这时,叶丽从卧室出来,瞠目结舌地看着我,说:“能有这么巧吗?!”

“是啊,无巧不成书。”我感叹道,“想不想听我讲讲你母亲的事情。”

“你讲你讲。”富水毫不客气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从上衣兜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支,犹豫起来。

“抽吧,没关系。”我把垃圾篓放到他跟前,与他并排坐下,慢条斯理地说起两年前的事情来。

那时,我在济沧日报社工作两年余,为了节省开销,于一年前搬到城西的一个村子里租住。济沧市本不大,又有公交车搭乘,出行还算方便。我租下的平房是个规规矩矩的民用房。一开始,主人并未露面,是个姓方的大爷和我谈的价钱。我当时只想找个僻静的住所落脚,并没有计较太多,便爽快地租了下来。房子内的家具十分考究,方大爷走之前再三叮嘱:无论如何不能毁了这些家具,不然他要挨说的。我完全可以理解,他不用多说我也晓得保护这些家具的重要性——保住了它们就等于保住了我的押金。等他走后,我立刻对房子的主人好奇起来。屋子里的书桌和橱柜都已经上了结结实实的锁,只有屋门上贴的一副对联,对联上的字迹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已然模糊不清,就连那衬底的纸张也像秋日的花瓣一样褪了色。但是文字的轮廓一目了然,或许是源于写字的人道劲有力的笔法。对联上写道:

人寿年丰福满,

花香柳绿春浓。

从字迹上看来,主人是个颇有文化之人。可能是应了对联的验,福满了,所以举家搬去繁华的地方住,空房子拜托那位方大爷帮忙照看。庭院打理得还算整洁,其中想必有主人一多半功劳。院子里种了几棵石榴树,现在正值初秋,红彤彤的石榴像灯笼一样满满当当挂了一树。庭院西侧种了几排竹子,竹叶郁郁葱葱,一直蔓延到屋顶。爬山虎把南墙占领了,整面墙壁被粉刷成绿色,茂盛的枝叶你追我赶地涌向院外。

整栋房由四间屋子组成,最西侧是储物间,放一些家用工具和农收谷物,再往东依次是主卧、客厅和次卧。当然,农村对于主次卧的区分没有城市那么严格。一般来说,长辈住的屋子即是主卧。主卧的优势在于烧火的灶膛经过炕下,一进冬天,炕是暖的。电视机一定也是摆在主卧里。屋内的陈设十分讲究,摆放的物件相得益彰。这些东西我是不敢乱动的,平时拿来用可以,但是每次用完总要归回原位。生怕自己鲁莽的行为玷污了主人的一番心思。

等方大爷交代完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后,我便在此安顿了下来。

半年的时光,我独自享受着意外捕获的恬静。这段时间给了我许多灵感。慢慢的,孤独成了我的邻居,它时不时来敲打我的屋门,问我需不需要朋友,恰巧我也能欣然接受,于是沉溺于独处的快乐之中。谁料想,好景不长,春天到了,春风捎来了一位真正的邻居——房东太太。

一天下午,我正在院子里埋头观察那些植物的根茎是否发了新芽,厚重的铁门突然开了。方大爷迎面走来,奇怪地问:“小伙子,你蹲在那里干吗?”我打趣道:“找点新鲜的草吃,可惜没发芽。”方大爷被逗得开怀大笑,笑完又紧着脸说:“你起来,我跟你说件事。”我起身走过去。方大爷从上衣兜里掏出一盒软包装的中南海递给我,我推手拒绝,面带微笑地说:“我不会抽烟。”方大爷颇为吃惊,仿佛我这个年纪的人不会抽烟是件极为稀奇的事。或许在抽烟的人眼中,世界上的所有男人都应该多少会点儿似的。他自己随手掐出一根烟来,倒头在烟盒上磕了两下,掏出打火机点上。方大爷客气地问道:“在这里住着还习惯吗?”他的表情略显难为情。我急忙回答:“习惯,这么好的院子。”边说心里边犯嘀咕,难道要涨房租了吗?

P1-4

后记

最近这段时间,我终于和自己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话说得越多的人,反而越容易心虚。因为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我们不知道或者不确定的事情。我曾经接触过信口开河的人,也和沉默寡言的人打过交道,然而这些人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时常自言自语。有人会说,这是神经病的前兆。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很难和自己对话,那么他(她)对自己的本性就知之甚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没有自知之明。

那什么是自知之明呢?假如你意识到自己是个性情暴虐的人,这算有自知之明吧。假如你知道自己是性情暴虐的人,可你偏偏又杀了人,这算不算有自知之明呢?在我看来,自知之明应该理解为,充分认识到自己潜在的一些优劣性,然后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收敛。

自知,不单纯要知道自己的缺点,还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前提是,你所认识的自己,一定不可以经过自我美化。例如,当一个漂亮的姑娘迎面向我走来时,我会误以为自己是个美男子。这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表现,不是自知之明。如果为了迎合他人的看法和自我满足,我们便刻意地使自己表现得高尚和纯洁,这就成了虚伪。超出了自知的范畴。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我们中国的哲学里,这种两面性被称为阴、阳。两者只有相互协调,事物的发展才能够稳定。如若不然,必定会产生矛盾。现如今,我们越来越无法分辨自己生活环境的优劣,对善恶的概念也在逐渐淡漠,更不愿意去追索事物的本真了。这叫混沌。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堕入这样的价值观里。

我写小说的主要原因便在于此。

同时,我写小说还因为,自己生性胆小,许多事不敢做,许多话不敢说,但内心却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而在所有的文学体裁当中,小说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最为贴近。在小说的语言里,我无需把话讲得那么透彻和直白。能理解多少,是读者自己的事。这也并非是说,我的文章多有内涵,我的思想多么深刻。相反,我本身其实很讨厌“深刻”和“内涵”两个词。当我们觉得某些事物具有这样的特质时,那只能说明我们还不懂。更何况,你不能说,粗糙的东西就一定缺乏内涵。

有时候,在我看完某部电影后,我会到豆瓣上找一些精彩的影评来读。结果发现,看影评比看电影还过瘾。我甚至觉得,某些人对于作品的解读,已经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这类人很牛X,能把话说得天花乱坠,同时也很自以为是。劝大家不要与之深交,不然你会被带进一个富丽堂皇的沟里。

我写小说更因为,自己逐渐意识到了丑陋的存在。我所说的“丑陋”,不仅仅是指相貌上的难看。如果是那样,就太浅显了。然而相貌却也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例如曾国藩在《冰鉴》中提到的“胸腹手足,实接五行”。

我所说的“丑陋”,是在于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总是由心而起,然后将指令发给大脑,再由眼、耳、鼻、舌、身、意去执行。心是人的根本。假如一个人在根上坏掉了,好像楼房的地基塌陷了一样,整个人就只能越长越歪。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和自己对话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心灵的重塑。可我发现,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被人们称之为“狗改不了吃屎”的人。想来这种人最可恨,然而我又对他们抱有莫大的期许。我是多么希望他们不要再吃那些臭烘烘的东西,来尝尝人间的五谷杂粮。哪怕改吃狗粮也好。

说人话,做人事。这是我给自己的忠告。非常私人化,别无他意。

胡言乱语,权当笑话,或者泡影空花,讲给自己听。

王飞

2016年12月13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王掩的小说在叙述上有种宁静的质感,而内在的律动却时时波澜涌动让人心惊,其小说,让人想到苏东坡的书法,行笔雍容处却见气力提按,就关注现实生活而言,王掩对世事有一颗垂怜之心。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 王祥夫

王掩的这些小说,根植于他芜杂却鲜活的丰富记忆;即便那些动人的少年心绪,却亦有苍茫的人世叹息。这说明记忆并非经验,能够讲述出来的记忆才是经验。他独特的经验,构筑了独特的故事,让讲述成为了一种发现。

——“十月文学奖”获奖作家 王威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7:56:04